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革命失敗與廣州起義* (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日)

2020-12-25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廣州起義是繼南昌起義〔1〕後,又一次震動世界的城市武裝起義。雖然,在當時敵強我弱的具體情況下,起義本身遭到了失敗,但它和南昌起義、秋收起義〔2〕連接起來,是中國革命由共產黨單獨領導的偉大開端,也是中國無產階級從城市轉入鄉村,建立與鞏固工農聯盟的勝利起點。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社會發生了極其深刻的變化,對這個變化有著決定影響的,就是一九二一年中國共產黨的誕生。黨從誕生時起,就不斷地向全國人民宣傳馬克思列寧主義,提出反帝反封建的政治綱領。這些主張,在俄國十月革命之後和民主運動蓬勃發展的時期出現,馬上得到千百萬人民的熱烈響應,也給從事革命三四十年而沒有取得勝利的孫中山以很大的影響。孫中山和一部分進步的國民黨員接受了共產黨的政綱,改組了國民黨,實行了聯俄、聯共、扶助工農的三大政策,並在共產黨幫助下創辦了黃埔軍校〔3〕,建立了有共產黨參加的革命武裝。在這個基礎上,孫中山以及改組過了的國民黨依靠廣大革命群眾的支持,鎮壓了陳炯明〔4〕的叛變,消滅了形形色色的軍閥,安定了兩廣局勢,使後來的北伐革命有了鞏固的基地與後方。

  一九二六年七月,轟轟烈烈的北伐革命開始了。在共產黨的影響與推動下,北伐軍士氣昂揚,所向無敵,以破竹之勢,直驅長江流域。但是,正當革命蓬勃向前發展,全國人民歡欣鼓舞時,帝國主義代理人蔣介石卻把槍口轉向革命。不久,武漢的國民黨也公開叛變革命,並與蔣介石合流。國民黨叛變革命以後,就以蔣介石為中心建立了白色恐怖的反革命統治。無數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遭到殘酷的殺害,已經取得了巨大勝利的大革命遭到嚴重的挫折。長江流域形勢一落千丈。許多意志薄弱的人,被國民黨的白色恐怖嚇倒,向反革命投降,倒向南京方面去了。廣大的工農群眾和革命士兵,以及革命知識青年,遭此嚴重打擊,因而義憤填膺,但找不到前進的方向。形勢的發展給中國共產黨人提出了一個緊迫的任務:共產黨必須挺身而出,高舉自己的紅旗,甩開一切動搖分子,把一切革命的力量團結起來,單獨地領導廣大工農群眾,粉碎反革命的猖狂進攻,繼續奮鬥下去。南昌起義就是為了挽救革命所採取的英勇行動。

  南昌起義大大鼓舞了從武漢退出的共產黨員和一部分進步武裝,使他們從黑暗中看到了一線光明,看到了革命的前途和方向,並跟著南昌起義部隊的足跡,紛紛南下,向珠江流域撤退,準備以廣州作為根據地,重整旗鼓,待機再起。

  隨張發奎〔5〕南下的由原武漢軍校改編的第四軍教導團,南行至九江,曾引起張發奎的猜疑被繳了械。學員們的思想十分混亂,唯恐張發奎也效仿蔣介石來個「清黨」,大部分人準備逃亡。經過一番鼓動工作,並指出革命的光明前途,學員們的情緒才安定下來。於是,重新集合起兩千多人,繼續南下。到達萬安,有些人提出就在萬安舉行暴動,把二十六軍的槍械收繳後與南昌起義軍會合。當時團黨委認為應該先鞏固這支武裝,待進到敵人的心臟――廣州之後,再舉行起義。這一方面是南昌起義軍已經南下,沒有聯繫,行動起來孤立無援;另一方面也考慮到廣州是北伐軍的根據地,人民素有革命傳統,在那裡舉行起義,不但有比較堅實的群眾基礎,而且給敵人的打擊也會遠遠超過萬安。為此,團黨委決定教導團繼續隨張發奎向廣州進發。

  十月間,第四軍趕跑了桂系〔6〕軍閥,進駐廣州。

  自國民黨叛變革命後,廣州雖然也為反革命的勢力所統治,但是,經過大革命鍛鍊的、覺悟了的廣州工人、農民和一部分愛國青年知識分子,並沒有被白色恐怖嚇倒。相反的,他們團結得更加緊密了,在共產黨的領導下,繼續進行著英勇的鬥爭。我們回到廣州後,更加鼓舞了他們的鬥爭情緒,革命的氣焰日益高漲。被國民黨破壞的工會組織又恢復起來了,遊行示威的聲勢越來越大,郊區的農民運動也有新的發展。

  廣州的革命群眾曾對張發奎抱著很大的幻想,他們渴望著由北伐軍剩下的最後這支武裝能領導他們繼續革命。南下時,張發奎也還表示願意回廣東繼續革命,可是當他看到廣州人民這種高漲的革命氣焰時,卻又動搖了,最後終於脫下了假左派的外衣,並與汪精衛〔7〕勾結一起,在廣州市內大肆鎮壓工農運動,捕殺共產黨員。這個一度曾是全國革命燈塔的城市,而今也為反革命的陰雲所籠罩,黑暗代替了光明,革命的力量遭到了嚴重的摧殘。面前的事實清楚地告訴了共產黨人:只有拿起武器領導工農群眾起來暴動,否則革命力量必將受到殘酷摧殘。十一月二十六日廣東省委根據黨中央指示,做出了在廣州發動工農兵舉行武裝起義的決定。

  一年多以前,一個熱火朝天的北伐革命,猶如燎原之火,從廣州燒到南昌、燒到武漢、燒遍了整個長江流域。而曾幾何時,由於帝國主義的幹涉,蔣介石的叛變革命,這股燎原之火幾遭撲滅,僅剩下星星火種!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人民,在此歷史緊要關頭,繼續高舉革命大旗,把這星星之火,又從武漢燒到南昌、燒到南方各省、燒到了北伐的策源地――廣州。

  當時張發奎統治下的廣州,正處於不穩定狀態:陳銘樞〔8〕部由汕頭向廣州進軍,黃紹竑〔9〕部在梧州集結,也有進襲廣州的模樣。張發奎不得不集中全力來鞏固自己地盤,決定先對付桂系,然後再對付陳銘樞,於是任命黃琪翔〔10〕為前敵總指揮,把所有的兵力調離廣州,開赴肇慶、梧州一帶,與黃紹竑作戰。同時又把繳了槍的教導團重新武裝起來,以防守廣州。廣州實際上只有教導團及新編成的一個警衛團和一部分警察武裝,敵人內部非常空虛。

  這是舉行武裝起義的大好時機。廣東省委看到這一形勢,立即成立了「行動委員會」,加緊起義的準備工作,把各個工人組織統一組成工人赤衛隊。並秘密地發給武器,把他們武裝起來;通過黨的關係,把大批黨的軍事幹部和省港罷工工人秘密地派進警衛團,使警衛團基本上掌握在我們黨的手裡。十二月七日,「行動委員會」秘密舉行工農兵代表大會,選出執行委員會,決定十三日起義。

  廣州工人階級高漲的革命氣焰,引起了帝國主義與國民黨的注視與警惕,再加上他們得到了我們要在廣州起義的消息,便加緊從中破壞。在帝國主義與南京國民黨的授意下,張發奎匆匆調回了前敵總指揮黃琪翔,並準備解散教導團;同時在十日宣布特別戒嚴令,日夜不停地檢查戶口。遠離廣州的反動軍隊,也開始向廣州活動。在此情況下,「行動委員會」不得不把起義時間提前到十一日。

  十一日早晨二時許,被反動派稱為「赤子赤孫」的教導團學員,在槍斃了張發奎派來的特務參謀長和一些反動軍官後,立即投人了市內的戰鬥。與此同時,潛伏在市內各地的工人赤衛隊,猶如萬箭齊發,攻向各個指定的目標;警衛團也在團長梁秉樞率領下,解除了一部分反動軍官和士兵的武裝後宣布起義。僅一個多小時,教導團第一營和工人赤衛隊第一聯隊即粉碎了敵人在鐵甲車掩護下的負隅頑抗,攻佔了最堅固的反動堡壘公安局,並在那裡成立了蘇維埃政府。其他各路起義隊伍,也先後佔領了無線電局、郵政局、各區警察署,以及其他國民黨的黨政機關。紅旗幾乎插遍全市,大街小巷掛滿了紅布橫額,牆上寫滿了工農革命的標語。僅僅幾個小時前被反革命陰雲所籠罩的廣州,現在又變成了沸騰的、洋溢著勝利的廣州了。

  必須指出,帝國主義的武裝幹涉,使起義軍處於不利的地位。英、美、日等帝國主義,除了出動炮艦不斷向我市區轟擊外,還派海軍陸戰隊在長堤一帶登陸。法帝國主義也參加了這一幹涉。在帝國主義軍艦的掩護下,市內反革命部隊向我展開了猛烈的反撲。廣州郊外的敵人,也準備前來增援。起義開始後不久,起義總指揮部討論了當前局勢,當時曾提出:應該迅速停止槍聲,建立市內的革命秩序,對一切尚未攻下的殘餘據點,應包圍監視,在政治上瓦解他們,爭取他們;應該以教導團為基礎,迅速擴建軍隊,把工人赤衛隊和教導團合編成立三個師;將戰線推向郊外,發動農民,組織農民隊伍,以便迎擊前來增援的敵人。大家認為這些措施是正確的,可惜時間已不容許我們這樣做,敵人在帝國主義軍艦的幫助下進展很快,我們還來不及在市內建立革命秩序,來不及以教導團為中心擴編武裝力量,更來不及把戰線推到郊外,敵人已從三面圍上來了。從江門趕來的薛嶽〔11〕部,從韶關趕來的許志銳〔12〕部,以及從石龍趕來的李漢魂〔13〕部,很快又搶佔了市內主要據點。在敵強我弱的形勢下,經三晝夜英勇奮戰的起義部隊,不得不撤出了廣州。

  大革命的失敗,固然是由於國民黨的叛變和帝國主義的幹涉,但從工人階級政黨內部來說,經驗不足,領導機關所犯的錯誤,也是革命遭致失敗的原因。大革命一開始,還是處於幼年時代的中國共產黨,雖然那時候就已懂得了武裝鬥爭的重要,但認識還是不足的,而且缺乏積極、正確的方針。特別是大革命後期,由於陳獨秀〔14〕的機會主義領導,不敢放手發動群眾、武裝群眾,不去積極掌握軍隊,把革命的希望寄托在資產階級身上,幻想通過和平方式取得無產階級革命的勝利。這樣,就使黨沒有充分的力量來防止國民黨的叛變,和粉碎他們叛變後對革命的進攻。大革命的失敗,深刻地教育了中國共產黨人,使他們從慘痛的教訓中徹底認識了:中國革命只能由共產黨來領導,資產階級以及其他一切階層都不能領導中國革命取得徹底的勝利;中國革命的主要形式不可能是和平的,而只能是武裝的革命反對武裝的反革命;中國革命必須要有自己的革命的軍隊,沒有革命軍隊就沒有革命的一切。南昌起義、秋收起義、廣州起義,以及其他各地的武裝起義,就是在這個認識基礎上發起的。這是堅決的、也是艱苦的大轉變。由此起點,便開始了土地革命戰爭――由共產黨單獨領導的工農革命,並開始創建了中國人民自己的軍隊――中國工農紅軍。

  因此,廣州起義就絕不是消極的「退兵之一戰」,而是在這個轉折關頭,黨為了挽救革命,為了粉碎反革命的猖狂進攻,奮起領導革命人民,向反革命勢力進行的一次積極的、英勇的反擊。正如毛主席在《論聯合政府》一書中所說的:英雄的中國共產黨和中國革命人民「並沒有被嚇倒,被徵服,被殺絕。他們從地下爬起來,揩乾淨身上的血跡,掩埋好同伴的屍首,他們又繼續戰鬥了」。

  廣州起義雖然失敗了,但並沒有完全失敗,從廣州撤出的一部分起義武裝,後來又分別與東江、左右江一帶的農民起義武裝會合,把革命種子傳播到廣大農村,繼續進行著革命鬥爭。

  廣州起義留下的教訓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的一條是:無產階級先鋒隊要派自己的幹部下鄉。當時革命已經轉入低潮,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革命最迫切的任務不可能是馬上奪取城市,而是如何保存力量,把它轉入反革命勢力薄弱的農村,組織、發動廣大農民進行遊擊戰爭,建立和發展農村根據地,並依靠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取得革命勝利。革命離開了鞏固的工農聯盟,沒有農民積極參加,勝利是不可能的。可是這些教訓,直到廣州起義失敗以後相當長的時期內,還沒有被一些黨的領導同志所認識。我們當時的頭腦,還充滿著資產階級舊民主主義革命的以城市為根據地的思想,對農民的力量沒有正確的認識。只有毛主席在領導中國革命的實際鬥爭中,根據馬克思列寧主義的普遍真理,結合中國民族特點,創造性地解決了這一關係著中國革命成敗的根本問題,並依據這一原理,指導革命在中國取得了勝利。如果廣州起義不留戀城市,在起義之後自覺地、主動地迅速向農村發展,與當時正蓬勃發展著的海陸豐農民運動〔15〕油配合,建立農村根據地,開展以土地革命為中心內容的遊擊戰爭,那末,起義將會取得更大的勝利。

  注 釋

  *本文原載於一九五八年七月三十日《人民日報》。

  〔1〕一九二七年四月十二日和七月十五日,國民黨內的蔣介石集團和汪精衛集團相繼在上海和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公開殘酷屠殺大批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中國共產黨為了反擊國民黨的屠殺政策,於同年八月一日,在周恩來、賀龍、葉挺、朱德、劉伯承等直接領導下,在南昌發動武裝起義,打響了中國人民武裝反對國民黨反動派的第一槍。起義部隊有賀龍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二十軍,葉挺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十一軍和朱德率領的國民革命軍第三軍軍官教育團以及第四軍第二十五師一部共二萬餘人。起義部隊於當日佔領南昌,三日起陸續南下進軍廣東,十月初在潮汕一帶遇到優勢敵軍的圍攻而失敗。保存下來的起義部隊,一部分在東江地區繼續活動;另一部分在朱德、陳毅等率領下,一九二八年四月到達井岡山和毛澤東領導的工農革命武裝會合,合編為工農革命軍第四軍。

  〔2〕 秋收起義指一九二七年九月毛澤東領導的在湖南江西邊界地區修水、銅鼓、醴陵、平江、瀏陽等縣舉行的武裝起義。參加這次起義的工農武裝和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部警衛團(武漢國民政府警衛團),組成了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十月間,這支軍隊在毛澤東領導下轉戰到井岡山,在那裡建立了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3〕這裡指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因校址設在廣州東郊的黃埔長州島,所以通稱黃埔軍校。它是一九二四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幫助下創辦的,一九二六年改組為中央軍事政治學校。在一九二七年蔣介石背叛革命以前,這是一所國共合作的革命軍校。孫中山兼任軍校總理,廖仲愷任黨代表,蔣介石任校長。中國共產黨人周恩來、悍代英、蕭楚女、熊雄、聶榮臻以及後來入黨的葉劍英等同志,曾先後在這個學校擔任政治工作和其他工作,以革命精神為當時的革命軍隊培養了大批骨幹,其中包括不少的共產黨員和共產主義青年團員。

  〔4〕 陳炯明,曾任廣東省省長兼粵軍總司令等職。一九二二年六月發動反對孫中山的軍事政變。一九二三年一月,被擁護孫中山的軍隊逐出廣州。一九二五年,其所部武裝力量在廣州革命政府發動的兩次東徵戰役中被殲滅。

  〔5〕 張發奎,一九二七年任武漢國民黨中央軍事委員會委員、國民革命軍第四集團軍第二方面軍總指揮。

  〔6〕 桂係指以李宗仁、白崇禧等為首的廣西地方軍事集團。一九二七年時與粵系李濟深部共同控制廣東。

  〔7〕汪精衛,當時任國民政府主席。一九二七年七月十五日在武漢發動反革命政變。

  〔8〕 陳銘樞,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第十一軍軍長。

  〔9〕 黃紹竑,國民黨桂系首領之一。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副總指揮兼第十五軍軍長、廣西省政府主席。

  〔10〕 黃琪翔,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軍長。

  〔11〕 薛嶽,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五軍新編第二師師長。

  〔12〕 許志銳,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六師師長。

  〔13〕 李漢魂,當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四軍第二十五師師長。

  〔14〕 陳獨秀,中國共產黨的主要創建人之一。在黨成立後的最初六年中是黨的主要領導人。一九二七年上半年中國共產黨內以陳獨秀為代表的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放棄對於農民群眾、城市小資產階級和中等資產階級的領導權,尤其是放棄對於武裝力量的領導權,主張一切聯合,否認鬥爭,對國民黨右派反共反人民的陰謀活動採取妥協投降的政策,以致當大地主大資產階級的代表蔣介石、汪精衛先後背叛革命,向人民突然襲擊的時候,中國共產黨和廣大人民不能組織有效的抵抗,使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遭到失敗。同年八月七日,中共中央在漢口召開緊急會議,總結大革命失敗的經驗教訓,結束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在中共中央的統治。

  〔15〕廣東省東部沿海的海豐、陸豐等地的農民在大革命期間,在共產黨員彭湃的領導下,形成了強大的農民運動。一九二七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該地農民於這年的五月和九月舉行起義,都曾建立過革命政權。在同年十月舉行的起義中建立的革命政權,一直堅持到一九二八年三月。

  

《葉劍英軍事文選》

相關焦點

  • 曆法專家:今年有兩個農曆七月 六月沒有三十日
    曆法專家:今年有兩個農曆七月 六月沒有三十日www.zjol.com.cn 2006年07月27日 12:42:21  浙江在線新聞網站   前天7月25日,是農曆七月初一,然而錢江晚報報頭上卻誤登成了農曆六月三十日,在此向讀者致歉。
  • 走進廣州起義紀念館,一場「沉浸式話劇」看得我們熱淚盈眶……
    這一切的幸福都得來不易 我們的安定生活是用多少先輩的血汗換來的 國慶節前夕 9月28日晚上 我們帶著各位家長和童鞋們 來到廣州起義紀念館 一起在「1927·廣州起義
  • 農曆七月鬼門開 開和關的時間2020
    七月鬼門開和關的時間2020是什麼呢?接下來就跟隨本期的老黃曆一起來看看吧!中元節燒紙五大講究 中元節燒紙禁忌農曆七月鬼門開 在民間傳說當中,農曆七月是鬼門大開的時間。而到了七月十五的時候是高潮,也將農曆七月十五稱為是鬼節。
  • 《十年三月三十日》徐正溪再演男二,他太難了!
    新劇《十年三月三十日》,徐正溪再次上演男二號,他太難了。這種都市職場勵志劇,徐正溪也不是頭一次演了,尤其是在近代都市劇《男兒本色》中飾演施孝仁一角。若不是新劇《十年三月三十日》,而徐正溪也許會隨著時間而消逝。徐正溪演的男二號也是從2010年劉燁主演的《男兒本色》而來。雖然那時候剛出道不久,雖然演個男二號不是很過分,但是在這之後,也是沒有火起來。尤其是在電視劇《翩翩冷少俏佳人》中,好不容易飾演了一回男一號。但是由於該電視劇的劇情或者資金不到位,也是沒有拍出好的效果來。至此,徐正溪又繼續回歸大眾。
  • 廣州起義十位領導人,走出三位元帥,五人成為烈士
    廣州起義是三大起義中最後一次,這次起義嘗試在城市建立政權,由於敵人眾多而失敗。這次起義犧牲了5000多人,領導人中也有多人成為烈士。
  • 廣州起義十位領導人,走出三位元帥,五人成為烈士_手機新浪網
    廣州起義十位領導人,走出三位元帥,五人成為烈士天地史話君 2020-12-23 21:01廣州起義是三大起義中最後一次,這次起義嘗試在城市建立政權,由於敵人眾多而失敗。這次起義犧牲了5000多人,領導人中也有多人成為烈士。 十、陳鬱早年當海員,負責海員工會工作。1927年10月,擔任中共廣東省委常委,職工運動委員會書記。
  • 在廣州起義中,這位總指揮壯烈犧牲
    張太雷廣州起義在中國革命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作為廣州起義領導人、中國共產黨的創建人之一張太雷的英名,將和這不朽的歷史事件一起,永載史冊。張太雷,1898年6月生,江蘇常州人。1915年考入天津北洋大學法科學習。1919年投身五四運動。1920年10月參加北京共產主義小組。
  • 《十年十月三十日》竇驍古力娜紮上演虐戀情深
    一個好的演員要遇不上好的導演,很可能會導致作品失敗。但若是與好的故事相遇,演繹都市年輕人的成長,這樣的劇很快就紅了。比如竇驍他的新劇《十年十月三十日》將播,化身冰山總裁,女主是她令人期待,該劇以十年為界限,講述了女主角和男主角在十年間共同的煎熬,共同的成長。
  • 七月是恐怖的鬼月嗎,其實它是報恩祈福的吉祥月
    在我國的傳統習俗中,常把七月稱為「鬼月」,從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至七月三十日鬼門關閉。按照民間習俗的說法,從農曆七月初一起地獄之門打開,讓那些終年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了卻人間業債,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 法國大革命造就拿破崙?
    法國大革命是歐洲歷史上,最重要的歷史事件之一。其率先拉開了歐洲反對王權的民主化進程,震驚了當時還普遍採用君主制的西方世界。而在這場震驚世界的革命中,有一個人脫穎而出。他就是後世著名的戰神拿破崙,法蘭西人的皇帝。然而法國大革命造就了拿破崙,那沒有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命運又會如何呢?
  • 周末薦書:《舊制度與大革命》
    出身貴族世家,歷經法蘭西第一帝國、波旁王朝、七月王朝、法蘭西第二共和國、法蘭西第二帝國五個朝代。前期熱心政治,1838年出任眾議院議員,1848年二月革命後參與制定第二共和國憲法,1849年一度出任外交部長。1851年路易-拿破崙·波拿巴建立第二帝國,託克維爾因反對他稱帝而被捕,獲釋後對政治日益失望,從政治舞臺上逐漸淡出,主要從事歷史研究,直至1859年病逝。
  • 反思法國大革命
    這本書就是19世紀的法國學者亞歷克西·託克維爾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2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紀委書記王歧山在座談會上向專家們推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者看的是後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 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暨「尋找烈士後人」活動啟動儀式舉行
    紀念廣州起義93周年暨「尋找烈士後人」活動啟動儀式舉行金羊網  作者:侯夢菲 李瀅  2020-12-11 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侯夢菲 實習生 李瀅鬱郁青柏掩忠骨,烈烈英魂訴長風。
  • 農曆七月廿九,地藏王菩薩聖誕日的由來
    地藏王菩薩的聖誕日,是每年的農曆七月三十日,但今年農曆七月是小月,只有二十九天,所以今年的地藏王菩薩聖誕為農曆七月廿九日。地藏比丘帶領大眾在九華山精進修行,影響巨大,自他二十四歲上九華山,到開元二十六年七月三十日圓寂,在九華山度過了七十五年的春秋,世壽九十九歲。大家都認為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薩的化身,所以九華山就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聞名世界,成為中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每年到了農曆七月三十日(小月二十九日),九華山的香火都特別旺盛,前來朝山進香的信眾都很多,可見地藏菩薩與我們中國的眾生確實很有緣。
  • 講座實錄|人民大學教授周淑真:舊制度與大革命的真義(上)
    ,對於法國大革命,從我們讀經典來講,託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我們到底應該怎麼去看?拿破崙當王國,1819年到1848年是君主立憲制, 1830年還換了一個朝代,經過了七月革命,或者是二月革命,路易十八去世以後由他弟弟來當皇帝,叫做奧爾良王朝,是家族中間的一支。1848年革命推翻帝制,又建立第二共和國。緊接著以後,1852年第二共和失敗,拿破崙三世建立第二帝國,統治到1870年,普法戰爭,德國實現了統一,法國失敗了。
  • 農曆七月為什麼是鬼月 這和中元節有很大關係
    在民間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這個月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禁忌事情,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好,至於為什麼是鬼月這還和中元節有關。   相傳,從每年農曆的七月一日起,陰間的鬼門就會打開並且一直保持這種開放狀態到三十日才會再度關閉。所以整個的農曆七月直接被稱為了鬼月。
  • 原創┃ 反思法國大革命
    這本書就是19世紀的法國學者亞歷克西·託克維爾的著作《舊制度與大革命》。2012年11月30日,新任中紀委書記王歧山在座談會上向專家們推薦:「我們現在很多的學者看的是後資本主義時期的書,應該看一下前期的東西,希望大家看一下《舊制度與大革命》。」
  • 農曆七月為什麼不能出門 因為這個月百鬼夜行
    農曆七月被我們人民稱作是鬼月,傳說這個月到來的時候會鬼門大開,所以有很多禁忌事項是需要大家了解的,有一些事情儘量不要去做。   進入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但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認為七月是鬼月。
  • 農曆七月三十是 「落蘇節」,也是「地藏節」
    農曆七月三十是 「落蘇節」,也是「地藏節」。「落蘇節」「落蘇」是茄子的俗稱,「落蘇節」,孩子們最關心的是落蘇燈,取「落得舒適安逸」之意。當今落蘇節已沒落,但浦東農村等地仍有舊俗,在農曆七月三十日晚上點香,把香一根根插在屋子周圍。大人會給孩子做茄子燈,把點好的香插在茄子上,再固定在小竹竿上,與黑暗中舞動小竹竿,閃著光點的茄子舞成光圈燈煞是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