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一種真實的感覺

2021-02-23 用愛護生命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是一種真實的感覺

 

        我的老師是一位儒、釋、道俱通的大家。由於老師不搞磕頭拜師,我也僅得其所傳之九牛一毛,是他眾多學生中的普通一員。所以,雖敬之若父,卻不敢稱之為「師父」,也不敢自稱為他的「徒弟」。當有人問我的師父是誰時,我只是怯怯地說「我的老師……」之所以怯怯地,是沒有底氣,怕自己修行不好,辱沒了老師的名聲。

       我曾經在我老師創辦的學院工作,擔任培訓部部長多年,乃至後來做了老師的助理,協助他管理學院的工作。於是,我在同學中有了一定的「威望」,用現在的話說,有了「人氣」,有了大量的「粉絲」。有的「粉絲」竟在97年至今的20年間,奔波於中國、馬來西亞、印尼、新加坡等地參加學習班多達46次。「粉絲們」長期的認可感動著我,也鼓勵著我,我也和他們成了如家人般的朋友。

        借著老師的名望、「部長」的身份,憑著過去的人氣,得益於老學員、老粉絲、老朋友的寬容、理解與關愛,這些年來,在國內外的講課都進行得很順利。

       有一天,我忽然想,若跳出熟悉的圈子,到一個陌生的環境,給完全不認識我的人講課,完全不提及我的老師。也就是說,沒了那個所謂「培訓部長」的身份,沒了我老師的光環,以真實的我面對同學,又會如何呢?

 

       這麼一想,驀然一驚。不由得靜默深思。

       我發現老師智慧得如一座寶庫,光芒四射。我站在寶庫外面,光照在了我的身上,讓我看起來也在發光。

       過去的三十年間,我只是靠著老師的光芒「狐假虎威」、「光鮮亮麗」地到處講課。更可怕的是,自己時常都認為光是自己發出的。當得到掌聲時還自鳴得意、沾沾自喜……完全沒有意識到自己是大大的名不副實。褪去了光環,真實的自己是多麼孤陋寡聞、空虛淺薄。

 

       齊白石講「似我者死,學我者生」。我告誡自己,不能修有口無心的「口頭禪」,行徒具形骸的「模仿秀」,當沒有生命的「傳話筒」,更不能「打旗號」、「拉大旗」,「指佛穿衣,賴佛吃飯」。而要自覺、勤奮地去領悟老師的口傳心授,去踐行古聖先賢的智慧以讓中華文化通過自己踏實的工作、健康的生命而綻放出利益社會的光彩。

 

       於是,我試著走出老圈子,去面對陌生的群體;褪去光芒,去接納挑剔的目光;忘掉過去,去展現真誠的自己。

       ……

       這個過程並不輕鬆。可一段時間以後,我發現,老師不再掛在嘴上,而是活在心裡、化在了生命裡。我好像成為了老師的一部分,老師也成為我的一部分。

       此時,會發現我心中也有寶庫,也會發光……

       我們常把老師比喻為蠟燭,燃燒自己,照亮他人。我想,作為學生,可不能沾著老師的光去顯擺自己,而要敬請老師的光入內,點亮心燈,明亮生命,將智慧之光代代相傳。

       有了被點亮的心境,有了被喚醒的感覺,如此,才敢弱弱地說:「老師,我是您的學生。」

       雖然弱弱的,雖然九牛一毛,但那是一種傳承的感覺,傳承著光明,傳承著希望,傳承著正氣,傳承著精神血脈……

       如傳承了父母的生命基因一樣,傳承了老師的文化基因。

       於是,我真實感受到了「師父」的含義,也明白了「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的古訓。

       感受到?

       是的,這是一種感覺,一種植根內心的獲得感,一種承繼血脈的貫通感,一種同天共地的一體感。只要心裡有,不能天天耳提面命也沒有關係;只要內心誠,縱使時空變換也心感意通。這種感覺真實而鮮活。有了它,頓時覺得生命飽滿而充滿生機,內心安定而坦蕩無憂。

       父母給了我生命,老師讓生命光明。

 

       

       我時常想,往周圍看,「三人行,必有我師」,往上追溯,我的老師,我老師的老師乃至堯、舜、禹、湯、文、武……古聖先賢豈不都是我的老師?我的體內不也流淌著他們的血脈,貯藏著他們的靈魂?

       於是,我便不是我,和每一個炎黃子孫一樣,我們都是一個大的存在——人類智慧、聖賢德性的傳承者。

       如此看來,你我不都是——師承聖賢?

      「師承聖賢」,這讓我想起明道先生之言「先聖后聖,若合符節。非傳聖人之道,傳聖人之心也。非傳聖人之心也,傳己之心也。己之心無異聖人之心:廣大無垠,萬善皆備。欲傳聖人之道,擴充此心焉耳。」

       ——師承聖賢,擴充此心。

       按此心法整頓精神,莊嚴氣質,內心便立刻恭恭敬敬、安安靜靜、乾乾淨淨。於是,便會對手上的工作認認真真,對周圍的人誠誠懇懇,對家國天地赤子丹心……

       如此踐行,不僅可使得身心健康、工作順利、家庭幸福。更能讓自己充滿「位卑未敢忘憂國」的報國情懷,「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氣,「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獻身精神。

      這是根本的傳承,傳承中華民族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民族精神。

      

相關焦點

  • 教師節:師恩難忘,一日為師,終生為師
    一日為師,終生為師。最後祝天下所有的老師節日快樂,生命快樂!
  •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天下有一種教師沒有編制,也沒有周末雙休,更少有新聞讚美,卻依然努力著用紅黑兩色教育好每一個孩子;他們也不斷嘗試與創新更好的教法。無怨無悔地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們執著著自己的教育夢想,哪怕只有一個欣賞和跟隨者;他們為生存但絕不僅僅為生存,他們有夢想但絕不僅僅滿足有夢想,他們能高效教學但絕不僅僅止步於教學,他們更希望通過這樣的教學教會孩子更多,更好的東西。
  •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駐守大山,只為守侯一生的愛。中國是一個正能量的國家,我們時刻被愛包圍。中國的人民是善良的。我們的人民教師更是如此。我非常珍惜『如果我能柱著雙拐工作到退休也算是人生中的一種勝利。如果有一天能恢復健康,我要把書交的更好,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一起奔跑。如果給我一天健康,問我最想幹什麼,我還是毫不猶豫的說,想當老師,堅守崗位,與孩子們一起。零落成泥更護花的例子不勝枚舉,懂得感恩,心中有愛能讓這世界變得光亮與溫暖。也許我們不能像曾維奮那般堅韌與偉大。
  • 一日為師 終身為父
    顯教、密教、道教、保安宮,還有那個老蕭、清上師、妙師……,每個人都在街口搶人、搶信徒,你們過去就好了,不用來找我!我這裡沒什麼好玩的東西。這裡是要學習的,聽清楚了沒有? 有師父罵是很幸福的事 跟師父學佛法,「一日為師,終生為父」師父應該有權利罵你吧?連這個權利都不給師父,那就不用拜師啦!我覺得有師父罵是很幸福的事情,不是嗎?
  • 感恩: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叫一聲老師,一生是老師!
  • 推崇一日為師終身為父,三節兩壽還要送肉,原來古代這樣尊師
    最令人記憶猶新的一句話便是「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的說法。這句話出自關漢卿的雜劇《玉鏡臺》二折:「小姐拜哥哥,一日為師,終身為父。「其意思就是:哪怕只做了一天的老師,也要像對待自己的父親一樣終身尊敬有加。
  •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意思是哪怕只教過自己一天的老師,也要一輩子當做父親看待。比喻對待老師要像對待父親一樣敬重。桃李滿天下,九月報師恩。
  • 感恩教師節:一日為師,終身為師!
    您就是參天大樹,為我們抵擋風雨,您就是恩人貴人,為我們指引方向,您就像蠟燭,照亮別人,燃燒自己。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叫一聲老師,一生是老師!千言萬語,無法表達,師恩太重,無以回報。只求上天神明,保佑我們的老師,身體健健康康,一切順順利利!
  • 為師如此,夫復何求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簡直太貼切了。兢兢業業做了一輩子教師的黃冠群,早已桃李滿天下,學生們也大多七老八十的了,他們心中就是放不下黃老師,可見其師生感情不一般啊。現在已少有這樣的師生情了,沒有學鬧,群裡不給老師發飆算尊重了,遑論其它。」
  • 對話|Jenny:一日為師,終身為友
    一次無意間的路過,就被能動英語所吸引,默默為未來的路打下了堅實而堅定的一步。說起Jenny,其實她是一位與其他教師經歷完全不同的英語老師。Jenny曾有一段非常寶貴的工作經歷,可以說那段時間奠定了她用拓展性思維去教授孩子英語的基礎。
  • 一日為師,終身為師!(感恩教師節)
    教師,為國家培養棟梁,老師,讓我們成為人才。一日為師,終身為師,叫一聲老師,是一生的老師。師恩如山,無以回報,師恩似海,永生不忘。
  • 「謝師」,世界共同的語言 一日為師,終身為友
    例如,我自己鑽研的時候,他不會強求我一定去找他;但我學習上有任何問題,他隨時會為我解答,就像一個沉默可靠的「領路人」。我還記得,當年我和夫人在美國結婚,他專門坐飛機來證婚,清晨五點趕到我們所在的城市,下午就神採奕奕出現在我身邊。  臨畢業時,我請人畫了一幅中國水墨畫送給他。十多年過去了,前些日子我去他家裡拜訪,看到那幅畫就掛在客廳裡,頓時心裡暖暖的。
  • 伍罡:一日為父母,終生拜師傅(上)
    在這部發表於上世紀七十年代的著作中,米德從文化傳遞的方式出發,把整個人類的文化劃分為三種基本類型:既成文化(POST-FIGURATIVE)、互濟文化(CO-FIGURATIVE)和未成文化(PRE-FIGURATIVE)。
  • 漢明帝尊師: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司馬光的《資治通鑑·漢明帝永平二年》中寫道:「及即帝位,猶尊榮以師禮」,翻譯過來就是漢明帝登基為皇帝後,依舊尊重桓榮並且按照師禮相待。大家都知道,皇帝是最高統治者,受眾人朝拜,身份尤為尊貴。但即使是一個身份如此尊貴的人,面對自己的老師,也放下了自己的身份,遵從師禮。可見,當今時代的學生,更應該要繼續傳承優秀禮儀——尊師重道。
  •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
    無怨無悔作春蠶,鞠躬盡瘁為孺牛。雄鵬一鳴沖天起,成功彼岸喜豐收。數千龍鳳躍高崗,百萬棟梁領風騷。恩師情懷千載重,園丁功德萬古流。
  • 每日一句增廣賢文:一字為師,終生感恩
    一字為師,終身如父。忘恩負義,禽獸之徒。勸君莫將油炒菜,留與兒孫夜讀書。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譯文:從一個人那裡學到的知識,可以運用在成千上萬人的身上。只要從別人那裡獲得過點滴知識,就要終身像尊敬父親那樣尊敬他。忘恩負義的人,如同禽獸一般。奉勸父母不要用油來炒菜,而要留給兒孫們夜間點燈讀書用。書中有功名利祿,書中有嬌妻美妾。
  • 「終身教育」還是「終生教育」
    就字面講,「終生」應指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的一生。依據這個理解,一個人從小時候就不愛吃肉甚至根本不吃肉,一直到老,應當說「終生吃素」;一個人受某種影響,從小就受戒,一輩子信佛,可以說「終生信佛」。同樣還可以說「這個人終生住在山溝裡,沒有見過世面」「他終生膽小怕事」等。然這些都與事業無關,至少關係不大。  「終身」的「身」似可理解為某種身份。「終身」指具有某種身份後直至去世的一生。
  • 一日為師,終生滿懷感恩之心!
    駐守大山,只為守侯一生的愛。中國是一個正能量的國家,我們時刻被愛包圍。中國的人民是善良的。我們的人民教師更是如此。我非常珍惜『如果我能柱著雙拐工作到退休也算是人生中的一種勝利。如果有一天能恢復健康,我要把書交的更好,和孩子們一起玩遊戲,一起奔跑。如果給我一天健康,問我最想幹什麼,我還是毫不猶豫的說,想當老師,堅守崗位,與孩子們一起。零落成泥更護花的例子不勝枚舉,懂得感恩,心中有愛能讓這世界變得光亮與溫暖。也許我們不能像曾維奮那般堅韌與偉大。
  • ​是「終身教育」還是「終生教育」?
    就字面講,「終生」應指一個人從出生到去世的一生。依據這個理解,一個人從小時候就不愛吃肉甚至根本不吃肉,一直到老,應當說「終生吃素」;一個人受某種影響,從小就受戒,一輩子信佛,可以說「終生信佛」。同樣還可以說「這個人終生住在山溝裡,沒有見過世面」「他終生膽小怕事」等。然這些都與事業無關,至少關係不大。  「終身」的「身」似可理解為某種身份。「終身」指具有某種身份後直至去世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