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知孩子塗鴉繪畫,對孩子創造力及藝術修養的培養都有深沉的影響,於是就有著無數媽媽問:幼兒美術如何啟蒙?專家答:不教而教。四個字,這應該算是兒童美術引導中的最高境界裡。孩子已經四歲,惡補幾十本幼兒藝術啟蒙的書籍,無數次失敗引導經驗的我,對此深有體會。孩子的塗鴉路,可謂也是我的藝術引導之修正之路。
以繪畫為業餘喜好的自己,在孩子出生時就暗自欣喜,並下定決心,在繪畫之路上,咱也能贏在起跑線上,做個會畫畫的美男子。於是,在孩子一歲左右就開始買小黑板,塗鴉本,各種彩筆,彩色顏料……可謂萬事具備,只等娃動筆。而且,為了引起孩子興趣,我煞費苦心的畫了不少簡筆畫的汽車,房子……,孩子充滿欣喜地看著,神奇的筆可以變好多東西出來,搶過來也畫幾下,但未料此舉幾次之後,孩子再也沒有自己動手的欲望,卻不斷讓媽媽畫,一到小黑板前,孩子就開始呼喚媽媽:媽媽,你畫車車;媽媽,你畫小樹……於是,孩子塗鴉時刻變成了媽媽的繪畫時刻。在孩子始終不肯動手,只肯媽媽來畫的無數次演練後,我終於明白,有什麼東西是自己弄巧成拙了。
找到一位正在做幼兒美育的工作的朋友諮詢後,才瞭然。原來我的舉動,一讓孩子倍感壓力,並產生依賴,覺得自己怎麼都畫不好;二是限制了孩子的想像力。孩子的世界,觀察世界的角度和成人不同,落筆方式也有自己的風格。朋友給了我一個建議:和孩子一起畫畫時候,用故事營造氛圍,然後以孩子不成熟的筆調畫上幾筆後,再鼓勵孩子按自己的想法來畫。
依照朋友的方法,繪畫了有了互動,孩子的興趣大增。例如畫車車:
「來,寶貝,我們畫你最喜歡的小汽車。你想去哪玩啊?小汽車說,可以帶我們去哦。」
「我想去公園。」
「好嘞,小汽車要開動了,請做好扶穩哦。你喜歡什麼形狀的小汽車呀?」
「呵呵,我要冰激凌形狀的小汽車」
「好吧,那你在畫紙上變個冰激凌形狀的小汽車吧」
「好。呵呵,這是我喜歡的冰激凌哦。」
「真棒,小汽車用什麼走路啊?」
「我知道,有輪子,滾啊滾的。」
「原來小汽車是用輪子走路的呀!寶貝觀察真好,那我們幫小汽車畫上輪子吧!」
「我們的冰激凌小汽車,是什麼顏色的呀,是像葉子,還是像天空,還是巧克力的顏色呀?」
「我喜歡巧克力味的」
……
如此,寶貝一點也不拒絕自己動手,還畫得樂不可支的。畫完小汽車,還在嚷著,我要去公園,有滑滑梯,有朋友的地方,然後就自己塗鴉開了。也讓當媽的我,鬆了一大口氣。幸好沒因為我的原因,導致孩子對原本有興趣的繪畫產生畏懼情緒。
之後的塗鴉,孩子都興趣盎然。但我又在其中犯下不可饒恕的錯誤。有次孩子畫馬路上的小汽車,「嘟嘟嘟嘟——」一路凱旋排列了好幾輛小汽車,孩子旁邊畫了幾棵樹,說是馬路旁邊的大樹……然後,我嘀咕了一句,怎麼沒有路啊,小汽車不是在路上走嗎?自此之後,不管有車沒車的畫面裡,都多了一條路。對此,我後悔得沒有把自己的舌頭吞下去。這條路,直到後面很長很長時間,孩子才漸漸模糊了其的存在,沒有在不相干的畫面裡添加一條路。
之後,我痛下決心,買了一堆有關幼兒藝術啟蒙的書籍,認真研究學習,並將一堆幼兒填色書、簡筆畫書直接封箱,按循序漸進的方式,儘量將孩子的塗鴉還原到孩子最真實的原創與想像之中,做到「不教而教」。
是的,不教而教,時候到了,孩子自然能懂也會畫。我總結出,「不教而教」的四個法則:
1、不做示範;
2、不要修改(包括語言和動筆筆);
3、先培養孩子興趣,才能培養繪畫能力;
4、藝術靠環境,不能只靠天生,多練習是無可避免的。
做到這幾點,至少保證孩子的成長,他的藝術原創力和想像力沒有被成人的急於求成抹殺,也許有一天依靠天賦與努力,孩子會成為他自己想成為的有著良好藝術修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