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可謂是活在「雲」端的一年。雲上課、雲上班、雲監工、雲看展、雲看演唱會……受到疫情的影響,無論是辦公學習還是購物娛樂,許多人都過上了「雲」生活。最近,一個關於「雲」生活的新詞「雲端青年」又悄然走紅網絡。
據了解,該詞最早出自於百度網盤發布的《百度網盤8周年數據報告》,主要指那些熱衷於擁抱線上服務,樂於享受雲端生活方式的年輕人。他們有一些共同的特徵:出生成長於網際網路蓬勃發展的1995-2009年,常被稱為「網際網路原住民」。
他們愛存儲、愛分享,網上動若脫兔,線下習慣性社恐,是不折不扣的「賽博人」。他們身上有著明顯的特質——網盤資源豐富,數據存儲量足以擊敗全國99.9%的網盤用戶。
據《百度網盤8周年數據報告》顯示,2020年百度網盤用戶存儲總量超過1000億GB,從2012年啟動運營至今,每年數據存儲量均保持著60%以上的增長。在這其中,95後人均存儲量超過1TB,遠遠高出人均存儲量達五倍之多。
由此可見,「雲端青年」一詞的出現是偶然也是必然。該熱詞能夠流行的背後,折射出當下人們的個人數據日益豐富、越來越依賴諸如百度網盤等網際網路產品完成學習、辦公和娛樂的生活方式。
從「空巢青年」到「打工人」再到「雲端青年」,這些流行語之所以能夠出圈、爆火,是因為它們真實地把當代年輕人的孤獨和焦慮鋪陳開,以一種自嘲形式,展現年輕人雖迷茫,但卻仍然走在堅持路上的真實一面。而除了引發年輕人共鳴外,通過展現年輕人獨居租房卻依然保持強大內心、996加班卻會用自嘲自我和解、面對陌生事物的不確定性卻敢於嘗鮮的獨特生活方式,也是驅動大眾主動分享和傳遞這類熱詞的原動力。
聲明:該文章系我網轉載,旨在為讀者提供更多新聞資訊。所涉內容不構成投資、消費建議,僅供讀者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