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丨市界 馮晨晨
編輯丨朗明
隨著楊宗義欲望的無限增長,最終迎來資本的反噬。
11月17日,揚州市公安局邗江分局通過官微發布通告稱,江蘇福信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以高額收益為誘餌,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犯罪。揚州公安機關對福信公司立案偵查,對夏衛國等犯罪嫌疑人採取刑事強制措施,而實控人楊宗義也被南京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
實際上,早在今年1月,福中集團四川有限公司就因國內非涉外仲裁裁決,被四川成都市成華區人民法院限制消費,該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楊宗義,不得實施高消費及非生活和工作必需的消費行為,如坐飛機、住星級以上酒店等,福中集團有限公司則在5月遭到限制。
市界發現,福中集團是出了名的高強度「狼文化」企業,在福中流傳著這樣一句名言,「福中的女人是男人,福中的男人是超人」。楊宗義毫不掩飾地對外宣稱,「我是珠江路上最勤奮的老闆,一年除春節4天都會準時出現在辦公室。」
1964年,楊宗義出生於江蘇南京,幼年喪父的他從小就背負著生活壓力,並在南京大學化學系畢業後,曾進入機關工作過一段時間。
後來到機場尋找機會。可惜的是,苦熬一個月後,彈盡糧絕的楊宗義不得不選擇放棄,用身上最後一點錢買了張回家的機票。
就在此時,命運終於迎來轉機,楊宗義在飛機上邂逅一個新加坡老闆,並用一口流利的英語贏得對方的「芳心」。最終,這位新加坡老闆邀請楊宗義加盟,讓他來到山東濟南打工。由於表現出色,楊宗義第二年又被派往南京,在珠江路上成立辦事處,負責公司顯示器在江蘇地區的銷售和推廣。
這是楊宗義首次了解電腦行業,也是其第一次走上經商路。
自此,珠江路上多了一個騎自行車賣電腦顯示器的身影。楊宗義騎著自行車一路狂奔,到目的地停下後很快又上路,不知疲倦地重複著。珠江路上所有電腦公司他都去過,所有老闆他都見過。「這些經驗對我以後的『3+3』服務理念至關重要」,楊宗義坦言。
1995年,正值IT產業發展最為迅猛的時代,在電腦行業積累兩年經驗的楊宗義,手邊記錄的筆記已有1米多高。楊宗義決定順應時代浪潮,自己創業做老闆,在南京珠江路與太平北路交界處,租下一個不足20平方米、只有3名員工的門臉,這便是福中電腦。
1996年,楊宗義將門店的招牌換成「福中電腦=3+3=福中電腦」,也就是零部件前3年包換,後3年包修。在當時,一般電腦公司對於兼容機的承諾最多只有一年,同行因此都覺得楊宗義瘋了,並在暗地裡罵他「搶生意沒下限,不要臉」。
可一年過去,福中電腦不僅沒有死掉,還成長為珠江路上的知名品牌。因為楊宗義覺得,「當時電腦利潤空間大,散件跌價又厲害,即便用戶電腦以後發生故障,公司也早已利用資金擴大規模,賺取更多利潤,我就算送他一臺電腦又算什麼?」
此外,在東南大學CAD項目120臺電腦的招標中,福中還成功擊敗12家同行中標。兩年後,福中電腦甩開競爭對手,一度佔領珠江路60%市場份額,並開始走出南京,相繼在全國20多個省市開設200多家「3+3」加盟店,成為中國電腦前五強。這下,輪到同行瘋了。
隨著資本雪球的越滾越大,楊宗義選擇將資本帝國打造得更加厚實。
2003年開始,福中進入商業地產,斥資上億元買下新街口原金都大酒店,改造為福中數碼港,並相繼進入醫療器械、工業園區、房地產等領域。「一下涉足這麼多行業,在旁人看來或許很複雜,可無實業不穩,無貿易不活,無房地產不富。對我來說,房地產可以帶來豐厚的利潤,連鎖賣場與酒店則有大量現金流。」
楊宗義對資本的理解,也開始出現變化,「2003年前,我沒有跟銀行貸過一分錢,公司多元化後,接觸資本的機會多,才慢慢領悟到資本經營的妙處。做企業,產品是最低層次,品牌是較高層次,資本運作才是最高層次。」
2004年後,楊宗義開始一系列資本運作,福中開創真正意義上的3C連鎖賣場——福中3+3全國連鎖,把「3+3服務」由電腦延伸到數位相機等其它產品領域。2007年,福中集團還在新街口開設號稱「南京最大最全最專業」的筆記本賣場——福中電腦商城。
實際上,楊宗義長期熱衷於慈善事業,曾多次榮登福布斯中國慈善榜,在南京大學校園內,有一幢以楊宗義名字命名的教學樓,這便是由楊宗義捐資1100萬元建設。據不完全統計,楊宗義在自創業以來,為社會捐款捐物共計超2億元。
天眼查APP顯示,楊宗義目前名下共有42家公司,且多與「福中」有關,並涉及酒水、電子商務、房地產、醫療科技、物流運輸、國際貿易、水產以及文化傳媒等諸多領域,儼然形成一個樹大根深的「福中系」資本帝國。
楊宗義在上述公司中的角色大致相同,多為股東,並在部分公司任董事長、執行董事、總經理、監事等職位,掌控大權。其中最主要的就包括註冊資本達2.1億元的福中集團有限公司,楊宗義持有95%股權為最終受益人,楊芬萍持有餘下5%股份,並任公司執行董事與總經理。
憑藉這錯綜複雜的資本帝國,楊宗義在2015年至2018年,均以40億元財富成功入圍胡潤百富榜。可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隨著楊宗義欲望的無限增長,最終迎來資本的反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