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能力強的人都有框架思維

2020-12-17 前瞻網

(圖片來源:攝圖網)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ID:KMCenter),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你的知識需要管理》作者田志剛,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

/01/

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較高的學習能力,我們有個簡單的問題:

「假如我想了解關於UFO(不明飛行物)的知識,應該去學什麼?」

大部分人面臨這樣的問題時就有點蒙,雖然可以基於自己當時的思考說一些想法,但誰能保證你當時說的就是正確的呢?

真正會學習的人,需要學習和掌握一些框架和模型。當提到大部分經常學習的對象時,首先頭腦中要有相應的模型。

學習的前提是知道自己學什麼,了解一個複雜的問題一般需要多個維度的內容,這些維度就構成了學習框架。

如果頭腦中沒有相應的框架,那學習的時候就類似盲人摸象:如果時間足夠並且你的運氣足夠好,到最後也許能夠拼出來,但誰知道呢?

而學習的高手呢?大部分他需要學習的問題都有相應的框架,所以在學習新領域的時候他仍然比普通人更快、更高效。

下面是我們整理的學習一個主題或者領域的框架,涉及主題的六個維度,如下圖所示:

基礎理論:包括這個主題是什麼、歷史發展沿革、核心理論等,這些內容通常在維基百科、入門的教科書上。

最新進展:當你有這個主題的基礎理論的時候,就應該去關注領域內的最新發展,這個最新發展內容一般在新聞資訊、論文、案例裡面。

專家學者:這個領域最牛的專家是誰,他們關注什麼,在想什麼,原來有過什麼樣的成就和觀點。你需要持續地關注他們最新發表的文章,以及與他們相關的報導。

社區會議:除了讀書看雜誌外,也要學習怎麼跟人交流。以前交流的方式通常是面對面的(會議、研討、論壇等),網際網路出來以後大家可以通過網絡論壇、網絡社區的形式進行。

實驗案例:通常理科、工科的是實驗,而文科的是案例。你需要學習的內容,包括知道人家的實驗是怎麼做的,你是否可以改進、驗證;相關管理、項目的案例是如何做的,做的環境是什麼,取得的成效是什麼,經驗教訓是什麼。

相關領域:這個主題的相關領域是哪些?許多創新可能會來自於相關領域,你需要知道它們涉及哪些或近或遠的內容。

如果你知道這個模型,任何時候都可以去套用,學UFO是這樣,學宗教學也是這樣,學材料學還是類似。

/02/

這是關於學習的框架,解決問題也是需要框架!

為什麼許多問題不會做,最起始的原因一定是沒有解決這類問題的框架,也許你具體的方法和手段自己是會的、是掌握的。

譬如你做銷售的,需要了解不同的公司、需要了解銷售對象和對手的人,那如何通快速了解一個人?

大部分人的反應是去他的百科看一下,這當然是一種方法。但這樣的了解一定是他希望你了解的內容,而且是比較表面的了解。

之前爆出來許多外圍女通過購買百科裡面的詞條,裝明星賣淫的事件.

基於不同的目的,了解一個人需要確定了解的不同維度。

許多風險投資者為了為投資負責,對於投資對象會做詳盡的調查,甚至會涉及到他的家庭生活、配偶等因素,之前也出現過準備IPO的公司CEO配偶起訴離婚,分家產最後上市受阻甚至流產的案例。

所以要了解一個人,首先需要確定目的,然後你的大腦中要有了解的框架,例如任何一個人都包括:

物理條件:身高、體重、顏值、健康狀況等;

經歷和成就:你的簡歷上都會寫自己做過什麼、取得的成就是什麼。

這方面也是一個人的基本情況,當然不是靠這個人自己說,而是要獲取客觀的評價。

思維方式和方法:是樂觀還是悲觀的、建設性還是破壞性、遇到困難時是越挫越勇還是就此放棄、邏輯思維能力、判斷和洞察力等等。

性格和品格:雷厲風行or和風細雨、為達目的不擇手段還是堅持原則能守住底線等等。

只有建立了相應的框架,才能夠去通過人際、網際網路尋找相應的內容和線索,最後拼出這個人是什麼樣的,真正深入了解這個人。

在這個過程中,不僅僅是他自己如何說,還要從客觀角度去判斷:別人的評價、他的作品、日常表現等。

了解一個人是這樣,了解一個公司、產品其實大致類似,都是先要有框架,再去找內容。這樣才能夠比較全面客觀的了解事物。

/03/

對於大部分工作場景而言,你遇到的問題都不是小學生和中學生做練習的習題。

而是一個個需要解決的問題:這些問題對於你來說是新的,這個世界上即便發生過類似的問題,你也不知道在哪裡、是誰做的,所以很難直接從問題層級上去借鑑。

這個時候,需要你去分析問題,將問題拆解,建立相應的框架和模型,然後才能夠利用搜尋引擎去借鑑。

舉個例子:

你和你的團隊面臨一次至關重要的投標,競爭對手和產品服務跟你們差不多,招標方的熟悉程度、客戶關係也差不多。

這時候該怎麼辦?

其實需要的是你能找到核心點:

客戶真實需求是什麼、他們最關注什麼、決策人的偏好是什麼等。--這些其實涉及到上面提到的「如何了解一個人」的問題。

競爭對手的研究,他們的優勢和弱點在哪裡,如何利用等。他們產品和服務也是類似的道理。

許多時候,這些信息可能不是網際網路上有的,需要通過人際關係去獲取,即便網際網路上有一些,也大都是零散、片段化的,需要你能夠通過分析總結,最終勾勒出事情的全貌來。

核心問題是你要知道該考慮什麼,包括那些角度,要能形成相應的框架(學習的框架、判斷的框架等)。

對於複雜的問題,不要奢望任何人或者網絡能夠給您答案,他們能給到你的大致是一些線索和片段,然後給您一些啟發,最終基於你的目的構建出框架和答案來,這是你的職責。

是否有這樣的框架,也是新手和高手的區別:

新手像沒頭的蒼蠅一下,手忙腳亂的去找各種資料,很可能忽略掉關鍵的內容卻不夠全面;同時,即便資料全了因為沒有判斷的框架,會陷入糾結困惑。

而真正的高手則明確的知道自己需要哪些核心信息,知道判斷的指標和權重,能夠將主要精力集中在核心點上,效率更高並且結果更好!

該文內容摘自《卓越密碼:如何成為專家》,可在京東購買。本文作者為知名知識管理專家作者田志剛。您可通過微信號:511956894 與他聯繫或加入他的【二班】

本文來源知識管理中心KMCenter,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前瞻網的立場。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那些工作能力強的人,都善於利用思維模型
    這就像是:在你的頭腦中,存放了很多的工具箱,遇到問題A,你拿出與之相應的工具箱A1;遇到問題B,你拿出與之相應的工具箱B1……於是,你就能駕輕就熟的解決很多工作和生活中的問題。比如:剛工作時,我曾接到過這樣一個工作任務 - 給一個產品做定位。我之前從未做過市場營銷工作,所以頭腦中缺乏相關思維模型,於是就按自己理解做了很多工作,但最終也沒能提交一個特別清晰明確的產品定位。
  • 成年人學習能力的背後,最終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真正大型的考試,譬如中考、高考,出題人都是相應領域的專家,為了保證測試出能力和真實水平,他們出的題目一定不會是之前大家比較熟悉的題型,而是創新的題目和場景,這樣的情況下,思維能力強的孩子就能保證在新題型的時候仍然得高分,而一些在平日考試時還不錯(平日考試老師們一般較少自己設計新題目)但思維能力不高得孩子,一遇到大的考試分數就行了,背後其實也是思維能力的問題。
  • 學習能力|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
    很多網友都在說:「這就是別人家的孩子,聰明,思維能力強,前途不可量!」的確,像胡宇軒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也並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樣都是高智商,思維能力強。 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維能力卻可以通過教育提升的。而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
  • 框架思維:解決問題的能力
    我們在著手做一件事情之前,首先要做的就是明確目標。「提出正確的問題,往往等於解決了問題的大半」,會正確提問的人是真正的高手。基本可以認為界定問題是一個分析最難也是最重要的環節,如果一個任務你只有2天時間完成,花一天時間界定清楚問題都是值得的。
  • 學習能力強的人都進行了哪些思考?
    通過完成各類任務、解決各類問題是成年人最主要的實踐和學習方式(但這並非說傳統的學習沒有價值,傳統的學習方式是基礎)。你可以發現,任何最後成為專家的人都經歷過大量的艱難實踐,在毫無頭緒、工期很緊的情況下完成任務並追求完美。這在本書的第三章中我們會詳細介紹。(6)跟人學習。「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每個人身上都有值得別人學習的地方。
  • 學習能力強的人都進行了哪些思考
    也許有一天,學生會變成自己老師的老師——這是常常會有的——但人在壯大過程中的每一個階段,都需要求得當時比自己的認識更高明的指教。」這裡有個前提是,你只有掌握某個領域知識體系的基本結構和框架時,高手才願意跟你交流並指點你,否則人家所說所講你也聽不懂。
  • 那些比你厲害的人,思維能力強在哪兒?
    為什麼面對同一個困境,有些人抱怨,有些人變得勤奮,有些人卻選擇開始補習功課,尋找新的解決辦法?到底哪種方式才是正確的?其實,三個不同的行為體現了三種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它們決定了你可以做成多大的事,也決定了你人生的高度。
  • 憑什麼比我能力強?4個學習思維與建模,讓人豁然開朗
    關鍵就是學會怎樣去學習。 1 自我生成法則:聯想記憶 學理科的人,邏輯思維性強,是一種聚合思維,側重由因到果;學文科的人,偏重形象思維,是一種離散思維,往往是由果到因。
  • 口頭表達的框架思維
    這樣,你所表達的內容,就更容易被聽進去,同時給人一種思維清晰,邏輯表達能力強的印象。 那麼什麼是表達的框架呢? 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表達或者陳述一件事情的順序和結構。 比如總分總的結構,比如時間順序,從過去,現在到未來,以及有關重要度的大中小等等。
  • 表達能力強的人都是思維上的高手
    表達能力很重要。表現在兩點:第1點:你認為自己怎麼樣都不重要,你必須讓別人認為你怎麼樣。你要影響別人對你的認識,建立別人對你的認可,必須藉助你的表達來完成。他們認可你的表達,進而認可你的人。要讓別人知道你知道,讓別人認可你優秀,則必須會表達!第2點:表達甚至會限制和提升你的思考與學習。
  • 品牌營銷別迷信框架圖,學好框架思維才是關鍵
    速效丸心態熱搜以秒計算的當下,很少有人能夠沉下心來讀一本書,更別說通過各種渠道系統性研究某個領域的知識,大家的心態都是花最少的時間充最大的電。營銷、傳播、運營等等入門簡單,進階難,知識之間的相互關聯性和應變性非常強,動輒成千上萬的深度文章或者是厚度3釐米的專業書籍讓人望而生畏,勸退性很高。
  • 思維靈活,學習能力強,舉一反三
    你應該在社會上中有自己的價值,要麼你有很強的溝通能力,要麼你有很強的學習能力有的人天生就有很強的學習能力,不僅學習速度快,而且可以舉一反三,你知道十二星座中的哪個星座有這種品質嗎?天秤座天秤座的人很靈活,他們的情商和智商都很高,無論在工作還是生活中,他們總是有很多新奇的想法。在學習上,天秤座一般會秉持自愛的精神,喜歡舉一反三,並能把自己置於海洋學習的位置,天秤座是應用於實踐中學習的最短星座之一,另外,他們的情商很高,所以很容易在工作中取得成就。
  • 思維能力強的孩子都是潛在學霸?訓練思維能力這4個辦法很管用
    的確,像胡宇軒這樣的孩子畢竟還是少數,也並不會有大把大把的孩子像他一樣都是高智商,思維能力強。但,智商是天生的,思維能力卻可以通過教育提升的。而思維能力的差距,往往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思維能力的差距,就是孩子未來的差距思維能力,往往指的是一個人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問題時,想到的解決思路。
  • 思維能力不高的人怎麼鍛鍊使思維清晰深刻?
    描述人物的這五個方面和上面提到的賠款、割地、通商、關稅等概念和結構一個方面是知識,經過總結、提煉、驗證後每個人學會了就可以為己所用。但另一個方面,這些也是指導學生們學習和分析問題的思維框架,有了這些思維框架,他們可以根據需要直接採用或者根據場景去修改後應用。
  • 什麼是系統思維與框架思維
    什麼是系統思維,系統思維就是選擇,改善,和構建框架。用於更快速,更全面更深入的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我們將這個概念簡化下,系統思維就是框架來系統思考,和表達的思維方式。萬事萬物都是各式各樣的系統,而框架是對系統構成元素,以及元素鉛有機聯繫的簡化體現,如果你構建出一個反映某事物系統的框架,並運用這個框架來思考的話,是不是就可以對這個事物更全面深入地理解了呢,例如:你想對自身能力做一個分析,你可以寬泛的想像,自己擅長的,不擅長的,也可以藉助某一款個人能力評估模型進行剖析,這個評估模型,其實就是個人能力系統的一個簡化框架。
  • 思維能力強,做什麼都很出色的星座
    思維能力很強,主要是做事兒的時候漂亮出色,讓人覺得這幾位的能力不一般的哈,能力是一方面懂得付出是另外的一方面,跟著星座洞君一起來看看都有哪些星座吧獅子座獅子座思維和其他的人相比較之下就是更具有思維想法,
  • 如何在寫文章前搭建框架?發散思維、收斂思維,一個都不能少
    先用發散思維構思主題包含的各子主題,再用收斂思維增刪子主題,確定邏輯關係,搭建框架。 下面我們就詳細介紹如何綜合使用這兩個思維來搭建文章框架。 01.
  • 小學學習中缺乏數學思維能力對孩子有什麼影響?
    看著成績還可以,但是有90%的家長都忽略了孩子數學思維的培養,快來看看你家孩子有沒有存在以下的習慣:1、計算習慣嚴重不良很多小孩在學的比如商品利潤問題解的方程是60(100-x)=72(97-x)居然是分配律硬乘,並沒有約分意識。
  • 學習7種能力,36種思維模式後,學習好像開了掛
    經過不到十年的時間,他憑藉自己的高效學習能力,成功把知識遷移到演講、培訓、寫作、團隊運營等方面。他可以駕馭多種文章類型,並且在各大新媒體平臺有著眾多粉絲。 《高效學習7堂課》這本書講述了高效學習者所具備的7種能力,分別是:定位力、框架力、精進力、聯機力、復盤力、輸出力、遷移力。每種能力都有所對應的應掌握的思維模式,一共36種思維模式。
  • 真正聰明的人,都擅長運用這兩種思維框架,幫助自己解決問題
    常常看到有人評價別人能力差,是因為他的智商低,其實用「思考能力的差」可能更好些。那些真正聰明的人,都擅長運用兩種思維框架,幫助自己解決問題,這兩種思維模式分別是:聚合性思維和發散性思維。下面就帶大家具體分析一下,這兩種思維模式表示什麼意思,在生活中該如何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