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驗#孩子磕磕碰碰也是一種成長

2020-12-16 寶寶知道

作者:寶寶知道 巧克力大奶糖

今天早晨和同事聊天,說起了孩子動作協調性,大動作發展,說起哪些孩子需要加強鍛鍊。。。等等一系列問題最後說到了家長配合上!

孩子在幼兒園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三個人看三十多個孩子,總會有一眼沒看到的情況。請大家想想自己帶一個孩子時,孩子會不會摔一下,磕一下碰一下?所以請儘量體諒老師一下。老師說實在的,自己孩子磕了都沒磕了別人家孩子那麼擔心

很慶幸還是有家長心疼老師的,體諒老師的工作,一般不找老師。都是老師很愧疚的過去賠禮道歉。當然也就有「厲害」的家長,不論什麼情況一味的指責老師,戶外活動蚊子咬一口來找我?怎麼不說放學你帶孩子玩命幼兒園裡瘋跑呢?三令五申孩子剛吃完飯,別跑對胃口不好。。

有點跑題了。。拽回來!說說家長因為磕碰問題找到老師後會有怎樣的情況出現:

1,老師會比較委屈誰也不願意孩子受傷。所以下次老師可能會減少戶外時間。

2,不敢讓孩子進行大動作練習!

一旦這樣的危害:

1,減少戶外活動,孩子缺乏鍛鍊,孩子們躁動的情緒得不到合理的釋放,會越來越消沉。。

2,孩子們的語言溝通能力偏弱,他們的友誼多數是在遊戲當中獲得的,如果家長們過度注意安全問題,那麼孩子是得不到朋友的,很可能自閉。。

3,如果家長過度關注安全,孩子本身就不敢出現大動作,怕自己受傷,但是他們本身正處於骨骼發展期,適當體育鍛鍊對孩子骨骼發育是有好處的!而家長的關注使孩子不敢動,從而體質下降!我記得我小學時還有跳馬了。。現在還有嗎?

那麼,孩子們磕碰到底該怎樣做??

首先要知道孩子的身體特點!孩子年齡小,痛感神經並不是很發達,而且注意力轉移的也快!一些孩子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怎麼會青一塊紫一塊,但是也有的孩子哭了是因為自己摔倒了覺得自己受委屈了!只要不是因為生氣的打鬧,建議家長一笑而過吧!

這些磕碰看起來會讓家長心疼的要命,但是它卻是孩子們寶貴的人生經驗!他們能從磕碰中吸取教訓,知道哪些行為是有害行為,如何避免自己受傷,迅速成長!也能從磕碰中獲取友誼!

我們可以試想孩子摔倒在地,父母如果不是鼓勵,而是說「看看!又摔了吧!下回別玩了」。。老師看到自己摔了,說一句「我看看摔哪了?你可別玩了,一會兒你媽又找我來了」作為孩子玩得正開心,本來摔了一跤就委屈結果家長和老師來了這麼一句是否能夠接受這樣的言語和情況?所以我親愛的家長們,放開你們束縛的雙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吧!

磕磕碰碰沒關係,那也是一種成長!展開孩子們的翅膀吧

相關焦點

  • 幼兒園的磕磕碰碰,也是一種成長!@家長們
    >也有家長不能理解孩子一磕磕碰碰就責怪老師,對孩子來說也是成長」反應過度,影響孩子成長,即使老師再用心,難免會有磕磕碰碰,面對孩子的磕碰,還請各位家長能夠理性對待,對老師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如果一點磕磕碰碰都不容許發生,那麼孩子會失去探索的機會,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
  • 孩子磕磕碰碰的過程,也是家長成長的過程
    孩子入園了,從單一的家庭融入到集體生活當中,磕磕碰碰是在所難免的,做家長的我們有時候不能太大驚小怪。我家樂寶是我一個人帶大的,說實話從小到大磕磕碰碰無數次,可是大一點磕碰還真沒有,入園了,我的心情一直忐忑不安。
  • 幼兒園的磕磕碰碰,也是一種成長!(轉給家長)
    可就算這樣也有家長不能理解孩子一磕磕碰碰就責怪老師,對孩子來說也是成長」反應過度,影響孩子成長,即使老師再用心,難免會有磕磕碰碰,面對孩子的磕碰,還請各位家長能夠理性對待,對老師多一份信任多一份寬容!如果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如果一點磕磕碰碰都不容許發生,那麼孩子會失去探索的機會,也會影響孩子的成長!歡迎轉給更多家長看到!
  • 幼兒園裡,磕磕碰碰也是成長
    但接踵而來的是在所難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塊,臉上劃一下.……  孩子年齡小,疼痛神經不是特別發達,轉移注意力也快,所以有的孩子根本不知道自己受傷了;有的孩子絆倒後會使勁的大哭,也許並不疼,但是孩子認為自己摔倒了就是受委屈了;也有的孩子會主動跑過去給老師報告。但是只要不是生氣的打鬧,這種小傷孩子都會一笑了之……  大部分家長比較通情達理,理解幼兒教師的辛苦,認為這些小磕小碰是在所難免。
  • 家長請不要緊張孩子在幼兒園裡磕磕碰碰!這是一種成長!
    孩子天性好動,度過分離焦慮期的孩子,會在開學後半個月至一個月期間將自己的本性爆發出來。他們會被幼兒園裡的新鮮事物所吸引,他們會和其他小朋友們跑跑跳跳,他們會拉著同班小朋友打鬧,玩得不亦樂乎。可接踵而來的,就是在所難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塊紫一塊······
  • 幼兒園的磕磕碰碰也是一種成長!如何處理影響孩子一生!
    從孩子入園的那刻起,老師們的神經都是繃緊的,保證孩子不離開自己視線,保證地面乾淨無水,桌椅的邊邊角角也要做軟化處理,防止讓孩子受傷。但小磕小無法雖然幼兒園極盡全力保護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潑、動作協調性差,難免會出現一些磕磕碰碰。出現磕碰,如何處理?昊昊今年五歲了,這天,奶奶接昊昊放學的時候,發現昊昊的膝蓋破了。
  • 幼兒園裡孩子的磕磕碰碰也是成長,家長的錯誤處理影響孩子一生!
    孩子逐漸適應幼兒園的生活後,他們就會像一匹匹小野馬一樣,逐漸被幼兒園的新鮮所吸引,他們跑、跳,他們高興地尖叫,玩的不亦樂乎。但接踵而來的是在所難免的磕磕碰碰,腿上青一塊,臉上劃一下.
  • 其實孩子在幼兒園裡的磕碰也是一種成長
    從孩子入園的那刻起,老師們的神經都是繃緊的:保證孩子不離開自己視線,保證地面乾淨無水,桌椅的邊邊角角也要處理好,防止讓孩子受傷。 雖然幼兒園極盡全力保護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潑、動作協調性差,難免還是會有一些磕磕碰碰,面對這些小「意外」,我們該怎麼辦?零磕碰真的可以給孩子帶來安全成長嗎?
  • 跟別的孩子磕磕碰碰,家長如何處理?
    孩子哇的一聲哭了,家長冷漠的抬頭看了一眼,把自己的孩子拉到一邊,而對另一個在哭的孩子一句關心的話也沒說。周五的晚上,戶外清爽宜人,家長帶孩子在小公園玩耍,有玩滑梯的,有玩沙子的,還有的在你追我趕,家長們大多數在低頭關心著手機,偶爾抬頭瞄一下自己家的孩子在哪。
  • 為什麼你怎麼說,孩子就是不改?指責也是一種懲罰
    「我們也是為你好!」「等你長大了就懂了!」「說你怎麼了?關心你才會說你!」無論是對孩子學習進度的不滿,還是對親朋人生的指指點點,都是一種指責。背後都藏著一種心思:你的人生你不懂,按我的來。指責也是一種懲罰,通過這種模式建立起來的習慣,只要指責這種懲罰停止,習慣會迅速消失。而且通過懲罰建立起來的習慣,還會出現反彈。好像是為了應對責備造成的情緒壓力,壓力消失了,被壓制的情緒會爆發。每年初三高三學生快要畢業前的扔書活動,不正是這個實驗的最好表現嗎?
  • 相遇也是一種成長——西安市九十八中之行
    我的第一節課是和八年級孩子合作完成魯迅的散文詩《雪》。《雪》蘇教版安排在九年級下冊的最後一單元,人教版安排在八年級下冊的第二單元,對八年級的孩子來說,顯然是有些難度的。到現場的,來了19個孩子。我的設計以朗讀指導貫穿始終,賞賞景,讀讀人,悟悟情。孩子們預習很充分,講義的背面寫得滿滿的。這是我素來警惕的。佔有資料不可怕,可怕的是重複資料,沒有了自己的思考。
  • 沒有磕磕碰碰,寶寶是永遠不會長大的
    在寶寶剛剛出生,我們就特別的喜悅,迎來了二寶,二寶都是我自己一個人帶,坐月子的期間也是自己一個人帶,只是婆婆公公負責,會幫我們做飯還有給寶寶洗尿布,隨著時間,寶寶一天一天的長大。日子一天天的過,寶寶長大了,有好多次寶寶也是從床上摔下來,從車子上摔下來,其實寶寶摔倒了,做媽媽的會很心疼的,可是有的時候寶寶還是會磕到,碰到,寶寶會走路了,更是不會減少摔跤。寶寶是比較堅強的,摔倒了就自己爬起來,基本上是不會哭鬧。現在寶寶一歲多了,磕磕碰碰不下無數次。
  • 享受孤獨,也是一種成長
    小的時候,學會了自己穿衣吃飯、會背一篇小課文是一種成長;年少時期,努力學習、刻苦讀書是一種成長;長大以後,懂得人際交往、工作上進是一種成長。總之,人的一生,總會經歷許多,不管結果如何,終究是要一直前行的,畢竟沒有重來一次的機會。每個人的機遇不同,成長之路也不一樣。
  • 孩子在幼兒園裡磕磕碰碰了,家長這麼做合適嗎?
    從孩子入園的那刻起,老師們的神經都是繃緊的:保證孩子不離開自己視線,保證地面乾淨無水,桌椅的邊邊角角也要處理好,防止讓孩子受傷。雖然幼兒園極盡全力保護孩子的安全,但是孩子天性活潑、動作協調性差,難免還是會有一些磕磕碰碰。實際上,每一次磕碰,都是孩子成長的機會,處理得當可以讓孩子學會保護自己,學會如何正確處理事情。
  • 孩子在幼兒園磕磕碰碰,最難過的其實是老師(建議轉給家長)
    為了讓孩子呼吸新鮮空氣,提高身體抵抗力,幼兒園會開展很多戶外活動。孩子們卸下沉重的冬衣,在暖暖陽光的照耀下,像脫僵的「小野馬」般不停地跑跳,玩到興奮時難免會發生磕磕碰碰。家長的過激反應不僅讓老師傷心難過,對孩子的傷害也是巨大的。1.影響孩子的性格孩子本身對磕碰、疼痛這些事情是有一定忍耐度的。
  • 人活著,讓磕磕碰碰的跌撞,成就一帆風順的人生
    這世上的每一個人,都會哭、笑、怒、罵,因為始終沒有平平淡淡的人生,而正是因為這些磕磕碰碰的跌撞,人生之旅途,才會多姿多彩。不管我們生命中遇到什麼樣的困難,不管我們當下的境遇如何,所處的環境怎樣,就算生活在人生的最低谷,也要暗暗攢足了氣,等到有一天,一飛沖天。
  • 媽媽們別害怕,孩子撒謊也是一種成長
    其實各位媽媽不用過度恐慌,撒謊其實是一個小孩子成長的必經階段,標誌著孩子心智成熟和自我意識的萌芽。 那當孩子說謊,我們沒必要過度恐慌,當然也不能放任不管而讓孩子養成了說謊的習慣。這時候,我們應該首先弄清楚孩子撒謊的原因。
  • 合理處理給孩子更好成長空間!
    小孩子在一起玩完全避免磕碰不可能最後:既然孩子磕磕碰碰無法完全避免,那麼孩子在幼兒園裡受傷時該如何處理呢?小孩子的身體正在發育,各類大肌肉群動作和小動作也在逐步掌握之中,如果小孩子在一起玩,磕磕碰碰實際上是很正常的;小孩子正是在這個玩的過程中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也有助於培養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能力;家長朋友的過激態度或行為都無疑於讓幼兒園以後不敢帶孩子出去玩了,呆在教室裡對所有的幼兒來說最安全,這等於是犧牲了孩子的這個重要的成長機會
  • 合理處理給孩子更好成長空間
    小孩子的身體正在發育,各類大肌肉群動作和小動作也在逐步掌握之中,如果小孩子在一起玩,磕磕碰碰實際上是很正常的;小孩子正是在這個玩的過程中才能更好更快地成長,也有助於培養孩子和其他小朋友相處的能力;家長朋友的過激態度或行為都無疑於讓幼兒園以後不敢帶孩子出去玩了,呆在教室裡對所有的幼兒來說最安全
  • 玩也是一種成長,請父母抽出一點時間陪孩子玩耍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對於孩子來講,玩就像水和空氣一樣,是必不可缺少的。父母也是從小玩著長大的,所以給孩子足夠的時間玩耍,在遊戲的過程的中與孩子進行溝通是同理心式的溝通中不錯的方式。玩是一件非常放鬆而享受的事情,孩子可以從遊戲中可以得到許多新的體驗,還能幫助他們建立認知。如果父母意識到這一點,便可以在遊戲時光中與孩子進行無障礙溝通,這樣既能增進親子關係,又能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