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該如何z正確的引導孩子

2020-09-15 北京聚匠藝傳媒集團

媽媽們經常會很鬱悶,說:孩子總說不會畫,要我畫,我應該怎麼辦?

對於這個問題,觀點是:大人不要教孩子畫形象。


什麼是畫形象?


舉個例子:當孩子說,媽媽我不會畫太陽,你給我畫一個吧!媽媽就拿起筆,畫一個圓圈,周圍畫上一些線條,塗上色,然後指著它跟孩子說,你看,這就是太陽。然後,孩子懵懵懂懂地照著畫了一個太陽。


這種帶著孩子畫具體事物的教法,就是教小孩子畫形象,這是我們不提倡的。



為什麼不能教孩子畫形象?


1. 教孩子畫形象,可能會毀掉孩子的創造力。


上圖的太陽,可能是大部分人眼中常規的畫法,但是,孩子的創造力和想像力是遠遠超過大人的。


我們要鼓勵孩子畫出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太陽。



小朋友畫出的各種創意太陽


看,在孩子眼中,太陽可以是豐富多彩的。如果我們給他畫了一個範例,孩子以後畫的太陽,可能就都長那個樣子了。

連畢卡索這樣的大師都說,他一輩子都在追求像孩子那樣畫畫。作為普通人的我們,又怎麼能隨意教孩子畫畫呢?


2. 教孩子畫形象,可能會打擊孩子的自信,讓孩子變得不敢畫。


孩子的繪畫能力,是跟隨身體和大腦的發育,一點點發展的。


比如1歲的時候,塗鴉點和線,2歲的時候手腕能靈活運動了,可以畫閉合的圓圈;3、4歲能夠畫簡單的「頭足人像」等等。


兒童畫人物肖像的發展過程圖(3~6歲)


6歲以下的孩子,幾乎每長大一點,繪畫能力就增加一點點,畫面特點也會不一樣。


當大人給他畫了一個範例的時候,孩子無法畫得跟大人一樣「好」,就會認為自己「不會畫」,從而失去對畫畫的信心。有的孩子因此變得依賴心很重,沒有人示範就不敢下筆。


先觀察,畫出雛形

後想像,添加補充


孩子不會畫,是因為繪畫對象超越了他們的認知水平。一個平常只畫小樹、房屋等熟悉事物的孩子,被要求畫沒見過的火箭,就會「畫不出」。

這時,老師不妨試著引導小朋友:孩子說不會畫時,先帶孩子觀察實物,引導孩子畫出大致輪廓,再鼓勵孩子自主補充。


例如,孩子要畫沒見過的沙漠仙人掌,老師就會向孩子展示實物圖,一邊解釋:看,這裡的仙人掌又高又瘦,兩邊的枝幹突起,就像給自己打氣一樣呢 !

如果你是老師,你接下來會怎麼引導小朋友繼續作畫呢?


活用繪畫工具

自由表達想法


很多孩子學畫畫,就是用鉛筆描邊,用蠟筆上色。即使他們有很多想法,也不懂怎麼用這兩種繪畫工具表達出來。

所以,學會活用各種繪畫工具非常重要。老師在教學時,會用到各種工具和材料,鼓勵孩子用自己喜歡的繪畫方式,表現同一個主題。

例如,同樣是畫仙人掌,孩子在沒有老師指導下,只會用鉛筆畫出輪廓,然後填上綠色:


這幅畫看上去是仙人掌,但畫面不夠鮮活。老師建議孩子換用水溶性彩色鉛筆和油畫棒,讓顏色更飽滿,之後孩子畫出來是這樣的:



孩子學會用油畫棒後,就可以挑戰更複雜的工具了。下面這幅畫,就加入了水粉顏料的元素,甚至還有手工製作的小人偶呢:



看,活用多種繪畫工具後,孩子的畫作是不是馬上就不一樣了:


用彩色卡紙、色粉筆、手工紙和彩色油性筆做成的水果拼畫


用勾線筆、彩色鉛筆和彩色油性筆畫出的文具擬人畫



用鉛筆、直尺、圓規彩色油畫棒和彩色油性筆畫出的視錯覺畫


當孩子央求大人給他畫的時候,

應該怎麼引導呢?


首先不要直接拒絕孩子,拒絕會讓孩子感覺到不滿足,不開心。媽媽們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式,讓孩子主動畫起來


我們可以拿起筆,在孩子旁邊寫寫畫畫,隨意地塗鴉,畫一些跟孩子年齡段契合的畫面,比如一些線條,一些圓圈。


孩子是很容易被帶動起來的,他看到你畫起來了,他也會忍不住畫點什麼。這個時候,無論他畫什麼,媽媽們都要找到一個點,多多誇獎他,鼓勵他繼續畫下去。



多給孩子準備一些繪畫材料,一邊畫一邊啟發他,用不同畫筆畫出來的線有什麼不一樣,落筆輕重出來的效果有何不同。孩子的注意力被吸引過來,他就會自己探索。


平時可以叫小朋友來家裡玩,準備好畫畫的材料和空間,讓孩子和小夥伴自由地畫畫和玩耍。媽媽們可以在一邊做別的事情,把自己暫時地解放出來。


總之,我們有種種引導孩子畫畫的方法,但是本質上都是希望孩子可以主動的畫起來。


不敢畫、不會畫?學會上面這兩招,孩子敢畫、會畫,指日可待!

相關焦點

  • 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叛逆期的孩子?
    孩子到了一定年齡,叛逆是正常的。當孩子叛逆的時候,家長很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顧及孩子的感受和自尊,在外人的面前不給孩子留面子,這樣很容易造成孩子的逆反心理,如果家長過度的對孩子嚴厲或者不尊重孩子也會造成叛逆的後果。那麼家長該如何引導叛逆期的孩子呢?
  • 孩子過度玩手機電腦,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家長朋友看在眼裡,急在心裡,但因為管教不當,沒有採取科學的引導方式,不少家庭由此產生了很多親子矛盾,造成孩子與父母關係緊張。那麼,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減少玩電子產品的時間呢?下面潤仁教育專家老師給各位家長朋友分享一些好方法和建議。
  • 孩子早戀到底該不該制止,家長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的去引導孩子
    孩子早戀到底該不該制止,家長們又應該如何正確的去引導孩子"早戀"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不少的家長們,毫不誇張的說每年學生早戀的情況絕對是孩子們成長期中發生最多的一件事情。如果你認為自己的孩子過早接觸到戀愛會影響到她的學習和生活,那我只能說你們的思想還是過於古板了。要知道現在孩子們的價值觀可都是非常前衛的,早戀對於她們來說根本不算什麼,有些人甚至將其當做是自己人生的一篇閱歷。
  • 孩子想學畫畫,該如何正確引導學習?
    孩子想學畫畫,該如何正確引導學習?兒童在成長過程中大多孩子都有多動症,無論看到什麼東西都喜歡拿傢伙模仿去亂畫一氣,該怎么正確引導開發孩子的學習情況呢?下面小編帶大家了解一下該如何正確引導兒童學畫畫等問題。
  • 孩子愛打人,家長該如何引導?
    最近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各種「熊孩子」打人引發的家長鬥毆事件,從事件根源做分析,為什麼孩子會有這些攻擊行為呢?不是人性本善嗎?其實一兩歲孩子有攻擊性行為是孩子成長必經的一個過程,但這些終究是不好的行為,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在必要時刻一定要對孩子的錯誤行為做正確的引導,而不是一句「他還是個孩子」就為寶寶找了「脫罪」的藉口。
  • 面對孩子性格膽小、孤僻,家長該如何正確的引導孩子?
    每位家長都希望可以培養的出積極樂觀的孩子,可往往一些孩子總會出現內向、膽小的情況。看見陌生人下意識的後退,不敢與別人溝通交流,很多家長看到孩子出現這個性格時, 往往都會感到特別焦慮,但自己卻不知道該做些什麼才能讓孩子做出改變。
  • 孩子考前焦慮,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
    大部分有考試焦慮地孩子往往是缺乏自信心地孩子,他們對於自我往往是消極地評價。這樣地孩子在考前像是被某種東西給束縛住了,他們會過於在乎外界對自己地看法。那麼在這個時候,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呢?目標越高,實現地可能性越小,必然會使孩子憂心忡忡,生怕自己失敗。父母可以跟孩子一起制定合適地目標,每次考試為自己制定一個小目標。每次提高几分、提前幾名,是孩子容易達到地,從而使其經常能夠獲得成就感。這樣,孩子不但能夠感覺自己被尊重,而且也有信心和動力實現目標,逐步降低對考試地恐懼。
  • 孩子不好好學習,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作為父母,我們首先就是要認真地去引導孩子,而不是對孩子有所責備,因為孩子的內心也是比較脆弱,所以說作為家長掌握正確引導孩子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家長要聽完孩子們說的原因其次、家長要控制自己,不要過分介入孩子學習的事。因為學習畢竟是孩子自己的事,學好學不好關鍵在於自己。正像孩子的身體發育,家長所能做的就是給孩子提供營養豐富的食物,儘量把食物做的可口但是不能替孩子吃下去,更不能替孩子長高。家長的過分介入不僅沒有用,反而會降低孩子的學習興趣,使他們認為他們的學習是父母的事。
  • 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但該如何正確引導?
    當地教育局也承認了,學校與鍾美美接觸,希望引導孩子能拍一些正能量的作品。愛模仿的孩子更聰明0-6歲是孩子的「模仿敏感期」,因為這個時候,孩子的大腦處於高速發育的階段,會對來自外界的信息變得十分敏感。模仿其實是人類與生俱來的能力,但是如何更好地模仿,這就需要孩子不斷地挑戰自己的記憶力和理解能力了。因此,愛模仿的孩子,往往都更聰明。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
  • 為何孩子會「偷」東西?家長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正錯誤行為呢?
    孩子成長過程中,我們常常忽視一個問題,還是從順手拿東西到演變成「偷東西」的過程是如何形成的?孩子有這樣的行為,如果沒有大人的及時引導,長大以後可能會演變成更為嚴重的犯罪行為,例如入室盜竊等。因此,在孩子成長過程中有些細節經常會被大人忽略,當家長發現孩子有偷東西的行為時,往往很詫異。孩子的這些行為是從哪裡學來的?這時候該如何引導孩子改正偷東西的錯誤行為呢?
  • 孩子害怕打針,只會哄騙、威嚇他們?家長該如何正確引導?
    我是佑哥,6歲女孩兒的爸爸,每天分享科學、實用的育兒知識,希望我們都能成為優秀的家長!前言每個孩子的忍耐力超乎想像,即便是親生父母,也難以知曉孩子的忍耐力有多強。,總會遇到不少讓他們恐懼的事情,家長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幫助孩子克服恐懼心理,讓孩子坦然、平和地去面對。
  • 孩子追求名牌亂花錢,家長如何正確引導孩子的攀比心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無疑是不利的。要想正確引導孩子,要先知道孩子攀比行為的心理原因是什麼?1、孩子的好勝心理在孩子開始與同齡人相處時很容易產生好勝心,也就是很想在同樣的角度贏過對方。面對孩子跟人攀比,弄清楚攀比背後的原因,正確的引導孩子,不要直接把孩子的話懟回去,直接懟回去,會傷到孩子的自尊心,小孩子最需要父母的理解。父母的正確做法孩子正處於性格塑造、自我價值形成的關鍵時期。
  • 孩子進入叛逆期後,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孩子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進入叛逆期了。在小編看來,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不要過分限制他們,要多接納多引導。當孩子開始逆反時,可以提供兩個選擇。放棄「或「專制」,多和他們商量,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時,引導其朝正確方向前進。
  • 面對孩子的膽小,如何引導才正確
    孩子膽小都有哪些表現?家長面對膽小的孩子,該如何引導?下面家長來了解一下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看看該如何正確引導孩子們?過於膽小的孩子往往都有以下特徵:做任何事都猶猶豫豫,更容易自卑甚至自閉,身邊缺少朋友不敢主動爭取自己喜愛之物,容易隨大流而缺乏主見……,他們不善於表達自己,經常會潛意識裡壓抑自己的需要,面對孩子的這種心理。父母應該如何引導他們呢1.
  • 孩子叛逆怎麼辦,家長應該如何正確引導?
    每一個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都要經歷一些成長的階段,反過來說,有了這些階段,才能有助於成長。不過,在現實生活中,不少家長反映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最難管,也最令人頭疼。  每個人都會經歷青春期,青春期是青少年處於心理的過渡時期,其心理和生理會加速成熟,激素水平會很高,獨立性與自我的思想意識也會日益增強,他們標新立異,敢闖敢拼,反感父母把他們當作小孩子來看待,就像一隻羽翼未豐的小鳥急不可待的要飛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因此,家長們要認真對待,及時進行正確有效地引導,孩子們才能少走彎路!
  • 家長被抓了要如何正確引導?
    兒科醫生助理在服務過程中常碰到很多家長反映說,自己家寶寶喜歡抓人的這一行為。如果寶寶只是抓家裡人那也還好,但他/她跟別的小朋友或大人玩的時候也會小手去抓別人的臉,這就讓家長很頭疼了。究竟為什麼小朋友喜歡抓人呢?家長們又該如何糾正寶寶的這一行為呢?
  • 家長必看:如何正確地引導7-12歲年齡段的孩子
    此時,家長正確地引導對孩子成長階段的認知非常重要。對小孩的教育離不開的有以下幾點:學校教育。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非常重要。在學校,老師是小孩接受信息的第一棒。在家裡,家長就是第二棒。小學低年級的教育是從幼兒園逐漸嚴格,規矩越來越多的適應期。
  • 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家長要引導孩子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孩子在成長,有很多事情是我們大人無法替代的,比如,當家長看到孩子在哭泣或者不順心的時候,能夠鼓勵他,正確的引導孩子,也是對孩子進步成長的很大幫助。這篇文章,我想給孩子來點親子關愛,教孩子如何與父母相處。很多家長現在已經發現自己的教育觀念正在扭曲,他們做事情也開始走偏。
  • 孩子如何正確使用電子產品,家長應起到正確示範和引導作用
    為了適應5G時代社會學習生活要求,電子產品不能絕對化地限制使用,這樣就要求家長既要教育和引導孩子學會正確的使用方法,又要有效防止孩子對於電子產品形成依賴性。父母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時間和頻次父母要有良好的使用電子產品的習慣,做孩子的榜樣。
  • 為何孩子會如此叛逆?家長如何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就像上文所說的故事一般,要引導樹根向下生長。那麼「適當的澆水」也就成為了我們所說「教育」那麼如何才能正確感知孩子的感情呢前幾天,看過著名犯罪心理及青少年心理專家李玫瑾教授的著作,她說過這麼一句話:「人在成年後的行為和心理,都是過去經歷中的一個表現、一種折射、與幼時的家庭教育方式密切相關,」在家庭教育中,家長最主要的任務是引導孩子,打個比方:你牽著馬兒來到河邊,卻不強迫馬兒喝水。感受馬兒何時渴了,就猶如正確感受孩子一般。在正確的時間,做正確的引導,才是正確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