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再次向臺灣年輕人「利好」大放送:不管你有沒有從政經歷,也不管你是不是民進黨員,只要你夠年輕,只要你有熱情,民進黨就願傾全力,支持你參選2014年底的臺灣村裡長;或者讓你進入「青年議會」,參與民進黨的黨內決策。
對於有志參與政治的臺灣年輕人來說,蔡英文的這番許諾,何嘗不是一次絕佳的進場機會;而對於那些迷茫失落的年輕人來說,也似乎是對未來憧憬的一次喚醒。誰,不想有更好的機會?!誰,不想有看得見的未來?!
可是,政治從來不是無的放矢,政治也從來不是請客吃飯。
作為一個在臺灣政壇有著重要影響力的政治人物,作為臺灣最大在野黨的黨魁,蔡英文這一舉動,意涵明確,指向清楚——年輕人,我給你畫個未來,請你幫我圓夢2016!
沒錯!向年輕人「拋媚眼」,蔡英文想要的,就是贏得年輕選票,希望2016年不再錯失「總統」寶座。
這些年的臺灣,讓許多年輕人看不見未來,但政治人物的未來卻由年輕人左右。
2012年「總統」選舉,343萬的青年選票成為藍綠「兵家必爭之地」。經過「太陽花學運」,2016年的「總統」選舉,年輕選票「戰役」只會更趨激烈。
「民進黨領導的目標,就是要讓下一代有看得到、做得到的未來。」蔡英文2012年漂亮的政治口號,讓多少臺灣年輕人醉入溫柔鄉裡。對2016仍野心勃勃的蔡英文,自然不會放鬆對青年選票的追逐。
於是人們看到,2012年敗選以來,但凡遇到涉及年輕人的議題、政策,蔡英文就會適時現身,甚至猛攻不止。比如「22K話題」、服貿爭議,蔡英文全力迎合年輕人口味,哪怕扭曲事實也不在乎。面對「太陽花學運」,她高唱讚歌。組織培養上,蔡英文也做足「面子工程」。今年5月底,當再次上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就把加快民進黨的「世代交替」作為重要任務之一,並延攬年僅27歲的臺灣「清華大學」博士生傅偉哲,擔任民進黨青年部主任。
蔡英文如今支持年輕人參選村裡長,雖然表面宣稱「不是收編年輕人,也不是對年輕人摸頭,而是要創造一個能夠交換公共事務意見的地方」,但「項莊舞劍,意在沛公」,此舉意圖再明顯不過,就是俘獲年輕人的心。
實力,就是未來。蔡英文的算盤,是想通過不斷對年輕人、中間選民的拉攏,來建構2016年「總統」選舉的基礎與實力。她相信:不管你是不是民進黨員,我全力支持你,你應該會知恩圖報;我全力支持你選村裡長,你應該會全力支持我選「總統」。蔡英文對年輕人的這種想法,與其放棄提名民進黨候選人,而支持柯文哲參選臺北市長的邏輯如出一轍。
海峽導報記者 吳生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