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敏洪說農村學生沒必要培訓琴棋書畫,那是因為他沒弄懂素質教育

2020-08-11 陸北教育大本營

新東方創始人,著名教育家俞敏洪曾經在一次採訪中表達了這樣的觀點:農村的孩子是不需要素質教育的,他們不需要學習琴棋書畫,比起素質教育,他們更需要應試教育。

在現在國家大力提倡實施教育公平,促進素質教育發展的今天,俞敏洪提出提出這樣的觀點,必定會引起不小的爭議。


有的人是贊同這種觀點的,認為現在不少農村教育的現狀都不太樂觀,農村學生當務之急是考上大學,想要實施素質教育根本不可能。當然,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只有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幫助農村學生擺脫原生的成長環境,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

之所以這個話題會產生這麼大的爭議,主要還是因為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農村學生其實更需要重視素質教育。

一、素質教育不僅是琴棋書畫,更不是城裡孩子的特權

對於大多數農村家庭來說,讓孩子能夠有學上,考上一個好大學畢業以後找個好工作才是正事。畢竟,這些孩子是家庭擺脫貧困的希望,家庭的未來都寄托在孩子身上。

所以說,俞敏洪老師不贊同農村孩子去學琴棋書畫這些東西。不過,素質教育難道只是這些琴棋書畫嗎?如果這樣定義素質教育,難免就太狹義了。如今提倡的素質教育是指既重視學生的知識學習,也同樣要重視孩子們的特長發展,在促進個人和社會發展的前提下,促進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而琴棋書畫最多算是一種特長,素質教育真正看重的是培養一個學生優秀的品格、創新以及實踐能力,這些綜合能力不僅能縮小與城市學生的思想觀念差距,也能發現並培養他們更多的能力,為他們的未來提供更多選擇的機會,而這些才是農村孩子擺脫原生狀態最有力的武器。

二、素質教育在農村困難重重,但這不是放棄的理由

確實,現如今城鄉的教育差距已經拉開,這也是城鄉間經濟發展差距不斷加大導致的。在農村想要推行素質教育十分困難,其中面臨的最主要的問題是:

1.缺乏配套的教師隊伍。

現在不少農村有一顆素質教育的心,卻還是缺少相關的資源配置,有的村子受政府扶持,學校有了設備,卻會出現「鋼琴落灰」的現象,學校沒有能夠進行素質教育的教師隊伍,學生們也無法接受全面的素質教育。


2.缺乏父母的支持。

多數農村孩子的家長,會認為孩子上學,學校給我孩子學習讀書就行了,搞其他的都沒用。正是有這種想法,父母不會去積極支持孩子們參加一些課外活動,對農村普及素質教育來說,是一個巨大的阻力。所以,給針對農村孩子的素質教育一定要是得到父母支持的,這就需要農村父母觀念的轉變。

3.缺乏符合農村實際的模式。

脫離實際是當前農村實行素質教育最大的詬病,可以說,每一處鄉村都具有當地的文化特色,在鄉村搞素質教育如果盲目地把城市的那套模式複製進來,那麼得到的教育成效一定是不盡如人意的。尊重當地的文化,結合當地的客觀情況進行素質教育才是明智之舉。

這些現實條件限制了農村的素質教育,但這並不代表農村就不需要素質教育。恰恰是因為農村的教育存在著這些問題,才應該更加重視素質教育,否則對於廣大的農村學生來說,他們的生活將會是一個惡性循環。


三、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素質教育才是育人之道

現如今,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都在倡導素質教育,這是因為現在的社會對人才的標準越來越高,以往應試教育培養出的人才已經很難在競爭中取得優勢。

那麼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相比究竟有哪些好處呢?

1.身心更加健康

素質教育重視學生們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鼓勵學生們參與課程之外的活動,促進學生們的全面發展。比起應試教育一味要求孩子坐在教室學習,素質教育不但重視學生的學習,同樣重視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樣培養出的學生們才更加身心健康。

2.避免高分低能

高分低能是應試教育普遍的一種情況。應試教育模式下,只注重學生的考試能力,對於其他能力往往都忽視了,這樣的學生在走上工作崗位後,很難做出成績,他們的能力出了考場就沒有用武之地。反觀,素質教育卻為當前社會培養出不少複合型人才,這類人才是目前所有企業需要的員工,他們往往可以適應靈活的職場需求,更容易在工作中做出成績。


3.道德素質更高

曾經「扶還是不扶」的問題一度在網絡上掀起了不小的爭議,這不得不說是現代教育的一種悲哀,在教育中如果不重視道德培養就會出現這種道德危機。尤其是在學生時代,這是培養三觀的重要時期,如果一個學生只是成績好,但是品行不端,這樣的劣質人才又有什麼用呢?

而素質教育,最重視的就是學生道德品格的培養,這些素質雖然無法用分數直觀的表達出來,但是對於學生日後的成長和生活有著深遠的影響。

總之,素質教育無論是對於城市學生還是農村學生都是很重要的,或許農村的素質教育推行起來困難重重,但這並不代表農村學生不該接受素質教育。我們應該順應時代的需求,轉變教育的觀念,給素質教育的推行,多一點理解。

以上就是關於素質教育的相關看法,如果大家還有其他看法或者經驗,歡迎積極評論交流。


相關焦點

  • 俞敏洪: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琴棋書畫培訓對農村學生沒必要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曾在一則採訪中表示,目前的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學習藝術,繪畫等等課程是毫無必要的。對於農村孩子來講通過應試教育,進入一個跟城市孩子一樣的平臺才是農村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早在2001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就素質教育問題就出臺了相應政策,在《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中對素質教育作出了明確的表述:「實施素質教育就是全面貫徹教育方針,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重點,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俞敏洪:農村孩子不用素質教育,鼓勵農村應試教育考上大學更實際
    新東方教育創始人俞敏洪在奇葩大會上分享教育經驗的時候提到:農村孩子不需要素質教育,學習藝術、繪畫這些都沒必要,對於農村的孩子來說,通過應試教育,進入一個跟城市孩子一樣的平臺,才會有更加公平的競爭機會,才是農村孩子教育的重中之重,鼓勵農村做到應試教育。
  • 素質教育並非城市孩子的特權,農村學校更應該重視素質教育
    :農村的孩子是不需要素質教育的,他們不需要學習琴棋書畫,比起素質教育,他們更需要應試教育。當然,也有另一種觀點,認為只有素質教育才能真正幫助農村學生擺脫原生的成長環境,改變自己和家庭的命運。之所以這個話題會產生會這麼大的爭議,主要還是因為家長們對素質教育的理解不夠全面,農村學生其實更應該重視素質教育。‍
  • 俞敏洪對話郗會鎖,未來應試教育和素質教育一個都不能少
    雙方進行了一個小時的對談,話題從高考到勵志教育、從援疆援藏到人生規劃、從衡中的教育模式到外界爭議……郗會鎖說:「俞老師思維非常敏銳。他很有教育情懷,這一點非常打動我。」對談也讓俞敏洪對郗會鎖和衡中有了新的認知,「聽你講完,我對衡中有了更深刻的感受,看來我應該去一趟。」
  • 俞敏洪:農村孩子上不了最好高中 怎麼上重點大學
    正如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有關上大學及其背後的教育公平問題,才是教育部長被圍追堵截時遭遇最多的問題。其間,不少來自地方教育領域的全國人大代表和教育界別的全國政協委員也發現,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涉及教育改革的具體內容並不多,而是將更多的筆墨落在教育公平上,比如那句「貧困地區農村學生上重點高校人數要再增長10%以上」,就被媒體反覆解讀為,農家子弟有望真正得到一棵「改變人生」的救命稻草。
  • 新東方總裁俞敏洪:教師不讀書沒能力教好學生。該怎麼理解?
    在網上的一次直播裡,看到新東方總裁,中國最有錢的教師之一俞敏洪聲稱:教師不讀書,沒能力教好學生。當時就覺得這一言論有失全面和太武斷之嫌,沒想到最後在網上確實引起了很多人的議論和爭辯。新東方總裁教師俞敏洪這一論斷,為什麼會導致這麼多人的關注和討論呢,而且也得到很多人的支持,這一次他也還沒有為此論斷而選擇出來道歉也或作解釋,那麼對於教師不讀書就沒能力教好學生這一觀點該從哪些方面去理解呢?首先,俞敏洪本身的經歷確實是很勵志的。
  • 俞敏洪:好的教育,學生不怕考試
    在「未來的教育與個性化學習」高端對話中,全國政協常委兼副秘書長、民進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對教育新基建與教育變革、素質教育與評價體系變革、培訓機構對學生品德培養的作用、對未來教育的期待等話題發表了各自的觀點。
  • 俞敏洪「老師讀書少,知識面窄,沒能力教好學生。」是嗎?咋解?
    我們很多中國的中小學老師,一年都不讀三五本書,而且一輩子就只教你書本上那一點點東西,不斷地重複,自己就被掏空了。所以,我們就會發現有不少中小學老師到最後知識面很狹窄,他們遠遠沒有能力把當代的中國學生教好……」我們一定要客觀理髮,抓住重點理解這段話。特別是教師要敏感而不要過敏地對待這些話。
  • 俞敏洪的「農村教師不讀書」言論,有失偏頗,網友:含有言外之意
    俞敏洪的「農村教師不讀書」言論,有失偏頗,網友:含有言外之意新東方的俞敏洪很喜歡發表一些大家不太認同的言論,近期他說的「老師不讀書」引起了熱議,對於老師讀書,他的說法是,一群不讀書的在教育學生,當然有失偏頗,並非老師都是不讀書的
  • 俞敏洪:身心健康是素質教育的首位追求
    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5日在北京舉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會上談及素質教育面臨的諸多問題。中營聯供圖中新網北京12月5日電 (記者 孫翔)「身心健康是第一位的。」全國政協委員、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5日在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上談及素質教育,他強調孩子的身心健康在素質教育中的地位。2020年第六屆CCEA營地教育大會5日在北京舉行。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會上談及素質教育。 孫翔 攝俞敏洪總結素質教育的十大要素,將喜歡活著,覺得活著是一件很好的事情,積極樂觀向上放在首位。
  • 俞敏洪:外語一年兩考江西學生要保持平常心[圖]
    外語「一年兩考」江西學生要保持平常心  俞敏洪說,高考改革值得「點讚」,因為改革方向符合了教育發展趨勢,孩子需要的已經不是考試成績,而是綜合素質,是一個完整的學業水平和特長,以及鑽研精神和思考能力。現在的高考改革,在這方面做了很大努力,如綜合素質評價、學業水平,確保了孩子們知識的相對全面性。
  • 俞敏洪:可以給農村教師提薪30%-50%吸引部分人才流向農村教育
    農村教師要注重「陪伴作用」,可以通過提薪吸引人才流向農村  「農村教育要想真正好起來的話,農村老師必須要先好起來。」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董事長俞敏洪在致辭中表示,一個孩子的成長需要陪伴,網絡教育水平再高,也沒法達到陪伴的目的。有血有肉、有情懷、有水平的老師陪著孩子成長絕對是必不可少的。
  • 俞敏洪:扔掉北大「鐵飯碗」,在培訓行業初露頭角
    2 都說「人挪活,樹挪死」,想要出國留學的俞敏洪還真是想到了賺錢的方法。 當時因為出國人,已經有部分人開始了培訓機構,專門幫助大家考過雅思和託福,而這個對於英語專業加上考過雅思和託福的俞敏洪來說不是難事。
  • 俞敏洪對話張邦鑫:要把農村普通高中的高考入學率提升20%
    後來我們就說,那就我們兩個機構,每個機構出5000萬人民幣成立一個公益基金,通過這個公益基金把好未來和新東方好的系統和好的教學資源往裡面放,目標就是服務於山區和貧困地區的孩子們。首先當然是跟科技進步有關,因為如果沒有科技進步的話,就不可能出現情系遠山這樣的項目。其實我們兩個人就是一拍即合了,一分鐘都沒耽誤,立刻就開始了這個行動。
  • 新東方俞敏洪:培訓機構要良性發展,不能利用家長的焦慮和恐慌
    俞敏洪曾在2019年的全國政協會議上表示,對教育培訓領域的規範是必要的,但也有一些要求沒有考慮到行業的現實困難。他表示,培訓機構首先要做到遵紀守法,行業自律,良性發展,不能利用家長的焦慮和恐慌。俞敏洪認為,民辦教育行業要發展,必須要做到兩點:第一是要遵紀守法,國家的任何法律法規都不能違反。
  • 網是通了,但沒接線……全國政協視察團直面農村義務教育問題
    不同的年級和班級不定時通過遠程網絡系統聽取對口學校的課程,但這次是英語,下次是語文,根本不成系統,達不到獲取優質教育資源的目的。有些學校圖書館的書目數量是達標的,但書目種類和內容並不適合學生閱讀或者沒有覆蓋所有年級需要,還有些學校的圖書館僅是「標配」,並未對學生開放,完全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 《論語》|琴棋書畫是素質教育?孔子告訴你真正的素質教育是什麼
    學生一放假,家長忙著把學生送到各種各樣的輔導班,除了文化課,參加最多的是彈琴、跳舞、畫畫、書法等等所謂的各類興趣班,美其名曰進行素質教育,不能輸在起跑線上。這樣的素質教育是家長心中設想的素質教育,不過是增加了孩子的一項特長而已,這樣素質教育就偏離了其初衷。孔子開啟私學,就開啟了我國素質教育的先河。
  • 俞敏洪在母親追悼會上的講話,讓我看到,農村再難出第二個俞敏洪
    新東方創始人俞敏洪的母親去世了,俞敏洪在追悼會上進行了一大篇講話,並把這篇講話稿放在了網上,俞敏洪用樸實的語言,回憶了母親帶給他的影響,情真意切,讓人潸然淚下。通過這篇文章,我似乎找到了俞敏洪成功的根源,那就是他有一位平凡而又偉大的母親。
  • 朱永新、俞敏洪對談「教育新基建」:應重視學生個性化發展
    在平臺上,學生可以拿著政府提供的教育券去聽不同教培機構的課程。俞敏洪對此持有不同觀點。他表示,搭建教育資源平臺這樣的學習中心並不能解決個性化教育的問題。「學習中心慢慢也會演變成為學校模式」,而真正的個性化教學除學好每一門課外,更重要的是學生素質和身體方面的培養。同時,他認為素質教育的培養關鍵在學校。
  • 推動鄉村教育發展 俞敏洪獲頒「2020年度教育公益踐行者」
    7月,俞敏洪回訪甘肅省舟曲石家山新東方希望小學,為學校帶去了包含教學設備、學習與生活用品在內的「愛心禮包」。8月,俞敏洪領銜新東方內外部優秀教師、專家開展「2020燭光行動——新東方教師社會責任行」活動,通過線上直播的形式為鄉村教師帶來系統化教學培訓;他還推動新東方發起「陽光公益課堂」活動,為14個城市的千餘名進城務工人員子女帶去了2萬學時的公益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