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東冠縣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入學事件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人民日報》、央視《新聞周刊》、各大社交網絡平臺都給予高度關注,俞敏洪、白巖松以及無數網友都為此事密集發聲,圍繞此事件的網絡民意洶湧。人們對此事件之所以如此關注,不僅是出於對陳春秀遭遇的深切同情,更多的是對高考腐敗與教育不公的痛心,體現了公眾對教育公平的深度期待。
6月22日,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先生在評論「山東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事件時說,高考被冒名頂替的人幾乎都是農村孩子,農村孩子的權利不能被如此肆意地剝奪,建議國家出臺相關措施,給失去上學機會者重新讀書的機會。
俞敏洪同時指出,我們不僅要嚴懲冒名頂替者,更要深挖背後的利益鏈條和權力腐敗群體,要一查到底,嚴厲懲處。
白巖松先生在央視《新聞周刊》發出深度叩問:這都是過去已經發生的事情,那麼過去發生的還有沒有現在沒發現的呢?當初一路審核的綠燈又該由誰擔責?僅僅造假的人被追責就夠了嗎?一個曾經考上過大學的人,難道就真的再沒有上大學的機會了嗎?
俞敏洪與白巖松先生的追問,一字一句都深戳我們教育公平的痛處。
西南交大本科生陳玉鈺修改成績被保研一事處理結果剛落帷幕,關於教育公平問題再次引發社會熱議。藝人仝卓高考舞弊、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入學,一樁樁教育違規操作事件被擺在公眾眼前,每一起事件背後都存在考試舞弊的暗箱操作和教育腐敗的一手遮天,其內幕醜惡之極、做法強硬彪悍,無不令人大跌眼鏡。
在當前社會各方面都穩步前進的新時代,教育公平仍然問題層出不窮,嚴重損害了我國教育事業的發展革新,必須徹查相關事件案情,不讓無數勤奮拼搏的莘莘學子寒心,還教育事業一片公平、公正、公開的清朗天地。
細數此類舞弊案件,讓我們意識到,中國教育體制某些方面的問題必須進行深度治理。以權勢滔天和關係鏈條搭建起教育腐敗的立體網絡,修改學籍、篡改成績、冒名頂替聽起來無比虛幻,但這就是教育公平面臨的殘酷現實,更是教育體制機制的固有頑疾。
高精尖人才是國家發展的重要根基,是民族振興的強力保障。落實嚴查、嚴打、嚴禁三者缺一不可。我國教育事業的漫漫徵程,公平正義可能會暫時遲到,但絕不允許缺席。
在山西仝卓高考舞弊一案中,僅憑其繼父仝天峰一人,便牽扯出臨汾市教育局長、延安市人大副秘書長等一系列相關涉案人員,關係網絡之龐大、利益聯繫之緊密,均成為仝卓順利修改學籍成功考入中央戲劇學院的關係網、保護傘。各種關係為仝卓一路保駕護航,直至仝卓網絡直播時自曝舞弊醜聞,才最終東窗事發。
仝天峰身為一名人大官員,卻能輕易調動當地教育局等相關部門為其徇私舞弊,背後的利益糾葛引人深思。仝天峰憑一己之力驅使多名國家公職人員濫用職權,不惜違法造假學籍檔案,這顯然嚴重助長了高考舞弊的不正之風。
關係網絡的閉環操作竟能如此順暢,假如沒有仝卓直播自曝,也許本次高考舞弊事件只能石沉大海、無人問津,仝卓依然是光鮮亮麗的藝人明星,仝天峰等人也依舊在權力之巔呼風喚雨。
必須徹查此類高考舞弊事件,絕不姑息任何破壞高考神聖性的惡劣行為,高考要公正,教育更要公平。清除教育舞弊關係網絡,切斷利益聯繫渠道,以穩準狠之勢嚴厲打擊教育違法行為,堅決維護教育公平公正,勢不可擋也迫在眉睫。
西南交大教師子女陳玉鈺修改成績,試圖保研至中國科技大學,經網友爆料並被查實舞弊行為後,陳玉鈺被取消保研資格,學校相關教職人員依法接受處分。
據悉,陳玉鈺在校期間21門工科基礎必修課中,有六門掛科或補考緩考,西南交大副教授陳帆利用職務之便,委託教務處教務科科長尹幫旭,擅自修改其女陳玉鈺考試成績,將其研究生推免主幹課平均成績由82.457分提高至85.029分,以達到推免至更好高校的目的。
經過學校內部人員和教師父母的一番精心操作,陳玉鈺保研成功在望,如果此事沒有被網友曝光,天才少女陳玉鈺豈不是要頭頂保研光環,一路高歌猛進?
與此相似的事件屢見不鮮,大有「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的頑強生命力,不僅破壞了教書育人之本,更嚴重傷害了國家社會發展的人才根基。
國家和地方相關部門急需嚴厲打擊教育界權錢交易行為,任何違法亂紀的暗箱操作不應被社會接納,更不會被法律允許。
為中華崛起而讀書是千萬學子振興中華的錚錚誓言,也是教育事業穩定發展的精神支柱。嚴打教育界權錢交易、拼爹、拼關係的違規操作,讓教育公平不再遲到,讓法律規範深入人心,永不缺席。
農家女陳春秀被冒名頂替入學,十六年的人生軌跡就此改變,原本美好的發展前景也早已陰霾籠罩。
陳春秀提出申請希望重新入學,山東理工大學最初以沒有先例為由將其拒絕,後因網絡民意洶湧,山東理工大學開始積極考慮同意陳春秀重新入學問題。
因陳春秀事件,山東省即刻成立專門工作組徹查冒名頂替入學情況。根據官方清查數據顯示,僅2018至2019年短短兩年時間,山東省就有14所高校多達242人涉嫌冒名頂替入學,並最終取得相應學歷。
觸目驚心的數據或許只是冰山一角,除山東省外的其他省市有無類似情況尚不得而知,但全國範圍內應該積極展開排查,防患於未然。
正是這些隱藏在我國教育體系中的腐敗蛀蟲,利用歪門邪道騙取身份學歷,故意謀取自身教育機會和培養資源,惡意搶奪其他學子的拼搏之花,無情摧毀他人求學之路的光明未來。
教育考試應靠真才實學,投機取巧只會賠了夫人又折兵。騙來的身份學歷終究是假的,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偷來的人生註定是善惡有報,教育公平可能會有延遲,但正義終會到來。
真正從源頭禁止教育腐敗瀆職亂象,才能徹底根除教育有失公平的痼疾。教育鏈條上的各個環節都應汲取相關教訓,嚴格把關,認真履責,維護我國教育事業的公平正義。
相關部門必須行動起來,一旦遇到違規問題必須嚴查嚴打,將違法亂紀分子繩之以法,雷厲風行、迅速嚴格地處理,把教育不正之風扼殺在搖籃裡,還廣大學子與社會一個公平、正義、透明的教育環境。
我們教育事業的徵途是星辰大海,我們莘莘學子的未來是光明所在,教育的公平正義必須永在前列,永不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