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同位於山西省的北部,古時候這裡也叫做雲中或者平城,一直都是軍事重鎮和戰略要地,是我國的九大古城之一。
戰國時期,大同就屬於趙國的雁門郡。
秦漢時期,大同被設為平城縣。
北魏時期,變身首都。公元398年,建立北魏王朝的鮮卑族拓跋圭,將都城從盛樂(今天內蒙古和林格爾)遷至平城(今大同),先後有7位皇帝在這邊土地上執政。
遼金兩代,大同一直是陪都「西京」,長達200年。
明清時期,大同是萬裡長城九邊重鎮之一。
不同時期的歷史發展在這片土地上都留下了非常多的文化瑰寶,也促成了今日大同豐富的旅遊資源和美食文化。
穿越歷史看大同
雲岡石窟,中國5A級的風景區,世界文化遺產,中國三大石窟之一。
地理位置:位於大同市南郊區雲崗鎮,從大同市中心出發,開車半小時,坐公車1小時
門票信息:旺季125,淡季80,提前網上預訂有雲岡石窟和恆山、懸空寺的套票,比較優惠。
雲岡石窟距今已經有1500年的歷史了,開鑿時間前後長達70餘年。這裡的石窟主要體現的是中印合璧的雕刻藝術,氣勢宏偉、內容豐富、雕刻精細。
經常出現在熒幕和廣告牌上面的就是第二十窟,主像是三世佛,面相豐腴,兩肩寬厚,氣魄威儀,也是雲岡石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品。
雲岡石窟早期作品氣勢磅礴,具有渾厚、淳樸的西域情調。中期作品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晚期作品窟室規模變小,人物形象也清瘦俊美,但比例適中。最後也變為中國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起源。晚期作品更加反應出的是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後大同繁華落幕的現狀。
實用tips:來這裡參觀前一定要提前了解一下石窟的文化,或者現場帶一個導遊,不然走馬觀花的瀏覽一番只能是到此一遊,並不能了解到其中的文化。
華嚴寺,大同旅遊必打卡的景點之一,是中國現存年代較早、保存較完整的一座遼金寺廟建築群,屬於4A級景區。
地理位置:位於大同市古城內
門票信息:50元,提前網上預訂有優惠。
華嚴寺始建於遼重熙七年(公園1038年),寺院坐西向東,有上下兩個院子組成,梁思成先生曾經到大同考古,這樣寫道:「大同古雁門第,北魏時號平城,自道武帝宅都於此,迄孝文帝南遷洛陽,凡九十餘載,為南北朝佛教藝術中心之一,梵剎名藍,遺留至今,有華嚴善化二寺,馳名遐邇」所以這不僅僅是一座寺廟,更是在歷史文化研究方面和建築方面提供非常大的參考價值。
舌尖上的大同
大同在山西也稱之為晉北地區,包括忻州市和朔州市,大同菜是晉北菜的代表,口味偏鹹,菜餚重油重色,以麵食為主。
大同刀削麵
說起豆汁,那是老北京人的早晨,而大同人的早晨是從一碗刀削麵開始的!早中晚三餐皆可見到,可見刀削麵在大同美食當中的地位,再配一個虎皮尖椒,或者茶葉蛋,大肉丸,豆腐條,尤其冬日,吃的你熱騰騰的。這就是大同的味道。
刀削麵也是有故事的,相傳元朝時期,蒙古韃靼為防止漢人造反,規定每十戶人家用一把菜刀切菜做飯,輪流使用,用完之後再交回韃靼保管。一天,大同的一戶人家已經將麵粉和成麵團,準備做麵條,家中老漢去借刀時已經被別人借走了,老漢急中生智,用家中僅存的一塊鐵皮砍面,煮熟後,澆上滷汁,吃的津津有味,這樣一傳十,十傳百,三晉大地上便有了「刀削麵」
渾源涼粉
渾源是大同的一個縣城,這裡的涼粉響譽三晉大地,目前在大同也是可以吃到的,不必非得去一趟渾源,主要還是在調料上面有文章,一碗涼粉裡面除了一般涼粉裡面有的醋、蒜水、醬油外有豆腐乾、蓮花豆以及秘制的辣椒香料,吃起來香辣爽滑利口。來大同一趟必須要嘗一下
大同羊雜湯
在小店裡面就點羊雜湯,大飯店裡面就點羊雜鍋,遠遠的你就能聞到那個羊肉的鮮(羶)味,對於愛吃羊肉的人來說簡直就是人間美味。
廣靈畫眉驢肉
畫眉驢是廣靈縣生產的名優畜種,以它為原材料,製作過程中添加了滋補中藥,不僅味道香濃,還有營養和保健的價值。
大同油糕
大同的油糕大體分為兩種,有餡和沒餡的,建議吃有餡兒的,為了品嘗也可以嘗一下沒餡兒的,大部分人吃不慣
大同特色美食還有兔頭、大同涮羊肉、百花燒賣等。
推薦餐廳:紅旗美食城,永和食府,鳳臨閣,東方削麵,渾源涼粉(古城中央旁邊)
每一座城市都有屬於它的味道,這些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同的味道!
作者非大同本地人,歡迎評論區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