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 自駕港澳遊不再是夢

2020-12-23 中國新聞網

  港珠澳大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

  自駕港澳遊將不再是夢

  2017年最後一天,港珠澳大橋發生了一件大事兒!大橋主體工程供電照明系統施工順利完成並全線亮燈了。這意味著這座歷經6年籌備、8年建設的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主體工程如期具備通車條件,符合工期計劃目標。

12月31日,港珠澳大橋全線亮燈,標誌著全線供電照明系統施工圓滿完成,意味著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已經具備通車條件。亮燈儀式上,大橋東人工島四周燃放起壯麗的煙花。圖為港珠澳大橋主體31日晚全線亮燈。鄧媛雯 攝

  港珠澳大橋未來通車後,香港至珠海的陸路通行時間將由3小時變成半小時,自駕去港澳遊玩也將不再是夢。

  多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以公路橋的形式連接香港、珠海和澳門,是集橋、島、隧為一體的大型跨海甬道。大橋的起點是香港大嶼山,經大澳,跨越珠江口,最後分成Y字形,一端連接珠海,一端連接澳門。

  港珠澳大橋作為「大國重器」的典範,從醞釀之際就引人注目,8年的建設過程中更是創造了多項「世界之最」。

  港珠澳大橋是中國乃至當今世界規模最大、標準最高、最具挑戰性的跨海橋梁工程,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

  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鋼結構橋梁,僅主梁鋼板用量就達到42萬噸,相當於建60座艾菲爾鐵塔的重量……

  港珠澳大橋擁有世界最長的海底隧道的大橋,隧道全長6.7公裡,由33個巨型沉管組成,每節管道長180米,寬37.95米,高11.4米,單節重約8萬噸。

  在沉管安裝過程中,建設者們更是整整花了4年時間,創造了「一年十管」的中國速度。「半個月內連續安裝兩節沉管」「最終接頭毫米級偏差」,是世界級的速度和精度。

  港珠澳大橋6.7公裡的海底隧道防水項目施工實現粘接率100%,空鼓率0,項目壽命30年,可以做到滴水不進。

  港珠澳大橋預計使用壽命120年,比目前世界跨海大橋普遍使用壽命多出了20年。

  一項項震撼人心的世界紀錄!

  不僅如此,這座大橋還具有超高的顏值,航拍圖360度無死角,宛如一條巨龍橫亙在海面,難怪會被英國媒體評為「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科技感十足

  「搭積木似的」大橋

  沒有機器轟鳴,沒有水泥飛濺,怎麼都不像一個如此浩大的建築工程應有的「儀制」。但港珠澳大橋就是這樣,大橋的所有構件,大到隧道沉管、鋼橋箱梁,小到逃生門板、汙水過濾蓋,全都是岸上工廠預製,然後運至海上,像「搭積木」一樣拼裝在一起。

  但「搭積木」並不簡單,而是融入了濃濃的技術含量。「搭積木」包括高度達106米、重量超3000噸的鋼塔在海上「空中轉體90度」,再以高精度安裝,包括33節近8萬噸的隧道沉管在海底對接等等。

  「黑科技」

  除了整體工程,一些細節上「黑科技」的使用也讓這座大橋更加酷炫。

  夜晚港珠澳大橋亮起的燈光美輪美奐,殊不知這些燈光的背後是一個功能強大的BIM系統。這是世界上首次將BIM系統應用在高速公路行業。這套系統可以讓大橋任意監控點的實時視頻隨時顯現,任何一點發生火災等事故,監控視頻都將隨時捕捉,幾秒之內就會發出警報。BIM系統不僅滿足施工的需要,還會在後續大橋的運行維護方面發揮巨大的作用。

  港珠澳大橋將連接粵港澳三地,通車後內地和港澳的汽車都有可能在橋上通行。而內地和港澳的汽車牌照不同,內地和香港的過路收費模式也不同。為解決在橋上混跑的車輛一次快速完成計費的問題,項目專門研發首創出兼容不同制式的收費模式,同時,在這套系統下車牌平均識別率達到96.7%,平均識別時間從0.5秒縮短到0.3秒。

  由於大風、溫度、車輛等多種負荷作用的影響,大橋在使用過程中有可能發生一定程度的位移。因此,港珠澳大橋的橋面上每隔一定距離都需要設置伸縮縫。但電纜在通過橋梁伸縮縫處時,會承受較大的張力,易造成損壞。因此,項目還研發出了一套既能滿足橋梁的自身條件,還能滿足電纜彎曲半徑、設備抗震要求的電纜伸縮裝置。

  暖心科技工程

  港珠澳大橋的科技感不僅體現在建設的過程中,也表現在社會責任感上。

  在建設過程中保障工作人員的安全,是港珠澳大橋工程極為關心的問題。為確保沉管隧道火災情況下的人員安全,工程專門選址在福建漳州修建了150米長的足尺沉管隧道實驗平臺,利用三年時間對各類型的汽車多次進行燃燒實驗,並通過獲取火災中隧道內的溫度、煙霧流速、厚度等第一手數據,形成了港珠澳大橋沉管隧道防災減災的成套關鍵技術。

  港珠澳大橋施工區域內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白海豚。為了不影響到白海豚的生活,工程人員組建團隊,300多次出海跟蹤,拍攝30餘萬張照片,對海域內1000多頭白海豚進行了標識,並摸清白海豚生活習性。在施工時採取針對性保護措施。大橋施工未對一頭白海豚造成傷害,區域內白海豚數量還有所增加。

  在港珠澳大橋中段的青州航道橋,索塔被精心設計成了「中國結」的造型,這實際給工程增加了不少施工技術難度。但「中國結」具有著美好而深遠的寓意。「港珠澳大橋不僅要密切三地間的物理聯繫,還要加強三地人民的心理團結」。因此這個設計被保留了下來。

  正是這樣的精益求精,才使得港珠澳大橋以令人驚豔的面貌出現。據統計,自2003年前期研究工作開始至今,港珠澳大橋共開展科研專題研究134項,累計投入近6億元。科研成果的影響已超出項目本身,多項工藝與裝備已在其他工程上得到了應用,取得了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

  港珠澳大橋成新晉景點

  港珠澳大橋即將通車的消息催生了元旦假期的新玩法,很多遊客已經按捺不住搶先一睹港珠澳大橋的風採了。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為讓遊客一覽港珠澳大橋,廣東多家旅行機構推出了乘船遊覽港珠澳大橋的參觀線路,價格從100多元人民幣至近600元人民幣不等,相關路線一經推出即反響火爆,報名參觀者絡繹不絕。報導預計,在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後,將有更多與大橋相關的參觀路線陸續推出。港珠澳大橋的建成對粵港澳三地旅遊業發展的助力作用已初步顯現。

  香港商報網評論說,如同香港青馬大橋,港珠澳大橋本身也將成為重要觀光景點。澳門澳亞網報導說,澳門旅遊業界期望港珠澳大橋開通後,為澳門旅遊帶來新契機。

  港珠澳大橋同樣引起了臺灣媒體的關注。臺灣「東森新聞雲」指出,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將對旅遊和經貿產生實質上的助益,帶動三地經濟發展。臺灣《旺報》早前報導引述兩岸旅遊業者的觀點,認為港珠澳大橋如同「海上巨龍」,本身就是「超級景點」。

  自駕港澳遊將不再是夢

  已經具備通車條件的港珠澳大橋可謂萬事俱備只欠東風了。目前,與大橋通車相關的一系列事宜也都正在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涉及大橋通行車輛規管、通關、應急救援等各項通行政策已完成研究工作,有關政策將陸續出臺。為推進口岸通關便利化,港珠澳大橋珠澳通道將實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通關模式。港珠澳三地已聯合成立公司共同運營口岸穿梭巴士並確定140輛常用車輛。香港特區政府將粵港跨境私家車配額數目增至1萬個。通行費收費方案也已舉行聽證會,自駕遊港澳將在不遠的將來實現。

  本報香港特約記者 雪姣

相關焦點

  • 港澳遊攻略:港珠澳大橋通車之後,如何更好地在港澳吃喝玩樂
    2018年的10月23日,這一天在我國廣東的伶仃洋海域上,架起了一座集跨海大橋,海底隧道還有人工島於一體的大橋——港珠澳大橋。它是目前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55公裡,東連香港口岸,西接珠海澳門口岸,不僅為港珠澳三地帶來了極大的出行便利,更為我們港澳遊提供了更便捷舒適的旅途。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 中港車牌炙手可熱
    而中港兩地交通的發展尤為迅速,往來兩地的客運次數日益頻繁,更有不少人想要自駕往來香港和大陸兩地。  不過,受政策調控限制,想要在兩地間自由來往並非易事,往來需要辦理籤證,程序較為繁瑣,而自駕遊則需要給車輛辦理兩地牌照,程序更為複雜。於是,中港車牌應運而生,極大地解決了這群用戶的痛點。
  • 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港珠澳大橋通車)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電 題:特寫:「自駕」穿越伶仃洋——體驗港珠澳大橋首日開通  中新社記者 李焯龍  24日上午8時45分,工人搬走置於路口的「香港口岸尚未開放」路牌,等待已久的車輛立即一輛接一輛地駛向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
  • 即日起,鄭州到香港可以自駕通行了!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最新最全...
    又一個好消息  鄭州人終於可以自駕去香港了  港珠澳大橋於今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珠海、香港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  通車前,陸路往來三地車程在3小時左右  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  從香港自駕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
  •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  根據上級決定,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  推薦閱讀:  》》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 一圖領略世界最長跨海大橋的雄姿  》》港珠澳大橋什麼時候通車?通車時間通車儀式  》》港珠澳大橋有什麼意義?真正作用有哪些?
  • 港珠澳大橋七一前正式通車
    元旦前夜,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全線亮燈,在標誌著大橋具備通車條件的同時,伶仃洋面上也誕生了一道流光溢彩的新的風景線。據透露,港珠澳大橋預計將在今年7月1日前正式通車。有趣的是,「大橋遊」已率先火爆起來,廣州、珠海等地的部分旅行社紛紛組團攬客坐遊輪看港珠澳大橋。
  • 港珠澳大橋開通!台州人可以自駕去香港啦!通關攻略送上
    台州人自駕去香港不是夢啦!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23日上午在廣東珠海舉行。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總長約55公裡,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通車前,陸路往來三地車程在3小時左右,水路乘高速客輪也要1個小時,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從香港自駕到珠海澳門僅需30分鐘!
  • 港珠澳大橋
    中新社記者 張煒 攝     港珠澳大橋全長55公裡,是中國第一例集橋、雙人工島、隧道為一體的跨海通道。    港珠澳大橋工程包括三項內容:一是海中橋隧主體工程;二是香港、珠海和澳門三地口岸;三是香港、珠海、澳門三地連接線。
  • 港珠澳大橋成新晉景點 催旺遊船團
    (香港文匯報記者 敖敏輝 攝)百餘元遊一天包午餐 僅3小時已客滿據港媒報導,隨著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這一橫跨粵港澳三地的宏大工程吸引了不少民眾的目光,在元旦前夜的大橋主體工程全線亮燈更是驚豔世界。據悉,為了讓消費者一覽港珠澳大橋這一世紀工程,南湖國旅、廣之旅等多家旅行機構在近期紛紛推出乘船遊覽港珠澳大橋的參觀線路,價格從100多元(人民幣,下同)至近600元不等,相關路線一經推出即反響火爆,報名參觀者絡繹不絕。據南湖國旅市場運營中心副總監曾達豐介紹,目前港珠澳大橋參觀團主要分為129元的一日遊和569元的2日遊,其中一日遊行程包括遊船河、午餐及往返車票費用,十分划算。
  • 港珠澳大橋已通車滿月 電力供應穩定可靠
    南方電網工作人員介紹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電力設備。 陳驥旻 攝中新網珠海11月29日電 (記者 程景偉)港珠澳大橋通車運營已經滿月。一個多月以來,港珠澳大橋人工島變電站和大橋專用變電站發揮「雙保險」的作用,確保實現對大橋的穩定和可靠供電。近日,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舉辦「電亮」港珠澳大橋媒體開放日活動,部分中央及港澳媒體記者應邀參觀大橋人工島變電站的開關櫃等電力設備,以及新能源公交車充電站。
  • 港珠澳大橋全線開通,但卻只有「土豪」能通行,窮人只能坐大巴
    港珠澳大橋全線開通,但卻只有「土豪」能通行,窮人只能坐大巴中國作為一個橋梁大國,近幾年許多基建工程也方便了廣大人民的出行,就在前年,一座轟動全國的大橋成為了不少中國人心中的驕傲。它就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東連香港西連珠海澳門,這座大橋的建立,也讓港珠澳在交通上連接成一個整體,方便了不少人的出行。大橋全長5.6公裡,是世界上最長的公路沉管隧道,也是我國第一條外海沉管隧道,在2009年動工建設,2018年的10月開通運營。建造這條大橋方便了內地和港澳出行的同時,也發揮了港澳的優勢,為它們尋找一個新的經濟增長。
  • 港珠澳大橋旅遊越來越豐富
    目前,主要是經港珠澳大橋去香港的一地經典遊以及港澳聯遊產品,行程為一到兩天,「橫跨港珠澳大橋」的價格在339元至459元之間。這類「橫跨港珠澳大橋」的產品主要會從珠海經港珠澳大橋前往香港,再從港珠澳大橋由香港到澳門,而所搭配的也主要是距離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較近的景點,比如大嶼山、大澳村等。
  • 工地報告 | 港珠澳大橋順利通車 悍馬壓路機功不可沒
    2018 年 10 月 23 日上午,港珠澳大橋(Hong Kong-Zhuhai-Macao Bridge)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標誌著港珠澳三地天塹變通途。而在助力港珠澳大橋成為新世界七大奇蹟之一中,維特根集團旗下的悍馬(Hamm)壓路機功不可沒。項目背景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 帶來哪些便利?
    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工驗收會議在廣東珠海舉行,來自港珠澳三地職能部門、業主單位及主體工程各參建單位等43家單位150多名專家及各方代表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經過一天的實地考察和深入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符合設計及技術規範要求,工序控制嚴格,工程質量可靠,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同意交付使用。
  • 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大波地理題目正在朝你襲來丨收藏!
    2017年底通車後,從珠海、澳門到香港原來4小時的路程,只需要45分鐘。圖6示意「港珠澳大橋」設計理念,據此完成6~8題。 港珠澳大橋通車後,受益最顯著的產業是: ①建材行業    ②信息產業    ③物流業    ④旅遊業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結合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09年12月15日,世界最長跨海大橋工程——港珠澳大橋開工儀式在廣東省珠海市舉行。
  • 港珠澳大橋通車助推香港旅遊業 多間旅行社首發團爆滿
    (港珠澳大橋通車)港珠澳大橋通車助推香港旅遊業 多間旅行社首發團爆滿  中新社香港10月24日電 (龍曼)港珠澳大橋24日上午9時正式通車,香港旅遊業近日掀起了一波「觀橋」熱潮。由於眾多香港遊客對大橋通車期待已久,各大香港旅行社及景點抓住大橋通車機遇,紛紛推出首發團及套票「花式」吸客。
  • 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 香港到珠海、澳門時間縮至半小時
    10月23日上午,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廣東珠海舉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出席儀式並宣布大橋正式開通。(圖片來源:新華網)港珠澳大橋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西接廣東珠海和澳門,是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共建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港珠澳大橋集橋、島、隧道於一體,為世界首創。
  • 氣象「工匠」為港珠澳大橋保駕護航
    被稱為「世界奇蹟」的港珠澳大橋24日通車,首日迎入出境旅客2.8萬人次。  10月24日,大巴車經過港珠澳大橋青州航道橋附近。當天,全長55公裡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中新社記者張煒/攝在伶仃洋建造跨海大橋,曾被認為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驗收交付:超級工程 超乎想像
    2月6日,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交工驗收會議在廣東珠海舉行,來自港珠澳三地職能部門、業主單位及主體工程各參建單位等43家單位150多名專家及各方代表見證了這一歷史性時刻。經過一天的實地考察和深入討論,與會代表一致認為,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質量保證體系完善,符合設計及技術規範要求,工序控制嚴格,工程質量可靠,具備通車試運營條件,同意交付使用。
  • 港珠澳大橋通車在即,港牌車可望過橋赴粵自駕遊
    圖:港珠澳大橋的東人工島預留旅遊觀光功能,定位為「景觀島」/大公報港珠澳大橋本月24日正式通車,大公報記者從多個權威消息渠道獲悉,大橋將進入「提升經營效益」階段,正研究的準許行車方案包括「調整的基本配額」、「一方配額」與「無配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