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晚接對孩子的傷害竟然這麼大

2020-08-21 凱叔講故事

作者 | 素衣回中原

最近被一個萌娃暖到了。

這是他第3天上幼兒園,媽媽來接他放學。

一出門他就看見媽媽了,激動得想要趕快跑過去,被老師攔了下來。

他聽話地等了一會兒,可是小眼睛一直盯著媽媽看,既委屈又開心,還要拼命忍住不讓自己哭出來。

直到被媽媽抱起來,他再也忍不住,「哇」的一聲哭了。

邊哭還不忘記伸出手指表揚媽媽:「你第一名接我……」

真是我見猶憐。

一個三歲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獨自進入幼兒園。要適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的內心該有多無助?

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曾經被孩子要求過:第一個接他放學。

在孩子的心裡,第一個接他放學,為什麼那麼重要?

如果知道孩子們在幼兒園都是怎麼度過的,就不會奇怪了。

剛剛進入幼兒園的孩子,面對的第一關就是,分離焦慮

2001年,導演張以慶跟拍過一部紀錄片:《幼兒園》,記錄了孩子們在幼兒園的真實生活。

這是一家全託幼兒園,寄宿制,孩子們一周才能回一次家。對於小班的孩子來說,分離焦慮可想而知。

時隔20年,如今重看這部紀錄片,依然為之動容。看著片中的孩子,一個個從無知懵懂走向真實的社會,不禁感慨萬千。

看媽媽要走,死死抓著媽媽的衣服,不肯撒手。

《幼兒園》

知道爸爸要走,請求爸爸再抱一下。

好不容易進了教室,還是心心念念要回家。

求老師放他回去。

這一整天,哪裡有心思做別的,除了哭,就是想媽媽,想回家。

什麼叫度日如年?這就是了。

站著哭。

坐著哭。

吃飯哭。


睡覺也哭。

有時候,是成群結隊一起哭……

可憐、弱小、無助,就是孩子們剛到幼兒園時的狀態。

只有到了放學的這一刻,才算結束一天的煎熬,重新和家人建立連接,找回安全感。

所以,一出門就能看見媽媽,對孩子來說真的是一件超開心的事。在孩子心裡,媽媽第一個接他,就是愛他啊。

有個網友說,「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我一個大人,也超喜歡有人來接我的感覺。」

是呢,誰不喜歡被自己愛的人放在心上呢?

那些經常被晚接的孩子會怎麼樣?

《幼兒園》裡,陳志鵬通常是最後被接走的孩子。他一個人哭得呼天搶地,捶桌子,走來走去。

提著自己的行李,小小的背影,顯得越發孤單。

活動室有兩個門,他不停地兩邊張望,深怕錯過第一眼看見媽媽。

媽媽一來,他的臉馬上就笑成了一朵花。傷心難過一掃而光。

媽媽也許是真的很忙,一次兩次的遲到,也許不會造成多大的傷害。

但,如果次次都是如此呢?

紀錄片結尾,陳志鵬笑得很開心。

大班的孩子們畢業了。

不知道這些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呢?

國外一項調查發現:

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孩子,往往比其他孩子更加自信;

相反,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比較內向,甚至有些自卑。

自從孩子上了幼兒園,我就提醒自己,只要有時間就一定要去接他,不必次次都趕在第一名,但至少要做到,去接他的時候不要遲到。

如果實在做不到,也會提前跟孩子說明,不要讓他白白等待。因為孩子會把你的承諾當真,會眼巴巴地期盼,會獨自承受希望落空的委屈。

一個朋友說,小時候每逢下雨天,別的孩子都有父母來接走,只有她,從來都是自己冒雨跑回家。

其實,爸爸媽媽並不是沒空,很多時候,她渾身溼透地跑回家,發現他們不過是在家打麻將。

那個時候就覺得,爸爸媽媽可能是真的不在乎她吧。

一開始,也會試著向父母撒嬌:「為什麼你們不去接我?」

爸爸吼她:「你和別人比什麼?別人家是什麼條件,你家是什麼條件?這點苦都吃不得?」

從那以後,她就很少對他們提要求了,有什麼事儘量自己默默地扛。遇到突發的惡劣天氣,沒有任何期待,也不必等誰來。

一個人在大雨中奔跑,一邊暗暗發誓,長大了要離他們遠遠的。

上大學,她特意選擇了很遠的城市,對父母的依戀就更少了。如今她有了自己的孩子,不想讓孩子經歷那樣的委屈,就儘量給孩子無條件的愛。對父母早已釋懷,但總是親近不起來。

那些經常被晚接的孩子,

那些在老師辦公室裡等啊等的孩子,

那些獨自扒著欄杆張望的孩子,

天都黑了,還不敢哭出來。

接孩子放學,只是一件小事,卻是孩子人生中的大事。

孩子對父母的依賴,只有短短的幾年。

仔細算算,你真正陪伴孩子的時間又有多長?

5年?還是10年?還能更多嗎?

特別理解那些為了接娃第一名,努力奔跑的家長。

無論你是第一個,還是最後一個,這樣的場景,都將成為孩子一生難忘的記憶。

這樣親密的日子,每一天都不會重來。

總有一天,他再也不會死死抓住你的衣角,哭鬧著不讓你去上班;

總有一天,他會甩開你的手,頭也不回,獨自去外面的世界闖蕩;

總有一天,你會望著他的背影,悵然若失,想擁抱又不敢聲張。

成年人總以為,孩子的世界只有快樂。其實,真正的童年,不僅有快樂,有好奇,有失落,還有心酸,恐懼,和傷痛。

在孩子最需要你的時候,請不要遲到,不要甩開他的手,更不要錯過他的人生。

正如導演寫在紀錄片開頭的話:

「也許是我們的孩子,也許是我們自己。」

人生一旦錯過,就再也找不回來了。


作者:素衣回中有,一個不老村姑,自由撰稿人。部分圖片來自紀錄片《幼兒園》及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相關焦點

  • 「媽媽,放學你要早點接我!」家長晚接對孩子的傷害竟然那麼大…
    前幾天刷新聞,被一對爺孫暖到了。
  • 「媽媽,你能第一個來接我嗎?」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
    ,你能第一個來接我嗎?」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前陣子,一段關於萌娃的視頻火了,這個萌娃是一位剛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據了解,拍這段視頻的時候他才上幼兒園第三天,每一天放學,他都焦急的趴在門邊等待著媽媽,一副想哭的樣子,但一想到上幼兒園,不能哭,只好強忍著淚水,癟著張小臉。
  • 「媽媽今天一定要第一個來接我!」沒想到早接在孩子心裡這麼重要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放學的小朋友一眼就看到了媽媽,便流下了眼淚。放學早接孩子的重要性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家長們最好能提前到達學校門口。孩子們放學時,排好隊伍一出來,就能看見微笑等待自己的家長,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只是暫時的與家人分離,一放學就又能看到家人,這樣才能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
  • 「媽媽你能不能第一個來接我」早接晚接,差別竟這麼大
    每臨近放學時,幼兒園門口總會出現這樣一幅景象:爺爺奶奶們提前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在幼兒園門口排起長隊。以前常常有人調侃,接個孩子都要排隊,是怕晚了接不到孩子嗎?這樣調侃的人可能不了解孩子的心聲。對老人來說,為了「讓自己的孫子/女成為第一個被接走的」,他們很樂意排上那半小時。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媽媽聽完孩子的理由後悔不已
    邊哭還不忘記伸出手指表揚媽媽:「你第一名接我……」真是我見猶憐。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曾經被孩子要求過:第一個接他放學。在孩子心裡,媽媽第一個接他,就是愛他啊。有個網友說,「別說是一個小孩子了,我一個大人,也超喜歡有人來接我的感覺。」是呢,誰不喜歡被自己愛的人放在心上呢?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千萬別輕視孩子的這句話
    ,就看見了來接自己放學的媽媽,既開心又想哭,想直奔過去,可被老師拉了回來。,強裝鎮定的表情漸漸失控~緊緊摟住媽媽的脖子,帶著哽咽的語氣說:你第一...第一名來接我!有這麼大的期待呢,看看他們在幼兒園是怎樣的狀態!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家長,孩子放學,早接還是晚接大有講究
    據悉,這是萌娃上幼兒園的第四天,看到媽媽後,萌娃臉上就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但還是強忍著沒有哭。等到被媽媽抱在懷裡後萌娃才開始哭,一邊哭還一邊表揚媽媽是第一個來接自己的。「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萌娃的這句話勾起了網友的熱議。
  • 「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
    導讀:「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是第一個來接我的!」總被媽媽晚接的孩子,是什麼體驗?
    >,趴到媽媽背上才開始放聲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誇獎媽媽說:「你真的是第一個來接我的!」媽媽摩挲著兒子的背,問他:「我是不是做的很好呀!」兒子又埋頭哭了起來。原來所有的小孩都一樣,都希望自己的爸爸媽媽能夠在放學時來等自己。
  • 媽媽,你下次能不能早點來幼兒園接我?
    當孩子興奮地撲到懷裡,並大聲向同學、老師宣布:「今天是媽媽來接我哦!」那一臉得意藏都藏不住。家中有老人幫忙帶孩子還好,可以免去媽媽們很多苦惱。奈何很多媽媽們被工作生活的瑣事所困,無法做到按時按點的接孩子放學。尤其是職場媽媽們,想要工作和接娃兩不耽誤實屬不易。
  • 「媽媽記得放學第一個來接我」,孩子這樣說時,你應該怎麼回答?
    有時候稍微去得晚了,皓皓就會不高興。「媽媽,你記得放學後要第一個來接我。」相信幼兒園的孩子都對媽媽說過這樣的話,為什麼孩子總是要求媽媽最早到幼兒園接他?當孩子要去父母第一個早早地去幼兒園接他時,表示說明孩子爭強好勝,希望事事都得第一。當父母真的比所有人都要早接他,孩子通常會跟周圍的同伴說:「看,我媽媽早早就來接我了」。孩子要求父母「第一個」去幼兒園接他,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是肯定地說好,還是堅決地拒絕?
  • 接孩子放學就是一場百米衝刺,誰讓你答應孩子第一個接?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老爸到幼兒園接女兒放學,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屑一顧雲淡風輕地反問記者:「早接晚接不都一樣嗎?擠那麼前面幹嘛!」大有心懷若谷,看透一切的姿態。可接下來這位爸爸的操作可就光速打臉了,校門口一開放,這家長愣是越過「千軍萬馬」直逼跑在第一名的家長,說好的「早接晚接都一樣」呢?
  •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最新答案出爐…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現在不少幼兒園放學的時間大多集中在下午4點到5點之間,幼兒園門口常常滿滿地站著很多的家長等著寶寶放學。放學時家長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還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策策媽媽認為:早接,是為了孩子的期盼策策媽媽說,每天早上送寶寶去幼兒園,媽媽要離開的時候,策策總會說:「媽媽,放學時你要第一個來接我回家!」
  • 新生家長接孩子幼兒園放學的第一天,幼師拜託家長:注意三個不要
    而誰接孩子,怎麼接孩子,決定了孩子第二天還願不願意繼續上幼兒園。可畢竟是新生家長,接送孩子沒有經驗,有時候還容易在放學犯些嚴重的錯誤。那是哪些錯誤呢?看看你會不會犯呢?不要遲到或晚接很多孩子入園的第一天,都是伴隨著自己的哭聲度過的。內心是恐懼、是害怕、是無助。漫長的一天,孩子都不知道自己是怎麼度過的。
  • "等放學了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別讓這句話成為玩笑,孩子會失望
    所以到了孩子放學的時候,特別多的家長就會拼命往前衝,都想要第一個接孩子放學。網絡上曾經有這樣一段視頻,打動了很多人,視頻中一個叫月月的小女孩第三天上幼兒園,當放學的時候,月月認真地坐在小椅子上等待著媽媽來接自己,當看到門外的媽媽時,月月的眼淚立刻掉了下來,可是仍然強忍著沒有哭出聲。當聽到老師叫自己出門時,月月飛奔向媽媽的懷裡,立刻哇哇哭了起來,邊哭還邊向媽媽伸出大拇指,表揚媽媽第一個來接自己。
  • 「媽媽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男孩強顏歡笑,激動落淚,網友看哭
    本文由冉陽媽媽原創,歡迎個人評論轉發【01】孩子上幼兒園時,都容易有一個期盼,那就是希望爸爸媽媽可以第一個來接自己,上學時就和爸爸媽媽說好,放學後看到爸爸媽媽來,如果真的是第一個,別提多開心了。孩子從門口到走到媽媽身邊,強忍著眼淚,直到撲到媽媽懷裡後,忍不住哭了。孩子哽咽著對媽媽說,你第一,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寶媽就抱著孩子安慰著,說,對呀,我是第一個,媽媽是不是做得很好?
  • 幼兒園放學,總是第一個接寶寶真的好嗎?聽聽幼兒園老師怎麼說
    我想到早上答應祺寶「放心,媽媽今天一定第一個接你放學。好嗎?」我可不能食言。於是,排隊進入校園後,我開始百米衝刺,宛如段譽附身,凌波微步巧妙地越過大爺大媽。眼看超過要最前的那個爸爸了,我加快腳步。沒想到那個爸爸看我即將超過他,立馬拉開步伐,也往前衝。我差點沒笑出聲,一群大人就算真為了搶免費的東西都不一定會拼命往前衝。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寶寶放學看到寶媽,表情管理逐漸失控
    寶媽第一個接孩子,孩子表情逐漸失控原來,這位寶寶的媽媽跟他說過,等他放學的時候,自己會第一個在校門口接他。於是當天放學,寶寶在看到媽媽的那一刻,現實有點驚訝,然後強忍著想要衝到媽媽身邊。但是因為小朋友放學都是要排隊出來的,於是寶寶被老師拉回去,只好再回去重新排隊。
  • 幼兒園放學,你選擇幾點去接娃?晚接娃幾分鐘影響的是寶寶的性格
    接孩子已經成為了全職媽媽的日常之一。 每次路過幼兒園,總是能夠看到幼兒園附近被家長包圍,對於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而言,放學的時候能第一時間看到父母是最讓人開心的一件事。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
    >力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一個小幼班的小男孩,在幼兒園等家長來接。短短二十秒的視頻,萌娃有強裝笑顏,到情緒逐漸失控,最終趴在媽媽肩頭哭訴,「表揚」到:「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01我已記不住我自己去接孩子放學的場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