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家長來說,教育孩子最頭疼的一件事情就是孩子進入叛逆期了。在小編看來,孩子進入叛逆期,家長不要過分限制他們,要多接納多引導。當孩子開始逆反時,可以提供兩個選擇。放棄「或「專制」,多和他們商量,試著逐步將自主權交還孩子,並在孩子遇到挫折和困惑時,引導其朝正確方向前進。
1、父母想要在教育孩子上得到事倍功半的效果,首先需要得到孩子的信任。當孩子信任我們時,就會相信我們說的每一句話,自然而然就不會叛逆了。不過我們需要彼此信任。小編認為,家長們要相信自己的孩子很優秀,當他們犯錯誤時不要一味的指責,而要耐心的教他們做事的方式方法。這樣給孩子更多的關愛與信心,他們才會變得更好。
2、要有一個積極樂觀的心態面對自己的孩子,把自己美好的形象展示給他們。即使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有多不如意,情緒再糟糕,我們都不可在他們面前表現出來。這樣的家庭這樣的環境對孩子成長才是最有利的。
3、當孩子有反常的跡象時,小編建議家長要儘快與其溝通,這樣也會拉近與孩子心與心的距離。當然不同的溝通方式也會有不同的效果,因此也要注意交流的方式,同時我們還要學會換位思考,這樣也就不會片面的看待孩子的行為了。
4、家長們還要記住一點:不可以對孩子過於溺愛,即使家裡就這一個獨生子女。因為溺愛會讓孩子形成一種自我為中心的思想,認為自己最重要,從而理所當然的接受別人的包容。
5、當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任何問題或障礙時,家長要及時的為其提供解決的方法,同時鼓勵、引導他們走出困境。這時千萬不可以給他們施加太大的壓力。
多商量少命令。比如提醒孩子該做作業了,可以這樣說:「到時間了,你是不是該做作業了?」而不要直來直去地說:「別看電視了,快去做作業!」這樣,孩子就會感覺你很尊重他,願意聽你的話。
多引導少訓斥。其實,家長越是尊重孩子,孩子就會越自尊,越會注意修正自己的言行,以更加贏得別人的尊重。當然,具體情況還得具體對待,對於孩子的壞品行、壞習慣等,家長不必要委婉,但也不可採用訓斥的方式,而是要平等而又嚴肅地與他談話,指出其危害性,要求其改正,並訂出一些懲罰措施。
多交朋友少窺探「隱私」。很多孩子都特別反感家長翻看自己的書包,偷看自己的日記。實際上,小編認為家長應和孩子交朋友,平時多抽時間和孩子聊聊天,問一問孩子學校的事情,人際關係情況,對一些事物的看法等等。這樣,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尊重和信任,他們也會越來越信任父母,就會把父母當成傾訴對象,而不是保密對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