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媳沒有閨女貼心,盼著生閨女怕兒媳以後不孝。你是這樣想的嗎

2020-12-14 農村小胖z

產房的門打開了,是女兒呀,還是兒子呀?是兒子。一臉的不開心。沒有盼到自己的小棉襖。有點高興不起來。這句話影響著80後90後一零後的這些幾代人。五零後60後70後的人們,他們現在都已經是公婆啦。在他們的概念裡面,《兒媳沒有閨女貼心》。所以造就了。80以後幾代人的想法。

在我的家庭裡邊。我的公公也是這樣認為的,她覺得女兒比兒媳貼心。他覺得以後養老還是要靠女兒。其實他自己有沒有想過他是怎麼對自己的兒媳的?有沒有像閨女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媳呢?我給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住婆家而一直住在娘家的原因。

10年我結婚嫁到了他們家,當時婆婆已經得癌症去世兩年。家裡只姊妹三個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妹妹還在上大學。上大學幾年每次回家我都會給她生活費,我是臘月初八結的婚。婚後第三天我又出去打工了。春節也回家了。(過春節肯定要走親戚。走親戚準備禮品的話,都是婆家給準備的。他問我要走幾家,我說四家。當時我公公給我準備了四箱小麵包四箱方便麵。最後不得已的情況下我自己買的禮品。)春節過後第四天我就出去打工了。年底回來,他說我婆婆去世三年辦事沒錢,我跟我妹借的錢讓他辦的事兒。我一直很少在家。但是我公公一年四季的衣服鞋都是我給他買了寄回來的。把他給我親爹一樣的看待。直到13年我生我大兒子回家坐月子。天氣特別熱。我臉上身上長了很多熱膿包,兒子身上長了很多膿瘡,晚上熱得睡不著覺。也不吃也不喝,月子裡邊孩子都瘦了。不像一個初生小孩兒,看著就養不活的那種。我公公說。就得熱熱,這樣才健康。在月子29天的時候,我實在忍受不了了,給我弟打電話。我弟給我來接我,看到我和我兒子的樣子。心痛的就流淚了。直接把我和兒子帶走了。(我說裝一個空調,我公公不讓裝。我浪費電。更別說讓他出錢了。)我兒子到了我娘家一下子睡了12個小時。這年年底,回家過春節。我婆妹妹說她的床躺著不舒服。我公公直接給他買了一個兩米乘兩米二的大床。17年的時候,因為我與老公在鄭州發生了一些事,外債借了30多萬。我公公一分錢都沒有幫我們。(他在家種十畝的,然後他每年差不多有兩萬塊錢的收入。)本身他自己賺的錢,我從來不過問,17年年底我婆妹結婚,她給她拿了5萬。而且還背著我,18年我小兒子出生。我出錢待客他收禮錢,當然我娘家的都給我了。我公公這邊呢,他都收了沒有給我。他說他沒有錢。小兒子出生,我也只是在家做了個月子,滿月就住娘家了。而就在前幾天,他來我娘家這個村吃喜酒。和我婆妹妹一起來的。兩個人見了我小兒子,就像鄰居見了。只是抱抱。沒有給我兒子買一點東西。我兒子很少吃到他姑買的禮品。我給孩兒他爹打電話說咱爸咱妹來,竟然沒給兒子買一點東西,我老公還說我。這只是簡簡單單的一些平常。有很多很多。在這裡真的說不清楚。寫到這裡,我已經淚流滿面。真的很心酸,我待他如親爹,他是怎樣待我的呢?如果你把我當做家人看待,我會比你女兒還要對你好。我想這也是很多兒媳的心聲吧。

相關焦點

  • 和睦的家庭都明事理,婆婆讓閨女給兒媳送柿子,一家人皆大歡喜
    互幫互助,你來我往,尤其是孩子們各自成家立業,還能和睦相處的,實屬不易。畢竟生活中難免勺子碰鍋沿。這位婆婆的做法就很讓我欣賞。婆婆在老家住,各種山貨都忘不了給閨女兒媳。玉米、紅薯,有啥都想著大傢伙。這不,家門口的一棵柿子樹熟了。
  • 孤寡老人的親閨女 家公家婆的好兒媳
    孤寡老人的親閨女家公家婆的好兒媳  【德耀中華】  高惠蘭,海南省樂東縣大安鎮敬老院院長。說是院長,整個敬老院就她一個管理人員,她是院長又是廚師,是採購又是護工。28年來,高惠蘭用她柔弱的肩膀扛起了整個敬老院,讓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年華流淌在與老人們的溫情守望中。
  • 北宋時期的「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是怎麼回事?
    全文字數1583,圖片6張,閱讀時長約5分鐘 在北宋時期,朝野流傳著一句話「天子娶兒媳,皇后嫁閨女」,這是怎麼回事呢? 這句話裡的「天子」,指的是北宋第四位皇帝宋仁宗。
  • 懷孕的時候,婆婆肯主動給你買這4樣東西,是把你當親閨女疼了
    但是也有很多的婆婆由於一些原因,沒有辦法在孕婦的身邊照顧孕婦,但是如果婆婆能在兒媳懷孕的時候,為兒媳買這4種東西,就說明,婆婆為兒媳考慮了很多,真的把兒媳當成親閨女疼了。婆婆主動給你買這4樣東西,是把你當女兒疼了第一種物品:護膚品在女性懷孕之後,體內的激素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很多的孕婦的皮膚都會變的異常敏感不僅特別容易長痘、長斑,皮膚的狀態會變得非常的差,讓孕婦的氣色都變得非常的不好
  • 兒媳穿了一雙新拖鞋,婆婆教訓:「那是給你大嫂準備的,脫下來!」
    結婚之前,小顏的婆婆說自己沒有女兒,會把她這個兒媳當親閨女疼,小顏也是這麼希望的。 當時年紀小,小顏把婆婆的話當真,認為就算做不到親如母女,至少也是個「幹閨女」吧。
  • 導致兒媳寒心的,往往是這樣的行為,做過一個,心就很難再暖熱了
    導語:導致兒媳寒心的,往往是婆婆這樣的行為,做過一個,心就很難再暖熱了俗話說,清官難判家務事。通常,婆媳關係不好一般來說都是因為婆婆控制欲強。但你一定也沒想到,也有媳婦控制欲強的。以下兩個讀者來信說明,控制欲不分年齡啊。兩位婆婆的偏心,讓多少兒媳想離婚。讀者一:婆婆去照顧生病的女婿,是老了指望女兒女婿養老嗎?
  • 小姑子黏在婆家,是不是兒媳一個人的不滿?
    而一個兒子一個閨女的,有可能會上升為嫂子與小姑子之間的爭鋒。自然界有很多動物,都是成年以後必須離開父母的,這樣可以減少矛盾。同樣的,一般兒媳婦在嫁進來後也希望自己單過。這樣可以避免太多的家庭矛盾了,當然,搬出去住的前提是有房,或者寧願出去租房子也不跟公婆住一起。我覺得這是非常理智的做法。
  • 老了體弱多病時,女兒和兒媳哪個更靠得住?聽聽過來人怎麼說
    年紀大了要有人照顧,所以很多人,尤其是老年人,心中都會有一個疑問,自己的老年生活,兒媳女兒哪個更靠得住?陳大媽說:「她和老伴身體一直不太好,有一兒一女,兒子常年在外邊工作,所以兒子結婚了,有了孩子以後,兒媳就辭掉工作,全神貫注在家帶孩子照顧二老,兒媳守在家裡伺候我們老兩口,照顧我們的孩子。
  • 「兒媳,兩斤草莓也讓我給錢,你太不孝了」「是你說要AA制的」
    好在公公明事理,丈夫也沒有聽從婆婆的話,所以陳琴並沒有受到太多刁難,不過為了證明自己並不是貪財,她沒有要彩禮。但是公公和丈夫怕她受委屈,背著婆婆還是給了她一筆彩禮。陳琴覺得自己已經做得夠好了,可還是不足以打消婆婆心中的顧慮。搬進丈夫家的第一天,婆婆就提出婚後AA制。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生下兒子以後,婆婆的確從另一個城市來伺候月子了,抱著孫子樂得合不攏嘴,不過剛待了一個禮拜,就提出要走,說太累了,身體受不了,想回去看病。 賀敏一聽就聽出了婆婆的意思,再加上這一周的相處中,帶孩子的理念方法不一致,婆婆已經話裡話外敲打賀敏好幾次了。
  • 高圓圓被公公怒斥「你幹什麼吃的?」兒媳與公公的相處,也是難題
    高圓圓的公公事事要求完美,也會用同樣的標準要求兒子兒媳,杯子擺錯方向也不行,而且還會毫不遮掩地說,「你幹什麼吃的?」他的言論不僅於此,還說「什麼叫太太?就是好好在旁邊伺候我的。」相信每個女人聽到這樣的話都會覺得不舒服。
  • 大S婆婆談婆媳相處之道,兒媳真的會被當做女兒對待嗎?
    但是,在他們身體健康,年齡還沒有那麼大,兩個人在一塊還有個照應的情況下,我還是希望分開住。為此,我和我老公也在努力賺錢,以後在小區附近再買一套房子給他們住,實在不行可以租一套房子也可以。我相信公公婆婆肯定會尊重我的選擇,以後若是有幸當婆婆,我也肯定會支持兒子兒媳對我和我老公採取這樣的態度。婆媳之間,一碗湯的距離,遠比同處一個屋簷下更容易看到彼此的美德和優點,更容易和睦相處。
  • 兒媳給婆婆養老,反被婆婆罵不孝,兒子的做法既霸氣又解氣!
    沒嫁人的時候,只要她在家,她就堅持做早餐,因為她想讓爸媽多休息會。那會父母總讓她別做,怕她睡不夠。而且私心裡覺得女兒快要嫁人了,想讓她多輕鬆幾年。但是程程堅持,最後一直都是她做早飯。因為也還年輕,程程做飯總是變著花樣,做了一年多之後,手藝已經相當好了。
  • 鄉下婆婆進城伺候兒媳小月子,聽到兒媳和親家聊天,婆婆含淚離開
    老伴想看到兒子結了婚後再走,於是我去找親家商量這件事。沒想到親家說:房子、車子再加上18萬彩禮,全部備齊好,讓我姑娘去結婚衝喜。老伴無奈放棄了治療,他說早晚都是死,只不過早遲幾個月,他放棄治療,留下這些錢給兒子結婚用,如果兒子不結婚,他走的不踏實。
  • 「我兒再娶小媳婦,你只能再嫁老頭」,趕走兒媳,婆婆只得意半年
    時間倒退到封建社會,那時候的婆媳關係還處於婆尊媳卑的階段,作為兒媳要敬奉婆婆,竭盡全力做好兒媳。 因為婆家手裡執掌著女人的「生殺大權」,若是不孝,男人可以一紙休書把女人送回娘家,這相當於要了女人半條命。
  • 婆婆對兒媳不好,兒媳還願意給她養老,原因只有這一個
    相反,對兒媳不好,處處刁難,兒媳肯定也不願意給婆婆養老,然而,有些不受婆婆待見的兒媳,卻還會給婆婆養老,到底什麼原因呢?馮女士:52歲若不是婆婆做得太過分,沒有哪個兒媳會和婆婆變成仇人。婆婆74歲那年,得了腦血栓半身不遂,她想去小叔子家養老,可人家不願意,弟媳放話,如果婆婆去她家,就跟小叔子離婚。婆婆吐字不清地求我,我心裡很是來氣,這時候想起我來了,真想不伺候,可她是老公的親媽,如果我不管,老公肯定心裡也不舒服。接到了家裡,老公跟我說:「媳婦,謝謝你的大度」。
  • 「兒媳,我女兒要回來了,你們搬出去住」「我的房子,要走你走」
    一直都說婆媳難處,如果只是獨生子女還好,若還有個弟弟或者妹妹,婆婆對兒媳的態度就更有鮮明的對比。雖然說兒媳是外來人,但畢竟嫁進了家門,不能當親閨女對待,也不該厚此薄彼,徒增矛盾。一個和諧的家庭氛圍,本該是婆媳共同來維護,可遇到一個只顧及女兒的婆婆,做兒媳的再好也可能被傷害。
  • 「婆婆不幫忙帶娃,你願意伺候她養老嗎?」兒媳的回答很現實
    婆婆幫忙帶娃是義務嗎?」幫你帶孩子是看我自己的意願,不是我必須的責任和義務,但是等我老了之後,你卻必須要對我贍養,這是你所要必須的義務。」婆婆不幫忙帶娃,你會伺候她養老嗎?對於婆婆不幫忙帶娃這件事,各個兒媳的反應也都是不一樣的:小白生了孩子坐月子的期間,丈夫要出去工作,就想讓婆婆來幫忙照顧孩子,幫自己分擔一下,但是小白的婆婆說自己的身體不舒服,沒有精力去照顧他們,把小白給拒絕了。
  • 公公66歲大壽要求兒媳做飯,忙完被告知不能上桌,兒媳怒掀飯桌
    相信很多女人在嫁入婆家之後,最怕的就是不被尊重,被婆家人所看不起。初為兒媳,在婆家都想好好的表現,盡全力的去討好公婆,不遺餘力的去做家務。可現實生活中,有些女人越是努力表現,越得不到公公婆婆的重視。因為她們壓根就沒把你當自家人,當成一個重要的角度來對待。
  • 幽默搞笑:閨女,你說的沒錯,打碎就不用刷了
    說完老媽還是不吭聲,我頓時有些急了,準備去收拾地上的碎片,誰知道老媽一臉開心的說:「閨女,你說的沒錯,打碎就不用刷了。」2、婚禮慶典上,司儀現場採訪站在一旁的公公:您老對兒媳還滿意嗎?公公喜笑顏開,連連點頭說:滿意,一百個滿意。司儀接著問:那麼,您希望兒媳給您生個孫子呢,還是生個女兒?公公想都沒想,就說:都好,都好。被套路了吧,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