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家長,孩子放學,早接還是晚接大有講究

2020-08-10 磊子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近日,一位媽媽在網絡上分享的一段接萌娃放學的視頻衝上了熱榜。據悉,這是萌娃上幼兒園的第四天,看到媽媽後,萌娃臉上就露出了委屈的表情但還是強忍著沒有哭。等到被媽媽抱在懷裡後萌娃才開始哭,一邊哭還一邊表揚媽媽是第一個來接自己的。「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萌娃的這句話勾起了網友的熱議。

圖片來自網絡,侵權必刪

作為一名寶爸,對放學接娃這事還真是感同身受。記得大兒子上幼兒園還是在老婆生二胎的月子期間,所以到幼兒園接寶寶放學的任務就落在了我的身上。只覺得剛開始的時候每天手忙腳亂的,平時我都是按點上下班,但為了孩子冒著」風險」早走一會接孩子,那時候幼兒園四點五十門口都沒幾個家長,於是我四點四十趕到幼兒園門口,卻發現擠滿了家長。到四點四十五左右,保安把外面的鐵門打開,所有家長真的跟百米衝刺一樣,進去找到各自的班級牌子,開始站隊等待。孩子站在小朋友隊伍裡的第一個,於是我變成是第一個接孩子。當時,兒子站在小夥伴的身邊的得意勁就甭提啦!

家長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還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對於這個話題,向來都是眾說紛紜,各有各的道理,大體分為兩派:

早接派認為,早接是安慰孩子。這類家長大多是孩子的爺爺奶奶、姥姥姥爺。

晚接派認為,想讓孩子多些玩的機會。這類大多是年輕的寶爸。

其實在接送孩子的問題上,小編自己做的就不好,記得兒子剛入園時,天天都會叮囑我:「爸爸你早點來接我呀!」但是最近我發現兒子已經完全適應並喜歡上了幼兒園的生活,也不再叮囑我關於早點接的事了。

據國外學者曾經有一項調查,他們發現:一個班裡那些經常被最早接走的那些孩子,自信程度往往比其他孩子高,但如果固定被第一個接走的,往往虛榮心較強;相比之下,那些最後被接走的孩子,尤其是那些經常被最後接走的孩子,他們往往較內向,甚至有些少自卑。

一、孩子早接、晚接大有學問

對此小編專門請教了在中心小學當教師的朋友,她給的解答是:

  • 1.大人早接代表的是對孩子的關注和重視。孩子會覺得相比起其他家長較晚出現的孩子,由此帶給孩子的自尊感和自我價值感也會高,「看吧!我爸爸是第一個來接我的!」這種自尊感和價值感會給孩子帶來自信。
  • 2要儘量避免總是最後接走孩子。偶爾的一兩次晚接不會對孩子產生影響,但如果經常如此,孩子的自我價值感相比其他孩子會降低,因為看到班裡的其他孩子被一個個興高採烈地接走,而自己總是最後被接走,甚至還要搬起小板凳在園區門前等候,無形中已經給了孩子一種標籤——你是不被爸爸媽媽重視的孩子,孩子會感覺到一種被遺棄的感受,由此帶來的孤獨感和無助感會影響孩子的一生。
  • 3.如果孩子平時是老人接送的,爸爸或媽媽每周最好親自接送一次。這樣的舉動看似不足為道,實則對孩子來說意義重大。爸媽平時忙,所以大多數都是奶奶或爺爺接送,但爸媽只要有時間,總會來接我!這樣的舉動,對孩子來說就是關注,就是愛!

果然,育兒路上到處都是智慧,考驗的就是父母的耐心的愛心。

二、家長在接孩子時,需做到「三要」

  • 1.如果距離不遠,要儘量「走路回家」。家長在接孩子時,可以給予孩子溫暖的擁抱,但仍然要注意堅持讓孩子自己走路回家。一方面,這一年齡段的孩子完全能夠做到自己走路回家;另一方面,堅持讓孩子自己走回家,也是給孩子一種他已經長大了的心理暗示,這有利於孩子心理的成熟。
  • 2.要和孩子加強溝通。為了幫助孩子儘快適應新環境,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問一問孩子在幼兒園一天的生活是否開心,談一談他今天有沒有結識新的好朋友,在放學的路上,大人可以給孩子講他喜歡聽的故事。
  • 3.要保持平靜。要知道剛入園的孩子往往有種種不太適應的表現,這是正常的。其實孩子對幼兒園生活的不適應多數是受環境和成人態度的影響。建議家長朋友在接送孩子時,儘量保持家中往日平靜的氛圍,不要過分渲染對孩子入園問題的關注,以免造成孩子緊張的情緒。家長平和的態度是孩子會幫助孩子很快適應幼兒園生活的生活環境。

三、家長在接孩子時的「四大禁忌」

  • 1.忌甜水等待。我們常常看到,家長在接孩子時拿著一瓶甜飲料,唯恐孩子在幼兒園喝水不夠。其實,每天都有「甜水等待」,反而會影響孩子在幼兒園的正常飲水,而且長此下去,會影響兒童的健康。要給孩子喝白開水,因為白開水中含有飲料不具備而人體非常需要的微量元素。同時,還有一些家長唯恐孩子在幼兒園吃不飽,回到家中,各種零食擺在孩子面前任其挑選。其實這樣做的結果會促使孩子更不好好地吃飯,因為每天都有零食做補充,孩子會在幼兒園吃飯的時候「留有餘地」,時間長了,也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 2.忌刨根問底。孩子離開一整天,家人的惦念是可以理解的,但接孩子回家後,全家人圍著孩子問這問那,不僅使孩子厭煩,還會強化孩子入園的「不適應」。
  • 3.忌偏聽偏信。家長對剛剛入園的孩子有些不放心,會向孩子提出很多問題。由於這一階段的孩子常常把想像與現實相混淆,他們會說出與事實不符的答案。如,孩子之間發生不愉快的事情時,他往往會說「某某小朋友打我了」,遇到這種情況家長不要「偏聽偏信」。因此,建議家長多與老師溝通,從而客觀地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以免產生不必要的誤會。

寫在最後:如果您有希望看到的文章題材,可以點關注(一定回粉),評論區留言或私言,謝謝!

相關焦點

  •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最新答案出爐…
    幼兒園放學時,早接孩子還是晚接?現在不少幼兒園放學的時間大多集中在下午4點到5點之間,幼兒園門口常常滿滿地站著很多的家長等著寶寶放學。放學時家長是提前一些接孩子回家還是晚一些接孩子好呢?>丁丁媽說,我都是早早來接的,不論是我來接還是孩子姥姥來接,都是早早地在門口等著,一開門第一個衝進去,趴在門上看看孩子在教室裡幹什麼呢?
  • 「媽媽你能不能第一個來接我」早接晚接,差別竟這麼大
    每臨近放學時,幼兒園門口總會出現這樣一幅景象:爺爺奶奶們提前20分鐘甚至半個小時在幼兒園門口排起長隊。以前常常有人調侃,接個孩子都要排隊,是怕晚了接不到孩子嗎?這樣調侃的人可能不了解孩子的心聲。對老人來說,為了「讓自己的孫子/女成為第一個被接走的」,他們很樂意排上那半小時。
  • 「媽媽,你能第一個來接我嗎?」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
    ,你能第一個來接我嗎?」幼兒園放學,晚接的傷害有多大?前陣子,一段關於萌娃的視頻火了,這個萌娃是一位剛剛上幼兒園的小男孩,據了解,拍這段視頻的時候他才上幼兒園第三天,每一天放學,他都焦急的趴在門邊等待著媽媽,一副想哭的樣子,但一想到上幼兒園,不能哭,只好強忍著淚水,癟著張小臉。
  • 「媽媽,放學你要早點接我!」家長晚接對孩子的傷害竟然那麼大…
    前幾天刷新聞,被一對爺孫暖到了。
  • 「媽媽今天一定要第一個來接我!」沒想到早接在孩子心裡這麼重要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放學的小朋友一眼就看到了媽媽,便流下了眼淚。放學早接孩子的重要性對於幼兒園的孩子來說,家長們最好能提前到達學校門口。孩子們放學時,排好隊伍一出來,就能看見微笑等待自己的家長,讓孩子明白在幼兒園只是暫時的與家人分離,一放學就又能看到家人,這樣才能滿足孩子對安全感的需求。
  • 「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
    導讀:「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孩子放學早接晚接差異,多年後會顯現!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
  • 「媽媽,是第一個來接我的!」總被媽媽晚接的孩子,是什麼體驗?
    >,趴到媽媽背上才開始放聲大哭,一邊哭還一邊誇獎媽媽說:「你真的是第一個來接我的!」我也是,小時候能夠在校門外看到家人來接,都把腰板挺得直直地,就好像在跟周圍的小朋友炫耀說:「看見沒?我媽來接我了!」小學三年級開始,我已經自己上下學了,但每周五放了學還要去學英語,不管颳風下雨,雷打不動。因為那時候年紀還不算大,家裡人一直不放心我自己去學校,就會來接我。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
    >力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一個小幼班的小男孩,在幼兒園等家長來接。短短二十秒的視頻,萌娃有強裝笑顏,到情緒逐漸失控,最終趴在媽媽肩頭哭訴,「表揚」到:「你是第一個來接我的」。,其實每一個孩子小時候都有過這個經歷,尤其是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家長擔心在新環境不適應,但是為了孩子更全面的成長,又必須送到幼兒園,有個更適合孩子學習生活的地方。
  • 接孩子放學就是一場百米衝刺,誰讓你答應孩子第一個接?
    最近看到一則視頻,一老爸到幼兒園接女兒放學,接受記者採訪時,不屑一顧雲淡風輕地反問記者:「早接晚接不都一樣嗎?擠那麼前面幹嘛!」大有心懷若谷,看透一切的姿態。可接下來這位爸爸的操作可就光速打臉了,校門口一開放,這家長愣是越過「千軍萬馬」直逼跑在第一名的家長,說好的「早接晚接都一樣」呢?
  • 從幼兒園接孩子,早去接和晚去接有什麼不同?造就兩種不同性格
    ,別讓「第一個來接你」成為習慣通常在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家長都會許諾:「一定第一個來接你。」>會讓孩子不能全身心地投入集體生活,只盼著爸媽會第一個來接,對幼兒園的牴觸心理很難消除。建議:在孩子剛上幼兒園時,可以適當早接,但是在寶寶逐漸適應後,不要養成一直早接的習慣,不然偶有一次晚接,會讓孩子形成心理落差。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晚接對孩子的傷害竟然這麼大
    這是他第3天上幼兒園,媽媽來接他放學。一出門他就看見媽媽了,激動得想要趕快跑過去,被老師攔了下來。他聽話地等了一會兒,可是小眼睛一直盯著媽媽看,既委屈又開心,還要拼命忍住不讓自己哭出來。一個三歲的孩子,第一次離開爸爸媽媽的懷抱,獨自進入幼兒園。要適應陌生的環境,陌生的老師和同學,周圍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他的內心該有多無助?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曾經被孩子要求過:第一個接他放學。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寶寶放學看到寶媽,表情管理逐漸失控
    寶媽第一個接孩子,孩子表情逐漸失控原來,這位寶寶的媽媽跟他說過,等他放學的時候,自己會第一個在校門口接他。於是當天放學,寶寶在看到媽媽的那一刻,現實有點驚訝,然後強忍著想要衝到媽媽身邊。但是因為小朋友放學都是要排隊出來的,於是寶寶被老師拉回去,只好再回去重新排隊。
  • 「媽媽記得放學第一個來接我」,孩子這樣說時,你應該怎麼回答?
    有時候稍微去得晚了,皓皓就會不高興。「媽媽,你記得放學後要第一個來接我。」相信幼兒園的孩子都對媽媽說過這樣的話,為什麼孩子總是要求媽媽最早到幼兒園接他?當孩子要去父母第一個早早地去幼兒園接他時,表示說明孩子爭強好勝,希望事事都得第一。當父母真的比所有人都要早接他,孩子通常會跟周圍的同伴說:「看,我媽媽早早就來接我了」。孩子要求父母「第一個」去幼兒園接他,這是一種正常的行為。當孩子這樣說的時候,你會怎麼回答?是肯定地說好,還是堅決地拒絕?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媽媽聽完孩子的理由後悔不已
    這是他第3天上幼兒園,媽媽來接他放學。一出門他就看見媽媽了,激動得想要趕快跑過去,被老師攔了下來。問了一圈身邊的朋友,幾乎都曾經被孩子要求過:第一個接他放學。在孩子的心裡,第一個接他放學,為什麼那麼重要?
  • 「媽媽,求你早點來接我」接孩子早晚的差異,多年後會顯現
    出了月子第一天,小林就自己去接大寶了,她比往常來得早了很多,排到了隊伍的前面,下課鈴響後,她驚喜地發現,第一個飛奔出來的孩子就是大寶。孩子看到媽媽很激動,小林也很開心地把大寶抱起來對他說:「想媽媽了嗎?
  • 「我第一個來接你!」這句話支撐了孩子在幼兒園的一整天
    ,「媽媽第一個來接我」 竟是他們最大的期待!上小學的時候,有一次,因為學校要進行消毒,所以要提前放學。雖然提前一天通知了家長,但是爸爸媽媽還是忘記了要提前接我放學這件事。很多家長都將接孩子放學當成一項任務,所以晚來也沒有關係,反正有老師看著很安全。
  • 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孩子笑著笑著就哭了
    作者:桐桐媽最近,「媽媽真的第一個來接我了!」上了微博熱搜。視頻中,只見幼兒園門口一群孩子正在焦急地等待家人來接放學,其中,一個肉嘟嘟的男孩強顏歡笑直勾勾地盯著鏡頭。老師放行後,小男孩直奔自己的媽媽,表情逐漸失控,由最初擠出的那一絲絲笑容到趴在媽媽的肩膀上嚎啕大哭,嘴裡念叨:「你第一名接我!」
  • 「媽媽,你能第一個接我放學嗎?」千萬別輕視孩子的這句話
    ,就看見了來接自己放學的媽媽,既開心又想哭,想直奔過去,可被老師拉了回來。,「媽媽第一個來接我」,竟是他們最大的期待!「早接」有這麼大的期待呢,看看他們在幼兒園是怎樣的狀態!如果放學後總是等不到來接自己的人,孩子會想:媽媽答應好早點來接我的,為什麼沒有來?
  • 幼兒園放學,你幾點去接寶寶?早接、晚接差距大,別小看這幾分鐘
    只不過,現在幼兒園放學的時間不比當年,很多公立幼兒園四點半就放學了,私立也不會超過五點半,導致很多家長接寶寶時匆匆忙忙,只為讓寶寶少等那幾分鐘。有些新手家長們或許還不知道,對於寶寶來說,早接、晚接差距大。幼兒園放學後,家長接寶寶的時間一定要把握準,不要覺得晚幾分鐘沒關係,事實上,這其中的差距可大了。
  • "等放學了媽媽第一個來接你",別讓這句話成為玩笑,孩子會失望
    轉眼又到了開學季,如果家裡有準備上幼兒園的孩子,那麼父母和孩子都會或多或少有些焦慮。孩子會在人生中第一次體驗到分離,會哭、會鬧、會不想去幼兒園。而家長也特別心疼孩子,會擔心孩子在幼兒園吃飽了沒,有沒有受欺負。所以到了孩子放學的時候,特別多的家長就會拼命往前衝,都想要第一個接孩子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