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臨終前,為何妻子和兄弟都不來看他?女兒為何要掀開棺材板?

2021-01-09 文學之新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在他病危至逝世這段時間裡,儘管有很多人來探望他,但他其實非常寂寞。因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弟弟王天樂、妻子林達、女兒路遠,沒一個人在他身邊。這樣孤寂地離開這個世界,用陝北話來說,真的「太不美氣了」!

路遙追悼會,陳忠實發言

一、女兒路遠和父親路遙,都等著給對方過生日

路遙的女兒路遠當時還小,剛剛上初中。她由一位保姆照顧著,住在剛剛裝修過的新家中。這個新家,已經破碎得不成樣子了。母親林達已經回到了北京工作,父親路遙在醫院的病床上躺著。按離婚協議,路遠將由路遙撫養。

路遙不願意讓女兒見到自己病入膏肓的樣子,他害怕會給女兒留下心理陰影。因此,在路遙生命最後的兩個月裡,路遠只見過路遙一面。路遙非常希望自己能好起來,希望自己能回家陪女兒過13歲生日。據曾創作《路遙在最後的日子》的航遠回憶,在最後的日子裡,路遙時常念叨女兒的生日:遠遠是11月9日來到這個世界的……

路遙與女兒合影

路遠也一直記著父親的生日,她早早地為父親準備了生日禮物,等待著在12月2日那天親手把它交給父親。只是,那一天永遠不會到來了,時間永遠定格在了11月17日。葬禮上的路遠,只能哭著要求親友把棺蓋打開,把禮物放到了父親的棺木中。

路遙去世前最擔心的就是女兒路遠,但他又不想讓女兒看到自己的樣子,因此只能偷偷思念,只能一遍又一遍地拜託來訪的好友:我走了之後,麻煩幫我多關心一下遠遠……

長大後的女兒只能路遙雕像合影

路遙給女兒留下了一萬元存款,其中5000元是茅盾文學獎的獎金,還有5000元是獲獎後省裡獎給他的。這筆錢他一直沒動,寧願預支稿費、問別人借錢,也沒動這筆錢。

路遙儘管是一位非常有名的作家,但他一生貧窮。他工資收入本身就不高,1983年前的月工資是58.5元,1983年之後是66元,1990才提到197元。至於那些轟動全國的大作,稿費其實都很低,《人生》只有1300元,寫了好幾年的《平凡的世界》也不過是3萬元。而路遙在1982年,就要抽3元一包的煙,一天兩包……

二、妻子林達和丈夫路遙,在病床上達成了離婚協議

路遙的妻子林達,是一位非常有才華的北京知青。北京知青和陝北農民結婚並生活在一起,路遙在小說裡都不敢這麼寫。《人生》中的高家林和黃亞萍勉強結合在一起,但最終以悲劇收場。《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無情拒絕了在城裡工作的田潤葉;孫少平也沒能和城裡姑娘田曉霞走到一起。

但青年時的路遙,卻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目標——非北京知青不娶。於是他在被初戀女友林虹拋棄之後,緊接著又跟林虹的同學林達好上了。據創作了《人生路遙》的海波回憶,當時海波曾勸路遙找個本地姑娘,路遙是這樣回答的:哪一個本地女子有能力供我上大學?不上大學怎麼出去?就這樣一輩子在農村著嗎?

紀錄片《路遙》中的路遙和林虹

路遙和林達好上之後,林達如路遙所希望的那樣供他上大學。林達在延川縣革委會宣傳組工作,每個月拿38.5元工資。這個工資在當時可以說是比較高,如果一個人用的話。但林達還要供路遙上學,要讓路遙穿得體面一些,不得不精打細算省吃儉用。據朋友海波回憶,當時風華正茂的林達,一件衣服要在好幾個季節穿。

但路遙和林達結婚之後,他們的婚姻卻不幸福。林達出身於知識分子家庭,受過良好的教育,個人能力很強,獨立意識也非常強。但路遙「每天的早晨從中午開始」,可以說和林達生活在兩個世界。

路遙和林達

長久下來,這種生活節奏的問題越來越突出。尤其是在女兒出生之後,路遙沒有時間照顧女兒,一切只有交給林達。而林達又不願意放棄自己的工作,成為一名家庭主婦。林達只能是忙裡忙外,一個人苦苦支撐著這個家。除去自己的工作和照顧小孩外,還要抬煤氣罐上樓,往樓上搬蜂窩煤,招待陝北來的老家親戚……

林達在80年代中期就提出過離婚,但路遙一直不同意。一是不想讓路遠失去母親,二是覺得離婚很傷面子。路遙是很在乎面子的,他從小受盡困難,特別在乎面子。他之所以要抽3元一包的煙,原因之一就是覺得抽幾毛錢的煙沒面子。

這種亮紅燈的婚姻一直從80年代中期持續到90年代初。在路遙逝世前不久,他同意了和林達離婚,在病床上籤下了離婚協議書。據航遠回憶,當時醫院的工作人員還以為林達是路遙的崇拜者,以為她是來找偶像籤名的。

路遙和醫院工作人員

路遙其實仍不想離婚,最主要的倒不是面子問題,而是女兒路遠。如果路遠跟了自己,而自己又死去了,那路遠豈不是成了孤兒?但此時林達已經回到北京工作,即使自己不同意離婚,也不過是名存實亡,沒有意義……

三、弟弟王天樂和哥哥路遙,在病床前斷絕關係反目成仇

林達苦苦支撐著家,實在無力照顧路遙,路遙的生活很多時候都是靠弟弟王天樂在打理。路遙沒路費去北京領茅盾文學獎,也是王天樂去借的錢。王天樂可以說是路遙的一根拐杖,一個精神支柱。路遙的絕筆之作《早晨從中午開始》,標題下面便寫著這樣一行字:獻給我的弟弟王天樂。

但在路遙病重之後,兄弟關係卻發生了重大變故。路遙住院之後,非常希望王天樂能在身邊陪自己,但王天樂卻遲遲不來。最後好不容易來了,也沒有用心陪伴路遙。病重的路遙是非常敏感的,他對航宇說:你看天樂,一滿就不是以前的天樂了,翅膀硬了,一滿不管我的死活,能躲就躲,能跑就跑……實在太讓我寒心了。

路遙與王天樂

據航遠回憶,當時還有一個細節對路遙打擊特別大。路遙患的是肝病,王天樂一到醫院,就要去衛生間拼命洗手。路遙知道這件事後非常傷心,他曾難過地對九娃王天笑說:你四哥不像親兄弟了,別人都不嫌我就他嫌我,好像我的病就傳染給他了。

此外,還有一些經濟問題。路遙得茅盾文學獎後,王天樂出面幫路遙借路費以及準備在北京的花費。但路遙卻說自己根本沒見到這麼多錢,王天樂以他的名義四處借錢,不僅壞了他的名聲丟了他的臉面,還欺騙了他。當然,這件事到底是怎麼樣的,如今我們已不得而知了。

據王天笑(九娃)回憶,路遙躺在病床上大罵了王天樂一頓,罵他忘恩負義,罵他不是東西,罵他過河拆橋。最後,兩人斷絕關係反目成仇。路遙在逝世前非常希望王天樂來看自己,但王天樂再也沒有來過。

路遙與弟弟王天笑

最後說幾句:

路遙離開這個世界時,想必是非常非常不甘的。他還想繼續奮鬥,他還想創作出能獲國際大獎的小說,他還想看著女兒長大成人,他還想和妻子、兄弟重歸於好。

路遙是平凡的,他是農民的兒子,從小連飯都吃不飽,飽嘗人間艱辛。很多時候他都不掩飾自己的功利心,他就是想通過奮鬥改變自己的命運,他就是想寫能得到他人認可的作品。他從來不清高,特別接地氣。

路遙是偉大的,他的《平凡的世界》不僅得到了文學界的肯定,更是使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內心充滿力量,能夠勇敢地面對生活!

相關焦點

  • 路遙臨終時有多孤獨?妻子離婚,兄弟反目,女兒則含淚拍棺材板
    作為茅盾文學獎的得主,路遙的一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是作為一個人,我認為他是可憐的,贏了榮譽卻輸了生活,連他死的時候都是孤寂一人,妻子、兄弟都不來看他,女兒則含淚拍打棺材板。艱苦的前半生,打造出了一個最真實的作家路遙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世界都是極其豐富的,這也得益於路遙本身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掙扎,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了諸多感慨。
  • 路遙臨終前被迫籤下離婚協議,妻子無情離去,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路遙曾經在延川縣立中學學習,這樣一個讀書識字的機會,成為了他生命裡不幸中的萬幸,因為這些文字,成為他最後的"救命稻草",他要依靠這些文字,去改變自己的命運。因為自己的努力,路遙開始了自己的寫作之路。他的一生中寫下了很多優秀的作品,《驚心動魄的一幕》、《人生》等作品都很成功。
  • 路遙為何安排孫少安與文盲賀秀蓮結婚?這或是他心中最嚮往的婚姻
    1992年,路遙因肝硬化住院治療,沒過多久就英年早逝了。在臨終前幾個月,路遙的妻子林達來到了病床前,與他籤下了離婚協議。在生命之中最後的日子,路遙一遍遍回憶起成名前的貧窮日子,好友前來探望,他總是止不住流淚:"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 一哥掀開「棺材板」:詹先生,我又來了!
    一哥掀開「棺材板」:詹先生,我又來了!又會"踢開棺材板" "死而復生" 表現地十分出色 今天的他也是如此 」休息地差不多了 要去總決賽找老詹了。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離婚,甚至不要女兒,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都靠抽菸提神,甚至還愛上了咖啡這種更奢侈的飲品。1982年,當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還不知道咖啡為何物之時,路遙已經在喝三合一的袋裝麥氏咖啡。林達下班後,要給女兒做飯,要在家裡做清潔。而搬蜂窩煤、搬煤氣這種重活,更是直接落到林達手中,路遙壓根就不參與。林達是一個新時代女性,不可能不工作,絕不甘於在家中做全職太太;路遙同樣不會放棄自己的創作,兩人都不會妥協,因此兩人矛盾逐步加深,最終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5分5板4斷,關鍵三分不手軟!伊戈達拉,你悄悄掀開了棺材板
    而這是熱火自2015-16賽季以來首次打進東部半決賽,那一輪系列賽裡熱火3-4不敵猛龍!當比賽第三節巴特勒帶傷回歸,然後造了特納的進攻犯規,然後迎著奧拉迪波的突破勉扣,他無懼受傷部位,他面不改色,這只能用強硬來形容了。23分鐘5投2中拿到6分+3籃板+2助攻+1搶斷+1蓋帽,這便是30歲的領袖吉米·巴特勒,拿6分也也能贏球,另一位強力老家便是36歲的伊戈達拉。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執意離婚,甚至不要女兒,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路遙在寫《平凡的世界》的時候,都靠抽菸提神,甚至還愛上了咖啡這種更奢侈的飲品。1982年,當絕大部分的中國人還不知道咖啡為何物之時,路遙已經在喝三合一的袋裝麥氏咖啡。林達下班後,要給女兒做飯,要在家裡做清潔。而搬蜂窩煤、搬煤氣這種重活,更是直接落到林達手中,路遙壓根就不參與。林達是一個新時代女性,不可能不工作,絕不甘於在家中做全職太太;路遙同樣不會放棄自己的創作,兩人都不會妥協,因此兩人矛盾逐步加深,最終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
  • 路遙臨終前3天,面對強勢妻子強撐身體,在病床上含淚籤下離婚書
    第二位林姓姑娘,解開了路遙的心結最終,路遙還是找了一個知青結婚,1978年,他和另一位林姓姑娘,林達,結婚了,是林達帶路遙走出了上一段戀情的陰影,也是林達選擇在路遙最困難的歲月與他訂婚。當時,為了路遙能順利讀完大學,林達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每月掙38塊錢,除了自己的夥食和必不可少的零花錢外,其餘的都寄給路遙花,如果沒有林達,路遙也沒有後來的成就。
  • 張學良臨終前,對遺產的處理引爭議,他為何捐給了美國
    提起張學良,沒有哪個中國人不認識他,「九一八」和「西安事變」兩次重大的歷史事件與他息息相關,張學良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一位歷史名人,他的遺物具有非常高的價值,那麼張學良臨終前,將遺物交給了誰呢?
  • 字號:小中大 - 臺南小吃「棺材板」 -中新網
    ,到臺南旅遊,主人對我們說:「不吃『棺材板』,不算到臺南!」  主人見我們遲疑不動,便笑著說:「名字是古怪點,樣子也不太雅,其實也是討口彩,棺材棺材,升官發財。」盤中的「棺材」火柴盒般大小,但有兩盒那麼厚。怎麼下筷?「來,先把棺材蓋吃了。」我們學主人做法,先用筷子挑起「棺材」上方中間那個小蓋丟進嘴裡,「和麵包味差不多?」主人笑道:「『棺材板』是油炸麵包外表,中國點心的『芯子』。」
  • 老父生前買口棺材,三子嫌晦氣不讓放家中,女兒善舉獲意外之福
    老父生前買口棺材,三子嫌晦氣不讓放家中,女兒善舉獲意外之福村裡的張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是個文化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反而做了一輩子農民。他與妻子一生養育了三子,一女,待孩子們成家有了後代之後,他的老伴因為一場疾病就離他而去。
  • 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卻不讓給盟友袁術和公孫瓚?
    194年曹操第二次東徵徐州,此時的徐州刺史陶謙重病在身自知不久於人世,於是將徐州託付給誰就成了重中之重的問題,出乎意料之外的是陶謙在陳登、糜竺等人的建議和支持下把徐州讓給了前來救援自己的平原相劉備,那麼陶謙臨終前,為何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卻不讓給盟友袁術和公孫瓚?我們來分析一下其中原因。
  • 路遙:「娶本地女此生只能漚在農村」,病危時,城市妻子卻要離婚
    在遇見林虹之前,因為才華出眾,路遙是讓許多本地女孩所傾心的。其中有一位比較大膽,她主動找到路遙表明愛意,路遙支支吾吾,稱自己雖然是農民,但是農民幹的活他十有八九都不會,那姑娘很是爽朗,稱這不是問題,地裡的活我都包了,你只需要坐家裡讀書寫字便成。路遙聽後無言以對,飛也似的逃了。後來和朋友談到婚姻時,朋友問他為何不找個知根知底的本地姑娘。
  • 路遙神作30年銷量達2000萬,臨終前妻子還堅持離婚,董卿讀後落淚
    而反觀路遙本人的人生之路滿是坎坷,情路也同樣滿是波折。在路遙病危快要臨終前,妻子林達拿來離婚協議書,到底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是「此生情盡,相看兩生厭」?1992年11月17日,42歲看上去收入不菲,卻窮了一輩子的路遙死了,他只留下一張10000多元的欠條,和他剛籤完字的離婚協議…去世前的3個月,妻子林達第三次提出離婚,他終於在病床上簽字,放她改嫁了……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
  • 《平凡的世界》路遙先生為何要把田曉霞寫死?據說當時他痛哭流涕
    《平凡的世界》這本書是路遙先生嘔心瀝血的一本巨作,一共分為上中下三部。他耗時約6年,才完成了這本總字數超過百萬的著作。該書曾榮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之後也就過了一年多的時間,路遙先生就因病去世,年僅42歲,著實令人惋惜。不過他這本書的影響力一直經久不衰,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的年輕人。
  • 文學界最慘「男主角」,被父母送人,被初戀劈腿,臨終前妻子還要離婚
    路遙的一生過得並不如意,可以說是文學界最慘的「男主角」人設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苦難的一生,從小窮苦、長大後初戀的始亂終棄、髮妻的臨終前送來的離婚協議書,年僅42歲就因病早逝,去世後留給女兒的遺產竟然是一沓欠條臨去世的那一刻,路遙痛苦地在病床上縮成一團,嘴裡卻是呼喊著
  • 棺材:關於棺材的講究,為何棺材匠不給死人做棺材,你知道嗎?
    因為,在她的家中停放著一口棺材。我曾不止一次地問過姥姥,為何老婆婆會在家中安放一口棺材。而姥姥每次都對我說,等你長大了,你就會知道的。關於棺材的解釋帶著這些疑惑,我長大了,確實如姥姥當年所講,等我長大了,我就明白了一切。
  • 末代皇帝溥儀臨終前,不停地向妻子大喊要吃紫河車,紫河車是啥?
    從目前存世的老照片來看,溥儀是流著淚接過特赦書的。正如溥儀在自傳《我的前半生》中寫道:「如果這次能特赦我,完全是黨對我的寬大。認為我有了做人的資格。我前半生有罪,黨指給我改惡從善的道路,後半生我一定要好好跟黨走。」
  • 為何臨終前要蔣經國答應一個要求?
    眾所周知,蔣介石和宋美齡的結合其實是政治聯姻。蔣介石在遇見宋美齡之前已經有多位妻子和情人,原配是毛福梅,即蔣經國的生母。那麼通過政治聯姻走到一起的蔣宋二人之間有沒有真正的愛情呢?蔣介石又到底愛不愛宋美齡?這一切的答案其實都隱藏在他的臨終遺言裡。
  • 路遙稿費360萬,為何連一張車票錢都沒有?他領獎時的話令人淚目
    路遙憑藉《平凡的世界》拿到了茅盾文學獎,他站在臺上就說了一句話:「今天的這個地方不應該是終點,而是一個新的起點。」那是他人生中的高光時刻。路遙在這個時候已經開始大口地吐血,醫生明確地告訴他必須要停止創作,生命才能延續,或許是對文學的熱愛,37歲的路遙不惜生命也要完成《平凡的世界》第三部。直到1988年初夏,他終於完成了《平凡的世界》第三部,全書完成之後,得以發表,沒想到發表之後,得到了人們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