在仝卓自曝之前,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也許壓根就不認識此人。但這段時間因為「學籍事件」,他算徹底出名了。不過這種「出名」帶來的連鎖反應,他自己應該也沒想到吧。
公開的信息顯示:仝卓出生於山西臨汾市,中學讀的是中央音樂附中,但本人卻在延安參加了高考。據其自己在直播中爆料,當年為了考上心儀的學校,通過一些手段將往屆生改成了應屆生(網友推測可能是高考移民)。
我國《國家教育考試違規處理辦法》曾明確指出:教育考試機構、考試工作人員在考試過程中或在考試結束後發現有通過偽造證件、證明、檔案及其他材料獲得考試資格、加分資格和考試成績的,應當認定相關的考生實施了考試作弊行為。
這就意味著,如果仝卓所言屬實,那他的行為就是高考作弊。《處理辦法》指出:一旦發現考生學位、學歷造假,證書頒發機構可直接宣布證書無效,並沒收證書;已錄取或入學的,由學校取消錄取資格或學籍。也就是說,如果仝卓自己不申請取消學籍,中央戲劇學院也有權取消其學籍。
雖然,仝卓也道了歉,並申請撤銷學籍,但此事遠沒有結束。國家教育部、陝西省教育廳、山西教育廳、臨汾市政府相繼發聲,表示會嚴查到底。不僅如此,仝卓的父母信息也很快被扒了出來,這導致很多網友評價:自曝就算了,還實力坑了一把爹。
21世紀教育研究院副院長熊丙奇分析指出:「修改學籍信息難度不小,通常需要當地戶籍管理部門、教育部門、學校有關人員等配合。一名學生很難憑一己之力,把往屆生的痕跡輕鬆抹掉。而且一旦確認有篡改身份信息的事實,一般會存在作弊利益鏈。」,言外之意你細品品~
據新京報報導,仝卓父親仝天峰任職於山西臨汾市人大常委。隨後網友扒來全部信息:仝父擔任臨汾市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辦公廳副主任、研究室主任。很快就看到臨汾人大常委會綜合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對於仝天峰是否參與修改兒子仝卓學歷身份一事,臨汾相關部門已介入調查。
不久,仝卓母親的信息也被網友曝光。原來仝卓父母早在2012年就離婚了,其母是臨汾海大鑫都煤炭公司老闆,該公司註冊資金達5060萬元。但因債務問題,其母的身份相關信息上已有「有失信被執行人」和「有限制高消費」等標籤。
隨著仝卓父母身份曝光,不少網友感嘆,原來又是一起「坑爹案」。但仔細想想,當年只有十幾歲的仝卓,改學籍這件事對他而言太遙遠,很多事情恐怕他自己都無法做決定,在他背後打點這一切的人才是最應該被懲罰的人。仝父仝母是否參與,調查結果出來前我們還無法下結論,但相信事情很快就會有個結果。
仝卓的自爆讓我想起了,十年前那個口出狂言「我爸是李剛」的李啟銘。十年前,22歲的李啟銘醉酒後,在校園裡飆車,撞飛了兩名女生,一死一傷,事後更是囂張表示:「你知道我爸是誰嗎?我爸是李剛!有本事你們告去!」
身為當地公安局副局長的李剛,成了當時被口誅筆伐的對象,面對央視採訪痛哭流涕,但一切都太晚了。兒子李啟銘被判6年,自己也被一擼到底,受不了非議的李剛選擇從眾人面前消失,那年他離家出走,至今未歸。而當年那個飛揚跋扈的李啟銘早被生活磨平了稜角,6年牢獄生活一閃而過,他現在最大的希望就是有生之年尋回父親,親口對父親說聲「對不起」,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個團圓飯。
李剛一家的遭遇可悲可嘆,世人都知李啟銘坑爹,但有幾人詢問過「坑爹」的背後是什麼心理在作祟?
仝卓、李啟銘這樣的孩子從小就生活條件優越,由於家庭關係,出門在外必然也是公子哥待遇,他們習慣了父輩帶給自己的優越感,更習慣了別人眼中的羨慕。正是這種優越感讓他們感到與眾不同,生而不凡。
想起孟非曾說:所有的優越感都來自於缺乏見識和缺乏悲憫。
孩子的優越感不是生而就有的,作為模仿型學習者的孩子,一定是生活中見過父輩因優越感而滿足的場景,他才試圖通過表現自己優越感獲得喜悅,以此獲得他人的羨慕和尊重。但殊不知,這個行為本身就是無禮和膚淺。
生活中有些事業成功的父母,面對下屬、朋友、親人時會不自覺流露出高人一等的神態,但這不經意間就會給孩子灌輸人分三六九等的錯誤人生觀。
都說父母是原件,孩子是複印件,我們做父母的唯有謙遜、包容,孩子才有可能平和、知禮數。你說對嗎?
著名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這樣一句話:自卑感和追求優越感是人生同一個基本事實的兩面,二者不可分割。
老人也常說,人缺什麼,秀什麼,越喜歡秀優越感的人,內心往往越自卑。事實也正是這樣,仝卓們看似高人一等的優越感,恰好就是內心貧瘠的體現。他們不夠強大的內心,只能通過秀外在優越感獲取安慰。
什麼樣的家庭才會,讓孩子變得內心貧瘠關注外在呢?
首先,條件優越的家庭。
不管是仝卓還是李啟銘,他們的家庭條件都不算差,甚至比大部分人都要好。正是優越的生活條件,讓他們從小有與眾不同的待遇,也讓他們體驗到了「權利」的魅力。再加上父母偶爾利用職務之便做事,會更加讓孩子確信自己生而非凡。
其次,缺少陪伴的家庭。
孩子一旦感到缺少父母的關愛,就會想方設法尋求父母的關注,《新警察故事》裡吳彥祖飾演的關祖正是這樣一位叛逆少年。
年幼時,關祖的父親作為警察很少有時間陪兒子,加上父親格外嚴厲,這讓關祖對警察恨之入骨,處處與警察作對。於是他搶銀行、飆車無惡不作,最終也因出格的行為被擊斃。人生最後時刻,他才吐露所做的一切無非只是為了引起父親注意。
最後,溺愛孩子的家庭。
孩子就像一顆小樹苗,成長的過程中需要不斷扶正,過度溺愛只會讓孩子目中無人、無法無天。當年的李天一,因父母溺愛誤以為爸媽無所不能,他飆車、性侵女孩惹了眾怒,到最後事事包辦的父母也無力回天,小小年紀就進了少管所。
育兒不是簡單的練個小號,更像是一場修行,孩子即是修行路上攜手前行的朋友,又是考驗你的劫數。如何在不卑不亢、一張一弛間和孩子一起成長,這才是留給我們每對父母的難題。你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