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研究表示:產後的6-8周,是媽媽們最佳的複查時間。
盼星星盼月亮,寶媽們終於給寶寶盼了出來,這下終於能鬆了口氣了,但真的是這樣嗎?
卸貨後寶媽們將注意力都放在了寶寶身上,但其實自己的身體也是很重要的,特別是產後的42天複查。
很多寶媽都認為覺得自己恢復得很好,而且堅持還好一筆錢,索性就不去了,但寶媽們小心最後遭罪的還是自己哦!
別為了省錢不去,最後遭罪的還是自己
表妹的家庭條件一般,所以平時過日子還是有些節省的。表妹是順產生下的寶寶,生完寶寶的第二天就出院了。表妹出院時,醫生和護士叮囑她,產後的42天別忘了回醫院檢查。
表妹回到家以後,很快就到了該去醫院做檢查的日子,但表妹卻認為自己身體恢復得非常好,能吃能睡,去醫院檢查完全沒必要,還浪費錢,於是表妹直接將這件事拋到腦後。
過了大概半年,有一天表妹就跟我說,她生完孩子以後落下病了,只要一打噴嚏就漏尿,但一直覺得尷尬,不知道該跟誰說。
我聽完以後,就帶著表妹去醫院做了檢查,才發現表妹是生完寶寶以後盆底肌鬆弛造成的,趕緊接受了治療。
如果當初的複查表妹能去的話,也許就沒有這半年多的尷尬了,關鍵是還遭半年多的罪。
產後42天到底要不要去複查?
要!一定要複查的,表妹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其實像一些偏遠、文化水平不高的地方,或者是比較節儉、自我感覺良好的寶媽,往往都不重視產後複查。
專家表示:產後檢查不僅能幫媽媽及時發現身體健康隱患,對寶寶的健康也同樣重要。
雖然產後檢查並不是強迫性的,但寶媽如果真的為了自身及家人考慮的話,最好還是要複查一下,不然最後遭罪的永遠都是自己哦~
產後42天的複查,需要做哪些檢查?
1)檢查寶媽恢復情況
雖然說寶媽自我感覺很好,但身體中內在恢復情況,還是需要通過檢查才能得出結論。醫生會檢查一下寶媽子宮的恢復情況,比如惡露是否排乾淨、子宮是否歸位等等。
根據調查:30%的寶媽在分娩以後,都會出現漏尿的情況。
還有一個很重要的就是寶媽的盆底檢查,比如是否出現器官脫垂、是否漏尿等等,醫生會給出每個寶媽盆底恢復測出級別,根據級別給出恢復建議。
2)檢查寶媽的傷口
不管是剖腹產的寶媽還是順產的寶媽,都是需要檢查傷口的。
剖腹產:醫生會看寶媽子宮的刀口有沒有與周圍出現粘連的情況,以及刀口的恢復情況。
順產:如果寶媽在順產時出現了側切與撕裂的情況,醫生也是要了解相關傷口恢復的情況。
3)檢查寶媽的乳房
不管寶媽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醫生都會堅持寶媽的乳房。如果是母乳餵養的寶媽,醫生還會給出相關的餵養指導哦~
如果寶媽在餵養過程中,出現了一些弄不清楚的問題,也可以趁機詢問醫生哈。
小建議:寶媽可以將醫生的電話留下來,如果有問題的話,電話溝通很方便哦~
4)檢查寶寶
寶寶不會說話,所以在檢查寶寶的時候,最好是每天照顧寶寶的人在旁邊,這樣更便於醫生的詢問。
首先:醫生會對寶寶的情況進行詢問,比如精神狀態、吃奶情況、大小便情況等等;
然後:對寶寶進行常規檢查,比如身高、體重、腹部、四肢、外陰等的檢查;
最後:對寶寶的餵養情況,提出一些指導性的意見,或者解答關於寶寶餵養時出現的問題。
小建議:寶媽們最好提前準備好想要詢問的問題,因為一些比較忙的醫生,時間還是很寶貴噠~
延伸閱讀:產後複查應該掛什麼科?
寶媽的產後複查:正常情況下,寶媽只要掛婦科就好了。但有一些醫院會規定掛產科,所以寶媽最好提前電話諮詢一下。
寶寶的複查:寶寶需要掛兒科或者兒童保健科就可以啦~
歡迎討論
產後檢查,醫生都給你做了哪些檢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