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讀詩詞,我有一別樣的方式:在旅途中,跟著金庸讀詩詞。
我常說,身有所至、心有所感。
孤零零拎出一篇詩詞直接誦背,往往是懵懂乏味的。
「時間停下腳步,找把椅子坐下來」,打開金庸系列,在他恣肆汪洋的文筆中、在宏大的歷史背景下,找尋出詩詞的印記:
跟隨郭靖黃蓉的身姿,在跌宕江湖、在絕美山水、在浙江舟山市普陀區桃花島「桃花影落飛神劍、碧海潮生按玉簫」的積翠亭、在湖南常德市桃源縣一燈大師的隱居地……找尋出詩詞的印記。
——在那裡,你就在歷史滄桑中、在激蕩的故事情節中,與江湖兒女一起有了對那嵌入文章中的諸多詩詞的感同身受、入情入境。
二,
去過幾次草原了。2014年青海湖之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草原、2016川西理塘毛埡大草原、青海崑崙山口草原、2017河北承德木蘭圍場草原、內蒙克什克騰旗草原、2018青海祁連山草原。
在最負盛名的壩上草原(壩上,幾乎已為草原旅行的代名詞。廣義中原的北邊緣、傳統漢族與北方遊牧民族的交界分野,最具代表性的即是北京廣闊大北部的自河北張家口北至承德北連綿凸起、好似高壩一般隆起的草原地帶,統稱、同稱為「壩上」。最著名的狹義「壩上」?即是河北承德木蘭圍場至內蒙古克什克騰旗南部的烏蘭布統草原),眼見也是一望無盡的綠原,我卻有些茫然若失。
究其原因,應是幾相對比後,壩上草原確是秀美、確也是連綿起伏,卻沒有青海草原穿行於高原、雪山之間的清冷、凜冽;沒有降央卓瑪《西海情歌》中「等待在這雪山路漫長,聽寒風呼嘯依舊,一眼望不到邊,風似刀割我的臉」的無言蒼茫。
壩上是端莊秀美不走樣的大家閨秀,而青海,是幾歷風霜有故事的江湖兒女。
三,
2014年,在青海湖之南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在人煙稀疏車輛少至的穿行雪山、草甸去往茶卡鹽湖的路上,我心感自如高原冰雪融化之後歸來的孤雁。
在3800米高海拔的橡皮山上飄散了細雨之時,在悽冷裡立於道旁眼見眼前的溟濛與蒼涼之刻,家國情懷俄而間湧然心間!激蕩的歷史篇章在腦海翻現,直欲顫抖的大喊大叫:這,就是我要的感覺!
轉過山彎,大片的羊群,若雪花撒落在谷地、峰腰。漫山漫野裡,有的居然立於近70度的峭壁,天哪!壯闊無邊。
腦海中隱約閃現了一詩篇,卻出不了我的嘴角,那是什麼呢?哪一首來?急迅的在記憶裡搜索……對咯!是《山坡羊》!呵呵,可是背不過,掏出手機點開百度,接著又急切的在空中揮舞手臂——嘿嘿,找信號呢!
青山相待,白雲相愛,夢不到紫羅袍共黃金帶。 一茅齋,野花開,管甚誰家興廢誰成敗?陋巷簞瓢亦樂哉!貧,氣不改,達,志不改。
就這樣,在青海長雲暗雪山的地方,我對著手機,高聲吟誦起大中華元代宋方壺的《山坡羊·道情》,入情入境呢!
四,
「山坡羊」是曲牌名,又名「蘇武持節」,是詞的變體,宋金時已流行民間。知名的作品是張養浩的《山坡羊·潼關懷古》等幾篇,我是怎麼知道連生卒年都不詳的宋方壺這首相對籍籍無名的呢?
金庸嘛,《射鵰英雄傳》嘛:
射鵰第二十九回,蓉兒在湘西瀘溪縣(鳳凰古城之東)鐵掌峰上受了重傷,靖哥哥背負她來至今湖南常德市桃源縣境內的群山深處,求訪唯一可能的療救人一燈大師。
在一燈大師四大弟子「漁樵耕讀」護師心切的重重阻攔中,一個在距南宋射鵰情節700多年前、東晉陶淵明《桃花源記》的場景,悠遠又清晰的在金庸筆下再現了:郭靖負著黃蓉緣溪行,桃樹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我當年讀芳草鮮美的時候,覺著這是在寫烤羊肉呢),落英繽紛。
划船又行一陣,一轉彎,眼見景色如畫,清溪潺潺,水流平穩之極,幾似定住不動。那溪水寬約丈餘,兩旁垂柳拂水,綠柳之間夾植著無數桃樹,若在春日桃花盛開之時,想見一片錦繡,繁華耀眼。這時雖無桃花,但水邊生滿一叢叢白色小花,芳香馥鬱。靖蓉二人心曠神怡,料想不到這高山之巔竟然別有一番天地。
綠柳叢間時有飛鳥鳴囀間,黃蓉嘆道:「若是我的傷難以痊可,那就葬身此處,不再下去了……」
當面對容色豪壯、神態虎虎、舉手豪邁的一燈大師二弟子樵夫的將阻攔之時,蓉兒料定他是隨南帝歸隱的將軍,昔日必曾手綰兵符,顯赫一時。是以,她唱出一首極贊糞土功名、山林野居之樂的曲詞,以得到了樵夫的順利放行。
它,就是我念念不忘的《山坡羊·道情》!
註:①曾經以為是金老爺子寫錯了。因此首作者為元代宋方壺,如何他的作品能在南宋美女黃蓉的口中出現?後細讀正版的射鵰,在本回之末金庸有註明,是為了情節需要而跨朝代引用。②個人認為,宋方壺應將「青山相待白雲相愛」改動一字為「青山相待白雲有愛」,似乎更有韻致貼切一些。③紫羅袍與黃金帶代指權貴,古代朝廷高級官員穿紫色袍子,北宋汪洙在《神童詩》裡描述「滿朝朱紫貴,儘是讀書人」,而在我們熟知的《琵琶行》最後兩句是「座中泣下誰最多,江州司馬青衫溼」,因為這是白居易被貶為低級官員著青衫後所寫。
噫!金庸真乃良師!!
每每讀及此,我總是欣喜金老爺子對文字的駕馭能力,如果說散文是長胖、豐腴了的詩,這裡就是金老爺子對桃花源記的重力加持了;如果說有相似功力,那就是沈從文在《邊城》、《湘行散記》裡對湘西小城茶峒、鴨窠圍的描述了。
行走中國人一度最接近諾貝爾獎的「邊城」,淺談初中生應讀的課外書
至於純文學的巴金、章回體小說名家張恨水等等等,呵呵,可就差了不僅一個等量級了。
今後,我會繼續在射鵰三部曲、《笑傲江湖》、《天龍八部》裡尋找歷史、人文、詩詞等等的知識切入點;在金老爺子恣肆汪洋的文筆下、在宏大的敘事結構中徜徉遊弋。您呢?
金庸系列是文史地政的綜合體,是《紅樓夢》以來中國最佳長篇小說系列,是引導我們自己與孩子的極佳讀物——不要懷疑。
哈佛畢業博士的漢學家、美國哲學學會院士餘英時,歷史大家、臺灣中研院院士許倬雲,文學家、加州伯克利大學的東方語文學系名教授陳世驤,北大資深教授、中國現代文學研究會的副會長錢理群,集著名紅樓夢研究專家、史學家、書畫家為一身的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馮其庸……這些均極為推崇金庸作品的著名大家,會都錯了嗎?
全文完。
「跟著老畢去旅行」往期目錄:
探國民黨最大特務頭子的神秘故居有感:應摒棄臉譜化看待爭議人物
行走靈秀之城,與那將「裸模」引入中國的半世瀟灑半世僧心有神會
一位多情帝王,給如今的我們創造了一個豔傳千古的網名:陌上花開
草原來的郭靖竟是大土豪!而金庸寫錯了靖蓉二人那壺定情茶的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