攤販為讓豬肉有好賣相 竟用硼砂給豬肉「美容」
南寧一些攤販為讓豬肉有好賣相,竟用硼砂給豬肉「美容」
抹紅了豬肉 抹黑了良心
近日,讀者李先生向本報反映,在南寧市埌東農貿市場,每天中午12時過後,豬肉攤主就會在賣剩的豬肉上塗抹一種不明的白色物體。之所以要在豬肉上塗抹這種東西,是為了讓豬肉看起來新鮮好看,不容易變臭。另外,這種白色物體還可以讓豬肉裡的水分不容易流失,這樣便可以保持豬肉的重量。
經有關部門檢驗,這種不明的白色物體是國家禁止在食品中使用的硼砂。經數日調查,筆者發現李先生反映的情況不僅在埌東農貿市場存在,南寧市另外的一些菜市場也存在類似問題。
目擊:
攤販給肉塗抹不明顆粒
6月11日中午12時許,埌東農貿市場內還有一些市民在買菜,肉類攤旁的攤販們也在正常地做著生意。下午1時許,市場顧客稀少,肉類攤主們似乎約好似的,開始往自己出售的肉類上塗抹一種白色的顆粒。
筆者看到,攤主們站在各自攤位旁往賣剩豬肉、牛肉上塗抹這種白色顆粒。只見有的攤主一手拿塑料瓶子往肉上噴白色顆粒,一手翻著豬肉,以讓白色顆粒覆蓋豬肉表皮的各個部位。一些攤主索性將裝有白色顆粒的塑膠袋擺放在攤位上,用手直接將白色顆粒擦在豬肉上。在一賣牛肉的攤位上,攤主則將白色顆粒倒入水中融化後,用手將液體淋在牛肉上。
筆者來到一豬肉攤旁,攤主一邊往肉上噴白色顆粒,一邊熱情地招呼筆者買豬肉。筆者詢問白色顆粒是什麼東西時,這位攤主笑而不答,而旁邊的另一攤主則笑著說是食鹽。
筆者:「為什麼要在豬肉上噴『食鹽』啊?」
攤主:「這樣豬肉不容易壞。」
調查:
不少市場存在類似情況
一名在埌東農貿市場做生意的攤販告訴筆者,中午之後,他從來不在市場上買豬肉。他說,原本以為攤販往肉上噴的白色顆粒狀物體是食鹽,但後來發現塗抹過「食鹽」的豬肉拿回去做菜時仍然需要很多鹽,這讓他對白色顆粒產生了懷疑。
這名攤販稱,他經常看到有豬肉攤販在豬肉上噴這種白色顆粒,而且天氣越熱,攤販往肉上噴白色顆粒的時間就越早,塗抹數量也越多。
一家酒樓的採購員朱先生致電本報,他說他經常在南寧市各大菜市買菜,發現豬肉攤販在中午過後會往豬肉上噴一種可疑的白色顆粒,他聽人說這白色顆粒是硼砂。
筆者連日來走訪了五裡亭菜市、金牛橋菜市等農貿市場,也發現了與埌東農貿市場相類似的情況。
遺憾:
沒法聯繫上部門來處理
6月12日,筆者將埌東農貿市場攤販在肉上塗抹可疑白色顆粒一事,反映給南寧市食品藥品監督局。該局一名姓韋的工作人員建議筆者去找南寧市商務局,並稱此事屬於商務局管轄範圍。
筆者電話聯繫了南寧市商務局,相關工作人員讓筆者去找南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南寧市工商行政管理局屠宰辦一名工作人員說,他從來沒有聽說過有攤販往豬肉上塗抹硼砂,並建議筆者將此情況反映給埌東工商所,因為事情發生在埌東工商所的管轄範圍。
筆者電話聯繫了埌東工商所,對方讓筆者聯繫所長。筆者試圖聯繫所長,卻一直未能如願。
檢驗機構:
可疑物體確實含硼砂
攤販往肉類上塗抹的這些白色顆粒真的是硼砂嗎?
6月12日下午1時許,筆者在埌東農貿市場上購買了0.5千克被攤販塗抹了白色顆粒狀物體的豬肉,送到廣西產品質量監督檢驗院進行檢測,以確認白色顆粒狀物體是否為硼砂。
6月16日,筆者拿到了檢測報告。檢驗結論一欄顯示「送檢樣品按GB2760-2007判定:不合格」。送檢的豬肉裡含有硼砂。
據介紹,檢測報告中所指的GB2760-2007,即為國家2008年6月1日開始實施的《食品添加劑使用衛生標準》。我國《食品衛生法》和《食品添加劑衛生管理辦法》中明令禁止硼砂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
有關專家指出,加入硼砂後可使肉類色澤更光亮,肉質更軟滑,但食用後,會經胃酸作用轉變為硼酸,並在體內積聚,久而久之人會產生噁心、嘔吐、血痢和腹痛等中毒症狀。
【知識連結】
鑑別「硼砂豬肉」的幾種方法
(1)看豬肉的色澤:凡是在肉的表面上抹了硼砂後,都會使鮮肉失去原有的光澤,比粉紅色的瘦肉要深暗一些。如果硼砂剛抹上去,則肉的表面會有白色的粉末狀物質。
(2)摸豬肉的滑度:用手摸一摸肉麵,如有滑膩感,說明肉上抹了硼砂。如果硼砂抹得多,手觸時,還會有硼砂微粒粘在手上,並能嗅到微弱的鹼味。
(3)用試紙驗色:到化工商店或藥店購買一本廣泛試紙,撕下一張試紙,貼到肉上。如果試紙變成藍色,說明肉中含有硼砂。資料來自網絡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實習生 劉瓊
(責任編輯:馬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