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大直播平臺的火爆,大量的網紅美食層出不窮,年輕消費者樂於嘗鮮,緊跟潮流,一時間各種各樣創新美食,充斥朋友圈。這類網紅食品,往往都是炒作一個噱頭,用一個標新立異的外觀,吸引消費者的好奇心,卻很容易讓人忽略其中的食品安全問題。
事件回顧:
最近美國佛羅裡達州一名兒童因為吃用液氮冰激凌引發哮喘,其母在「臉書」上寫道,孩子有輕微的哮喘症,在食用了冒煙冰激凌之後,開始劇烈的咳嗽,引發呼吸困難,在醫院搶救後,才有所好轉。
無獨有偶,廣西柳州也曝出,5歲女童因食用液氮冰激凌,因紙碗滴漏液氮,導致腹部凍傷,家長和經營者產生糾紛。
現場走訪:
據一名在河北秦皇島某步行街購買過液氮冰激凌的消費者介紹,製作者將冰激凌軟糊,直接擠到液氮中,簡單的攪拌幾下,就完成了製作。這種冒煙冰激凌售價每份15元,吸引了的不少年輕人駐足購買。冰激凌託在手上,白煙呼呼地順著手往下淌,入口以後嘴巴和鼻孔馬上噴出白色的霧氣。很多消費者買到以後,第一件事就是用手機拍照、拍視頻,這位年輕的消費者告訴記者:「這種冰激凌口感比較淡,只是外觀酷炫。」
記者詢問一家液氮食品製作商家其產品是否安全時,商戶告訴記者:「這種食品非常安全,製作過程中,只要不直接接觸液氮,是沒有任何危險的。」為證明冒煙冰激凌食用安全性,商戶用勺子舀了一點液氮,直接潑在自己的手臂上,液氮還沒有接觸到手臂,就已經變成了一股白煙飄散了。商戶說:「液氮冰激凌出事就兩點,要麼就是碗漏了,皮膚直接接觸液氮了,要麼就是製作的時候沒控制好液氮的量。」
行業狀況:
餐飲行業資深人士對記者說:「目前使用液氮製作菜餚,在餐飲行業並不普遍,在一些高檔的西餐廳,會用液氮製作分子美食,比如將糊狀食材,通過液氮的冷凍做成法式甜餅,因為液氮的在真空下可以把粒子壓的更細。這種做法只是一種比較小眾的美食創意,並不能普及開,成為一種主流的烹飪方式。」「由於液氮在常壓下可低至-196℃,在後廚使用液氮有嚴格的安全制度,一旦使用不慎,會造成嚴重的凍傷。廚師製作液氮美食的時候,必須要佩戴防護眼鏡和低溫手套,因為一旦手直接接觸到液氮,就會瞬間冷凍,脆的像塊玻璃。」
專家解讀:
液氮是否可以用於食品製作,食用液氮食品是否安全呢?
記者聯繫到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朱毅副教授,朱教授表示:「目前國內對於食品加工的氮氣是有要求的,和食品接觸的液氮,就應該和氮氣狀態一個純度,對於食品加工的液氮其純度必須達到99.99%,以防止液氮中殘留有害的物質汙染食品。只要是符合食品安全生產規範的液氮,製作的食品是無毒的、安全的。」
朱教授提醒消費者:「食用液氮製作的美食,是視覺與味覺雙重的享受,但是目前液氮分級缺乏有效監管,消費者不能通過肉眼直接判斷液氮的純度,所以選擇信譽好的商家或酒店,才能保證其製作的液氮食品的安全性。美國FDA對液氮食品也是持消極態度,建議消費者避免食用此類食品,以免的發生凍傷等安全事故。消費者在食用液氮食品時,一定要切記,身體不能直接接觸液氮。」
(本報實習記者 賈淘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