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深入踐行「一帶一路」倡議的中國領軍企業,近年來,葛洲壩集團加大「一帶一路」沿線區域市場開發和項目建設力度,加快由傳統業務向新興業務、由低端業務向高端業務轉型的步伐,大力推進公路、鐵路、港口、機場、環保等業務,先後承建了安哥拉羅安達馬薩爾水廠改擴建工程、卡賓達港口改擴建工程等一系列民生工程,對促進當地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起到了積極作用。
今天,我們走進安哥拉桑比贊加項目部,傾聽青年員工卿昊淳和外籍員工保羅的故事。
2020年1月6日對我來說是個意義不凡的一天,當我邁出安哥拉機場時,不由覺得這遙遠的非洲城市既真實又殘酷——沒有聳立的高樓,沒有寬闊的馬路,也沒有秩序的交通,來來往往的是與自己完全不同的人流。打斷這陌生和緊張感的是當地機場黑人無差別的熱情,「welcome to Angola and have fun !」前來接我們去營地的當地員工和安保以及項目部的同事們已早早在停車場等侯,這也是我們故事開始的地方。
在機場我第一次見到了項目部當地黑人員工保羅,要說特點,能和他磨砂黑皮膚顏色媲美的只有他那健碩的身材,超過1.8米的個頭,稜角分明的臉頰,以及一雙銳利的眼眸。當看著他輕鬆把行李抬到車上時,不由得有一種壓迫感,關上後備箱後他衝我點頭致意時,又讓人覺得有一種安全感。同事說保羅之前是軍人並且經歷過殘酷的戰爭,這也讓我突然意識到他眼神中那份堅毅的源頭。
這條路就是我們在這裡的意義
一路上同事給我們介紹當地的文化和習俗,當問到保羅時,他出奇般地開朗和熱情,從社會說到政治,從美食說到人文,讓人不禁詫異。行駛不久後我們便踏上了一條與眾不同的道路——沒有狹窄的車道,沒有坑坑窪窪的顛簸感。同事看出了我的若有所思,問道:「怎麼樣,是不是有點北京三環的感覺了?」我下意識地點點頭,並好奇地問到「這條路叫什麼」。「我們叫他DC-01」,而這條路,就是我們在這裡的意義。
從盧安達港口南部一直到首都的唯一環城高速,全程10.7千米,規劃佔地面積66萬平方米,而我們要做的不僅僅是完成這個交通大動脈,同時還包含了汙水處理廠、供電站以及景觀綠化工程,是安哥拉的重要民生工程。剎那間,我覺得肩上的責任更重了,與此同時,心中的驕傲自豪感也由然而出。我們的意義遠不止完善基礎設施為當地鑄精品做貢獻、為企業創效益樹形象,我們的存在亦是為了改善當地人的生活環境質量、為當地民生謀幸福增福祉。
在後來的一次閒聊中,保羅透露出他對我們的感激,他表示,我們的到來不僅僅改善了他們的道路交通系統,也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極大的便利,他告訴我,因為這條路的通車,幫助了當地警方對桑比贊加區域的管理,大大減少了當地犯罪案件的發生。同時3000套福利安置房的進行,解決了大量道路兩旁貧民窟居民的生活問題,讓他們住上了整潔的房屋,用上了乾淨的水源。也正是因為兩個項目的實施,給包括保羅在內的當地居民提供了大量工作機會,為推動當地生產發展做出了極大幫助。
在保羅的一言一語中,我們的努力在一步一步地被肯定,海外的生活雖然艱苦單調,但每一點進步就是一道曙光,給予了我們這些遠在他鄉的葛洲壩人努力的方向和意義。每當夕陽西下,當地的孩童們便在廠區衝我們熱情打招呼,歡聲笑語中,烙印在心的是責任和使命。
亦師亦友的葡語外教
在我看來,海外生活工作最大的問題就是語言不通,雖然保羅會英語,但當地其他員工因文化教育背景不同,對英語也比較陌生。就在我一籌莫展之時,保羅向我伸出了援助之手,在緊張的工作強度下,他每天下午都會給我來一場「一對一外教補習班」,並向我推薦一些學習書籍。
對於葡語零基礎小白的我,連發音都是一個大問題,耐心的保羅從元音到輔音一點一點教我發音,不僅給我演示發音技巧,還把各個音節用英文音標給我標記出來,引導我正確發音。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字母R的彈舌音,因為漢語拼音中從來沒有這種發音,所以對我來說尤為的困難,但在他的反覆演示下,我最終熟練了起來。學習期間我也多次想過放棄,多種變位讓單詞的複雜程度一躍而起,但保羅從原理和邏輯給我剖析,並一點一點地鼓勵我,讓我從中獲得進階式的成就感。
就這樣,我拾起對葡語學習的信心,從單個音節,到日常溝通,1個月的時間我已經能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當我用葡語和他打招呼並簡單聊天時,他嚴肅的面容中也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雖然如今工作時間緊張,已經沒有機會再進行每天輔導,但亦師亦友的保羅帶給我的信心和對於我的信任也將成為我繼續學習下去的動力。
我們一起慶祝春節
忙碌的工作節奏似乎使時間也加快了步伐,不知不覺中春節悄然而至。對於項目上的每個人來說,計量時光的單位已經不是日期而是各個施工的節點,常駐海外對於傳統節日也沒有了原先的敏感。但那天當保羅的問候從「bom dia」(早上好)變成了「feliz ano novo」(新年快樂)時,身在海外特有的那份與國內的距離感瞬間消散,在安哥拉黑人是不過春節的,這也更使得這份祝福更有溫度。這個春節我們過得很簡單樸素,但是卻過得非常開心,遠在海外卻很有家的味道。
下午準備年夜飯時,我們邀請了保羅在內的幾位當地員工一起包餃子感受中國年的傳統文化,並給他們介紹過年的習俗,講述過年的意義,把我們祈福的好運分享給他們。餃子是我們傳統的美食,我們不僅演示了餃子是如何做的,還告訴他們這包裹住的是財富,是幸運,是我們之間的友誼,保羅他們也做了一些當地美食回饋給我們,以此表達他們的祝福。
備餐時流水線般的默契合作下,是異國文化的交融,是葛洲壩人「五個一」經營理念中「交一批朋友」的悠久企業文化體現;我們與「保羅們」手與手以及心連心之間的觸碰,是跨越國際、跨越人種的友好交往,是多彩文明的生機勃勃、交流互鑑的美美與共。
「一帶一路」是一條互尊互信之路,我們與各國夥伴坦誠相交,擴大了朋友圈;
「一帶一路」是一條合作共贏之路,我們通過項目建設助力當地發展,多領域合作逐步加深;
「一帶一路」是一條文明互鑑之路,我們立足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動民心相通,在國際舞臺傳遞信心和力量,匯聚共識謀發展。
原標題:《海外故事 | 我和葡語老師保羅》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