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數據,2019年我國66.1%的企業應用雲計算,雲計算整體市場規模達到1334億人民幣,預計2023年市場規模將超過3800億元。目前國內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推動企業在生產製造、客戶服務、管理運營、業務創新等多個領域都需要進行數位化轉型與技術升級,企業上「雲」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金融業務面臨的監管壓力和經營壓力倒推產業創新升級,雲計算也成為金融機構管理優化和業務敏捷的不二選擇。作為全球領先的綜合金融服務集團,平安以其長遠的戰略眼光,早已瞄準「金融+科技」、「金融+生態」發展領域,提前布局雲計算、AI、區塊鏈等基礎科技核心能力的提升。
2016年銀監會下發《中國銀行業信息科技「十三五」發展規劃監管指導意見》,明確提出銀行IT架構向雲計算遷移,並要求到2020年銀行業面相網際網路場景的重要信息全部遷移至雲計算平臺。
而從2015年到2020年,平安集團的IT系統入雲率已超過80%,平安的金融系統涉及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業務龐大、架構複雜,那麼,平安是如何快速響應一行兩會要求,快速完成海量系統的入雲遷徙,高效達成企業IT戰略升級呢?為此,平安集團運營管理工程師陳亞殊對此做出了解答。
入雲策略各有不同,高效協同統一划齊
要了解這個問題首先需要解決統一性的問題。平安各子公司間業務形態不同,IT治理體系有差異,對「上雲」的理解也不一,如何確保各個子公司間目標一致,步調統一呢?平安針對不同的業務模式研究出了差異化、個性化的IT治理方法,讓「高度專業,責任共擔」的職責劃分和「價值導向,高度協作」的文化導向成為大家的統一共識。
平安針對不同業務形態的子公司,制定了不同的入雲策略,從傳統金融的基礎設施到內部私有雲、平安公有雲、平安金融行業雲等多種混合形態的上雲策略,對IT系統上雲制定了詳盡的計劃和方案,從開發測試系統,到創新應用,再到核心應用,從外圍到中心,全集團統一指揮、統一協調、統一治理,各子公司排兵布陣,有序推進。
智能化+金融級雲為業務安全穩定保駕護航
正是因為融匯了平安特色的IT運營管理體系,將IT治理的各項流程和服務線上化、自動化、智能化,責任劃分清晰明了、流程流轉無縫銜接、應急響應機制標準高效、運維管理工具全面開花,入雲項目才能夠保質保量地快速推進。同時,平安致力於以風險管理為基礎,通過主動預防、雙活建設等手段有效防範項目風險,這大大降低了因入雲引發的系統故障概率,保證業務的穩定健康發展。
金融業大規模「上雲」,在顛覆金融業傳統架構的同時,也對雲服務商從數據安全、運營穩定上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平安雲擁有金融雲國家信息安全等保四級、ISO27017雲信息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等多項國家、國際機構認證,滿足金融監管要求,能夠面向金融行業提供安全、高效的雲計算解決方案。
依託平安雲豐富的技術生態環境,IT技術人員可以通過雲門戶快速構建整套應用環境。除此之外,雲上應用還可快速克隆容災環境、雙活架構,高效實現關鍵業務的兩地三中心部署,這也全面提升了核心業務彈性伸縮、快速擴容、秒級切換的能力。陳順星作為入雲架構方案的負責人,多年專注於企業IT系統入雲實踐研究,他介紹到,在新冠疫情攻堅戰中,平安的雲上應用承載了線上服務前所未有的巨大訪問量,底層基礎資源也順利通過了快速交付、計算能力的考驗,科技馳援,硬核科技成功構築「IT護城牆」。
金融IT系統服務根基 監管合規成底線
平安集團受一行兩會監管,對監管合規也尤為關注,陳亞殊特別提到,在IT運營管理體系建設過程中,平安識別出各類法律法規、監管規範性文件、科技標準2000餘份;解讀出標識高風險和重點監管要求的監控控制點700餘項;識別出銀保監會重點處罰依據規範性文件、條款近60條。陳亞殊帶領團隊結合監管要求,分析差距及成果,實施重點應對,不斷優化和提升監管合規在運營管理領域和技術領域制度層面的落地實踐。磨刀不誤砍柴工,在這場史無前例的大規模「入雲」遷移中,正是這些細緻繁雜的準備工作保障了入雲過程中的規範性、合規性,避免了潛在的監管合規風險,鞏固了金融IT系統的服務根基。
雲端互通創新場景,助力業務發展
IT系統的大批量入雲除了提高應用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之外,能為業務帶來什麼呢?平安對此也作出了回答。IT系統的入雲催化了眾多業務場景的迭代更新,例如,壽險金管家APP率先實現了容器化,系統入雲後用戶量和並發量都有顯著增長,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可以7*24小時為客戶提供繳費、保全、理賠等各類保單服務,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利用雲端實現數據互通,提升聯動運營效率,平安已實現空中客服、智能陪練等多個應用場景的智能化運用,改善用戶體驗,用科技提高員工產能、服務效率、業務技能,平安集團的金融核心競爭力又上了一個大臺階。
上雲遷徙運動的成功,使得企業雲計算能力能夠得到大規模的應用和創新。基於雲架構之上的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手段發展革新,逐漸具備了在金融領域落地應用的基礎條件,正在成為重塑未來金融業態和服務的新力量。從基礎科技到應用科技,數據壁壘被打破,海量數據在雲端融合,平安雲上大數據構建的優勢逐步凸顯,這些都輔助著平安強大的應用能力深入到更多業務場景之中,各業務板塊間定位更加緊密,合作更加清晰,平安已經形成了包括智慧財務、智慧法務等企業數位化經營的良好實踐。以雲端之力,助力企業的數位化轉型和經營,「入雲」的成果正釋放著源源不斷的科技動能,助推著金融主業的蓬勃發展。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未來,平安集團將繼續帶著科技創新的基因,利用其領先的雲技術,充分發揮其豐富的入雲經驗,夯實企業IT系統穩定安全的基石,賦能銀行、保險等金融行業的數位化轉型和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