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歷史看大同|舌尖上的大同

2020-12-18 大琪琪的旅行

大同位於山西省的北部,古時候這裡也叫做雲中或者平城,一直都是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是我國的九大古城之一。

戰國時期,大同就屬於趙國的雁門郡。

秦漢時期,大同被設為平城縣。

北魏時期,變身首都。公元398年,建立北魏王朝的鮮卑族拓跋圭,將都城從盛樂(今天內蒙古和林格爾)遷至平城(今大同),先後有7位皇帝在這邊土地上執政。

遼金兩代,大同一直是陪都「西京」,長達200年。

明清時期,大同是萬裡長城九邊重鎮之一。

不同時期的歷史發展在這片土地上都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瑰寶,也促成了今日大同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美食文化。

穿越歷史看大同

雲岡石窟,中國5A級的風景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地理位置:位於大同市南郊區雲崗鎮,從大同市中心出發,開車半小時,坐公車1小時

門票信息:旺季125,淡季80,提前網上預訂有雲岡石窟和恆山、懸空寺的套票,比較優惠。

雲岡石窟距今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開鑿時間前後長達70餘年。這裡的石窟主要體現的是中印合璧的雕刻藝術,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

經常出現在熒幕和廣告牌上面的就是第二十窟,主像是三世佛,面相豐腴,兩肩寬厚,氣魄威儀,也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品。

雲岡石窟早期作品氣勢磅礴,具有渾厚、淳樸的西域情調。中期作品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晚期作品窟室規模變小,人物形象也清瘦俊美,但比例適中。最後也變為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起源。晚期作品更加反應出的是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大同繁華落幕的現狀。

實用tips:來這裡參觀前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石窟的文化,或者現場帶一個導遊,不然走馬觀花的瀏覽一番只能是到此一遊,並不能了解到其中的文化。

華嚴寺,大同旅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屬於4A級景區。

地理位置:位於大同市古城內

門票信息:50元,提前網上預訂有優惠。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園1038年),寺院坐西向東,有上下兩個院子組成,梁思成先生曾經到大同考古,這樣寫道:「大同古雁門第,北魏時號平城,自道武帝宅都於此,迄孝文帝南遷洛陽,凡九十餘載,為南北朝佛教藝術中心之一,梵剎名藍,遺留至今,有華嚴善化二寺,馳名遐邇」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座寺廟,更是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和建築方面提供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舌尖上的大同

大同在山西也稱之為晉北地區,包括忻州市和朔州市,大同菜是晉北菜的代表,口味偏鹹,菜餚重油重色,以麵食為主。

大同刀削麵

說起豆汁,那是老北京人的早晨,而大同人的早晨是從一碗刀削麵開始的!早中晚三餐皆可見到,可見刀削麵在大同美食當中的地位,再配一個虎皮尖椒,或者茶葉蛋,大肉丸,豆腐條,尤其冬日,吃的你熱騰騰的。這就是大同的味道。

刀削麵也是有故事的,相傳元朝時期,蒙古韃靼為防止漢人造反,規定每十戶人家用一把菜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完之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大同的一戶人家已經將麵粉和成麵團,準備做麵條,家中老漢去借刀時已經被別人借走了,老漢急中生智,用家中僅存的一塊鐵皮砍面,煮熟後,澆上滷汁,吃的津津有味,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三晉大地上便有了「刀削麵」

渾源涼粉

渾源是大同的一個縣城,這裡的涼粉響譽三晉大地,目前在大同也是可以吃到的,不必非得去一趟渾源,主要還是在調料上面有文章,一碗涼粉裡面除了一般涼粉裡面有的醋、蒜水、醬油外有豆腐乾、蓮花豆以及秘制的辣椒香料,吃起來香辣爽滑利口。來大同一趟必須要嘗一下

大同羊雜湯

在小店裡面就點羊雜湯,大飯店裡面就點羊雜鍋,遠遠的你就能聞到那個羊肉的鮮(羶)味,對於愛吃羊肉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廣靈畫眉驢肉

畫眉驢是廣靈縣生產的名優畜種,以它為原材料,製作過程中添加了滋補中藥,不僅味道香濃,還有營養和保健的價值。

大同油糕

大同的油糕大體分為兩種,有餡和沒餡的,建議吃有餡兒的,為了品嘗也可以嘗一下沒餡兒的,大部分人吃不慣

大同特色美食還有兔頭、大同涮羊肉、百花燒賣等

推薦餐廳:紅旗美食城,永和食府,鳳臨閣,東方削麵,渾源涼粉(古城中央旁邊)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味道,這些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同的味道!

作者非大同本地人,歡迎評論區補充

相關焦點

  • 舌尖上的大同大同包子店
    原標題:舌尖上的大同大同包子店說起包子來,哪裡的最出名?當屬天津的狗不理包子啦!凡是去天津的遊客,務必要吃上幾個美味的「狗不理包子」再回來。嘿~這時大同人不樂意了,我們大同的「孫記包子」也是很出名的好嗎!好吧,下邊小編來介紹下「孫記包子」為什麼在大同人心目中位置很高。
  • 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光碟行動」大同學子在路上……
    為了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使厲行勤儉節約、反對鋪張浪費成為教師、學生的自覺行動大同大學開展「光碟行動」杜絕舌尖上的浪費在大同大學的各個餐廳裡,隨處可見「珍惜糧食、避免剩餐、從我做起、拒絕舌尖上的浪費」的橫幅、海報、提示牌,來引導就餐師生厲行節約。
  • 舌尖上的大同--塞外古城的你還不知道的傳統美食
    舌尖上的大同原創:一笑奈何長空舌尖上的大同,來分享一下大同這個塞外古城的傳統美食!看看你吃過幾種?1、先上一碗刀削麵,這是必須的 2、再上一籠莜麵窩窩,五香的,那叫一個香21、渾源的小媳婦涼粉,看那黃橙橙的蓮花豆
  • 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山西大同
    今天帶大家走進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山西大同。要想知道大同有什麼好玩的,首先得了解它的歷史。大同山西省轄市,是中國首批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一、中國首批13個較大的市之一、中國九大古都之一、國家新能源示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性交通樞紐城市、中國雕塑之都、中國十佳運動休閒城市。接下來為大家詳細介紹幾個比較好的遊玩景點。
  • 走進大同博物館,了解大同,感受大同的演變歷史
    通過圖中的大事記,基本就可以了解大同,各個時期的歷史演變。京西大同,不僅是當時北方的一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重要的軍事戰略要地。契丹王朝視京西視為重地,非親王不得住之,金代統治者以京西控御金朝西部國土。遼金統治者,在京西修司衙,建宮殿,立學宮。
  • 山西鄉村旅遊:大同絕美夜景,讓你仿佛穿越回了古代!
    城牆帶狀公園-大同古城牆歷史應該說相當悠久了,是我國現存較為完整的一座古代建築。是一座歷史文化名城。四個城門內都建有甕城,甕城內經常舉辦各種繪畫雕刻商演等文化展出,成為大同人民重要的活動場所。城外建有護城河和環城綠化公園,成為市民休閒健身的好出去。
  • 不僅是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歷史上的名人也很多
    山西大同是我國首批24個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九大古都之一,曾是北魏首都、遼金陪都,明清屯兵重地。大同自古以來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是遊牧民族與漢民族軍事對抗前沿,兵家必爭之地,被稱為「北方鎖鑰」。大同的歷史地位可簡單概括為「三代京華,兩朝重鎮」,歷史文化豐富的地區,自然多出名人,而大同軍事位置突出,自古重武輕文,民風彪悍,常出現勇猛過人的武將,而曾經的國都地位又聚集過很多人才,所以大同古代的帝王、武將、文臣、王公貴族、能工巧匠輩出,我們列舉其中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介紹。
  •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大同城牆 :城牆之內是歷史,城牆之外是未來 2019-09-11 15:5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大同電鍋,了解臺灣的第一張名片
    長大後,踏足臺灣本土,穿越大街小巷,去聽市井裡的歌謠,嘗夜市裡的美食,看故宮裡的展品,聽臺灣老人講過去的故事。如此看來,注重傳統文化保留的臺灣的名片也是太多,有人文,有物質,有情懷。 在坊間巷裡,很多人講故事的時候都會提到大同電鍋,看來不免有些奇怪,一件廚房中稀鬆平常的物品怎樣會出現在臺灣一代又一代的記憶中,口口相傳,直到現在。
  • 推薦丨遊古都大同 品天下美食 看中國(大同)美食大會
    大同處於漢民族與遊牧民族交匯地帶,地域文化兼有遊牧尚武之風和漢民族優秀品質。中國雕塑之都大同具備中國歷史上所有雕塑繁榮時期的精品,無論規模數量,還是藝術特色與價值,在全國堪稱無與倫比。擁有2000多年歷史的大同,雲集各個時代的雕塑精品,以其所獨有的近10萬件雕塑瑰寶稱雄天下。
  • 到大同九龍壁 品厚重歷史
    沿著和陽街一直走,會看到一排新築的木柵欄圍牆,隔著圍牆往裡看,金光燦燦的九龍琉璃照壁屹立眼前。這便是面貌煥然一新的九龍壁景區。新景區面積從原來的2400多平方米增加至14520平方米,拓展了九龍壁景區的旅遊空間,外圍也增加了停車場。
  • 「古城大同贊」優秀徵文選登-《美麗的大同我的家》
    今天,我想要說的這座城,就是我的家鄉——大同,一座我生活了二十多年的城,一個溫馨舒適宜居的家。人們都說,地下文物看西安,地上文物屬大同。大同,作為國務院公布的首批歷史文化名城,有著「三代京華、兩朝重鎮」的美譽,說起大同,人們第一想到的是煤、是刀削麵、是老大同人走街串巷的吆喝聲,是的,這是大同的名片,更是大同的驕傲。
  • 位於山西「鳳凰城」大同的本科高校「大同大學」多少分能上
    山西大同大學簡稱「同大」、「大同大學」,坐落於歷史文化名城大同,是一所山西省屬多科性大學,是全國首批「卓越醫生教育培養計劃」試點高校、山西省唯一的廳市(山西省教育廳與大同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學校歷史山西大同大學辦學歷史可以追溯到20世紀50年代2006年3月經教育部批准,由原雁北師範學院、大同醫學專科學校、大同職業技術學院、山西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合併組建而成2018年5月,經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准,學校正式成為碩士學位授予單位
  • 大同的美景
    山西省省轄市大同城,是中國最早的24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國九大古都之一,位於大同北部,以大同盆地為中心,東臨黃土高原。位於內蒙古自治區北部的烏蘭察布市,東鄰河北省張家口市,西南與山西省朔州市相接,南臨山西省忻州市。
  • 【遊山西 讀歷史】大同城牆遺址陳列館:讀懂厚重封土中的歷史文化...
    歷經八年的卓絕努力與堅忍付出,飽經歲月滄桑的大同古城牆再現歷史榮光,又掀開全新的歷史篇章,成為大同創造光輝未來的全新起點。有著2300年建城史的古都大同,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從馬背走向鋤禾,從兵燹走向興盛,歷經多次朝代更迭的大同城,見證著歷史的輝煌與文化的厚重,承載著風格獨特的邊塞文明與多元一體的民族文化,其人文內涵格外厚重而深遠。
  • 2018中國(山西)麵食文化節帶你領略舌尖上的大同
    黃河新聞網大同頻道訊 (記者 穆帥)8月24日上午,2018中國(山西)食品餐飲旅遊博覽會暨中國大同麵食文化節在西城牆清遠門月城開幕。山西省商務廳副廳長王岫,大同市委常委、副市長馮蘇京出席開幕式並致辭。
  • 遊古都大同 讀華夏歷史 親子遊、研學遊為主流
    「遊山西 讀歷史」活動11日在雲岡石窟景區啟動以來,不少遊客暢遊大同,開啟了遊古都大同、讀華夏歷史之旅。連日來,大同市多個景區景點遊客明顯增多,親子遊、研學遊成為主流。  13日上午9時,雲岡石窟景區內已經出現了客流小高峰,不少旅遊團隊有序進場參觀。
  • 遊在大同,看一個資源型城市的轉型過程
    大同市是歷史文化名城,這裡有近兩千年的璀璨歷史,也是北魏時期都城的所在地。大同旅遊資源豐富,雲岡石窟,懸空寺,恆山,嚴華寺等景點舉世聞名。但很長的一段時間裡,大同卻是以「煤堵」著稱。但我相信,最終歷史會給大同一個公正的評價。耿彥波市長離任以後我到了大同,說實話當時的心情也很忐忑。印象中的大同塵灰漫天,噪音不覺,是一個在外面站一會兒鼻子裡就有泥的地方。但是來了大同以後,大同的乾淨整潔,打消了我的顧慮。
  • 永遠的大同機車廠、汽車廠、服裝廠...看到最後幾個落淚了
    每一段歷史進程的背後都有著一段珍藏的回憶印記歡笑與淚水感動與懷念我們匆匆穿過每個日子常常忘記回首靜思看老照片不僅是懷舊和懷念也是對過去、現在和未來的重新感受和思考這一波大同老照片它們將帶著獨家記憶穿越時間與空間小編與你一起見證屬於大同的滄桑與巨變▲大同機車廠一家大同市著名的重工業企業,始建於我國的第一個五年計劃期間,曾是我國最大的蒸汽機車製造廠
  • 《博覽群書》之「面朝大同看小康」
    小康,一個中華民族獨有的詞彙,一種中華民族獨具的情懷,一幅中華民族獨特的願景。它從歷史中走來,百轉千回,未曾泯滅;它終進入了現實,前赴後繼,觸手可及;它必將融於未來,化作基石,鑄就輝煌。一部小康演進史,即中華民族孜孜以求、未嘗稍懈的奮鬥史詩,歷史的溫度尚暖,現實的熱度熾盛,未來的高度可期,它們共同廓清了我們民族與國家發展道路的向度。此際心緒,已絕非嘆之贊之所可比擬,言之不足,唯有歌之詠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