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睦的家庭都明事理,婆婆讓閨女給兒媳送柿子,一家人皆大歡喜

2020-12-15 檸檬味的分界點

和睦的家庭關係是大家都願意追求的理想生活。

互幫互助,你來我往,尤其是孩子們各自成家立業,還能和睦相處的,實屬不易。畢竟生活中難免勺子碰鍋沿。

這位婆婆的做法就很讓我欣賞。婆婆在老家住,各種山貨都忘不了給閨女兒媳。玉米、紅薯,有啥都想著大傢伙。

這不,家門口的一棵柿子樹熟了。婆婆給自己的閨女打電話讓回來拿柿子吃,還要讓閨女提著柿子開車回去給兒媳送點。簡直是中國好婆婆,誰都能想周全。手心手背都是肉,兩邊一樣心疼。

婆婆拿著剪子一會剪了三大兜,黃澄澄的柿子很是惹眼。另外還裝了兩大兜紅薯。

閨女把幾大兜東西都裝上車,這時媽媽囑咐閨女:你不是一個人嘛,他們是兩個人(指兒子兒媳)。閨女立馬會意:行行,我懂我懂。

閨女開車來回200公裡,把東西送到姑子家說:這都是咱媽給你拿的,除了那一兜柿子,這些都是給你的。姑子也說:這麼多東西都是我的?多不好意思。閨女說:咱媽說我是一個人,你們是兩個人。

兩個人打趣地說笑,但是很明顯兒媳婦的心裡對婆婆和姑子很滿意,很貼心。邊搬東西笑容也掛在臉上。

大家看到婆婆明事理,一碗水端平。也看到閨女懂事忍讓。但是兒媳也不錯,也會惦記著婆婆,給婆婆過生日。因為這些事情都是相互的。

和睦的家庭不就是這樣嗎?你牽掛著我,我也尊重你,互相明白事理,不胡攪蠻纏,誰也不認為自己吃虧。

我的奶奶也是一位很公平的婆婆。奶奶也有兩個兒媳,包括我們這些孫子孫女,一視同仁。有什麼東西都會互相惦記著對方,公平分配。我媽和嬸嬸妯娌之間沒有鬧過矛盾,和我奶奶沒有紅過臉。當然,事情都是相互的。妯娌之間也互相忍讓,不爭風吃醋。

如果大家都能和睦相處,明辨事理,誰都會是好婆婆,好兒媳,好閨女。你說對嗎?

相關焦點

  • 婆媳關係中,婆婆和兒媳該誰先示好?聽聽這個明事理的婆婆怎麼說
    這兩種觀點雖然各有道理,但我認為無論婆婆還是兒媳,都首先是女人。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呢?只要我們都能夠設身處地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彼此多些理解和體諒,無論婆婆先疼愛兒媳,還是兒媳先敬重婆婆,都是能做到婆媳之間和睦相處的。
  • 一個明事理婆婆的真心話:「先對兒媳付出愛,她必能看到我的好」
    這兩種觀點雖然各有道理,但我認為無論婆婆還是兒媳,都首先是女人。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呢?只要我們都能夠設身處地多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考慮問題,彼此多些理解和體諒,無論婆婆先疼愛兒媳,還是兒媳先敬重婆婆,都是能做到婆媳之間和睦相處的。
  • 婆婆能為你做到這些,說明她是個好婆婆,兒媳要懂得珍惜
    其實,婆媳矛盾的產生很多原因,但婆婆絕對是佔主要因素的。為什麼?因為她們自己也是從兒媳婦那時候過來的,現在自己當婆婆了,她們應該更能理解兒媳婦。可事實並非如此!有些婆婆總是喜歡對兒媳婦道德綁架。但也有一些好婆婆明事理,真的把兒子富當閨女看,真誠對待。
  • 婆婆未經兒媳允許,把名牌包送人,兒媳氣不過也把婆婆按摩椅送人
    假如婆媳雙方做不到互相理解和尊重,在家庭生活中,就會因各種小事形成隔閡與不開心,家庭和睦也就無從談起。黎靜和婆婆,因為一個名牌包包,差點和婆婆成為仇人。沒把包收進房間,這一失誤,讓黎靜後悔莫及,她那性格豪爽大方的婆婆,把她新買的名牌包包送人了!在衛生間的黎靜,察覺到家裡有客人來了,她覺得可能是某個親戚,現在的她不方便出去接待,她想著反正婆婆在家,就讓她先招待好了。沒想到的是,等她上完廁所,親戚離開了,而她的包包,也沒有了。
  • 小姑子出嫁,婆婆請兒媳借10萬救急,取款前一天兒媳反悔:想得美
    01婚姻對於女人而言,在與愛人共度餘生的同時,也意味著今後成為婆家的一份子。不過雖然名義上是一家人,卻沒有血緣關係,而丈夫是他們之間唯一的親情紐帶,所以開始的相處確實有點尷尬。大多數情況下,兒媳對公婆和姑姐都存有敬畏心,深知自己是個外人,離真正融入婆家還有一段距離。
  • 兒媳生完孩子婆婆沒在產房迎接,隔10年問緣由,原因和預期不一樣
    王姐大大咧咧不太注意生活小細節,伺候月子時婆婆對王姐倒是很細心,對孫子照顧得也周到。婆婆在農村住,自從孩子上幼兒園,就不用婆婆帶了。這些年婆媳關係一直也挺好。兒媳生完孩子婆婆沒在產房迎接,隔10年問緣由,原因和預期不一樣。去年兒子上初中她便專心在家照顧孩子了。
  • 婆婆還不願幫兒媳帶娃?你晚年過得好不好,全憑兒媳一句話,現實
    前幾天收到一位寶媽的私信,這位寶媽的婆婆在她生產後,拒絕照顧孩子並告訴她:她已經把自己的兒子照顧大了,義務已經完成了。現在這個孩子不是她生的,她沒理由照顧,是誰生的就應該誰養。聽完婆婆說的這些話之後,這位寶媽氣到不行,覺得世界上最差勁的婆婆竟然讓自己遇到了。後來這位寶媽對婆婆說了一句話:「你不給我帶孩子可以呀,那你想過你的晚年生活嗎?你晚年過得好不好還不是我一句話的事?
  • 真情待兒媳 愛心灑人間—記宿松縣孚玉鎮民西社區好婆婆孟玉娟
    作者 王宇平俗話說,天底下最難相處的就是婆媳關係,但是宿松縣孚玉鎮民西社區普通婦女孟玉娟用實際行動打破了這一「鐵律」。她用一個慈母的心滋潤著兒媳唐清的心,用一顆寬容之心對待家人,用一種善良的心態對待鄰居,用一種博愛的情懷對待社會,贏得了家人、街坊鄰居和社會各界的一致好評。
  • 婆婆癱瘓,兒媳流產她突然病好,兒子發現妻子身上淤青,明白真相
    #情感#如果世間所有的婆媳都能好好相處,對於所有的男人來說,無疑都是一件大好事。可以不用夾在兩個女人之間犯愁了,向著誰都是錯,偏向了一方得罪了一方,進退兩難。其實,家庭中無非都是一些雞毛蒜皮的小事,沒必要較真,婆媳更沒必要因為一點小事而上綱上線。
  • 小兩口領證結婚,兒媳收到公婆送的禮物,拆開包裝後直接愣在原地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到家後,婆婆就拉著桃子的手說道:「桃子,這是我和你爸給你們準備的領證禮物,一個杯子,趕緊打開,看看喜歡不喜歡。」桃子接過一個紅色的小盒子,包裝拆掉一層又一層,打開後桃子卻愣住了,因為杯子盒中放著滿滿的現金,她激動地連話都說不出來。
  • 偏心婆婆只伺候小兒媳,照顧大兒媳時要保姆費,生病後追悔莫及
    意思就是說:父母子女之間感情深厚,兄弟姐妹之間和睦相處,夫妻之間恩愛和美,這樣的家庭,才能越過越興旺,越過越幸福。在國人的內心中,對於家庭和睦這一塊非常看重,自古就有「修身治國齊家平天下」這種說法。「齊家」在國人心中,意義重大。所以很多時候評價一個人,不僅僅看他的個人能力,還要看他的家庭背景如何。在婚戀之中更是如此。
  • 凡是婆媳和睦的家庭,婆婆身上一般都會有這三種表現,錯不了
    其實這些不和睦的家庭,出現的問題各有不同。總之是婆說婆有理,媳說媳理。這可把夾在中間的兒子們給難為壞了。一邊是生養自己的親媽,而另一邊又是自己最愛的女人,總之說哪個都不是。其實婆媳和睦的家庭,歸納下來,婆婆身上十有八九都會有這三種表現,下面列舉出來以供大家參考。
  •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
    導語: 婆婆不伺候兒媳坐月子,送了3000紅包,兒媳回家看到婆婆瞬間淚目/本文由小林觀天下原創,故事純屬虛構,為弘揚社會正能量,圖文無關,感謝大家支持曉紅和程軍是自由戀愛結婚的隔三差五的送東西,三天兩頭的寫情書。漸漸地曉紅對程軍有了好感,兩人就在一起了。戀愛後,程軍對曉紅還是一如既往的好。只是剛開始談戀愛,二人都有些不好意思。之後慢慢的一起聊心事,相互鼓勵感情逐漸好了起來。有一次曉紅生病了,程軍請假陪她,寸步不離,讓曉紅很感動。談了三年左右兩人都到了談婚論嫁的年紀,於是就見家長準備結婚。
  • 婆婆如果有以下5個特徵,不僅讓家庭不幸福,夫妻也不和睦
    如果婆婆沒有和兒子女兒住在一起,發生矛盾的機率還比較低。但如果全家人都住一起,那麼生活觀念的碰撞很容易變成家庭大戰。所以,在很多人眼裡,一個好的婆婆可以讓家庭幸福,但如果婆婆搞事不休,那麼容易逼得家庭不幸福,夫妻不和睦,最終導致妻離子散的結果。
  • 「你當年給誰帶娃,就讓誰給你養老」婆婆一句話讓兒媳啞口無言
    婆媳矛盾是每個家庭都避免不了的問題,婆婆和兒媳仿佛是一對天生的冤家,針鋒相對中,老公是兩邊都受夾板氣的一位,實際上,老公並不是最可憐的,孩子才是最無辜的受害者。 賀敏沒強求,讓老公把婆婆送回去了。
  • 婆婆有沒有拿你當一家人,這4個方面一目了然,兒媳們別自欺欺人
    有的女孩子很幸運,嫁到婆家後,婆家人就接納了她,公婆待她如同親閨女一般,小姑子也待她如同家人,這樣的女孩子在婆家可以說是受不了什麼委屈的。反之,還有的女孩子,嫁到婆家後,她們各種付出,不僅得不到公婆的認可,甚至自己的老公也開始嫌棄自己,這樣的女孩子可以說日子也是過得很難了。
  • 齊府才是知否裡面的模範家庭 溫馨和睦還有權有勢有錢
    ,滿心滿眼都是美好嗎她婆婆又不是個心地歹毒的人 做了她家的兒媳 長日的相處陪伴對婆婆好一點 她總會心軟 又怎會說是火坑?>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記得四個人剛從貢院裡考試出來的時候 只有齊衡的爹媽第一句問的是貢院裡邊冷不冷之類的話 其他三家第一反應都是問考的怎麼樣 已經可以窺見公府裡頭並不是冷冰冰反而是挺溫暖的一家庭說的對,辣些個說我郡主嘛嘛惡婆婆的統統橫著出去,她只是想給孩子更好的安排,她的地位與出身賦予她說一不二的能力
  • 兒媳生完孩子,婆婆必須給錢?別想得太理所當然,這些該知道
    小麗跟老公去年年初結的婚,感情挺好的,上個月又喜獲金豬寶寶,多美好的事情啊,可是小麗因為公婆沒有給紅包,心理覺得很不開心,認為公婆太摳了,生孩子了都不表示一下,當時小麗也沒多說什麼,事後向朋友抱怨時,小麗覺得公婆是做生意的人,又不缺錢,多多少少還是要有所表示,小麗越說越覺得心裡有氣
  • 兒媳坐月子,婆婆拿出一包東西,鄰居嘀咕:她良心不痛嗎?
    方紅的婆婆,最近就做了一件讓兒媳惱火的事,連鄰居都看不下去了,罵她沒良心。事情是這樣的,方紅和剛子結婚後,一直在城裡打工。後來,方紅懷孕了,剛子多次勸她回老家養胎。但為了多賺點錢,她一直熬到了預產期。最後,剛子強行把方紅送回了老家,當天晚上她就生了一個女兒。
  • 兒媳沒有閨女貼心,盼著生閨女怕兒媳以後不孝。你是這樣想的嗎
    一臉的不開心。沒有盼到自己的小棉襖。有點高興不起來。這句話影響著80後90後一零後的這些幾代人。五零後60後70後的人們,他們現在都已經是公婆啦。在他們的概念裡面,《兒媳沒有閨女貼心》。所以造就了。80以後幾代人的想法。在我的家庭裡邊。我的公公也是這樣認為的,她覺得女兒比兒媳貼心。他覺得以後養老還是要靠女兒。其實他自己有沒有想過他是怎麼對自己的兒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