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閨蜜發了一個「神奇」的朋友圈,把眾人逗得捧腹大笑。她的文字只有寥寥幾個字「熊貓大俠,武功蓋世,深夜熟睡,拯救蒼生」,這幾個字很有喜感,配上圖片更是絕妙。
照片總共有三張,第一張是寶寶睡覺前身穿熊貓睡衣,手持金箍棒的照片,照片中的他很有氣勢,配著臉上的「奶兇奶兇」的表情,讓人心都化了。第二張是寶寶睡夢中踢被子的照片,四仰八叉,可愛極了。最後一張是重點,是媽媽深夜的自拍,凌亂的頭髮、濃濃的黑眼圈,從畫面中就能感受到閨蜜萬般的無奈。
相信寶爸寶媽都有同樣的體會,寶寶在睡夢中總是無意識地踢被子,家長在深夜只能「不厭其煩」地給孩子蓋被子。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踢被子的原因就是熱,其實,並不只是如此,還有其他幾種原因,家長要特別注意。
其一,太熱了。寶爸寶媽對孩子總是「過分」的小心孩子,總是擔心寶寶睡覺凍著,於是在孩子睡覺的時候,讓孩子穿厚厚的衣服,蓋厚厚的被子。當孩子在睡覺過程中,身體太熱,孩子就會無意識地蹬開被子,把手和腳伸出被子,進行散熱。
其二,孩子睡前過於興奮。如果孩子在睡覺前進行了一些激烈的活動,情緒起伏太大,就會導致孩子在睡覺的時候大腦處於異常興奮的狀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入睡是比較難得,即使進入了睡眠狀態,孩子也睡得不踏實,總是亂蹬被子。
其三,身體不舒服。當孩子的身體出現一些不舒服的情況,比如冒虛汗、感冒、腸胃不適等,都會讓孩子感覺很難受。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進入睡眠,身體就會產生反應,哭鬧不止、亂蹬被子,這些都是很正常的情況。
其四,睡眠環境不適宜。如果孩子的睡眠環境很糟糕,例如:燈光刺眼、蚊蟲過多、聲音影響等等,這就會讓孩子在睡夢中很不安穩,引起孩子蹬被子的情況發生。
首先,為孩子製造一個良好的睡眠環境。孩子睡一個好覺的前提就是有一個安靜舒適的睡眠環境,這就需要家長提前做好一定的準備。其一,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嬰幼兒專用的柔軟的床上用品,並定期進行除蟎、除蚊;其二,在孩子睡覺之後,家裡最好保持安靜,關掉電視機、手機的聲音;其三,調整好室內的溫度,保持在孩子的最佳睡眠溫度。
其次,避免睡前孩子過於興奮。孩子在睡前最好不要做一些劇烈運動,家長也要避免孩子情緒大起大落,要讓孩子保持一個平和的情緒。家長可以在睡前給孩子放一些舒緩的音樂、講一些可可愛愛的小故事,讓孩子帶著微笑入睡。
除此之外,觀察孩子的身體狀況。孩子年紀太小,身體不舒服是很難表達出來的,他們最常用的方式就是哭鬧。家長要時刻關注孩子的身體,觀察孩子是否有什麼不適的地方,避免由於自己的疏忽,讓孩子經歷痛苦的侵襲。
最後,如果孩子的被子總是蓋不住,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睡袋。孩子夜晚踢被子可能會造成孩子身體腸胃不適,身體發涼,在確定孩子身體狀況正常的情況下,家長可以給孩子準備一個睡袋,避免孩子亂踢被子,影響身體健康。
總而言之,每一個寶寶都是世界饋贈的小天使,都是爸爸媽媽心中的小太陽。寶寶每一次的成長都伴隨著家長滿心的期盼,每一次變化都寄託了寶爸寶媽濃濃的擔憂。希望每一個天使的成長都能夠充滿幸福、快樂,希望每一個小可愛都能得到世界的傾心呵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