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後期使用成本是許多消費者在購買汽車時都考慮的一個因素,除此之外會考慮的就是一線城市所擔憂的搖號上牌了,因此會有相當一部分的消費者會考慮新能源汽車,並且買車時還會有一定的補貼。說到新能源汽車,如今多數消費者對新能源汽車的認知還是有限的。
「純電動汽車一年可以比傳統的燃油汽車節省數萬元,而且後期維護周期長,不需要頻繁更換部件。與燃油汽車相比,使用維護成本相對較低。」這段話相信是大家聽得最多的了。但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帶著懷疑和好奇的心態,我們詳細聊聊新能源汽車。
首先新能源汽車到底是什麼情況之下我們可以買它呢?哪些新能源汽車是可以買的呢?像深圳上海這些一線城市,一塊車牌都比一臺車的價格高的情況下,如果要是連塊車牌都搞不定的話你就不要再談傳統燃油汽車了吧。畢竟新能源汽車能省去千難萬險的搖號之旅。
如果除了以上因素還是執著於新能源汽車的話,建議首先要搞明白這個新能源汽車分為輕混/強混/插電式和純電這幾種。不明白它們之間有什麼區別沒有關係,我們詳細來解釋一下:首先這個輕混/強混技術,比較常見的就是吉利博瑞的GE,豐田的雷凌和卡羅拉。
此類新能源汽車就是啟動的時候呢電機介入,減少車輛油耗,要知道最耗油的階段就是駕駛汽車走走停停和不可避免的頻繁起步,當時速在30公裡以下的時候基本是電機驅動。然後呢當你踩下剎車的時候它會回收電能,如果說是純電狀態下跑的話的基本5公裡以內就會玩完。所以大部分還是以汽油為主,電能為輔助能源。
因為避開了最耗油的階段,基本上油耗就能控制到比純燃油汽車更低,而且此類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損耗沒有那麼大,所以目前來講的話個人覺得穩定性應該是最高的。但是這種車一般純電續航裡程比較低,所以自然是拿不到國家補貼的,因此車價的話可能會貴點點,但是呢我還是首先推薦大家去選這一類。
第二類就是插電式,比如說大家常見比亞迪秦,還有雷凌雙擎的E+,這類車話的就是屬於兩種燃料切換的,你可以純電跑也可以純油跑,純電的話續航裡程一般的也不會特別遠。但是它屬於那種達到拿補貼的標準,也就是純電續航裡程五十公裡往上,所以像這種的話呢,正常的純電上下班用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因為它電池用的還是比較多的,所以後期難免會出現虧電的情況,而且在純燃油跑的油耗呢,還是屬於偏高的啊,畢竟電池還是挺重的。最後呢就是純電動了,這種就不用多介紹了是吧,做得好並價格也很好的像特斯拉蔚來,國產做電池起家的比亞迪;還有那個宣傳各種炸天的小鵬汽車,講句心裡話,個人還是蠻牴觸的。
首先如果說只是城市裡跑一跑,那還行;但如果說偶爾要去到別的地方啊,不知道各位對之前過年的時候看到那些兄弟們開的純電車回家的那個圖片還有沒有印象!冰天雪地坐在充電樁前那個眼神中透露出來的無奈呀,看著都覺得難受!
然後就是冬天虧電,使用時間長了以後的電池的續航裡程損耗等,那基本上都是屬於正常發揮!要記住不是每家純電動汽車廠家都那麼土豪,都像特斯拉是吧,用7000節鋰電池串聯起來,或許有朋友會說,再過幾年你再回頭看看你自己怎麼說的吧,你會覺得我可笑。然後呢我就講一句:未來幾年,如果說要是這個充電的問題得不到解決的話,總不能讓中石化,中石油,中海油他們改行去做充電站吧?再說了,再過幾年或許我早就換機啦,hahahah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