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6月1日兒童節都是屬於孩子們的專屬節日,很多慶祝活動讓孩子們玩得不亦樂乎。但是隨著孩子的慢慢長大,有些孩子發現他們已經享受不到兒童節的待遇了,那麼在我國,多少歲還可以過兒童節?孩子的成長期是怎麼劃分的?
社會和人們公認兒童的年齡段為0-14歲,因為此類人群都是正處學齡前和小學階段,而且年齡比較幼小。一些兒童活動都是針對這個年齡段的人群的。
中國《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規定0-18歲為未成年人,未成年人就是兒童。但是中國的兒童組織少先隊員年齡在14歲以下,而共青團員的入團年齡為14歲以上。這又說明14歲以上就不屬於兒童組織,屬於青年組織。六一兒童節是國際性的節日,按國家有關政策規定,未滿14周歲的孩子都要放假。
兒童,古代指除了嬰兒之外的未成年人。現代含義比較複雜。《現代漢語詞典》第五版給出的定義是:較幼小的未成年人。聯合國《兒童權利公約》中的規定是0-18歲,中國的《未成年人保護法》等法律的規定是0-18歲,醫學界以0~14歲的兒童為兒科的研究對象,中國少先隊的隊員年齡在14歲以下,而共青團員的入團年齡為14歲以上。北京兒童醫院已把患兒年齡增大到18歲,且增加青春期門診。
在兒童心理學裡,兒童的年齡段很長,從初生至十七八歲都屬於兒童,而且根據心理發展的特點,把兒童心理發展劃分為:乳兒期(初生至1歲)、嬰兒期(1至3歲)、學前期或幼兒期(3至6歲)、學齡初期(6至12歲),學齡中期或少年期(12至15歲)、學齡晚期或青年期(15至18歲)。
兒童文學裡將兒童劃分為五個年齡階段:嬰兒期(1-3歲),幼兒期(3-6歲),童年期(6-12歲),少年期(12-15歲),少年後期(15-18歲)。
文章轉自:東方天氣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