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遙臨終時有多孤獨?妻子離婚,兄弟反目,女兒則含淚拍棺材板

2021-01-09 御史談

黃土地生養出的人,死後也要將精氣神還給黃土地。作為鄉土文學的代表作家,路遙和莫言的文字中都有著對真實世界的一個刻畫和加工,他們的作品讓我們看到了在這個世界上,還存在著這麼一批面朝黃土的樸實人民。

可惜的是天妒英才,1992年,一代鄉土文學大師路遙永遠地離開了這個世界,這個平凡的世界中再也沒有他這個不平凡的人。

作為茅盾文學獎的得主,路遙的一生可以說是成功的,但是作為一個人,我認為他是可憐的,贏了榮譽卻輸了生活,連他死的時候都是孤寂一人,妻子、兄弟都不來看他,女兒則含淚拍打棺材板。

艱苦的前半生,打造出了一個最真實的作家

路遙作品中的人物的精神世界都是極其豐富的,這也得益於路遙本身經歷了無數的苦難掙扎,讓他對這個世界有了諸多感慨。

1949年,路遙出生在一個平凡的不能再平凡的貧困戶家庭,家住陝北的黃土高坡上,一年四季缺衣少糧,唯一不缺的就是西北風。由於家中極度貧困,因此他的父母也很難將精力用在培養娃娃的身上,每天能弄點吃的就已經很不容易了。

萬幸的是,父母知道自己家的狀況,又不希望孩子繼承貧窮,於是將路遙過繼給了在城裡的哥哥,以求路遙能有一個好的出路,這個伯父也就成為了路遙人生中的大貴人。在伯父的家中,雖然說沒有山珍海味,但是最起碼吃喝不用擔心了,最幸運的是,伯父能夠讓他到縣城裡的學校去上學,而且在學習中,路遙和文字結下了不解之緣。

路遙愛讀書,甚至超過了愛他的生命,這也決定了他在學校中的成績是非常拔尖的,按照這樣子的情況下去,他絕對是村裡第一個大學生,可惜恰好碰到了特殊歲月,所有的青年學生全部上山下鄉,路遙也與高考失之交臂。

來到鄉下的路遙可沒有放棄他的文學夢,還是每天堅持學習、看書,漸漸地他有文化的事情就傳遍了鄉村,這下子只要是村裡面要寫個字、讀個信啥的,只要是和文化沾邊的,基本上都要請教路遙。

因此,路遙也逐漸收穫了很多的朋友和人們的尊敬,其中有個朋友叫做曹谷溪,他可是一位現代型的詩人,在他的介紹下,路遙和來自城裡的一個女知青相識。

隨著和女知青相處時間的增多,兩人互相傾慕對方,郎才女貌也成為了當地的一樁佳話,不過愛情終究沒有贏得了現實。

由於路遙很優秀,因此上面專門給了他一個去城裡的指標,但是被愛情衝昏頭腦的路遙毫不猶豫地將這個名額讓給了女知青,不久之後,路遙感染上了一種疾病,然後就被組織隔離了開來。

兩個月的隔離時光是短暫的,但是對於談戀愛的人來說是漫長的,待到路遙出來以後,收到的只有女知青的分手消息,她愛上了城裡的解放軍,靠山吃山的路遙配不上她。

心灰意冷的路遙去到了一所學校,成為了一名教師,在曹谷溪的幫助下,路遙不斷地創作詩文,很快就被一家雜誌看到,他們邀請路遙成為籤約作家。

事業不錯的路遙並不甘心一輩子就止於此,他一直有個夢想,就是要成為大學生,他想要走出農民的困境,而這個契機就是要找個女知青結婚。

很快,縣委中的女知青林達成為了路遙的最好人選,林達愛慕著路遙的才華,路遙一心準備著考大學,每個月林達拿著不到四十塊的工資省吃儉用,給路遙貼生活費、學費,畢業後的路遙也順理成章的和林達結了婚,一切都好像是那麼的美好。

輸了人生,妻子離婚,兄弟反目,只剩下可憐的女兒

也不知道路遙是不是畏懼了貧寒的生活,即便是在他最如日中天的時候,他也要馬不停蹄的創作、寫稿,伴隨他的永遠只有兩包煙。在這樣的形勢下可想而知,他與妻子漸行漸遠。

婚後的林達發現路遙這個人很糟糕,林達每天都有著規律的生活,而路遙的早晨是從中午開始,而且,作為一個女人的她卻根本不能去依靠丈夫,生活中有什麼困難都要自己扛。

這種矛盾隨著女兒的出生達到了最高點,那個時候,雖然路遙出名了,但是稿費依然微薄,一個月不到六十塊錢,而他一天的煙錢就要差不多六七塊,林達又要上班補貼家用,又要照顧女兒,很快就精神崩潰了。

八幾年的時候,林達曾提出要離婚,但是路遙不肯,他說要為了女兒,其實就是為了他自己的面子,就好像他抽菸只抽三塊錢的,原因是三毛錢的沒面子,如此可笑。

隨著壓力的增加和不規律的作息,路遙很快就病入膏肓,在病床前的路遙最終同意了妻子的離婚,為這段幾十年不幸福的婚姻畫上了句號。

在臥病期間,他也和自己的兄弟王天樂反目成仇,當年路遙獲得茅盾文學獎的時候沒錢領獎,還是弟弟借錢給了他去領的獎,按道理說兩人應該是情比金堅,可事實並非如此。

在病床上的路遙經歷了離婚的悲痛,他十分希望弟弟王天樂可以陪在身邊,可是王天樂並沒有去看哥哥幾次,這也讓路遙十分不滿意,他對外人說:「你看天樂,不是以前的天樂了,翅膀硬了,就不管我的死活,能躲就躲,能跑就跑……實在太讓我寒心了。」

由於路遙患的是嚴重的肝病,有一次王天樂去看了路遙後,到廁所中拼命的洗手,這個細節深深的傷到路遙的自尊。種種事情加在一塊,路遙就大罵弟弟沒有良心,過河拆橋等等,兄弟二人也就反目成仇,路遙再也沒有親人來探望了。

1992年,路遙肝硬化腹水,搶救無效後去世,妻子沒有來,弟弟也沒有來,最讓人心疼的還是他的女兒,在葬禮上含淚拍打爸爸的棺材板,想讓爸爸不要離開他。而前不久,父女二人還在商量該如何為對方慶生。

路遙的一生是不平凡的,而同樣不平凡的是他的著作《平凡的世界》,這是路遙嘔心瀝血創作的著作,享譽國內外。書中全景式地描寫了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在書中,愛情、痛苦、挫折、追求、日常生活與巨大社會衝突紛繁地交織在一起,讀後令人動容。

路遙雖已離去,但他的著作註定將永垂不朽,永遠陪伴著我們,給予我們生活的動力,現將這本書推薦給大家,大人孩子都可以看的。#路遙#

相關焦點

  • 路遙臨終前,為何妻子和兄弟都不來看他?女兒為何要掀開棺材板?
    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路遙離開了這個平凡的世界。在他病危至逝世這段時間裡,儘管有很多人來探望他,但他其實非常寂寞。因為他生命中最重要的三個人,弟弟王天樂、妻子林達、女兒路遠,沒一個人在他身邊。這樣孤寂地離開這個世界,用陝北話來說,真的「太不美氣了」!
  • 路遙臨終前3天,面對強勢妻子強撐身體,在病床上含淚籤下離婚書
    這句話源自《平凡的世界》,是田曉霞去煤礦看望孫少平時的形象,田曉霞聰明伶俐、思維開闊,他和孫少平有過一段浪漫的精神戀愛,但最後,這個美麗的姑娘卻犧牲了。寫到這裡,路遙崩潰大哭,究竟是什麼原因,讓這個陝北硬漢泣不成聲?
  • 路遙臨終前被迫籤下離婚協議,妻子無情離去,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他出生在一個山西農民家庭,但是在那個多子多女的年代,路遙的到來對於這個家庭來說,可能只是多一張嘴,需要消耗更多口糧而已。如果用一個詞彙去形容路遙的家庭,那一定是"貧窮"。這個家太窮了,窮的連吃飯都是個問題。因為太窮,他被父親過繼給農村的伯父,成為伯父的養子。
  • 1992年,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執意離婚,12年後女兒將母親告上法庭
    而為了寫《平凡的世界》,路遙付出了家庭的代價,妻子在他病入膏肓時執意和他離婚,最終路遙也沒能挽回。路遙與妻子林達路遙出生在陝北的一個窯洞中,家中共有九個孩子,度日十分艱難。飢餓就是路遙少年時最大的玩伴。在村長劉俊寬的幫助下,路遙幾經波折才勉強走進了中學。路遙的妻子林達也很有才華,家境要比路遙好的多。兩人相識於延安,當時同為插隊的知青,讓兩人的心越走越近。並且林達也是個有才華的女子,能歌善舞的她與眾不同,這就更吸引著路遙。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離婚,甚至不要女兒,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妻子執意離婚妻子林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路遙的妻子林達是北京人,家庭條件比較好,人也不錯,在成為了路遙女朋友之後,就經常資助路遙的生活。根據路遙養母的說法,路遙的鋪蓋都是林達資助的。當時,林達在一所雜誌社上班,她每天按時上下班的同時,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女兒。林達上班,孩子上學時,路遙還在床上呼呼大睡。當妻子林達不在家的時候,路遙也不會做飯,肚子餓了,路遙就會隨便找一些吃剩的油條、黃瓜、西紅柿對付一下。
  • 路遙病入膏肓,妻子卻執意離婚,甚至不要女兒,後被女兒告上法庭
    妻子執意離婚妻子林達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路遙的妻子林達是北京人,家庭條件比較好,人也不錯,在成為了路遙女朋友之後,就經常資助路遙的生活。根據路遙養母的說法,路遙的鋪蓋都是林達資助的。當時,林達在一所雜誌社上班,她每天按時上下班的同時,還要操持家務,照顧女兒。林達上班,孩子上學時,路遙還在床上呼呼大睡。當妻子林達不在家的時候,路遙也不會做飯,肚子餓了,路遙就會隨便找一些吃剩的油條、黃瓜、西紅柿對付一下。
  • 文學界最慘「男主角」,被父母送人,被初戀劈腿,臨終前妻子還要離婚
    路遙的一生過得並不如意,可以說是文學界最慘的「男主角」人設他的一生可以說是苦難的一生,從小窮苦、長大後初戀的始亂終棄、髮妻的臨終前送來的離婚協議書,年僅42歲就因病早逝,去世後留給女兒的遺產竟然是一沓欠條臨去世的那一刻,路遙痛苦地在病床上縮成一團,嘴裡卻是呼喊著
  • 路遙:「娶本地女此生只能漚在農村」,病危時,城市妻子卻要離婚
    在寫完第二部時,路遙的身體開始出現嚴重警報,他的身體「像彈簧整個的被扯斷」,只能通過腿部和膝蓋的力量跪在地板上收拾撒落的稿紙。在一次吐血之後,他的弟弟將其帶到醫院檢查,得到的命令是,必須結束現在的工作。到路遙沒有。這時,他的妻子林達跟他提出了離婚。弟弟王天樂也勸他結束,他亦沒有。
  • 路遙神作30年銷量達2000萬,臨終前妻子還堅持離婚,董卿讀後落淚
    在路遙病危快要臨終前,妻子林達拿來離婚協議書,到底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還是「此生情盡,相看兩生厭」?1992年11月17日,42歲看上去收入不菲,卻窮了一輩子的路遙死了,他只留下一張10000多元的欠條,和他剛籤完字的離婚協議…去世前的3個月,妻子林達第三次提出離婚,他終於在病床上簽字,放她改嫁了……1992年11月17日上午8時20分,年僅42歲的路遙因肝硬化,消化道出血醫治無效,走完了他平凡而又悲壯的人生旅程
  • 離世前三天妻子要求離婚,弟弟說你別拿獎了,路遙的人生有多難?
    這種被留下的感覺,是一種深入骨髓的孤獨,多年後路遙仍痛徹心扉。而這樣的孤獨,似乎貫穿了他的生命。路遙的妻子林達,本來是個被命運眷顧的小姑娘。出生良好,自己也受過良好的教育,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但她卻偏偏喜歡上了路遙,讀懂了他的孤傲與孤獨。年輕女孩的愛情,總是熱烈而勇敢。在剛開始的時候,林達覺得,無論未來的生活有多艱難,只要愛情存在,就不會存在辛苦。
  • 路遙病入膏肓沒錢看病,卻被妻子要求離婚,網友:可以理解
    與出身貧苦的路遙不同,路遙的妻子林達出身於北京的一個知識分子之家。上世紀70年代,她以知青的身份,從北京插隊至路遙所在的延川縣,擔任通訊幹事。也因此一來二去與路遙產生了感情,兩人結婚生子。但婚後的路遙整日寫作不管家事,而妻子林達也工作很忙。
  • 路遙最後的日子:病痛折磨,夫妻離婚,就連自己的親弟弟也沒閒著
    路遙去世前3天1992年11月17日,作家路遙在西京醫院去世,享年43歲。三個月前的8月5日,路遙找到好朋友航宇,囑咐他買一張去延安的車票。航宇感到奇怪:他妻子林達和女兒剛從北京回來,怎麼現在要去延安?路遙道:林達同意我到延安休息10天,回來後我倆就離婚。
  • 路遙為何安排孫少安與文盲賀秀蓮結婚?這或是他心中最嚮往的婚姻
    1992年,路遙因肝硬化住院治療,沒過多久就英年早逝了。在臨終前幾個月,路遙的妻子林達來到了病床前,與他籤下了離婚協議。在生命之中最後的日子,路遙一遍遍回憶起成名前的貧窮日子,好友前來探望,他總是止不住流淚:"我那老婆怎就跑了呀!"
  • 《我是餘歡水》車禍絕症離婚兄弟反目,劇情狗血豆瓣評分卻第一
    而在劇情方面,小人物餘歡水,經歷了人生的種種不幸,車禍、兄弟反目、離婚、身患絕症,所有韓劇裡該有的套路情結全部強加在他身上,說到比慘,估計沒人能比得過他。從09年出車禍,一直到19年,短暫的10年間,餘歡水的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路遙病危時刻,髮妻逼他籤下離婚協議書,路遙弟弟卻表示理解
    1992年,路遙因病住院,生病垂危。正當大家都在感嘆天妒英才時,路遙二十年的髮妻林達卻在他病危時刻遞上了離婚協議書。路遙籤上名字後,看著妻子決絕的背影,流下了淚水。林達的確夠決絕,「逼迫」路遙籤下離婚協議後,連13歲的女兒都不管就獨自回到了北京,當時,所有人都在罵林達狠心,但卻沒人想到她已經為路遙付出了十幾年的光陰。19歲那年,路遙失去了一份看似體面的工作,初戀女友也離他而去。
  • 妻子是空姐,上班前非要讓老公抱抱,無意瞥見袖口,丈夫含淚離婚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收入比小潘高的多,小潘遠遠比不上她。小美是一個空姐,她負責每天在飛機上工作,經常和丈夫聚少離多,每次上班前小潘都會去送小美到飛機場,這是他們唯一可以相處的機會。小美也非常的粘小潘,每次上班前就非要很久才捨得走,因為小美自從嫁給一小潘過後就經常,聚少離多。
  • 路遙死前對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讓賈平凹躲在無人角落裡痛哭不已
    1992年秋,路遙因肝硬化死於西安,年僅42歲。臨終前他對身旁的賈平凹說了一句話,賈平凹聽完奪門而出,躲在無人的地方痛哭不已。高中畢業時,路遙因為表現好獲得了一個招工的名額,那個時候工人就相當鐵飯碗,但是他卻把這個名額讓給了初戀女友林虹,林虹離開陝北後,就給路遙寫了一封絕筆信,無情的拋棄讓路遙備受打擊,一度想要自殺。在路遙去世前三個月,他的妻子林達在病榻上與他籤署了離婚協議,只有路遙自己知道心裡有多痛苦。
  • 路遙愛女兒勝過自己,13歲女兒在葬禮上哭暈,15年後女兒起訴媽媽
    42歲的路遙去世了,女兒悲痛欲絕,並起訴了前妻然而,這位偉大的作家在獲得茅盾文學獎後一年多就悄然去世了。今年是1992年。他唯一的女兒盧明明只有13歲。她獲得了無數獎項,將路遙的文學成就推向了人生的巔峰。然而,在她死後,她留給她悲痛欲絕的女兒的只有一沓厚厚的借條。
  • 藤原紀香母親承認女兒離婚 含淚指責女婿出軌
    當天有許多記者跑到藤原紀香的娘家詢問此事,她的母親承認女兒離婚一事,並含淚控訴主要原因是女婿出軌。藤原紀香的經紀公司發言人承認已經聽說他們分居,承認了兩夫妻離婚的消息。藤原紀香並不想要贍養費,兩夫妻已經正式分居,而蓋著兩人印章的離婚申請書目前在藤原紀香的家人手上,近期就會遞交上去。經紀公司方面並沒有細說藤原紀香離婚的原因,她的母親則在接受訪問時代替女兒訴苦。
  • 老父生前買口棺材,三子嫌晦氣不讓放家中,女兒善舉獲意外之福
    老父生前買口棺材,三子嫌晦氣不讓放家中,女兒善舉獲意外之福村裡的張老爺子年輕的時候是個文化人,但是因為各種原因,反而做了一輩子農民。他與妻子一生養育了三子,一女,待孩子們成家有了後代之後,他的老伴因為一場疾病就離他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