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工業控制領域信息安全態勢又發展如何?

2020-12-16 電子發燒友

我國工業控制領域信息安全態勢又發展如何?

李倩 發表於 2018-07-04 09:07:46

近年來,我國對信息安全的重視程度不斷提升,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高度。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4月20日全國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會議上再次強調:「沒有網絡安全,就沒有國家安全,就沒有經濟社會穩定運行,廣大人民群眾利益也難以得到保障」。

工控領域的信息安全,事關電力、交通、能源、金融等眾多關係到國計民生的關鍵行業,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長期以來,因工控領域行業分布廣泛,具有各自不同特點,呈現相對的獨立性和封閉性,信息安全的問題並未得到廣泛關注。隨著信息技術、工業物聯網及智能製造的不斷融合發展,工控系統不斷向網絡化和開放式的方向發展,帶來了越來越多的信息安全挑戰;同時,「震網」病毒等工控領域信息安全事件的發生也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因而,工控領域信息安全問題日益凸顯並受到業內關注。

2014年12月,由國家發改委批覆的「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以下簡稱國家工程實驗室)於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第六研究所(簡稱電子六所)掛牌成立,吹響了「國家隊」進軍工控信息安全領域的號角。秉承母公司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中國電子,CEC)「集智攻關 聯合創新」的發展方略,實驗室成立伊始就建立了多位院士領軍的專家團隊及囊括數十家業內知名廠商的理事會陣容,擔負起我國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保障體系建設的光榮使命。

鬥轉星移,三年多時間轉瞬即逝。過去的幾年,實驗室發展怎麼樣?取得了哪些成果?我國工業控制領域信息安全態勢又發展如何?

2018年6月29日,「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第三次理事會暨中國電子雙創合作夥伴大會分會」於北京未來科技城中國電子信息安全與信息化產業基地隆重召開。戚發軔、沈昌祥、包為民、方濱興、呂躍廣、王小雲、楊孟飛、周志成等多位院士蒞臨會議,來自工控信息安全領域產、學、研、用各方面專家共200餘人共聚一堂,共同見證了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三年多時間取得的累累碩果。

成功的基礎理念和信念

一隻強有力的科研隊伍的基礎是什麼?從國家工程實驗室的發展不難看出,共同的理想、堅定的信念、正確的發展理念是成功的前提和基礎。

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之初就秉承了中國電子集團「集智創新 聯合攻關」的發展方針,三年多的發展證明,這一發展理念的正確。

作為中央直屬的重要國有骨幹企業,成立於1989年的中國電子致力於打造一支網絡安全與信息化產業的國家隊。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靳宏榮在致辭中指出,中國電子將發揮自身在網絡安全領域積累的自主可控核心技術優勢,推動網絡安全技術與智能製造技術深度融合,確保製造業工控安全,推動製造業智能化轉型升級。2017年,中國電子被國務院授予「國家雙創示範基地」。國家工程實驗室建設是中國電子雙創示範基地建設的重要工程之一。從實驗室創建伊始,就秉承「集智攻關 聯合創新」的宗旨,著力打造工業控制信息安全領域產、學、研、用的交流平臺。

中國電子副總經理、黨組成員靳宏榮

有了正確的發展方針和理念,還遠遠不夠,堅定地信念、拼搏實幹精神才是取得成功的不竭動力。

中國電子集團總經理助理、電子六所所長宋黎定表示,當前信息化、網絡化、智能化技術潮流滾滾向前,國際形勢日趨複雜,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所面臨的挑戰也越來越嚴峻。挑戰催生動力,危機孕育機遇,在面臨前所未有挑戰的同時,工控信息安全產業也迎來了黃金髮展期。理想很美滿,但現實告訴我們,實現理想的道路沒有坦途。只有披荊斬棘、艱苦奮鬥,堅持走自主創新之路,才能衝出一條成功之路,完成保護國家工控信息安全的偉大使命。

中國電子集團總經理助理、電子六所所長宋黎定

宋所長堅定地表示:「只有立足自主創新,才能擺脫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局面!只有立足自主創新,才能實現發展與安全的協同推進!」

三年耕耘迎來

碩果纍纍

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以來,作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果?電子六所副所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尼對此作了介紹。

電子六所副所長、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張尼

張所長介紹到,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國家工程實驗室2014年12月揭牌成立,2016年12月16日順利通過國家發改委驗收,並受到評審組專家的高度肯定。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以來,致力於打造成國內工業控制領域信息安全的產、學、研、用協同發展與創新平臺,歷經三年多的發展,在體系建設、科研攻關、人才培養、聯合創新等方面全面布局和發展,並取得了可喜的階段性成果。

在體系建設方面,實驗室建立健全了多項管理制度,這些制度涉及實驗室質量管理、科研生產採購、財務、人力等多方面,成為實驗室高效協同運轉的重要保障。經過三年多的努力,實驗室獲得包括CNAS、CMA、DILAC等十餘項相關領域權威資質認證。

科研方面是實驗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歷經三年多的時間,實驗室攻克了20餘項關鍵技術,完成5個平臺搭建,完成10餘項產品的自主研發,承擔了數十項科技部、工信部、科工局項目,獲得智慧財產權100餘項,在國內核心期刊發表論文數十篇。

國家工程實驗室下屬的工業控制系統安全檢測研究室著力於仿真檢測平臺的建設,短短三年多的時間,已建設完成軌道交通測試驗證平臺、石油石化測試驗證平臺 、工控安全仿真平臺 、電力電網測試驗證平臺、智能製造測試驗證平臺等5個平臺,受到行業用戶的高度肯定。

身為工控信息安全的國家隊,國家工程實驗室義不容辭的承擔起了相關責任。在相關標準制定、協議測試、測評服務方面和有關部門展開深度合作。此外,還多次參加國家重要活動、會議的安保服務。包括G20、兩會、一帶一路、金磚峰會、十九大等重要會議參加網絡安保工作。

工控關鍵核心元器件的國產化替代一直是工控領域的共同期盼。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之初就認識到核心元器件自控可控的重要性,並開始自主可控PLC的研發。經過幾年的艱苦攻關,取得了重要成果。今年6月,電子六所研發的N系列PLC正式發布,該系列PLC從主控晶片、作業系統、組態軟體、網絡協議等方面全部採用自主化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此外,電子六所牽頭理事單位中標2017年核高基「安全可控工控關鍵軟硬體研發及產業化—— 通用可編程邏輯控制器(PLC)」專項。

科研的成功離不開人才隊伍的建設。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以來,始終把科研隊伍的建設作為頭等大事。經過幾年的發展,國家工程實驗室科研隊伍不斷壯大,建立了一隻高質量的人才隊伍。目前,電子六所從業人員2300多人,其中院士1人,高級研究人員、博士近百人,享受國務院政府津貼21人。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電子六所方濱興院士是國內網絡安全領域的領軍者,對於工業控制領域的信息安全問題,他在本次會議上創新性的提出了「3+3「工業控制網模型,受到與會嘉賓的高度關注。方院士提出的工業控制網模型釐清了工控系統、物聯網、網際網路、傳感、通信、計算等的關係,對於產業的發展將起到高屋建瓴的指引作用。

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首席科學家、電子六所方濱興院士

聯合創新共創

工控信息安全

國家工程實驗室成立之初就確定了「集智攻關 聯合創新」的發展方針,打造了陣容強大的專家團隊和理事會。經過三年多的發展,與理事會單位的產研協同方面也取得了突破性成果。在本次大會上,為北京微電子技術研究所、中國廣核電力股份有限公司、國核自儀系統工程有限公司、中核新能核工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鄭州軌道交通產業發展研究院五家單位舉行聯合實驗室授牌儀式。本次大會新增了21家理事會成員單位,41名技術委員會專家。截至目前國家工程實驗室共發展理事單位147家,技術委員會專家172名,10家聯合實驗室,為工控安全領域的產學研用搭建了一個溝通交流合作的平臺。 

為期半天的會議簡潔高效,緊湊的議程和同期豐富的產品展示讓與會嘉賓深深感受到了會議主辦單位電子六所的務實和高效作風。會議內容更是讓與會聽眾受益匪淺。歷經三年多是時間,國家工程實驗室揭牌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相比彼時,記者深深感到,碩果纍纍之後,電子六所人的拼搏奮進精神有增無減,國家工程實驗室對行業的洞察更加深入和透徹;對實驗室發展的思路則越發清晰和完善;對我國工控信息安全領域的體系建設的思考更加宏觀和高遠。

打開APP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聲明:本文內容及配圖由入駐作者撰寫或者入駐合作網站授權轉載。文章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電子發燒友網立場。文章及其配圖僅供工程師學習之用,如有內容圖片侵權或者其他問題,請聯繫本站作侵刪。 侵權投訴

相關焦點

  • 安全七八談 | 我國態勢感知發展(4):等保2.0與網絡安全態勢感知
    等級保護一直是我國在網絡安全領域的基本制度、基本國策,是國家網絡安全意志的體現,《網絡安全法》出臺後,等級保護制度更是提升到了法律層面。等保2.0標準的發布,對加強中國網絡安全保障工作,提升網絡安全保護能力具有重要意義。
  • 2021年中國工業控制信息安全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預測分析
    的深入發展、相關政策的不斷出臺,工業網際網路信息安全行業迎來了高速增長時期。在工業系統逐漸智能化和網際網路化的趨勢下,加上未來幾年國家政策的持續推動,我國工業控制安全市場有望為網絡信息安全帶來較大市場增量,進入快速成長期,其在工業控制信息化領域的滲透率有較大提升空間。
  • 信息安全行業深度報告:解碼信息安全七大細分領域
    (五)工控安全:行業成長期,投資最佳時機我國工控安全現在處於發展初期,在工業的安全防護領域,傳統的信息安全產品佔據 了 90%的市場空間,而專業的工控安全產品佔比僅為 10%左右,而工控安全的理念和傳統的 信息安全存在著巨大的差異,僅依靠傳統的信息安全無法產生很完善的保護。
  • 【湖南省工信廳】發布10家2021年度省級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服務...
    湖南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融合發展步伐不斷加快,產業數位化浪潮下工業信息安全如何保障?1月8日,省工信廳總經濟師熊琛向記者介紹,該廳近日發布了10家2021年度省級工業控制系統信息安全服務支撐機構,為企業數位化轉型升級消除後顧之憂。
  • 我國工業軟體發展面臨三重機遇與三大挑戰
    不過,雖然我國市場發展飛快,成績也十分喜人,但從整體態勢上來看,發展也還存在一定缺陷。其中,明顯的就是國內發展與國外差距較大。在CAM、CAD、CAE、EDA、PLM等細分市場之上,90%以上的份額都被達索、西門子、新思科技等國外企業所佔據,市場和技術也都被它們所壟斷,這給我國產業發展以及本土企業的崛起帶來了巨大阻礙。
  • 2020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行業存在問題及發展前景分析
    中商情報網訊:信息安全是工業網際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隨著一系列信息和網絡安全相關政策文件的出臺,我國信息安全市場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在政策環境與市場需求的共同作用下,信息安全產業迎來快速增長期。預測2020年我國信息安全市場規模達752億元。
  • 工業數位化駛入「高速路段」 三六零持續加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領域
    近日,在京召開的2020年中國工業信息安全大會發布了《中國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白皮書(2019-2020)》。報告顯示,預計2020年,我國工業信息安全市場整體規模將增長至122.81億元。據了解,近期三六零(以下簡稱360)也頻頻加碼工業網際網路安全領域。通過核心技術創新與生態共建,護航工業網際網路發展。「工業網際網路打破了傳統工業封閉的生產環境,工業系統與網際網路的安全邊界交互滲透。在加速產業數位化轉型的同時,工業網際網路也面臨網絡攻擊範圍不斷擴大、工業全產業鏈可能遭受網絡攻擊的影響。」
  • 人民日報刊登寧吉喆署名文章: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態勢沒有改變
    《人民日報》8月5日刊發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兼國家統計局局長寧吉喆的署名文章——《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發展態勢沒有改變(經濟形勢理性看)》。 文章稱,今年上半年,我國經濟繼續運行在合理區間,今年上半年,國內生產總值同比增長6.3%,連續18個季度運行在6.0%—7.0%區間,延續了總體平穩、穩中有進發展態勢,穩定性、韌性明顯增強。
  • 安全狗在高校網信安全學術年會上解析如何感知安全態勢
    高等院校和科研機構是教育行業的核心部分,但重要的信息系統及網站遭到掛馬、植入暗鏈、頁面遭篡改、數據被竊取等惡意攻擊事件時有發生,導致包括高校在內各個重點單位的網絡與信息安全面臨巨大威脅。由於安全狗在雲安全領域有深厚的積累,擁有大量的實踐經驗,在會議上,安全狗CEO陳奮結合金磚峰會期間的案例,對重點單位的網絡安全態勢感知的問題進行了分享和講解。
  • 《工業和信息化部辦公廳關於推動工業網際網路加快發展的通知》政策...
    《通知》裡提出「提升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核心能力。引導平臺增強5G、人工智慧、區塊鏈、AR/VR等新技術支撐能力,遴選10個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目前平臺與新技術融合有哪些典型場景?2019年遴選出的10家跨行業跨領域平臺發展情況如何?下一步如何提昇平臺核心功能?
  • 全球生物科技發展態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此外,針對發展生物科學應對糧食安全、能源清潔增長和健康老齡化挑戰的路線圖——《英國生物科學前瞻》,英國發布生物科學領域《2019年交付計劃》,詳細闡述將要採取的行動,以支持交付目標的實現;日本提出到2030年建成世界最先進的生物經濟社會;韓國旨在通過產業政策的根本性創新和率先投資,推動韓國生物健康產業迅速發展並進入全球領先地位。
  • 我國的電氣安全的發展
    當時我國的幾個出版社先後出版了一些關於電氣安全的書籍 ,其中包括 1955 年燃料工業出版社出版的譯自俄文的《電力裝置的安全技術》,以及 1959 年北京供電局編印了《電氣安全工作規程》,而在更為專業的領域中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工具機工人用電安全常識》也是整個電氣安全領域發展的重要體現。
  • 中國工程院發布我國電子信息科技「十六大挑戰」
    中國工程院副院長陳左寧院士表示,當前疫情正深刻改變全球政治經濟和社會發展格局,信息科技作為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行業,要走在前列,助力我國打造數字經濟和信息治理「升級版」,特別要以數字基建為契機,聚焦發布的關鍵性、全局性、戰略性問題和挑戰,加強協同融合和統籌發展,推動我國信息科技更好發揮經濟社會發展中引擎與紐帶作用。
  • 回顧|2020年國際網絡空間發展與安全態勢
    2020年世界變局之大「百年未有」: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中美關係急轉直下,民粹主義持續高漲,「逆全球化」思潮蔓延,全球治理遭遇挑戰,世界格局深刻調整,網絡空間加速變革,信息安全首當其衝,現實與虛擬相互交織,發展與安全相輔相成,世界「大勢」、網空「形勢」和中國「優勢」共同塑造2020年國際網絡空間態勢。
  • 360工業網際網路研究院:共建數字孿生空間 保障工業網際網路安全
    新基建背景下,工業網際網路作為重要的信息基礎設施之一,是我國新工業革命的關鍵支撐和深化「網際網路+先進位造業」的重要基石。工業網際網路安全保障能力,需要貫穿工業企業業務的全生命周期,建立覆蓋工業傳感網、工業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的多層次、自主可控的安全保障體系,防護難度極大。同時,因工業發展的歷史原因,工業網際網路運行著超過數千種種缺乏安全機制的傳感器、控制系統、現場總線、工業通信協議等,且不同領域、不同企業業務模式不同,接口不同、傳統的工業生產網絡較為封閉等特點加大了安全保障能力的實施和貫徹。
  • 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20問
    「安全」是工業網際網路健康有序發展的保障,涉及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應用安全和數據安全等五個方面。 Q6:工業網際網路的網絡體系建設主要包括哪些工作? 建立涵蓋設備安全、控制安全、網絡安全、平臺安全和數據安全的工業網際網路多層次安全保障體系,重點突破標識解析系統安全、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安全、工業控制系統安全、工業大數據安全等相關核心技術,推動攻擊防護、漏洞挖掘、入侵發現、態勢感知、安全審計、可信晶片等關鍵安全產品研發。 Q9:全球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近期概況與特徵如何?
  • 我國網絡文化發展的三種態勢
    今年是我國接入網際網路20周年,20年來,我國網際網路在產品開發、品牌建設、營銷推廣、制度規範以及與國際接軌等方面均取得了飛躍式發展。與此同時,專屬於網際網路領域內的網絡文化也在這20年中呈現出一些規律性的發展特徵,而剖析網絡文化的發展特徵則要從網絡傳播的基本過程中去探尋,即由誰創造了網絡文化,創造了什麼樣的網絡文化以及如何傳播網絡文化。具體來講,我國網絡文化主要呈現出以下三種發展態勢。
  • 磷酸鐵鋰電池在工業領域的應用
    磷酸鐵鋰電池工業應用  一、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應用  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出「我國新能源汽車發展的總體目標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車累計產銷量達到500萬輛,我國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規模位居世界前列」。
  • 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安全白皮書2020
    (報告來源/作者: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和工業信息安全產業發展聯盟)本白皮書旨在共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安全,共築產業生態,主要分為六個部分。第一部分介紹了國內外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發展情況。第二部分梳理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安全防護現狀。第三部分分析了工業網際網路平臺安全需求與邊界。
  • 無線區域網WLAN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
    無線區域網WLAN在工業控制領域的應用研究 彭瑜 發表於 2021-01-06 10:08:24 近年來,無線網絡成為工控領域中迅速發展的熱點之一,也是工業自動化產品未來的新增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