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子】壓接方面的要求(全面)

2021-12-24 線束智造

收錄於話題 #端子 32個

 

 

(壓接端子解析圖)

 

1.端子、導線和壓模必須是兼容的。在生產過程中必須保證使用正確的組件。導線截面面積與外徑必須符合端子配套要求。

 

2.壓接前必須將電線絕緣層剝除。剝皮長度必須按照要求,保證導體與絕緣層在端子壓接時的位置正確。絕緣層必須剪得整齊均勻

 

3.不允許有絕緣皮殘留在已剝的導體上。

 

4.在剝線時不能損壞或剪斷銅絲。

 

5.絕緣層被剝除後不能有銅絲散亂或分開

 

6.導體銅絲不能扭曲或捻成線束。

 

7.如果剝好的線不馬上壓接,必須對剝好的導體末端進行保護防止銅絲散亂或弄髒氧化,比如剝線時半剝。

 

8.斷好、剝好的線必須在8周內壓接完。

 

1.導體必須水平放置在端子壓線框內,導體末端必須超出壓線框且最長超出不能超過1mm。

 

2.導體刷不能妨礙端子的插拔和鎖定功能,不能影響安裝後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3.導體刷不應當延伸到端子接插區域。

 

 

絕緣外皮末端必須伸出絕緣外皮壓接框,但是不允許有絕緣外皮延伸到芯線壓線框內。

 

 

壓接後在芯線壓接框的邊緣必須具有一個喇叭口,喇叭口的尺寸根據電線直徑變化。

 

 

芯線壓接框的前端喇叭口不是必須的,但是最大尺寸要求必須參照後端喇叭口的要求。

 

 

1.切尾明顯且最長不能超過端子材料厚度的1.0到1.5倍。

 

2.切口毛邊(毛刺)不得超過0.03mm。

 

3.切尾、毛刺不得妨礙端子的安裝和連接,不能損壞電線的絕緣外皮,不能超出安裝殼體從而影響整個接插件的密封性和安全性。

 

 

⑴壓接高度是壓接連接中最重要的質量特性之一。

 

⑵壓接高度測量是一種快速的、非破壞性的、適合批量生產控制的測量方法。壓接的高度根據導體和壓接方式的不同來制定不同的最佳壓接高度。

 

⑶壓接高度的公差範圍取決於導體的直徑,見下表:

 

 

壓接高度包括它的公差確保了導體的良好壓接和足夠的拉脫力,不考慮壓接框的公差和導體橫截面積的公差。

 

壓接寬度是由壓接工具橫向尺寸來決定的。

 

壓接寬度必須測量壓接部位的底部寬度,且必須是在使用正確的工具前提下執行。

 

壓接高度的測量必須是測量芯線壓接框的雙半徑中心,不要在芯線壓接框喇叭口附近測量。

 

⑻在壓接操作過程中必須持續不斷的測量高度,並且在每一生產批次和端子的變更後/線束變更/壓接工具的設置變更後,都要進行壓接高度控制測量。見下圖:

 

 

 

⑴ 要求

 

①為評估壓接工具的壓接質量,定期進行芯線壓接框的切片檢測。

 

②切片必須是芯線壓接框的雙半徑中心位置。

 

③切片時不能影響改變壓接導體內部的結構,必要時我們可以使用填充物(樹脂或其他材料)來保證壓接部位的穩定。

 

④切削和磨削的方向必須與端子開口相反

 

(切片放大圖)

 

⑵ 壓接

 

①芯線壓接框內必須被導體完全充滿,所有的導體銅絲都必須在芯線壓接框內,並有明顯的擠壓感。由於不規則導致壓接框內存在空隙是允許的。

 

②壓線框內側的形狀與導體吻合,很緊密地聯繫在一起。所有存在的導體銅絲都應該是在壓線框內,不允許有任何導體銅絲在壓線框外。

 

如果內部銅絲的壓緊感不是很強或有鬆動感,必須檢查導體銅絲的數量。

  

避免過度壓緊,測量壓接過後的壓線框底部厚度,見下表,底部厚度SB必須大於¾端子材料厚度。

 

⑶ 壓線框壓縫 

 

過粗的導體/過大的壓力/錯誤的壓模,會損壞端子的鎖定裝置

 

②壓線框必須有良好的接縫。兩邊的包體必須連接在一起並互相支撐

 

③支撐長度L必須大於¼端子材料厚度,但最小不能低於0.1mm。

 

⑷ 卷邊的對稱性和深度

 

①如果支撐長度支撐角度保持良好,壓接框的卷邊可以允許稍許不規則形狀。

 

卷邊不能碰到壓線框內壁。

 

支撐角度W可以小於30°。

 

⑸ 擠出(外展)

 

①擠出的高度GH不能超過端子材料厚度。

 

②擠出的寬度GB不能超出端子材料厚度的¾。長擠出的寬度不能超過½的材料厚度。

 

壓線框底部不能出現破裂。

 

 

拉脫力測試必須是脫離絕緣外皮的測試,這有利於生產過程的控制保證端子的良好壓接。

 

 

⑴在給定的最大電纜外徑範圍之內,絕緣壓接部分能完全包裹住絕緣層。絕緣層壓接要保證絕緣外皮壓接框的兩邊卷邊,必須互相接觸重疊,且重疊部分至少要有一個端子材料的厚度。

 

⑵最小的電纜外徑範圍之內,可能絕緣外皮和壓接框有一定的間隙(取決於最大外徑電纜和最小外徑電纜的差距)。但是,絕緣層壓接框的卷邊重疊部分,必須超過一半的卷邊周長。

 

⑶絕緣層壓接框的卷邊,可能會變形、壓破絕緣外皮,但是絕對不能刺入到導體銅絲內。

 

 

絕緣壓接部位可以有向上的5°傾斜和向下的3°傾斜。見下圖:

 

 

 

⑴測量絕緣外皮壓接高度和寬度時,必須檢測相對平坦的部位。絕緣層壓接寬度是由壓接工具所決定的,無法調節。公差一般為-5%到+15%。

 

⑵由於電纜外徑的變化比較大,所以不規定絕緣層壓接高度。

 

⑶在經過幾次彎曲試驗以後,保證絕緣外皮壓接不鬆動、脫落

 

 

端子的連接,特別是端子的鎖定裝置,在操作過程中不能損壞或變形。端子應該非常輕鬆地安裝進配套殼體中。

 

 

 

⑴端子壓接區域的任意方向彎曲度不能超過3°。

 

⑵端子壓接框的扭曲度不能超過5°。

 

《線束智造》技術交流群,為行業精英提供互相交流、互相學習、資訊交換的渠道!

 

如你需要入群,請按以下方法操作:

 

1、識別二維碼,添加管理員微信並備註「入群
2、管理員將你拉入對應的交流群

 

相關焦點

  • 很全的壓接端子介紹
    ,是經過螺絲帶壓口壓緊固定的壓接端子。壓接端子是用於實現電氣連接的一種配件產品,工業上劃分屬於連接器。隨著工業自動化程度的提升以及越發嚴格、精確的工業控制要求,接線端子的需求量逐漸加大。電子行業的突飛猛進,使得接線端子的使用範圍越來越廣、種類越來越多。
  • 接線端子冷壓接作業指導書
    (3)線芯插入接線端子套剝開的線芯插入接線端子套時,將所有的線芯全部插入端子中。檢驗方法為目測。(4)接線端子冷壓接將導線端子壓接到導線上,需要專用壓線鉗壓接。本節檢驗方法均為目測。1.導線的截面要與接線端子的規格相符。
  • 【端子】壓接尺寸的快速計算(二)
    ③附加理論:首先需要我們確認導線銅絲的壓縮比究竟在多少才是合理/合適的。 這對於確認端子壓縮比/壓接好壞至關重要,同時也直接影響到了此次需要演算求證的CH。所以,在進入正文前,務必先確認清楚或掌握以上前提條件。
  • 經典之作|端子壓接規範的快速計算模板製作(下)
    或者因為本身使用特性的原因(如線鼻子就直接連接螺栓等連接件就不需要裝連接器),因此基本不需要考察壓接後與連接器端子孔的匹配幹涉。2. 本身不需要壓接線纜絕緣皮,也不需要組裝防水塞之類的附件,因此在這方面的壓接考量就省略了;3. 因為端子本身的夾片就是封閉型,且沒有對壓接後的夾片的各種尺寸位置關係要求,因此降低了難度;4.
  • 【端子】壓接尺寸的快速計算(三)
    根據NO.2步驟,將所有相關物料的基本信息、各尺寸參數收集和計算出來了,就可以根據以下步驟來模擬和定義壓接規範。②定義銅絲的壓縮率:根據前面的理論,一般稍微小於80%。根據壓縮率,自動計算出銅絲六邊形的各個參數。③再定義端子的壓縮率:其數據要稍微大於80%。同理計算出端子外圍的六邊形的各個參數。④根據前面的信息,最後就能自動計算出截面上各參數尺寸以及總的壓縮率。
  • TE端子壓接標準中文翻譯(文件號:114-18022)
    如有疑問,德語文本有效壓接連接的適用標準,其要求和測試是DIN EN 60352-2。對於許多TE Connectivity端子,特定的應用規範是現有的。如果發生衝突,這些規範優先於本規範中包含的一般準則。有關壓接工具的信息,可在www.tooling.te.com上獲得。所用端子的目視檢查的是有參考文件。它們適用於應用工具的操作員。
  • 線束F型端子壓接的13個常見問題快速分析
    本文收集整理線束F(B)型端子的壓接工藝分享給大家,質量人不能不對這些工藝要求要學習和掌握,在行進質量改進時,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這裡的資料僅僅供大家交流和學習參考,具體的實施和判斷依據實際的客戶和過程要求進行。期望看到文章的專家朋友,如有不足和錯誤之處歡迎來批評指點。
  • 日本低壓電分支連接用「T接端子」,這麼壓接後電線結實嗎?
    而在日本卻還在使用T接端子壓接導線。下面就來介紹一下,日本的T型端子是如何接線的。大家來看一些這麼接後會牢固耐用嗎?兩者間各有哪些優缺點?首先,需要有一把12V的充電式壓接鉗,它的頭部可以在電纜剪和壓接鉗兩者間隨意調換。T接端子是壓接端子的一種。雖然從端子本身的形狀來看是C型,但還是要管它叫T接端子或T型端子。
  • 精選線束F(B)型端子壓接的13個常見問題速查
    導讀:本文收集整理線束F(B)型端子的壓接工藝分享給大家,質量人不能不對這些工藝要求要學習和掌握,在行進質量改進時,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這裡的資料僅僅供大家交流和學習參考,具體的實施和判斷依據實際的客戶和過程要求進行。期望看到文章的專家朋友,如有不足和錯誤之處歡迎來批評指點。
  • 大型端子的性能要求(線徑>8mm2)
    3.4 電氣性能要求3.4.1 壓接電阻的測量3.4.1.1壓接電阻的要求3.4.1.2 環形和管狀端子的測量3.4.1.3 電池端子上的測量3.4.2 降額和溫升3.4.3 電流循環關於端子壓接的標準,很多人會想到USCAR 21, VW60330等。
  • 【技術匯總】接線端子/接線端子排連接
    諮詢QQ:4001114100來源:jcpeixun接線端子是工業自動化行業常見的連接配件產品,其種類廣泛,功能齊全,在導線連接與信號傳輸領域有著絕對的優勢。端接方式是指接線端子接觸對與電線或電纜的連接方式。合理選擇連接方式和正確使用端接技術,也是使用和選擇塑料接線端子的一個重要方面。
  • 尼奧動力 neopower 網線鉗 剝線鉗 端子壓線鉗 壓接鉗 4P/6P/8P三...
    尼奧動力 neopower 網線鉗 剝線鉗 端子壓線鉗 壓接鉗 4P/6P/8P三用多功能套裝 2017年10月11日 14:16作者:網絡編輯:網絡
  • 接線端子型號規格分類及選型要求
    一、插拔式接線端子由兩部分插拔連接而成,一部分將線壓緊,然後插到另一部分,這部分在焊接到PCB板上。此接底部機械原理,此防振動設計確保了產品長期的氣密連接和成品的使用可靠性。插座兩端可加裝配耳,裝配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保護接片並且可以防止接片排列位置不佳,同時這種插座設計可以保證插座可以正確的插進母體。插座也可以有裝配扣位和鎖定扣位。
  • 端子排
    [2] 4、端接技術端接方式是指接線端子的接觸對與電線或電纜的連接方式。合理選擇端接方式和正確使用端接技術,也是使用和選擇接線端子的一個重要方面。 [4] 1)、焊接焊接最常見的是錫焊。錫焊連接最重要的是焊錫料與被焊接表面之間應形成金屬的連續性。因此對接線端子來說,重要的是可焊性。接線端子焊接端最常見的鍍層是錫合金、銀和金。
  • 端子排圖標準
    1.4 端子排設計說明a) 交流 電 壓輸入 UD空 氣 開關 ZKK 兩 端 都 要 接 端子排 , 輸入 端 接 公 用 UD 或壓切後 7UD , 輸出 端 接本 裝置 電 壓 端子排 。UN 不 經 空 氣 開關(N 相接地 系統 ) 。主 變保護 交流 電 壓 端子排分 側 設 置 (按 高 /中 /低壓側 分段 ) 。
  • B型壓接刀片設計——利器,助你事半功倍(設計篇)-1
    特約作者:陳奇一前提前面有單獨成文《端子壓接規範的快速計算模板製作(上)》對端子 B 型壓接的壓接規範設計做了詳細的闡述和說明。而此文的核心技術支持來自於羅丙林(微信號:lbl_520,廣東惠州冠鉅自動化設備有限公司),如有在此方面的技術探討和求證,可優先直接向其請教;前面定義好了設計標準,為了實現其結果,就需要一個最重要的核心工具:壓接刀片。可以說刀片是實現良好的壓接效果的最基本和最直接的因素,沒有之一。萬事開頭難,也更像一個火車頭,火車跑得快不快,好不好,全靠車頭帶。
  • 日本電工壓接電纜用電動壓接鉗,國內電工:羨慕嫉妒恨!(多圖)
    和國內電工同行聊天得知,在國內壓接電纜時,居然還有用鐵錘砸的。反觀日本的建築電工們早已百分百電動工具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本期就來介紹一下,日本電纜線的壓接和壓接鉗的使用。各位建築電工和裝修師傅們,來比較一下用鐵錘也無所謂,還是有必要用電動工具呢?充電式便攜壓接鉗,14.4V電池2個,充電器一個,凹凸模可以壓接P14~P250之間的P端子。
  • 【汽車線束】端子退針的三大項原因分析(下)
    由於裝配性能的要求,插接器端子插拔力應越小越好,而過小的插拔力將使插接器的接觸電阻增大,導電能力降低。 因此,合適的端子插拔力是在保證插接器電性能的前提下,滿足插接器裝配性能的要求。  「香蕉」端子是端子壓接過程常出現的問題。
  • 快速六邊形壓接模具設計——利器,助你事半功倍(設計篇)-2
    一個模具就可以適合多種不同規格的範圍內的端子壓接;比如 10~120 平方的模具,那麼在這個範圍內的端子都可以壓接;B. 同時也可以針對規格內的任意款端子,進行輕微調整,以滿足壓接需求(截面積,壓縮比等),比如這這對於同規格而不同款式的端子,尤其有幫助。
  • 端子類型與結構簡析
    •       垂直力. 母端子施加在公端子的力 [通常以g為單位]•        插入力. Wire Conductor Size [mm2]端子寬度種類<0.130.130.220.350.50.751.01.52.54.06.010.0<  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