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孩子「一回生二回熟?」二胎和一胎可不一樣,別吃「經驗」的虧

2020-12-23 福林媽咪

文|福林媽咪

前不久看了一個視頻,是一位網紅產科大夫拍的,他有一天凌晨突然接到一個急診,產婦到醫院時已經能看到孩子的頭了,再晚一會兒就得生在路上。

產婦講述自己半夜1點左右肚子開始疼,想著之前生大寶的時候,就是去醫院太早了,打了宮縮針,等了一天一夜才開三指,於是這次就想先睡會兒,等到天亮了再去醫院,誰知道凌晨4點鐘的時候疼的很強烈,這才喊上老公抓緊去了醫院。到醫院時,醫生都已經看到孩子的頭了,再慢一點孩子就得在路上出生了。

這件事讓這位大夫印象特別深,讓醫生們措手不及,產婦和老公也很倉促,很多東西都忘了帶。

都說「一回生熟」,我們很多經驗都來自於從小到大經歷過的事兒以及吃過的虧,所以一般來說,對於自己經歷過的、有經驗的事兒,往往都很有信心,很相信自己的經驗。但是在生孩子這件事上面,不少二胎媽媽就吃了自己有「經驗」的虧。

生二胎和生一胎不一樣

用醫生們的專業術語就是經產婦生產和初產婦生產是不一樣的,生一胎的經驗,在二胎的時候不一定都受用。

最不一樣的一點就是產程快

也許之前你有一些朋友告訴你:「等你宮縮2-3分鐘疼一次的時候再去醫院都不一定開指,所以醫院不用去太早。」這個說法對於初產婦可能普遍受用。因為初產婦宮頸比較緊,所以開的很慢,但是對於經產婦來說就不見得了。

二胎的產程短在哪裡?

生孩子分為三個產程,而生二胎產程短就是短在前兩個產程上了。按正常情況來說,已經通過自然分娩生過寶寶的產婦,產道和宮頸已經擴張過一次,所以生二胎的時候,第一產程會相對縮短一些。

由於經歷過一次分娩,大部分產婦可能已經知道如何發力和呼吸了,所以第二產程也會相對快一些。

二胎產程短,並非絕對,而是相對

不過也有一些特殊情況,二胎產程短也不是絕對的。比如二胎寶寶體重大、頭大,產程可能會受到影響,也有一些高齡產婦,由於年齡大了,宮縮乏力,宮口開得也會比較慢,所以二胎產程快是相對的。

一般來說,兩胎間隔五年之內的二胎產婦,都需要注意。

為什麼這麼說?正常情況下,不管你是順產還是剖腹產,若想子宮完全恢復,至少需要2年的時間,如果是大孩兒才2歲,寶媽又要生二胎,那就更需要注意了。

不過醫生們根據臨床多年經驗總結,兩胎間隔5年之內的二胎產婦,通常產程都會比較快。

正因為生二胎第一和第二產程比生一胎要快,所以準媽媽們更不能麻痺大意了。如果生二胎,一定要注意這幾件事:

1.多核對幾遍待產物品

有了第一次生產的經驗,往往第二次準備東西會更有選擇性。可是往往越有覺得有經驗的事,越容易因為一些小細節不注意而出錯。記得之前有寫過一篇待產包裡什麼最有用和什麼最沒用,一位寶媽正好等待開指的時候看到那篇文章,在下面評論:誒呀,忘記買吸奶器了!明明第一次因為漲奶痛不欲生,這次居然還忘記了。

所以,生二胎,更要對著清單多核對幾次待產包裡的物品哦。

2.提前去醫院待產

生二胎時,因為產程快,很容易讓產婦和醫生們措手不及,所以,最好的方法就是去醫院提前待產,別等到規律宮縮來了再去,那就容易來不及。

二胎往往因為第一產程快,而讓產婦覺得更痛。如果你打算打無痛,更是需要提前去,因為無痛需要在開到3指時打,如果去醫院都來不及,恐怕是沒機會打無痛了。

3.產後恢復更要用心

一般生兩個孩子的寶媽產後會比只生過一個孩子的寶媽看上去更胖,因為勞累加一倍,休息更困難,所以產後恢復會比第一胎艱難一些。

不過要說產後恢復的最佳方式,那就是堅持母乳餵養,但是往往因為睡不好,或者是瑣事太多,讓二胎媽媽的情緒起伏很大,這就會影響母乳的產出量,所以,產後恢復的第一步就需要爸爸們出面為寶媽減輕負擔。

寶爸對寶媽提供三個方面的幫助

①穩住老大

有了二寶後,寶媽照顧二寶的時間會多一些,對大寶的關心可能及不能那麼及時,這時候照顧老大的任務就交給爸爸了,好讓寶媽更專心的照顧老二,給寶媽減輕一些負擔。

②照顧寶媽情緒

雖然經歷過一次,但是產後情緒低落抑鬱還是會存在,而且二胎媽媽更容易抑鬱,因為大寶會是不是來打擾製造麻煩,寶媽會更容易煩躁,所以,爸爸這時候要更關注一下寶媽的情緒。雖然是兩個孩子的媽媽了,但她也更渴望還像結婚前那樣你寵著她,讓她變成小女人,「為母則剛」的說法更像是對眾多寶媽的道德綁架,所以,爸爸還是要繼續照顧寶媽的情緒,給予心理上的關懷和慰藉。

③主動分擔家務活

有了二寶的家庭,經常會看到這樣的畫面:當你安撫完二寶入睡之後,出來客廳一看一片狼藉,大寶玩耍過後一片狼藉,哪位寶媽看到這樣的場景之後不是火冒三丈?所以,爸爸儘量去主動幫寶媽分擔家務活,這樣,寶媽才有更多的時間去照顧二寶以及關注自己的身體健康。

而寶媽自己也要在適時的時候做些鍛鍊,注意飲食,堅持下來會恢復的。

也許有人覺得寶媽已經有了照顧大寶的經驗,所以照顧老二會更容易上手一些,是啊,上手是上手,但是大寶如果還處在不懂事的年級,寶媽再怎麼熟練照顧嬰兒,也還要應付大寶,這樣的辛勞希望每一位爸爸能夠明白。

除了這些,如果二胎媽媽年齡大於35歲,就已經屬於高齡產婦了,孕期更應該按時產檢,避免出現妊娠期症候群,同時還應該好好練習呼吸方式和用力方式,這樣才能保證順產時更快一些。

相關焦點

  • 生二胎和生一胎的區別都在這,看完淚崩!
    自從二胎政策全面開放後,懷二胎的到處都是。說到生二胎,老一輩的人總是這樣告訴他們的晚輩:「一回生,二回熟,二胎生起來容易多了,而且還沒那麼疼。」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生二胎沒有生一胎疼嗎?我們不妨來看看親歷過生二胎的寶媽們是怎麼說的吧:生二胎和生一胎的區別,不是一點點!
  • 二胎媽媽差點把娃生在路上,頭胎和二胎待產不一樣,別太相信經驗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一位婦產科醫生在網上分享了一個案例,接生的一位二胎媽媽,差點把娃生在路上,到醫院時宮口就開得差不多了,趕緊推入了產房。他還特地提醒,凡是接近預產期的孕媽媽,都要注意臨產信號,及時入院待產。尤其是生二胎,產程會比第一胎快很多,千萬不要依照自己的經驗行事。
  • 臨產陣痛要生了?生一胎和生二胎不一樣,真假陣痛這樣區分
    陣痛是生孩子前的一種常見徵兆,也決定了是否要去醫院待產的重要依據。但是,陣痛也有真性、假性之分,如果出現假性陣痛就不需要住院待產了,因此,準媽媽要學會區分真性陣痛和假性陣痛,避免出現陣痛時驚慌失措,手忙腳亂。
  • 懷老大和懷二胎有啥不一樣?不同媽媽不同表現,過來人:差別很大
    婆婆說:一回生,二回熟,懷老二比懷老大更舒服,寶媽:才不是況且一回生,二回熟,懷老二比懷老大更舒服些。可是這第二個小傢伙卻讓雨桐吃了不少苦頭。從孕早期開始,孕吐就特別厲害,進入孕晚期以後,劇烈的恥骨痛讓雨桐坐立難安,睡覺也成了困難,無論哪種睡姿都不舒服。
  • 生二孩可報銷生育保險 報銷方法和一胎時一樣
    我國全面放開「二孩」後,這句話成了許多朋友間聊天的常見話語。但有許多想生「二孩」的市民不了解,「二孩」是否能享受生育保險待遇,怎麼享受?昨日記者採訪西安市人社部門獲悉,只要符合國家生育政策的參保人員都可享受。
  • 生頭胎和生二胎有啥不同?過來人:一好一壞
    文 | 幸孕姐(擁有本文版權,歡迎分享轉發)在常人看來,經產婦由於有前面生孩子的經驗,再分娩時往往要比初產婦淡定許多,畢竟有些事情經歷了一次就知道了大概過程,也累積了一些「經驗」,生娃往往比較輕鬆。然而生二胎真的會比頭胎輕鬆嗎?
  • 懷二胎時,必須要產檢的幾個項目,風險比頭胎還大,不可心存僥倖
    文|全文共1479字,閱讀時間約3分鐘一回生二回熟?懷孕生子可不是兒戲,每一胎都可能存在危險,別吃「經驗」的虧。很多女性在第一次生孩子時內心膽怯,擔心著擔心那,整日提心弔膽地過,直到娃平安降生才鬆一口氣,俗話說,一回生二回熟,在懷第二胎時,因為有了頭胎的經驗,多數孕媽變得有些鬆懈,甚至連產檢都省了,這樣真的好麼?
  • 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生一胎和二胎的區別,看完10張圖後懂了
    很多父母都有這樣的體會,生第一個寶寶的時候由於缺乏經驗,基本上是照著書來孕育寶寶、養孩子。等到二胎出生後,心裡有底了,養育方式可能會和老大截然不同,當真是「一胎照書養二胎當豬養」。等到生二胎的時候,自己有經驗了,老公也放心了,所以經常是一個人去產檢,變得「皮實」了。第一次生娃,心情緊張,怕生不出來,怕孩子有缺陷,拿著孕檢單子各種查資料;生老二的時候輕鬆不少,畢竟是過來人了。
  • 34歲生一胎36歲生二胎,兩年後寶媽後悔:「別學我生二胎」
    因為生活壓力或者事業上的雄心,很多女性結婚後都遲遲不敢生小孩。大家都打算度過事業上升期以後工作穩定了,生活質量也有保障了,再踩著35歲的尾巴生孩子。在34歲生下一胎,生產時因為血脂異常過程有驚無險,剖腹產生下一個男孩。生產後還不滿一年便又懷上了寶寶。生二胎時她36歲,遇到了和一胎相同的問題,但情況更加嚴重,家人都為她捏一把汗,最後還是剖腹產,母女平安。但小姑子接下來的日子,用「雞飛狗跳」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 34歲生一胎36歲生二胎,兩年後寶媽後悔不已:「別學我生二胎」
    因為生活壓力或者事業上的雄心,很多女性結婚後都遲遲不敢生小孩。大家都打算度過事業上升期以後工作穩定了,生活質量也有保障了,再踩著35歲的尾巴生孩子。
  • 對於孕媽來講,生二胎和頭胎有什麼區別
    雖說都是生孩子,但是一胎二胎的感覺肯定不一樣,不管是產婦自己,還是對整個家庭來說。之前的計劃生育可能很多家庭都是獨生子女,到二胎開放了之後,大家才開始近距離感受到兩者之間的不同。那生一胎和生二胎,到底對於寶媽來說有什麼不一樣的體驗呢?
  • 生一胎的時候疼還是二胎疼?過來人的經驗:這個時候更疼
    大家眼中的生二胎是這個樣子的:快因為前面生過一胎了,所以身體的組織機能也是已經順利的適應生孩子的狀態了,所以這個時候生二胎的話,那就是很快的事情了,這樣產婦們就可以少受一些罪,所以二胎的好處就是快,少受罪。
  • 這些孕檢項目,二胎孕媽要視其為「眼中釘」,千萬不可掉以輕心
    文/孕媽咪育兒經(原創丨歡迎轉載分享)俗話說得好:「一回生而回熟"。」經調查顯示:寶媽們懷二胎時的風險要比頭胎還要大,這是因為寶媽們認為自己有了生第一胎的經驗,從而開始漸漸地掉以輕心,鬆懈下來,吃了經驗虧。
  • 為啥有的一胎產婦比二胎產婦生的更快?醫生說出原因,孕媽別臉紅
    導讀:為啥有的一胎產婦比二胎產婦生的更快?醫生說出原因,孕媽別臉紅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為啥有的一胎產婦比二胎產婦生的更快?醫生說出原因,孕媽別臉紅!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一個孩子長大的成本保守200萬+,你敢生二胎嗎?一胎同意了沒?
    二胎政策已經全面放開一段時間了,可是政策下並沒有出現一個嬰兒潮,網上調查顯示,有40%多的人並不願意生二胎,甚至許多年輕夫妻要堅持丁克一族。拒絕生孩子的原因有很多,特別是二胎!甚至連放緩腳步都不敢,然而育兒確實需要花費大量的精力和時間,事業心很強的你或者生活壓力很大的你,已經切身體會過事業和一胎想要兼得是多麼困難的你會要二胎嗎?3.一個孩子長大的成本保守200萬+,你造嗎?
  • 生一胎和生二胎的感受一樣嗎?看過來寶媽的吐槽,字字扎心
    現實中不少寶媽都經歷過兩次分娩,那麼第一次分娩和第二次分娩的經歷一樣嗎?兩者到底有哪些區別呢?不妨來看看過來寶媽的吐槽吧!@蝴蝶花:第一次和第二次生娃的差別很大,第一次被打了催產素,基本上用了13個小時將寶寶生了下來。第二次基本上也是10多個小時吧,不過第二次感覺要疼的多。
  • 生一胎VS生二胎,有哪些區別?二胎媽媽:太真實了,你中了幾個
    而那些生完二胎的媽媽們則表示,生老二時的感覺跟生老大時真的太不一樣。二胎媽媽:太真實了!你中了幾個?關女士的女兒已經4歲了,為了響應國家的號召,關女士和丈夫都打算再給女兒生個弟弟或者妹妹。在懷孕生二胎的過程中,關女士覺得自己和懷著大寶時的感覺完全不一樣,甚至可以說是有點「放飛自我」的意思。
  • 一胎的長相,決定二胎的性別?生了二胎的來驗證一下
    從2016年開始二胎開放至今,生二胎的家庭多了起來,儘管部分年輕人一胎都不願意,但願意生二胎、三胎的夫妻依舊很多。說到底很多家庭比較傳統,婆婆希望兒媳婦能生上兒子,即便有了兒子,也希望「多子多福」。今天和一個朋友聊天,她說通過一胎孩子的長相,能夠預測二胎孩子的性別。這讓我來了興趣,沒想一胎、二胎還有這樣的神奇聯繫?朋友說,如果一胎是閨女,且長得和媽媽比較相似,那二胎大概率還是女孩;如果一胎是兒子,長得和爸爸比較相似,那二胎大概率是男孩。
  • 為何女性生二胎會更順利?別臉紅害羞,想生要提前知道
    想必很多女性在生第2個寶寶的時候都不會有生第1個小寶時候的害怕和恐懼,因為每一個生過小孩的人都會說,生二胎的時候要比生老大輕鬆太多了,也不會受很多罪,為此生過老二的女同胞們知道為什麼在生二胎要比生第一胎的時候輕鬆很多,其實理由說起來是有些臉紅的,但是作為女人你必須要了解
  • 一胎二胎全順產,我的真實經驗分享,你不知道的產房裡的那些事
    說起懷孕生孩子,最害怕的是產房裡生孩子那一刻。就拿我來說,一個二胎孕媽,一胎順產,在二胎預產期快到的時候,也會坐立不安。一想到生大寶時,14小時連續的陣痛,半條老命換來的可愛閨女,還是有一絲絲後怕。在中國,大部分醫院,生孩子時是不準許家屬陪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