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恨卡蘭尼克!
競爭對手恨他,城市政府恨他;計程車司機恨他,優步(Uber)的司機恨他;員工恨他,投資人恨他,最後,連董事會也恨他。
終於,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終於要和Uber徹底拜拜了!
Uber12月25日宣布,公司聯合創始人、前CEO特拉維斯·卡蘭尼克將於2019年底辭去公司董事會職務,徹底離開Uber。
十年歲月一朝盡,從此優步是路人!
卡蘭尼克還發表聲明稱:「過去十年,Uber已經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在十年即將結束之際,隨著公司的上市,現在似乎是我專注於目前的業務和慈善事業的恰當時機。」
Uber雖然聽上去是網約車鼻祖、閃閃發亮的獨角獸明星,但實際上裡子遠不如面子風光,估值最高時一度達到1200億美元,但到IPO時就降到了840億美元,IPO之後股價更是接連跳水,目前市值已不足520億美元(約3660億元)。
Uber落到今天的局面,既要歸咎於卡蘭尼克不羈的性格,也離不開自身經營上的問題百出。
壹
一家創業公司會發育成什麼樣,往往和創始人的風格有密切的關係,就如賈伯斯是一個非常具有藝術品位的人一樣,蘋果公司的產品也成了IT界一股不一樣的清流。
Uber的成長同樣也深受卡蘭尼克的影響,而卡蘭尼克偏偏是一個不折不扣的「梵谷式」創業者:他承擔的起「天才」、「偉大」的讚美,卻因為自己的瘋狂而付出了代價。
卡蘭尼克自小就表現的與眾不同,6歲時,別的小孩還只會在爸媽懷裡哭鬧,他卻已經開始寫代碼了。「別人家的孩子」卡蘭尼克少時一路順風順水,高中畢業順利考進世界前十,全美公立大學前三的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
1997年,年僅21歲的他和幾名同學輟學,創立了Scour公司。
他主導的Scour.com,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P2P文件下載資源搜尋引擎,在2000年被29家好萊塢公司告破產後,他再次創業,成功完成了自己的「復仇」,把冤家變成了自己的客戶。
2007年,阿卡邁技術公司以1900萬美元的價格,收購了卡蘭尼克的新公司Red Swoosh。
然而也正是在這時,他獨特的性格顯得越發的明顯,並最終遺傳給了Uber。
有了錢的卡蘭尼克,立馬就去環遊世界了,而創建Uber的想法也從此而來。
在巴黎的時候,有一次卡蘭尼克跟朋友玩到了深夜,儘管兜裡揣著幾百萬美元,但冰天雪地裡照樣打不到車,於是他萌生了一個創業想法——能不能開發一種在手機上就能打車的軟體,無論你身在何時何地,都能一鍵約到車輛?
Uber應運而生!
貳
2009年,卡蘭尼克和加勒特·坎普創辦了Uber公司。
儘管受到了傳統計程車行業的強烈抵制,但由於Uber實實在在地解決了人們的剛需,所以它發展迅速:
從2013年的35億美元,到去年1月F輪融資時的720億美元,再到10月摩根史坦利與高盛估值1200億,短短4年時間,估值翻了數倍。
然而成也蕭何敗蕭何!Uber的創始人特拉維斯·卡蘭尼克怎麼也不會想到,多年以後,他也面臨著像賈伯斯一樣的命運,被自己親手創立的公司趕出門。
毫無疑問,卡蘭尼克的確才華橫溢,但同時他也是缺點滿滿,個人行為的不檢點,已經深深地影響到了公司文化以及整個社會。
在許多人看來,卡蘭尼克是Uber的病灶,他和他所倡導的企業文化是Uber這些以來諸事不順的根源。
在Uber公司內部,倡導的14項公司價值觀裡,包括「Toe-Stepping」(踩著別人上位,不惜給別人惹麻煩)、「Principled Confrontation」(有原則地衝突),不乏讓人心情複雜。
就好像卡蘭尼克曾從墨西哥飛馳的計程車上跳下,Uber最大的一個問題就是在發展的過程中狂放而不受約束。
內部還接連曝出女員工上班第一天便遭性騷擾,和創始人不顧專車司機的意見反饋,嘲諷對方的醜聞。整個公司甚至還出現在倫敦恐怖主義發生用車需求量激增時,人工調高動態價格的不人道行為。
在卡蘭尼克看來,公司的利益是第一位的,為了利益最大化,可以不計手段。
叄
對於員工方面,他縱然甚至是刻意助長了公司的「下半身文化」。
卡蘭尼克的前女友加比·霍爾茨瓦如此爆料,卡蘭尼克和公司高管們組織活動的時候總會請大群模特。
在卡蘭尼克的眼中,只要能給公司賺錢,騷擾女同事又有什麼好介意的呢?
終於,屢踩紅線的卡蘭尼克為自己的自大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2017年6月,卡蘭尼克因為Uber前工程師蘇珊·福勒(Susan Fowler)性騷擾案導火索和Uber上市時間的衝突被董事會和五大投資者驅逐!
Uber的一位女高級工程師(Susan Fowler)一入職,領導就對她有性騷擾行為。但是當她向HR舉報之後,Uber拒絕處理涉嫌性騷擾的主管,只因對方「表現出色」。
最終,福勒被迫離職了,無法訴訟法律的她在自己的博客裡面寫下了一篇叫做《Reflecting On One Very, Very Strange Year At Uber》 的文章,控訴了自己在Uber受到的各種性騷擾,和性別歧視的故事。
福勒的博文在矽谷引起了軒然大波。Uber內部遭到了一次前所未有的「大清洗」,高管接連辭職,20多人因性騷擾、欺凌、報復而被開除。
矽谷的創業者和科技媒體譴責Uber將業績置於基本原則之上,並且認為卡蘭尼克爭強好勝、行事粗暴的管理風格是造成這一系列醜聞的根本原因。
在這件事情得到曝光之後,卡蘭尼克還遭到了美國民眾的一直討伐,網友們在推特上發起了聲勢浩大的「刪除優步」(#DeleteUber)行動,一周內,卸載註銷帳號的用戶超過20萬人。
如果說性騷擾事件和與Uber司機對峙的醜聞使得卡蘭尼克公眾形象破產,那麼Uber在無人駕駛領域和Waymo的訴訟則摧毀了他在董事會中的人望。
2017年2月,Waymo指控Uber負責無人車項目的主管萊萬多夫斯基,在其為谷歌工作期間,竊取了大量有關無人車研發技術的機密數據。Waymo認為卡蘭尼克對此知情,並且試圖通過收購萊萬多夫斯基創辦的Otto公司,來將這部分技術洗白,並把它用於Uber無人車的開發工作。
2017年6月,在遭遇一系列挫折後,在他前往芝加哥招聘的路上,5個投資人在機場攔住了他,聯名逼他辭職,Uber員工、司機拍手稱讚。
終於,卡蘭尼克為自己的自大買了單,成了眾矢之的!媒體、投資人、競爭對手和Uber高管,所有人都將錯誤歸咎於卡蘭尼克。
「錯的不是Uber,是卡蘭尼克!」他們異口同聲地說。
肆
卡蘭尼克看來是真的與Uber分道揚鑣了!早在24日宣布辭去董事會職務前,卡蘭尼克已清空他在Uber的全部股票,套現約27億美元(約189億元)。
卡蘭尼克的下一步會怎樣?
其實創始人被驅逐的故事在科技圈發生了不止一次,一般會以四種方式收尾:
回歸、事業第二春、怪異的億萬富翁、隱退。
可以肯定的是他不會像賈伯斯那樣回歸;可以預見的是,他也不會像微軟聯合創始人保羅·艾倫那樣成為怪異的億萬富翁;相信43歲正值壯年的卡蘭尼克也不甘就此隱退吧!
所以說,卡蘭尼克的下一步很有可能是另闢賽道,為新的事業打拼。現實也印證了這個判斷:
蟄伏近一年,卡蘭尼克於2018年3月成立了自己的投資基金10100、斥資1.5億美元購買了雲廚房(CloudKitchens)控股公司城市存儲系統(City Storage Systems)的房地產企業的控股權,並加入了好友創辦的一家名為Kareo的醫療公辦軟體公司董事會。
2019年6月,卡蘭尼克還同微軟聯合創始人比爾·蓋茨及現任優步 CEO達拉·科斯羅沙希共同投資了一家開發AI晶片的小型初創企業Luminous,目標製造一種性能超強的人工智慧晶片,每一個晶片能夠取代搭載了谷歌公司TPU處理器的3000個線路板。
沒有了卡蘭尼克的Uber,也許未來不會像蘋果公司一樣,困難到需要他再次出山,但是對整個行業來說,無論是從監管、行業自律還是到商業模式,網約車行業未來的路依然還很漫長。
最後希望卡蘭尼克本人能吸取教訓,以人為本,勿要重蹈覆轍!
參考資料:
新浪科技《「人人都恨」卡蘭尼克:是無恥混蛋,還是顛覆者?》、
投資家《套現離場!史上最悲催創業者,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徹底走了》、
創業最前線《從偉大的創業者到被無限期離職,Uber創始人卡蘭尼克如何一步步履行與滴滴程維最初的「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