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房的門打開了,是女兒呀,還是兒子呀?是兒子。一臉的不開心。沒有盼到自己的小棉襖。有點高興不起來。這句話影響著80後90後一零後的這些幾代人。五零後60後70後的人們,他們現在都已經是公婆啦。在他們的概念裡面,《兒媳沒有閨女貼心》。所以造就了。80以後幾代人的想法。
在我的家庭裡邊。我的公公也是這樣認為的,她覺得女兒比兒媳貼心。他覺得以後養老還是要靠女兒。其實他自己有沒有想過他是怎麼對自己的兒媳的?有沒有像閨女一樣?對待自己的兒媳呢?我給大家講一下我自己的經歷。也是為什麼我一直不住婆家而一直住在娘家的原因。
10年我結婚嫁到了他們家,當時婆婆已經得癌症去世兩年。家裡只姊妹三個上面一個姐姐,下面一個妹妹。妹妹還在上大學。上大學幾年每次回家我都會給她生活費,我是臘月初八結的婚。婚後第三天我又出去打工了。春節也回家了。(過春節肯定要走親戚。走親戚準備禮品的話,都是婆家給準備的。他問我要走幾家,我說四家。當時我公公給我準備了四箱小麵包四箱方便麵。最後不得已的情況下我自己買的禮品。)春節過後第四天我就出去打工了。年底回來,他說我婆婆去世三年辦事沒錢,我跟我妹借的錢讓他辦的事兒。我一直很少在家。但是我公公一年四季的衣服鞋都是我給他買了寄回來的。把他給我親爹一樣的看待。直到13年我生我大兒子回家坐月子。天氣特別熱。我臉上身上長了很多熱膿包,兒子身上長了很多膿瘡,晚上熱得睡不著覺。也不吃也不喝,月子裡邊孩子都瘦了。不像一個初生小孩兒,看著就養不活的那種。我公公說。就得熱熱,這樣才健康。在月子29天的時候,我實在忍受不了了,給我弟打電話。我弟給我來接我,看到我和我兒子的樣子。心痛的就流淚了。直接把我和兒子帶走了。(我說裝一個空調,我公公不讓裝。我浪費電。更別說讓他出錢了。)我兒子到了我娘家一下子睡了12個小時。這年年底,回家過春節。我婆妹妹說她的床躺著不舒服。我公公直接給他買了一個兩米乘兩米二的大床。17年的時候,因為我與老公在鄭州發生了一些事,外債借了30多萬。我公公一分錢都沒有幫我們。(他在家種十畝的,然後他每年差不多有兩萬塊錢的收入。)本身他自己賺的錢,我從來不過問,17年年底我婆妹結婚,她給她拿了5萬。而且還背著我,18年我小兒子出生。我出錢待客他收禮錢,當然我娘家的都給我了。我公公這邊呢,他都收了沒有給我。他說他沒有錢。小兒子出生,我也只是在家做了個月子,滿月就住娘家了。而就在前幾天,他來我娘家這個村吃喜酒。和我婆妹妹一起來的。兩個人見了我小兒子,就像鄰居見了。只是抱抱。沒有給我兒子買一點東西。我兒子很少吃到他姑買的禮品。我給孩兒他爹打電話說咱爸咱妹來,竟然沒給兒子買一點東西,我老公還說我。這只是簡簡單單的一些平常。有很多很多。在這裡真的說不清楚。寫到這裡,我已經淚流滿面。真的很心酸,我待他如親爹,他是怎樣待我的呢?如果你把我當做家人看待,我會比你女兒還要對你好。我想這也是很多兒媳的心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