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到學校食堂後廚掌勺,為學生烹製家鄉美食。 受訪學校供圖
「不用回家,在學校也能嘗到媽媽的味道,這感覺真好!」近日,上饒師範學院邀請多位學生媽媽到校做飯,讓眾多網友羨慕不已。昨日,記者從該校後勤與基建處了解到,學校食堂會提供原材料,由「媽媽們」親自烹飪。
據了解,從2018年開始,該校每年下半年都會邀請生家長到校掌勺省內外的家長們乘坐火車、汽車等興致勃勃地趕來學校,烹製自己的拿手菜,出鍋後放置窗口,師生們品嘗著一道道美味,感受「媽媽的味道」。
探訪
連續3年設置專窗 請「媽媽們」到食堂掌勺
「媽媽的味道」是什麼樣的呢?在你的記憶裡,是不是很久沒有嘗到媽媽做的菜呢?在上饒師範學院,即使是外地的學子,也能在校園裡嘗到「媽媽的拿手菜」。原來,為了讓學子們感受到「舌尖上」的美味,體會到家的溫暖,學校設置「媽媽的味道」專窗,特意邀請學生家長來學校食堂掌勺。
「很多學生思念家鄉的味道,特別想念媽媽燒菜的口感,今年也比較特殊,開學後大多數學生很長時間沒有回家了,學校特地邀請了5位家長為大家烹製一些家鄉菜,豐富食堂的菜品。」上饒師範學院後勤與基建處黨總支副書記高銀桃告訴記者,學校還會讓食堂學習「媽媽菜餚」,學生們就可以常吃到「媽媽同款菜品」。
據高銀桃介紹,該校已經連續3年邀請媽媽們來食堂「掌勺」。去年還邀請了浙江、湖南等地的家長前來,今年因為較為特殊,只請了省內家長,希望往後能夠有更多的「家鄉美味」進校園,讓學生們幸福滿滿。
評價
有創意又很暖心家鄉美味獲學生好評
鍋熱放油,放料酒去腥,接著放入生薑、大蒜、花椒、八角和香葉爆香。將鴨肉放入鍋中,並加入鹽、醬油、辣椒提味。倒入啤酒,再把「半成品」的啤酒鴨放入高壓鍋內燜十分鐘,使其入味,最後撒上青紅椒,香噴噴的啤酒鴨就可以出鍋了。
「我女兒很愛我吃我做的啤酒鴨,在家我也經常做這道菜給她吃。當時聽女兒說學校食還推出了『媽媽的味道』專窗,感到十分有創意,這也是我第一次來學校做菜,她的爸爸和我一起過來了,既能和孩子團聚,還能看到其他學生也可以吃上這道菜,挺感動的。」」家鄉在鷹潭的大一新生王寧月的母親張秀梅告訴記者,聽到有幾個學生都在誇這道菜入味、好吃,心裡很是高興,也希望女兒在好好學習的同時一定要注意身體。
啤酒鴨、醃菜炒肉、蓮花血鴨、紅燒鯽魚、糖醋排骨……媽媽們手法嫻熟,燜、蒸、煮、炒,有條不紊地進行著每一道程序。看著一道道精美的特色菜餚,聞著撲鼻的香味,學生們都忍不住拿起筷子品嘗美食。
聲音
和媽媽一起為同學做菜 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媽媽做的飯就是家的味道。」王寧月說,這次她的媽媽特意從老家開車趕過來做了一道啤酒鴨,真是太滿足了。
該校學生朱致遠告訴記者,他的家鄉在贛州,這次媽媽帶著他做了一道客家菜醃菜炒肉,能一同在學校食堂和媽媽一起做菜給學校的同學們品嘗,是一件很幸福的事。
朱致遠媽媽肖金相說:「醃菜炒肉是贛州的一道客家菜,我在家經常做這道菜,兒子特別喜歡吃。慢慢地,他也學會做這道菜給家裡人吃,這次見到了許久沒見的兒子,還能一起做菜,這種感覺就仿佛在家一樣。」
每道菜品都飽含「家的溫度」
王寧月向記者坦言:「我平時不是一個會和媽媽說太多肉麻話的人,從小沒有離開過家裡這麼久,哪怕是高中住宿時期也經常可以回家。一直吃媽媽做的飯長大,這次因為學校的邀請,能讓我在離家三個月吃到媽媽做的菜,這真的讓我很感動。」
學生陳倩說,「品嘗這些菜,能感受到滿滿的『家的溫度』,很幸福。爸爸媽媽總是為我著想,盡力為我提供好的條件,卻總是忽略自己,希望他們可以對自己更好一些,多注意身體,不要太過操勞。」
來源:晨報記者 徐文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