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有寶媽問,有關寶寶出牙的問題:寶寶什麼時候出第一顆牙?需要注意什麼問題嗎同齡的寶寶早都出牙了,我家寶寶都11個月了怎麼還不出牙?寶寶出牙晚是不是缺鈣?需不需要補鈣......
寶寶的出牙問題一直都是寶媽們較為關注的話題,寶媽們密切關注著寶寶出牙的每個階段,生怕寶寶牙齒發育落後。因為出牙情況不僅關係著寶寶的健康,還會影響寶寶的顏值。
今天,小編就來解答寶媽們心中的疑惑,咱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寶寶出牙的那些事吧~
寶寶出牙的一般規律
出牙時間:
寶媽們總是喜歡將自家寶寶與同齡寶寶對比,看到別家寶寶先出牙就急得不得了。
其實,每個寶寶出牙的時間有很大的差異,有的早一些有的晚一些。
大部分寶寶通常會在出生後第6-7個月出牙,有些出牙早的寶寶可能在4個月左右就出牙了,有些出牙晚的寶寶可能要在10個月左右才能出牙。
其實,寶寶只要在1歲前出牙就沒問題,不需要糾結早晚。如果過了這個時間寶寶還未出牙,則需要查找一下原因了。
美國牙科協會建議,如果寶寶到18個月時還沒有出第一顆牙則需要看醫生。
出牙順序:
除了出牙時間,寶寶的出牙順序也是有一定規律的,大部分寶寶的牙齒會按照以下圖片的順序生長:
看到這裡,有的寶媽提出疑問了,為啥我家寶寶上門牙先長出來?是不是有什麼問題?
寶媽們也不必擔心,這個出牙順序也不是唯一標準,每個寶寶的出牙順序也存在個體差異。
除此之外,寶寶出牙順序「不按套路出牌」也可能是因為乳牙產生了病狀,不能正常生長;或是因為寶寶好動喜歡咬東西影響出牙順序。
這些都屬於正常現象,只要寶寶的乳牙能夠在兩周歲半到三周歲時全部長出就沒問題。
寶寶出牙晚的原因
在很多家長的意識裡,寶寶出牙晚是因為缺鈣,實際上出牙與遺傳和營養有關,與缺鈣關係不大,寶寶缺鈣會影響出牙的質量,不會影響出牙的早晚。
1、遺傳因素:
寶寶出牙的時間和遺傳有一定的關係,如果家長小時候出牙晚,是會影響到寶寶出牙的。
而且,寶寶的牙齒質量也是會遺傳的,如果寶媽奶爸都擁有一口整齊漂亮的牙齒,那麼寶寶牙齒也不會太差。
2、生產因素:
如果寶媽在孕期營養攝入不足,也會影響肚子裡寶寶的牙齒發育。
如果寶寶是早產兒,身體發育情況落後於足月寶寶,乳牙萌出的時間也會稍晚一些。
3、輔食因素
其實,寶寶出生後就有牙齒了,只不過藏在了牙齦下面。隨著營養的攝入、寶寶的發育、日常的咀嚼慢慢萌出。
如果家長一直讓寶寶吃流質食物,不僅營養跟不上,還會讓寶寶的牙齒得不到應有的「刺激」從而影響寶寶出牙。
幫助寶寶刺激出牙的最好辦法就是練習咀嚼,通過咀嚼對牙齦的按摩促使乳牙儘早萌出。
建議儘早讓寶寶嘗試半固體、固體食物,這樣不僅可以刺激寶寶出牙,還能促進口腔血液循環加快牙齒的發育。
4、疾病因素
如果寶寶患有唐氏症、腦下垂體分泌異常、外胚層發育不全症候群等疾病,也可能會影響乳牙的萌出。
如果排除了以上幾種原因,就要及時帶寶寶就醫檢查,排除一下其他影響出牙的因素。
寶寶出牙後如何護理?
寶寶的口腔護理要從出生就開始進行,牙齒護理要從第一顆萌出的乳牙開始。
有的寶媽認為寶寶的乳牙壞了沒關係,等到換牙後就好了。蛀牙不僅會使寶寶疼痛難耐,還會影響恆牙的生長。
如果家長不想寶寶將來受罪,就要從第一顆乳牙開始好好護理。
每天起床後、睡覺前用指套牙刷或專用牙刷,輕輕擦拭寶寶的牙齒和舌頭。
寶媽們選擇的牙具要柔軟,清潔時不要用力擦拭,以免擦破寶寶牙齦和頰黏膜,反而招致感染。
美國牙科協會建議,寶寶萌出第一顆乳牙時就應該使用含氟牙膏了。
有的家長拒絕給孩子使用牙膏,擔心含氟牙膏有毒,其實,只要按照說明書上的劑量使用根本不用擔心。
三歲以下的孩子建議牙膏的使用量為米粒大小(三歲以上為豌豆大小的量),即使孩子不小心吞咽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含氟牙膏可以有效防止蛀牙的生長,大人和孩子都可以放心使用。
實驗數據表明,每天正確使用含氟牙膏刷牙兩次,可以減少80%的齲齒。
如果家長怕寶寶接受不了牙膏的味道,可以先用乾淨紗布包裹自己的食指,沾淨水後幫寶寶清洗口腔,洗去牙齒及牙床上的附著物。
待適應1個月後,再嘗試給寶寶使用含氟牙膏。
一歲以上的寶寶,家長們就可以開始引導寶寶刷牙了,給寶寶示範刷牙的動作,手把手教寶寶。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形成刷牙的意識,為以後寶寶自主刷牙提供基礎。
另外,建議家長們定時帶寶寶去牙醫門診檢查,一旦發現問題儘早治療。
溫馨提示
除了用牙刷牙膏外,家長們還可以使用兒童專用牙線幫助寶寶清理牙齒間的縫隙。使用牙線不會讓寶寶牙縫變大,還可以減少牙齒鄰面蛀牙,維護牙齒健康。
來源:愛兒康若有侵權,請聯繫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