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畫畫,孩子總說「我不會畫,媽媽你幫我畫一個吧」,怎麼破?

2020-08-25 小雨不乖一起成長


因為疫情,春節哪裡都沒去,就待在杭州家裡,程先生陪伴不乖的時間明顯增多了。他們父女倆經常做的事就是畫畫。爸爸畫,不乖跟著畫。各種毛絨玩偶、車車,程先生一筆一划,很耐心地示範。當時我沒覺得這有什麼不對勁兒,反而覺得程先生很有繪畫天賦呢!!


可隨後一段時間,程不乖什麼都要爸爸畫,自己不主動畫了;即便主動畫,畫的也是爸爸給她畫過的形象。我才驚覺得這是有問題的!


繪畫是表達自我的方式


繪畫和語言一樣,是一種表達方式。當孩子還沒掌握文字這種表達方式時,就會繪畫來表達。孩子的畫表達的應該是自己的體驗和興趣,而成人的示範畫僅僅代表自己的體驗,與孩子腦中的體驗毫無關係。


這種示範畫法、臨摹和複製,簡直就是在扼殺孩子的想像力嘛~~當孩子習慣了依賴模仿,不同的事物就沒有信心畫了,就會一直找成人幫忙。


☂☂ 那如果孩子經常說「爸爸,你幫我畫吧」,「媽媽,我不會畫」,應該怎麼做呢?


1、語言引導


如果孩子想畫某個事物,但是不知從何下筆,那爸媽可以用語言來引導(說白了,就是和孩子聊天),幫孩子回憶細節和當時的情感體驗,將不在眼前的事物描述的就像正在進行中一樣(好考驗爸媽的語言表達能力呀)。


孩子想畫火車,那就跟孩子討論坐火車的細節,火車站有什麼,什麼都在做什麼,火車上人們又都在做什麼,坐火車開心嗎,為什麼……

孩子想要畫滑滑梯,那就跟孩子討論玩滑梯時的感受,什麼姿勢滑的最開心,滑滑梯的時候頭髮會飄起來嗎,嘴巴會張大還是閉緊呢……


2、豐富孩子的體驗


對畫畫這件事來說,爸媽最好的幫助不是代筆或示範,而是引導孩子運用各個感官去感受周圍的世界,然後用紙筆表達出來。心裡沒有竹子,怎麼能畫出竹子呢?


豐富孩子的體驗,這樣孩子才有熱情和動力將自己經歷過的事畫出來。


3、多給孩子講故事。


多帶孩子去各種真實的場景中觀察。小區溜達時,觀察各種花花草草,顏色、大小、形狀……在家裡,也可以觀察玩具呀、繪本呀。


讓孩子多接觸大自然,運用各種感官來感受這個世界。所有的藝術體驗都來自於感官。


4、給孩子找個同齡夥伴,一起畫畫


孩子喜歡學孩子,只要給孩子提供環境,讓孩子們一起畫畫,她們的創造力就會被彼此激發出來。


5、不要用「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的畫


孩子正處於想像力極強的時期,千萬不要用「像不像」來評價孩子畫的好壞。繪畫除了形似以外,更重要的還有想像力、色彩、美感等,不然直接拍張照片好了,還畫什麼?


「像不像」,說到底還是畫畫的技巧層面,真正有意義的是畫中要表達的東西。


6、孩子的畫不是用來「看」,而是用來「聽」的


畫畫是孩子表達自我的一種方式。不管孩子畫了什麼,畫的怎樣,爸媽都應該首先傾聽孩子在畫中想要表達的東西。只有被「聽到」了,孩子的畫畫才有意義,才更有表達的樂趣。



孩子天生就有繪畫能力,連畢卡索都說「我一生都在學習像孩子一樣畫畫」。


作為一個沒有任何藝術細胞的我,並沒有想過讓不乖以後成為畫家,我只是希望,她能夠享受這個讓她表達自我的方式!!

相關焦點

  • 花重金幫孩子報畫畫班,結果孩子卻說「不會畫」?!我被騙慘了
    最近,媽隊看到一群媽媽在群裡瘋狂吐槽:「明明我花那麼多錢為孩子報畫畫班,結果孩子回來只會拿著筆發呆,還哭哭啼啼地跟我說「不會畫」,這不是擺明坑人嗎?!」「我家孩子也是誒!明明在畫畫班畫得好好的,怎麼在家就不會了呢?」白白花了那麼多錢,孩子卻一點進步都沒有。換做哪個家長,都會心疼。
  •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時,我們應該怎麼辦?
    遇到了最少40個家長來問這個問題,孩子老是說,我不會畫?媽媽你教我?媽媽畫?,就會變成不喜歡畫畫的孩子(既不會創造性地自由畫畫的孩子)。發現很多家長不會誇孩子,孩子畫畫了,我們先要做的是問她寶貝,可以告訴媽媽你畫的是什麼嗎?孩子回答,我跟小紅一起玩滑滑梯,好開心。
  • 為什麼孩子總說「我不會畫」?
    您可能也經歷過這樣的場景,孩子在家畫畫或者在上藝術課的時候,經常會拿著畫筆「一籌莫展」,不知道如何下筆。是因為想像力不足,還是因為沒有見過要畫的這個東西呢?孩子到底為什麼不會畫呢?要畫的東西超出了孩子的能力範圍孩子經常把自己在生活中的所見所感畫出來,比如他們在路上見到的一輛卡車,在繪本上看到的大象等。但由於他們認知和繪畫水平的限制,還不能真的畫出他們印象中卡車或大象的樣子。這時候,孩子說「我不會」,那就是真的不會,是因為他們要畫的東西超出了自己的能力範圍。
  •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時,該怎麼辦?
    前些天群裡不少媽媽都有這個反饋,在陪玩時,孩子很喜歡說「我不會畫」,怎麼辦呢?前些天我看到這本書——《你的孩子和他的藝術》,剛好有針對這個問題給出了答案,分析地非常詳細,分享給你們。01 第一種情況如果一個孩子說「我不會畫」時,我們不應就此讓步,而應該接著問:「你想要畫什麼?」就像醫生不會止步於病人的一個籠統說法「我很疼」,我們也不應止步於孩子說的「我不會畫」。醫生會試著找出你到底哪裡疼,我們也會嘗試找出孩子到底想畫什麼。通常會得到兩種答案。
  • 越教孩子畫畫,孩子越不會畫!學畫畫得注意這三點……
    中間有一個帶著皇冠小公主,穿著三角形的裙子。我問他們,天空還有其他的顏色嗎?天空就是藍色的呀,我老師/我媽媽就是這樣教我的呀。"老師,車子怎麼畫呀,我不會。""你想想路上的車子是怎樣的呢?""我就是不會畫嘛,你幫我畫下喲"對於成人教授孩子畫畫,會出現什麼樣的後果呢?
  • 親子陪畫就是教孩子畫畫嗎?它比教孩子畫畫要重要一百倍
    「龍老師,您是線上教孩子畫畫嗎?」「龍老師,我不會畫畫,我怎麼陪孩子畫畫?」……很多媽媽在諮詢課程時都會問我這兩個問題。每次聽到這樣的問題,我都倍感無奈,我想說的是我的親子陪畫課比教孩子畫畫要重要一百倍。為什麼這麼說呢?
  • 童詩童畫——讓"我"不再害怕畫畫
    "老師,我不會畫畫"、"我不要畫畫"的聲音在小班中絡繹不絕。針對小班幼兒,他們的認知水平有限,對美術活動的創造也是十分陝窄的。我們將繪畫與語言在內容上的結合,就是小朋友的生活經驗。教學內容既要考慮語言表達的需要,也要考慮繪畫作為一種表達手段的需要,這裡的繪畫不僅僅是畫一些線條或圖案,更重要的是繪畫應作為表達幼兒的情緒及生活經驗的過程。
  • 2018重陽節的兒童畫圖片大全 還在苦惱該怎麼幫孩子畫畫的家長看過來
    2018重陽節的兒童畫圖片大全 還在苦惱該怎麼幫孩子畫畫的家長看過來時間:2018-10-16 20:17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2018重陽節的兒童畫圖片大全 還在苦惱該怎麼幫孩子畫畫的家長看過來 2018重陽節的兒童畫圖片大全有哪些?
  • 「學畫畫」要趁早?太早「學」會讓孩子不會畫
    也忘記了孩子學習後天技巧的年齡問題,更沒有考慮到自己的這個行為是否順應了孩子身心發展的科學規律。 觀點:太早「學」畫畫反而讓孩子不會畫 很多家長可能不明白:我們教他技巧,他不是會畫得更好了嗎?然而藝術的第一位是表達,表達就是要用心靈去想像,用眼睛看到外部的世界,並對它產生聯想。
  • 「媽媽,我不要畫畫了!」你的舉措可能影響孩子一生
    咳咳,以下是硬貨,家長們可以準備小筆記,我想從孩子學畫畫這方面說說怎麼刺激孩子學習的欲望,陪伴他們度過厭學期。分享幾個實際操作可行的經驗。(一)誇獎這是最表層的刺激,相信很多老師和家長也都在做這個事情。但我希望這個做法不要太過形式化。每次孩子上完課,家長就進去看作品。有的是敷衍式地說一句:「嗯,畫得不錯!」
  • 為何孩子總說「我不會」?多半與父母帶娃中的這兩個行為有關
    「媽媽,幫我搭房子,我不會」「媽媽,你來畫,我不會」「媽媽,你去取老師的玩具,我不敢」「媽媽,我的玩具被拿走了,你幫我要回來。。。。。。」直到最近,隨著早教複課,她才發現兒子膽小——「快3歲的男孩子,膽子怎麼這麼小?」其實,莉莉說的這種情況很常見。在生活中,我們會發現有些孩子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總會說「我不會」「我不敢」。
  • 我是怎樣從零基礎畫畫小白掙到了第一筆商畫稿費的
    我們見到的第一個畫畫的人可能都是媽媽,可能是在還不會握筆的時候,她握著我們的手在白紙上畫畫,不記得畫過什麼了,可能是火柴人,也可能是各種小動物的簡筆畫,那可能就是我們最初的畫畫啟蒙了。後來上了小學,懂事了,每天的課餘時間,我都喜歡在本子的空白處畫鉛筆小人,經常會引來同學圍觀,還會引來一片讚揚聲:「畫的真好呀!」
  • 「孩子說著龍,畫出來卻是蟲」遇到不會畫的孩子,這樣教就對了
    比如孩子說自己畫了一個童話世界,一看,明明就是幾根線條…▼孩子說,今天和媽媽在遊樂園玩了滑滑梯,不知道怎麼畫細節除了孩子年齡小之外,其實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孩子在生活中還沒學會觀察!日常生活中,孩子們可能會注意到一個物體的大致特徵,但往往看不見更細節的東西。比如畫兔子,孩子只記得兔子最有標誌性的特徵:長耳朵和短尾巴,但是鼻子怎麼畫?嘴巴是怎樣的?這些印象就比較模糊了。
  • 講述|媽媽的葬禮所有人都哭了,遺像是爸爸親手畫的,爸我恨你
    不會做家務,不會做飯,就連外出的穿著,都得媽媽替他搭配好。媽媽是他的妻子,更是保姆和經紀人。小時候聽懶漢吃餅的故事,我當時就想到了爸爸。記得那會,媽媽很少出門,即便是回娘家,走之前也得幫爸爸把飯菜做好。
  • 「有畫說」高偉:如果讓你畫一個房子,你會怎麼畫?
    以下為高偉的分享實錄精編:如果讓你畫一個房子,你會怎麼畫?大多數人都認為,自己從小到大不是畫畫的那塊料,今天我想試著幫助大家打破這個固有的認知。信息傳播有兩種方式,語言和文字,更多的資訊還是以文字傳播為主,形式還是比較單一的。視覺語言也是一種傳播的方式。但不管語言、文字還是視覺語言,他們所要傳播的東西都是內容。
  • 當孩子說我不會畫畫時家長該怎麼辦?
    很多家長都知道,孩子想要學好美術,當然要從小教育,因此在對待少兒的美術教育,家長和老師就要格外的細心。在孩子接觸繪畫的過程中,我們常聽到孩子說「我不喜歡畫畫」、「我不想學」、「我不會畫」等等表現消極的繪畫心理的話。這個時候不用過於擔心,應該積極地分析其中的原因。
  • 不會畫畫的媽媽,如何教孩子畫手抄報?
    自從孩子上了一年級,學校時不時就會布置手抄報作業,這可苦了一些不會畫畫的媽媽,完全束手無策。一二年級學生那麼小,手抄報沒有家長幫忙指導,學生是沒辦法獨立完成的。有了下面的方法,媽媽們再也不用擔心了。看下圖:如果你嫌我這個標題太過簡陋,那麼你可以在百度上搜索「藝術字體在線轉換」,輸入題目「科技之光」,選擇你想要的字體生成。照著生成的文字進行畫畫,看下圖,檔次就上來了,哈哈!第二步,根據主題,畫出圖畫。
  • 美術納入中考,無數孩子卻被錯誤的引導方式扼殺了畫畫興趣
    「『媽媽,我不會畫,媽媽你幫我畫!』這是羽謙以前經常跟我說的話。我當時不知道怎麼回事,既然孩子讓我幫他畫,那我就幫他畫。可是,他慢慢地對畫畫這件事再也提不起興趣,每次看到他一畫畫就發脾氣,我就不自主地心生焦慮。「在前不久,我聯繫上了我的高中同學跳跳媽媽,跳跳媽媽跟我說了龍老師的親子陪畫課。
  • 四歲的孩子不會畫畫怎麼辦?我用這個方法引導孩子
    而且,為了引起孩子興趣,我煞費苦心的畫了不少簡筆畫的汽車,房子……,孩子充滿欣喜地看著,神奇的筆可以變好多東西出來,搶過來也畫幾下,但未料此舉幾次之後,孩子再也沒有自己動手的欲望,卻不斷讓媽媽畫,一到小黑板前,孩子就開始呼喚媽媽:媽媽,你畫車車;媽媽,你畫小樹……於是,孩子塗鴉時刻變成了媽媽的繪畫時刻。在孩子始終不肯動手,只肯媽媽來畫的無數次演練後,我終於明白,有什麼東西是自己弄巧成拙了。
  • 為什麼孩子總說「不會畫」?5歲之前,千萬別讓孩子畫得像
    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有快樂塗鴉、樂此不疲的階段和經歷,可能是在紙上,也可能是在牆上、課桌上。可是,有不少孩子在某個階段,突然就不想畫畫了,問為什麼,他總說:「我不會畫!」無論怎麼引導、鼓勵,他就是不畫。這讓很多家長和老師頭痛不已。這究竟是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