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三天前遺書告別,為何抑鬱症患者難自救?

2020-10-08 姬鵬


媒體報導中:26歲失聯女孩


在遊山玩水扎堆的假期裡,「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猶如一盆冷水直潑輿論熱搜,就目前的報導來講,雖然信息增量不大,但是自洽的邏輯卻很強。媒體報導中強調,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一段被稱之為「遺書」的文字,自稱被抑鬱症困住太久,而且直言嘗試過「自救」。這種情況下,「阿杵」失聯已經三天,並且還是在峨眉山中,這就更讓人感到事情不妙。


從某種層面上而言,如果不是被稱之為「遺書」文字的存在,可能「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會被認為是「意外事件」,比如「掉入懸崖」,或是「被人挾持」。但是,就因為「遺書」的存在,就更加讓人感到「後怕」,起碼就「阿杵」的家人來講,這些天註定無眠。


而且有媒體已經通過「阿杵」的大學室友確認:她兩年前曾確診抑鬱症。所以,在很大程度上,隨著失聯時間的延長,「抑鬱自殺」的定性將會逐步浮出水面。當然,就當下的輿論氛圍來講,無論是「阿杵」的親友,還是輿論的渴望,都希望這是一場「惡作劇」。


只可惜,在很多時候,作為「抑鬱症患者」來講,就是活得太認真,這導致外界強加過來的情緒和壓力只會全盤接受,久而久之就會走向抑鬱的困境無法自拔。就如「阿杵」這樣的女孩,就連「自殺」都怕讓親友傷心,所以才會留下令人心疼的情書。


當然,被稱之為「遺書」的文字不一定就代表「阿杵」決心赴死。很大程度上,那些滿不在乎的表達,其實就是「求救信號」。只可惜,在最初發布的時候沒人關心而已,所以就會導致求救信號成為赴死的序曲。甚至,就我們的生活秩序中,如果一個人向親友公開表達脆弱情感,都會被認為是「矯情」。


於此,也就能理解,為何抑鬱症會被認為是「矯情病」。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最終選擇赴死的終局,一定程度上跟整個社會看待抑鬱症的觀念有很大關係。起碼,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講,無論是職場環境,還是社交環境,都存在強烈的道德鄙視。這種情況下,要是沒有心理學方面的專業訓練,是很難通過自救走出抑鬱困境的。


要知道,有關抑鬱症的病發,多半是精神層面的淤堵,這方面的原因跟主流認知的道德化有很大關係。因為越是道德化嚴重的社會環境中,包容性就相對比較差。所以當個體的特性遭遇不斷碰壁後,並且又做不到自我消化的時候,就容易形成「情緒回流」,久而久之鬱悶就會積澱成病理性的抑鬱。


我們雖然不清楚「阿杵」的抑鬱程度以及「阿杵」的過往。但是,就26歲的女孩來講,不是原生家庭的問題,就可能是因為情感受挫。當然這些也只是可能性的揣測,但是就現實的處境來講,無論是哪一種可能性,應該都難以擺脫「道德化」無情地碾壓。


舉個例子,就過去幾年,有不少年輕人遭遇父母「逼婚」,雖然男女都有,但是女孩兒被逼婚的情況相對較多。這裡強調的「逼婚」並非指口頭的咄咄逼人,更多強調道德壓迫感,比如「結婚晚是道德上的瑕疵」,「結婚晚是家門不幸」,總之類似的邏輯無窮無盡。這種時候,只要「當事者」不能自我消解,很容易陷入困境。


不得不承認,抑鬱症患者逐步年輕化,這其實也是主流觀念太過強勢造成的惡果。坦白講,近二十年成長起來的這波年輕人,所接受的文化算是比較豐富的,但是他(她)們卻依然要生活在父輩根深蒂固的觀念之中。這導致但凡自我成長比較慢的人,很容易被固化的觀念壓垮。


所以,我們老說理解,其實不只是個體關係中的基本理解,還要理解不同觀念之間的差異。只有如此,年輕人和父輩之間的鴻溝才顯得不那麼面目可憎。很多時候,有代溝是正常的,最怕的是無視代溝搞強力控制。可是對於不少父輩來講,這些基本的認知卻總是被一句「為你好」一晃而過。


當然,之所以這樣強調,也不是把所有問題都拋給「父輩」,而是希望那些固執的「父輩們」在面對抑鬱的「晚輩們」時,能儘可能地不去打擾他(她)們的生活。因為,在抑鬱症的緩解上,最好的方式就是「求同存異」,而非多吃幾年鹹鹽,就認為自己是「過來人」。


另外,個體原子化時代,最怕的不是人情冷漠,而是自我不獨立所造成的「真空孤獨」。說實話,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學會自處,這就會導致不少人會因個體原子化的風潮衝擊而無法自立。所以,也就能理解,為何越是生活節奏快的大都市,越容易催發抑鬱症的發生,就在於大城市的人情較弱,那些不能自處的人只能接受窒息的命運。


尤其在我們的傳統觀念中,總喜歡以「堅強和脆弱」去定性人。甚至,「脆弱」在不少場合中被認為是道德上的卑弱。所以就我們的生活圖景中,一個人無論遇到什麼事兒,只有自己扛起來才會被周遭認可,否則就是牆倒眾人推。這方面的問題,就連父母都可能不那麼寬容。


所以,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講,很多時候之所以決心赴死,就在於認為「活著的環境已成地獄」,所以才會悲觀厭世,最終走向死神。雖然,就「死亡哲學」的辯理上,這是個體的自由,但是以積極的生命觀念來講,無論怎樣都難以迴避其中的悲傷。於此,就「阿杵」的失聯而言,可能早已註定,無論她能否被找到,都希望她的親友在餘生有所反思。

相關焦點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為何抑鬱症患者難自救?
    在遊山玩水扎堆的假期裡,「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猶如一盆冷水直潑輿論熱搜,就目前的報導來講,雖然信息增量不大,但是自洽的邏輯卻很強。媒體報導中強調,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在社交媒體上留下一段被稱之為「遺書」的文字,自稱被抑鬱症困住太久,而且直言嘗試過「自救」。這種情況下,「阿杵」失聯已經三天,並且還是在峨眉山中,這就更讓人感到事情不妙。
  • 26歲遼寧女孩出走峨眉山,為何抑鬱症自救如此難?
    這兩天我來瀋陽旅遊,結果下飛機收到的第一條推送卻是「遼寧一家人在網上搜尋多日失聯的女兒」的新聞。新聞內容是,26歲女兒曾是知名大學的學生,長得還很漂亮,結果卻在前幾天離家出走一人前往峨眉山,再無音訊。更加令人悲傷的是,這個女孩還在微博留下了千字'遺書":"我被抑鬱症困了很久,沒有其他原因,大家不要多想,我當然想要自救,可是......."
  • 遼寧女孩峨眉山失聯:三天前留千字「遺書」告別 家屬已報警
    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小名),於9月29日晚上7點33分,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近千字的「遺書」後失聯。失聯前留下「遺書」大學室友:她兩年前曾確診抑鬱症起初,很多人從阿杵的微博發現了不對勁,一封長達千字的「遺書」透露出對所有人的告別:「本來想安安靜靜一個人走,但是那樣莫名其妙失聯給大家帶來的麻煩太大了,所以我需要解釋清楚。」
  • 尋找峨眉山失聯女孩:失蹤前微博留下「遺書」告別,家屬已經報警,仍搜救無果
    「抑鬱症已經困擾了我太久了,並沒有什麼原因,大家不要去多想,我也想過自救,但是越掙扎陷得越深,我真的太累了,走不動了,我想要去逃避,對不起大家,我做了錯誤的示範。」這是一名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的遺書。在9月29日晚上7時許,阿杵在微博上發了一篇將近一千字的遺書,隨後失聯。
  • 26歲遼寧女孩峨眉山失聯曾留千字「遺書」警方:搜救暫無進展
    歲遼寧女孩「@頭髮有點兒杵脖子」(以下簡稱「阿杵」)在微博上發布千字「遺書」後失聯引發網友關注。「阿杵」於9月29日19時33分發布微博,其自稱因抑鬱症而選擇結束生命。江西頭條客戶端記者在以上微博看到,「阿杵」稱自己被抑鬱症困住太久了,曾嘗試過自救,可是在泥潭中掙扎越陷越深,太累了,走不動了,所以「逃避得很徹底」。她說:走了,以後風往哪兒吹,我往哪兒去。
  • 26歲抑鬱症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個人遺書日常曝光,讓人心疼
    當被壓力充斥全身時,人們找不到發洩的出口,日積月累下來,即使再活潑的一個人,也會開始變化,久而久之患上了抑鬱症。據了解,全球因為抑鬱症而自殺的案例,概率在不斷增長。26歲抑鬱症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個人遺書日常曝光,讓人心疼!
  • 遼寧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曾留下千字「遺書」,自稱患抑鬱症
    10月4日,四川樂山的公安部門告訴記者,已經查到曾在微博上留下千字「遺書」的遼寧女孩26歲彤彤(化名)的上山記錄,但還沒有找到彤彤本人,且還不能確定彤彤是否自殺。9月29日晚上19點30分左右,彤彤自稱因為抑鬱症要去自我了斷,並留下一封寫的很認真的千字遺書,隨後隻身去了峨眉山。
  • 26歲女孩發布「遺書」後在峨眉山失聯,如何發現潛在的抑鬱症?
    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於9月29日晚上7點33分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近千字的「遺書」後失聯。「我被抑鬱症困住太久了,沒有其他原因……」然後,當天下午3點曾在四川峨眉山坐索道上山,到金頂後失去了蹤跡,至今仍沒有收穫。
  • 遼寧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警方最新回應……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她在微博上和大家「告別」幾分鐘之後,同學就發現了,當即向深圳警方報警。但通過警方查找,他們才發現阿杵近兩月前就已搬離原住地。據了解,阿杵是單親家庭,跟母親賈女士關係一直很好。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曾確診抑鬱症 母親卻不知情!警方最新...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最後出現的地方,位於四川樂山市峨眉山金頂。 10月6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到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人仍未找到。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一條微博讓人揪心!警方回應
    近日,26歲遼寧女孩@頭髮有點兒杵脖子(以下簡稱「阿杵」)在微博上發布千字「遺書」後失聯引發關注。10月4日,記者聯繫四川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工作人員回復稱,已查到該女孩上山的記錄,但不確定其是否有自殺的行為,目前還在繼續的尋找當中。
  • 抑鬱症女孩留千字「遺書」後在峨眉山失聯,警方稱搜救難度很大
    9月29日晚上7點半,26歲的遼寧姑娘阿杵在微博上發布千字遺書後失聯。家屬報警後得知,阿杵在發微博當天下午,曾在四川峨眉山坐索道上山,到了金頂後不見蹤影。景區也曾派人到懸崖下搜救,但由於天氣惡劣,搜救行動很難開展,暫時沒有任何發現。
  • 抑鬱症患者應該如何自救?
    昨天,在網上看到一條新聞:26歲遼寧女孩,在微博上發布千字「遺書」後失聯,她的朋友說:女孩一個月之前離開深圳,最後的行蹤是9月29日到達峨眉山金頂,目前四川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工作人員正在大力尋找女孩。
  • 遼寧女孩峨眉山失聯8天!警方最新回應!她的微博讓人心疼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8天時間。最後出現的地方,位於四川樂山市峨眉山金頂。此前報導↓↓急尋!遼寧姑娘在峨眉山失聯,三天前微博留「遺書」告別10月6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到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人仍未找到。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警方最新回應!她的微博讓人心疼……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她在微博上和大家「告別」幾分鐘之後,同學就發現了,當即向深圳警方報警。但通過警方查找,他們才發現阿杵近兩月前就已搬離原住地。據了解,阿杵是單親家庭,跟母親賈女士關係一直很好。在「告別」長文中,她曾這樣寫道:「先說一聲對不起,向我的媽媽和朋友們。
  • 26歲失聯女孩已找到蹤跡
    10月3日,一位26歲的遼寧女孩,牽動無數人的心!26歲的遼寧女孩阿杵(小名),於9月29日晚上7點33分,在微博上發布了一篇近千字的「遺書」後失聯。阿杵兩年前曾確診抑鬱症,家屬已前往樂山起初,很多人從阿杵的微博發現了不對勁,一封長達千字的「遺書」透露出對所有人的告別:「本來想安安靜靜一個人走,但是那樣莫名其妙失聯給大家帶來的麻煩太大了,所以我需要解釋清楚……」截至目前,這條微博轉發已過萬,大家都在為尋找阿杵努力。
  • 遼寧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警方最新回應!她的微博讓人心疼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最後出現的地方,位於四川樂山市峨眉山金頂。 10月6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到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人仍未找到。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警方已查上山記錄,景區稱監控沒問題
    近日,26歲遼寧女孩@頭髮有點兒杵脖子(以下簡稱「阿杵」)在微博上發布千字「遺書」後失聯引發關注。據其朋友微博,阿杵一月前離開深圳,最後的行蹤是9月29日到達峨眉金頂。10月4日,南都記者聯繫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工作人員回復稱,已查到該女孩上山的記錄,但不確定其是否有自殺的行為,目前還在繼續的尋找當中。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曾確診抑鬱症 母親卻不知情!警方最新回應!她的微博讓人心疼:「我當然嘗試過自救啊 可越陷越深 走不動了!」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最後出現的地方,位於四川樂山市峨眉山金頂。 10月6日下午,記者再次聯繫到樂山市公安局峨眉山景區分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目前人仍未找到。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聯7天!警方最新回應!她的微博讓人心疼:我當然嘗試過自救啊,可越陷越深,走不動了
    9月29日19點33分,遼寧26歲女孩阿杵(小名)在微博留下了一篇長文與家人和朋友「告別」。之後,阿杵失聯,至今已有7天時間。最後出現的地方,位於四川樂山市峨眉山金頂。她在微博上和大家「告別」幾分鐘之後,同學就發現了,當即向深圳警方報警。但通過警方查找,他們才發現阿杵近兩月前就已搬離原住地。據了解,阿杵是單親家庭,跟母親賈女士關係一直很好。在「告別」長文中,她曾這樣寫道:「先說一聲對不起,向我的媽媽和朋友們。對不起媽媽,你為了我真的付出了太多,太辛苦了,是我不爭氣,沒能報答給你任何東西,除了對不起我沒有什麼能對你說了,真的對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