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國民級網紅」丁真的意外躥紅,再一次點燃了外界對西藏地區、四川藏區等地的注意力。
其實在丁真之前,高原上已經湧現出了大批的網紅,他們通過最前沿的技術手段和形式,傳播高原的文化,同時也在改變著自己的命運。
本期《親歷》聚焦兩位來自高原的網紅,他們用短視頻來記錄自己挖蟲草的瞬間,通過直播,向外界出售土特產,一個月的收入,跟過去一年賺的錢都差不多了……以下是他們的真實經歷:
口述人:阿普
家鄉:西藏林芝
現在直播帶貨一個月賺一兩萬,跟過去一年賺的差不多
我的家鄉是林芝,號稱西藏小江南。我家是在林芝下面的村子裡,離市區要幾百公裡。
我是人,很多人可能都沒聽說過。我們已經是56個民族之外的民族了,全國就1000多人。但我們人講普通話講得都挺好,可能語言天賦比較好一些,要比藏族好一些。拉薩那邊的藏族,他們說普通話還會有些口音,但是我們人的話講話基本上不帶那個口音。
我大概是從2017年年底開始接觸到短視頻的。當時我在林芝市區打工,聽朋友說快手如何如何,短視頻如何如何,就下載了一個快手。
一開始我只是看,後來我發現快手裡面有跟我一樣的農村、山區裡的人,他們也在發視頻。我就覺得別人能曬生活,我拍出來怎麼不行。所以我就開始嘗試自己拍,沒想到第一次發視頻,就漲了800多個粉絲,我覺得好神奇啊。
我拍的內容主要是拍我們西藏的一些生活,同時也分享一些山裡的土特產的東西。現在有直播了,所以這段時間我做直播比較多,這兩個月做直播會比較多,賣一些山裡的土特產。
我有時候會挖松茸、挖蟲草,或者採蜜,然後通過直播賣給用戶。但是自己採的話,本來野生貨就有限,一個人也採不了那麼多,所以現在主要還是收集,把當地一些東西收集過來。
我自己找一些貨,村民也會送過來山貨,讓我幫著賣。因為他們看到我有粉絲了,也能看到我通過直播賺一些錢,他們感覺可以通過我這個渠道,把他們手裡的東西賣出去。
這都是一個漸漸變化的過程。比如我家裡人,一開始看到我從城市打工回到村裡,天天在拍視頻,開直播,就覺得我不務正業。
因為如果沒有短視頻、直播,按照家鄉的習慣,我這個歲數,基本就是打工,或者種地。但是後面就不一樣了,我賣出去貨了,能掙到錢了,有一些小的成就和結果,他們就不會這樣想了,而且會覺得這個事情非常不可思議。
後來村子裡的人都知道我在搞直播,知道我有粉絲,我玩快手,玩短視頻和直播,特別是今年短視頻在西藏這邊也很普遍了,基本上村裡的男女老少都在刷抖音,所以他們會找我,幫著把他們賣不出去的土特產,通過直播賣出去。
如果是在過去的話,他們主要是賣給熟人或者本地人,最多賣到林芝市裡,所以他們賣的貨量就非常少。但是我現在已經是接近百萬級的粉絲,在西藏的話,已經算是比較多的主播了,直播一場不說賣出去幾百單,幾十單是沒有問題的。比如直播賣蜂蜜,可能一場直播下來,一兩百斤、兩三百斤都是比較正常的。
所以村裡現在玩短視頻、直播的人,也是越來越多了,這都是通過我的影響,看到我有粉絲量,看到我能掙一些錢,他們就跟著過來模仿。我也沒有覺得他們是在搶活,網絡上有那麼多用戶,多一個人直播的話,也可以帶動更多的人認識我們這個地方,認識我們的家鄉,這也是好事情。
但我們這裡賣土特產也有個問題,我們這邊物流成本比較高,因為太偏了,是在邊境線上,運輸時間長,運費也很高。西藏這邊這麼高的海拔,這麼多山。從我們這邊發到拉薩中轉,都要好幾天的時間,然後再從拉薩到其他地方。
而且快遞基本只能用EMS,順豐不可能到這裡收貨送貨。所以我們這邊賣的東西會比較貴,賣便宜的東西,用戶會覺得費用這麼高不划算,另外一個不能賣鮮貨,比如水果之類的,發貨就要7、8天,甚至可能10多天,路上爛掉了那怎麼辦?
我幫村裡人賣貨不是賺坑位費這種,畢竟都是熟人,我的模式就是直接把貨買下來,比如村裡人有10斤蜂蜜,按照100塊錢一斤給我,我要加一點錢,比如110塊錢一斤賣出去。目前看的話,現在我一個月的收入大概是一兩萬塊錢吧。
這個收入肯定比以前要高,以前家裡打工種地,一年的話也就一兩萬,多一點會三萬左右,但是現在一個月就能跟過去一年差不多,所以在我們村的90后里面,我的收入算是還可以的了。
我自己沒上大學,初中就畢業了,是因為家裡的一些觀念,也有家庭經濟條件的問題,以前飯都吃不起,就更別指望上大學了。但我如果有了孩子,肯定是上學是最重要的,上完學再做其他的東西。即使說我現在賺的這麼多,我還是覺得要讓孩子走考大學這條路,畢竟接受教育這個事情是最基礎、最重要的。
口述人:卓瑪
家鄉:四川甘孜
不用經銷商,我直接把蟲草賣給顧客,我們賺的多了,他們買的也便宜了
我最開始就是在我們老家這邊挖蟲草、挖松茸,但當時的蟲草我們只能賣給當地的一些老闆。後來也是機緣巧合,17年的時候,我自己也做夢也沒想到,我爸爸隨手給我拍了一個我在4800米海拔的地方挖蟲草的視頻,點擊率特別高,下面的留言都是找我買蟲草的。
▲卓瑪的工作環境很艱苦。
我當時還在想:這個東西也能賣蟲草?第一次我差不多交易了個兩三單左右,就把我自己的蟲草也賣了,把我父母的蟲草也賣了,而且還比當地的收購價格要高一些。
我屬於短視頻帶貨,不算是直播帶貨,因為我擔心直播賣貨的話,貨源會跟不上,如果有客人下單了,可能需要等半個月。
除了我自己挖的,我也幫村民賣。一開始我在村裡面拍視頻的時候,他們就在背後說我:「你看卓瑪不去打工,天天對著個手機說說說,這樣能賺到錢嗎?」
因為我們這邊年輕人大部分出去讀書去了,留下的都是年齡大一點的,也不太懂這個東西,他們都不相信我,也有很多人勸過我出去打工,能見到現錢,在手機上賣貨,錢都見不到。
後來我就辦起了合作社,先從我親戚這邊下手,勸他們合作社,幫助他們把松茸、蟲草全部賣掉,而且會比平常賣的更高一點,我自己也能賺點錢,所以後來村裡的人也都相信我,能在手機上把東西賣出去。
▲卓瑪幫本村的人賣蟲草、松茸。
現在合作社的定價都是我們這邊說的算了,因為這個合作社是我們發起的,我們雖然賣的要比市場價低一點,但是也能讓村民多賺一點。因為之前的貨都是收購商、老闆層層加碼,賣到成都、昆明大城市的消費者手裡都特別貴,但是從村民手裡收購上來的特別便宜。我們現在就不經過這些中間商了把它賣出去,減少了中間的加碼,村民也可以多賺一點錢,顧客也可以少花一點錢。
我們現在收入肯定比之前要賺得多,年收入大概是五六十萬,能比以前強起碼十倍吧。
其實我們也不是完全不直播,偶爾做一下直播,可能一個月兩三次那種,但主要是直播一下我們當地的風景,維繫跟粉絲之間的聯繫。因為我們漢語不太好,我看粉絲的留言很慢,然後人家就會說:「問了你十多遍了,怎麼不理啊?」會有這些問題,所以我們直播就比較少一些,主要還是拍視頻。
現在我們也有了一些別的想法,比如開民宿,我們家是在稻城縣城到亞丁景區的中間一點點,距離亞丁景區20多公裡,用自己的宅基地做點民宿,主要還是接待一些朋友,體驗一下當地的景色和生活,一起挖挖蟲草,放放牛。當然,我們這個還是體驗為主,600平方只蓋了6個客房,也不想接待很多人,主要接待一些朋友,還不想把民宿這一塊太商業化。
所以未來我們還主要是通過短視頻賣貨為主,民宿只是線上的一種延伸吧,有的粉絲買了很多蟲草和松茸,就想假期的時候過來體驗一下採挖的感覺,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這些事情,我們免費讓他們住、帶他們玩都可以。
來源:騰訊科技(作者:孫實)
審讀:喻方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