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老又升級了,子女不結婚不生孩子給你養老送終能接受嗎?

2020-12-22 梨酥情感

自從我家搬進了號稱土豪扎堆的新小區後,我還自豪了一陣子,不過很快,我的虛榮心就被鄰居打敗了。

我家樓下樓下,都是新婚的小夫妻,他們的新房都是父母幫著買的,父母不但給買房,連裝修都親自上陣,只有在完工入住時,小倆口才現身。我不免自慚形愧,人到中年才換改善房,還貸了不少款,等還完了自己都成老頭子了,而那個時候,自己還有沒有餘錢餘力幫子女置辦婚房呢?

我是沒那個本事了,也羨慕現在的年輕人,輕輕鬆鬆就得到了我們奮鬥了大半生才能上到的高度,沒辦法,誰讓人家有本事啃老,而老人身上又有肉可啃呢!

現在一二線城市剛畢業不久的年輕人,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沒有父母的資助,靠自己是很難買得起婚房的。還有更多的年輕人,找對象靠父母,找工作也要靠父母,即便是父母資助買了房的,裝修也要靠父母,等心不甘情不願的生下小孩,帶娃也要靠父母,奶粉錢,保姆錢都要靠父母出,等以後孩子上學了,兒孫輩的託費、學費還得靠父母補貼。

現如今,年輕人要是說靠自己本事買房,或者父母沒能力給買房,都成了臉上無光的事了,年輕人靠拼爹拼媽在社會上在單位橫晃成了很多人羨慕嫉妒恨的事了,有能耐給子女安排一切的父母也同樣在親友同事面前高昂著頭。

這是條件好的家庭,那麼條件一般的普通人家,靠不上父母的人怎麼辦呢?有些人靠自己努力在社會上打拼,雖然吃過很多苦才站在與富二代們坐在一起吃飯喝咖啡的層級上,倒也算是成功了。還有些人,雖然靠不上父母,但啃老這個事兒吧,一樣向高標準看齊,不會落在有錢人家的後面。

比如,我最近剛聽到的一個啃老族的故事,真是啃老啃到了新高度,刷新了我的三觀。

王大爺的兒子從大學畢業那天起,已經窩在家裡三年多了,這期間,他也找過工作投過簡歷,不過好工作都要985、211院校的畢業生,至少研究生以上學歷的,小王只是三本學歷,夠不上,但差點的工作呢,他又嫌工資低,又不願吃苦,總是幹了沒幾天就打道回府了,最後,他乾脆宅在家裡不出來了。

小王每天的活動就是睡覺,吃飯,打遊戲,就靠老王的養老金度日,他倒也不挑剔,家裡有啥吃啥,管飽就行,老王還去打工看大門呢,但就是打不動也說不動自己的兒子出去找個工作。

沒工作,沒收入,當然也找不到對象,老王也給兒子說過親,但對方看到小王這個狀態,哪個姑娘願意和他處對象呢,小王也不急,覺得現在的生活也不錯,找工作太麻煩,找對象更麻煩,就這麼單著挺好。至於將來,他說沒想過,但表示,可以給老王養老送終,作為現在呆在家裡的代價。

小李姑娘也抱著同樣的想法,和父母住在一起。不同的是,小李有份工作,雖然工資不高,也不太穩定,但只要不大手大腳的花,日常生活也夠了。小李把賺的工資都交給父母做生活費,父母有退休金,當然不用花小李的錢,父母把小李給的錢都幫她攢著,作為將來小李結婚的嫁妝。

小李的父母是普通工人,前些年下崗了,靠打工交社保,總算是熬到了退休,也把小李供上了大學。家裡條件一般幫不上啥忙,小李畢業後也找不到啥正經工作,就在超市當了收銀員。小李長相一般,家裡條件一般,工作也一般,幾年過去了也沒找到合適的對象,說白了,就是條件好的看不上小李,條件一般的小李又看不上,拖來拖去,就拖成了老姑娘。

後來,小李就和父母說,以後不結婚不生孩子了,要不養家餬口壓力也大,就和父母住在一起挺好的,不用買房了,等父母老了也可以呆在身邊伺候,而父母現在管她吃飯管她住,生活上也省心省事,就這麼過下去也挺好的。

小李的父母倒沒有小李這麼灑脫,總覺得姑娘老大不小的了,也不找對象成家,天天耗在爹媽身邊也不是個事兒啊!街坊鄰居都在議論紛紛,有說老李沒本事把女兒嫁出去的,也有說老李家的姑娘有病的,頂著這個壓力挺大。

再就是老李從女兒上學時就做飯洗衣,滿以為女兒成年後很快就能成家搬出去,結果這個免費保姆還要繼續當下去,女兒雖然說了不嫁不生將來伺候他們養老,但等老李真正老了需要人照顧的時候還早著呢,至少目前看,女兒是在爸媽這兒領了張長期的免費飯票,老倆口還沒享清福。

女兒的錢老倆口不敢動,年輕人的想法都是一時一變,說不定哪天又想找對象結婚了,到時需要錢怕拿不出來啊!

有人說,親情是甜蜜的負擔,天下父母,沒有一個不希望子女得到幸福的,有點好的都想給子女,但確實也有條件一般的家庭,不能給予子女很好的後援保障,但沒有傘的孩子不就得拼命奔跑嗎?埋怨老天把雨水都打在你身上就能獲得誰的同情,就能改變命運嗎?從來沒有什麼救世主,幸福只能靠自己的雙手創造。

當年我們也是白手起家,奮鬥了大半輩子,雖然人到中年才能改善居住條件,而樓上樓下的年輕人在人生的起點上就與我平起平坐了,但我相信,對幸福感的人生體驗,他們沒有我更懂得幸福的來之不易。靠父母,父母總有老的時候,總有靠不上的時候,有朝一日,父母也會有需要子女的時候,那個時候,你又是否具備父母依靠的能力呢?

而上述事例中,我們看到,年輕人逃避家庭和社會的責任,雖然暫時緩解了生存壓力,表面上看不用依靠父母幫忙了,實際上在心理上並沒有斷乳,不結婚不生孩子,在當今這個多元化的社會裡,並不是什麼離經叛道的事兒了,只要有你自己能接受這種生活方式,別人不必去指責,但問題的關鍵時,即便你選擇獨身到底,也要具備獨立的人格,真正勇敢地面對生活的壓力,而不是把這種生活轉變成另一種啃老方式,讓父母幫你承受單身帶來的各種問題和精神壓力,只把瀟灑留給自己啊!

如果你的子女表示生活壓力太大,以後不結婚不生孩子,留在父母身邊養老送終,你會同意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說說你的看法吧!

相關焦點

  • 一家3口組團「啃老」,60歲老人無奈落淚:兒子,我不用你養老了
    60歲的王大爺這才明白,兒子這是一家三口組團「啃老」。後來,兒子更是直接向王大爺要錢還房貸,還聲稱「不願給錢,以後別怪我不給你養老」。王大爺無奈落淚表示:兒子,我不用你養老了,我辛苦一輩子了,你就讓我歇幾天吧!所以說,有時候老人和兒子一家住在一起,享受的可能不是清福,而是被兒子一家倒著啃老。為什麼會有年輕人喜歡「啃老」?
  • 「捆綁式啃老」蔚然成風,「我答應給她養老,還有啥不滿意的?」
    父母幫帶娃從來都不是責任和義務,幫不幫忙子女都該好好盡孝給老人養老。最近一次兩口子回來辦事,我弟被大姨指名道姓的罵了一通,誰知道熊玩意非但沒意識到自己的問題,還振振有詞,「我都答應給她養老了,她還有啥不滿意的!」其實像我弟這樣的人,生活中真的有不少。在他們眼裡,「養老」是和「幫忙帶娃」畫等號的。「你不給我帶娃,我就不給你養老」似乎是天經地義的。
  • 不存在的!你養兒是養老還是「啃老」?
    不錯,在過去,確實如此,多子多福,養兒能防老。兒子多了,總有一個會出息的,養大了兒子,兒子不養老人,那就是大不孝,在過去以孝治天下的時代,一個不孝的名頭壓下來,到哪都寸步難行。那麼,現時現日,還是如此嗎?
  • 摒棄養兒防老的觀念,不生孩子,用養孩子的錢養老不行嗎?
    基於這樣的事情在我們身邊時有發生,於是很多人對養兒防老這句話產生了否定的心態,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意結婚,或者結婚後選擇丁克,以期將自己人生的價值最大化,將養育孩子的時間與金錢乃至精力用來建設自己的人生。事實上,養兒到底為了什麼?真的是為了防老嗎?
  • 72歲母親:「新型啃老」讓我崩潰,我寧願再婚,也不求兒子養老
    導語在現實生活中有很多子女不但不孝順,還要啃老,啃老的意思就是,總是依靠父母,讓父母為他付出,還要給錢他花,像這樣的人,都會受到社會的唾罵。現在還出現了一種新型啃老族,這種心情啃老族令人氣憤,不但要依靠父母,還要帶著一家三口去啃老,花著父母的退休金,還要霸佔父母的退休時間,讓父母成為一個帶薪保姆。如果家庭裡有這樣的子女,那晚年生活都會過得苦不堪言。
  • 生孩子時公婆不給錢也不出力,你會用不給其養老作「回報」嗎?
    同時她告訴自己的老公,你自己的媽媽,你愛怎樣照顧我都沒意見,但是想讓我去伺候,不可能。想想當初她怎麼對我的,「那份情」到現在我都還不敢忘。相反,若生孩子的時候,公婆不給錢也不出力,甚至還說一些難聽的話。那麼,作為兒媳,你會用不給他們養老作為「回報」嗎?
  • 人口減少剩女們卻說要自己養老,不想結婚,生孩子真的沒用嗎
    這也引起了年輕夫妻們的反感,一個孩子都養不起,誰願意生二胎三胎呢?讓專家們打臉的是,有的未婚女孩子既不想嫁人,也不想生孩子。她們的理由也很簡單,結婚就是幫男人家傳宗接代,生了孩子也是跟著男人姓,又沒自己什麼事,還得伺候老公和婆婆。而且,現在養孩子成本高,長大了也未必贍養自己。不如一個人自由自在,多賺點錢,老了也可以自己養自己。那麼,他們的說法有沒有道理呢?生孩子真的就沒用了嗎?
  • 「新型啃老」正流行,看似子女在盡孝,了解後才知兒女算盤打得精
    子女成家後,都想著讓老人來看孩子,但是卻從來不出孩子的奶粉錢。雖然在外人眼裡,王阿姨是被接去大城市享福了,但是只有王阿姨知道自己的苦楚,這種看似盡孝的行為,其實就是兩個孩子想要爭王阿姨的養老錢。而且幫帶子女帶娃是一年365天,天天沒空閒,有時候還要被嫌棄飯做的不好吃,事管的多。想要老人發揮餘熱這一點還勉強可以接受,最讓人難接受的是,一些子女到給老人養老的時候反而互相拖延,互相甩鍋。
  • 變相啃老·觀點丨父母要「放手」,子女別做「甩手黨」
    但是,萬事都有一個度,若因此給老人造成了困擾,而子女還覺得理所當然,這就不利於家庭和睦。從長遠來講,這還不利於正確價值的形成,甚至會引發一系列的社會問題,需要好好引導並加以解決。」9月3日,長沙民政職業技術學院醫學院院長黃巖松在接受三湘都市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表示。
  • 「新型不孝」悄然興起,比啃老更令人痛心,90後子女卻不以為然
    但隨著時代的不斷進步,年輕人的思想越來越開放,丁克家庭也越來越多,生不生孩子已經成為了新一代年輕人自己的選擇。但有一些老人為了要孫子,主動提出條件鼓勵孩子們生育後代,甚至在退休的年齡主動承擔起養育後代的責任,以此完成傳宗接代的任務。
  • 家裡就一個女兒,以後養老怎麼辦?六旬大爺無奈落淚:希望她啃老
    陳大伯今年60歲,當年由於家裡窮他比較晚結婚,三十好幾了才娶上媳婦,又剛好趕上了獨生子女政策,妻子在給他生了個女娃之後就沒再生。正因為如此,兩夫妻對女兒疼愛有加,從小到大都很寵愛孩子。雖然家裡的其他親戚都和他說,將來長大了要把女兒留在身邊,哪怕招女婿上門都好,但陳大伯對閨女非常疼愛,一心想著一切讓閨女自己決定,每當別人這麼提議他就只是笑笑。
  • 楊麗萍不生孩子遭唾罵,丁克家庭步入晚年,沒子女的他們後悔嗎?
    楊麗萍說:人會走向衰老,走向死亡,誰也救不了你,但你的精神是年輕的,你的氣息是美麗的,會散發出一種特殊的味道。楊麗萍以無所謂的態度回應網友。02、首批"丁克"家庭步入老年,他們的現狀如何?李女士和丈夫畢業於一所名牌大學,畢業後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隨後結婚組建了家庭。李女士說,雖然兩人收入都很高,但在大城市生活壓力太大,不僅要買房,還要保證自己的生活質量,所以經過反覆商量,兩人決定不生孩子,成為丁克家庭。這樣,不僅自己的生活壓力相對較小,時間也比較自由。
  • 大齡單身男女那麼多,還有說不想結婚的,不婚族老了會怎樣?
    更多的人會問,你不結婚不生子,沒有人在身邊,老來不是很寂寞嗎?人們說是養兒防老,但現在的社會是啃老,說是老了有孩子照顧,現在很多都是年輕人都顧不上自己;說是有老婆到來,但很多沒到中年就離婚。為何現在越來越多人敢說做不婚族,因為結婚生子了,你老了也過不上自己想要的晚年生活,分分鐘因為爭家產什麼的,伴不在身邊沒有兒女來看你。01現在的社會狀態是年輕人啃老,不啃老能靠自己結婚的很少,畢竟結婚又要彩禮又要有車有樓,年輕人剛出社會,這麼大筆錢怎麼來?
  • 很多90後女性不願生孩子,沒經歷大風大浪,怕給不了孩子幸福?
    不生孩子有很多理由,經濟條件、工資不高,窮有窮生,富有富養。有的寶媽會建議女孩早點結婚生子,在沒有工作能力的時候,先把孩子生下來養大,然後努力提升自己的能力賺錢。對這一提議有的人提反對意見,只有決定是不行的,你保證不了結果,這類女孩更現實,她們更相信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
  • 不孝子女又出新「套路」,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蒙在鼓裡還不知
    對於老人來說,他們都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夠孝順自己,不希望自己養出不孝子女。但不孝子女的新套路很多,這些不孝子女的行為比啃老還無恥,老人被蒙在鼓裡卻猶然不知。兒子更是生氣地對老人說道:"你不願意幫我帶孩子,你就別指望我們給你養老。"老人聽了兒子的話後,心疼難耐,這個自己從小疼到大,為他付出一切的兒子,居然是一個不孝子。
  • 新啃老族遭遇對手:不帶娃也不用你養老,不愁吃穿與子女形同陌路
    在大多數中國人的傳統觀念中,到了晚年兒女繞膝,享受天倫之樂,是一種安詳的幸福,是一生奔波的回報,但在越來越多元化的今天,也有不少老人更嚮往自由的晚年,不被兒女羈絆,成為他們的夢想。不過在現實面前,父母和子女,都各有各的無奈。
  • 生孩子?還是不生孩子?不只是社會政策問題,而是人類發展問題
    生還是不生,是個問題!這個問題,反過來問,反倒更容易找到答案——為什麼要生孩子?二、社會機會多,改變家庭命運不需要賭到生孩子這件事兒上,更何況下一代未富先老、坐家啃老也說不定。三、住房、養老等經濟壓力,讓一些人拿不出多餘的時間和精力,養育一隻只「吞金獸」。
  • 「你不帶娃,我不養老」,「捆綁式養老」悄然興起,老人有苦難言
    可孩子的養老方式卻也改變,因為如今父母擁有的更多,子女要求的也更多了。容阿姨驚訝地問兒子:「你們不是計劃等幾年後收入穩定再生孩子嗎?」兒子卻說:「幾年後我們收入穩定了,事業也處於上升期,那時候生孩子兩頭都不顧過來,現在您退休了我們也還年輕,可以一起養孩子,等孩子上學的時候也能忙得了工作了。」容阿姨聽後有點不高興,但想著退休之後帶孩子的生活也不錯就忍下來了。
  • 「啃老」又有新時尚,老人有苦難言,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從前那種傳統的時代觀念漸漸消失在時代浪潮中,從前的子女成人後,主動承擔起贍養父母的責任,漸漸變成了,無力養活自己,持續啃老的模式。"月光族"的層出不窮,不禁令人心寒。啃老族們又逐漸流行起一種新式啃老法,"一周啃一次",借著回去探望父母的理由,問老人家拿錢,次數越發頻繁,老人有苦難言,年輕子女卻還不自知。
  • 如果你的孩子選擇不戀愛不結婚不生孩子,你能接受嗎?
    佳佳在大學談了個男朋友,為了能走到一起,畢業奔赴到男孩子的城市,男孩子先找到工作,比較滿意,在一家商業銀行工作,佳佳只在企業找了一份工作,原來想著先幹著,騎驢找馬,再找個好點的工作,兩人結婚,就這期間,男孩子變了心,和同單位的一個女孩子好上了,那個女娃父親是商業銀行的高管,核心人物,他就要和談了五年戀愛的佳佳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