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後與90後的童年裡,充滿著許多屬於這一代人的回憶,那句「就決定是你了」一定在這其中。
這位懷著大師夢想的少年,不知在幕前幕後激勵了多少人。
不止是一代人的回憶,據相關調查顯示,《寵物小精靈》是80後、90後的叫法,《神奇寶貝》是00後的叫法,《口袋妖怪》一般是遊戲玩家的叫法,《精靈寶可夢》是10後和部分死忠粉的叫法。如今,80後、90後早已是成年人的一份子,是否能回憶出無印篇第一集,皮卡丘被繩子拖著發出「丘~丘~丘~」的聲音;
正面臨人生無數種選擇的00後是否聽說過「寶可夢」三個字;
10後們或許不能理解這些年所說的情懷,有趣的地方是,在未來,會出現新情懷,專屬的情懷。
年長一輩的人,必然熟悉曾橫行霸道的「憨憨軍團」;
一開始戰(打)鬥(架)只看心情,後成為小智強大戰力的噴火龍;
距《精靈寶可夢》第一季的開播,已過20餘年,種種劇情被一次又一次的致敬,各種思緒、回憶,在心中不斷湧現,一段段話語是否還有印象?畢竟這些在當年帶給金烏的不只是歡樂,更多的是如何把握方向的方法,每次跌倒後,義無反顧站起來的信念。
「選擇了什麼就等於放棄了什麼,所以怎樣也無法下定決心,這也是常有的事。」
站在岔路口的中央,不清楚任意一個目的地,只知道不經意間,便錯過了其他道路的風景。少時周末補課,便少了正常的玩耍;日後背井離鄉,便少了與親友的聯繫。我們常常會認為,選擇帶來的後果伴隨著消極,真的是這樣嗎? 如果選擇自律,便放棄了懶惰;如果選擇一心為夢想拼搏,便放棄了優柔寡斷。我們無法不考慮選擇帶來的後果,也必然會得到選擇給予的成長,決心不會輕易下定,但凡下定,更不要輕易放棄。
經常聽到一種說法「小孩子能有什麼壓力?」,孩子們處在人生岔路口的嘗試階段,對於他們來說,一切即是未知,這種壓力幾乎人人都體驗過,僅僅是這份感覺,被大部分人所遺忘,就像往前方不斷探索的過程中,曾經身邊的美好也會被忽視一樣。孩子們、成年人們,所做的每一個選擇都伴隨著壓力。小智從最初到今天,仍舊貫徹著他的選擇,一往無前。壓力的存在無法被抹去,不如化作動力,無愧於自己的選擇。
「不管什麼時候,能夠改變世界的人都是一心追逐夢想的人。」
傑尼龜總是被稱為憨憨,事實上大家都知道,其主人小智才是實打實的憨憨。這股憨勁持續了20多年,吸引了無數觀眾。不說別的,「不管前方為何物,不回頭闖下去」是多少人曾有過的夢想,又是在第幾次碰壁時,覺得此夢想只會是一個幻想。可是又有多少人嘗試過像小智一樣,跌倒一次,爬起一次,跌一次,爬一次……夢想可以是幻想,幻想同樣能變成夢想。
「有趣而令人煩惱的是,是非對錯並不總是那麼一目了然,就像拋出的硬幣並不總是以正面或者反面著陸,有時它根本不會著地。」
我們經歷過迷茫的一段時期,或許還未走出來。和是非對錯一般模糊不清,迷茫可以是一個階段,也可以是一個常態。它能給予我們摸索的激情,同樣能帶來對未知的恐懼。噴火龍在被小智馴服前,從不聽指揮,他的出鏡,往往伴隨著笑點。直到那一次,全身被凍傷,看著不停給自己按摩的小智而感動,此畫面給觀眾的不只是感動,更是震撼。既然不那麼一目了然,也就不必有過多的糾結。
「如果你面對抉擇的時候,讓別人替你做決定,你會對事情的結果後悔的。」
沒有人比自己更懂自己,自己也未必能懂自己多少,如果完全懂,一開始也不會迷茫,探索自身和探索前方一樣,都是在迷霧中不斷張望,不斷發掘,沒法預先知道撥開後的景象是什麼,又該怎麼走。唯有一點是確定的,不能停下腳步。《精靈寶可夢》開播這麼久,遭遇的風風雨雨,能見得會少嗎?
「我們這些老年人,擁有過去的歷史和記憶;而你們這些年輕人,則擁有那些未知的未來啊。」
是否曾有過這樣的想法?如果3年前,我堅持做一件事,那麼今天的我一定不是現在這個樣子。如果3年前,我開始每天讀書,那麼今天的我一定說話很有內涵,遇到志同道合的人能夠侃侃而談;如果3年前,我開始有計劃的健身,那麼今天的我,一定有著令人羨慕的腹肌,夏風吹來,衣服上都能映出線條;如果3年前,我開始學習一門樂器,那麼今天的我,必定能有信心地站在晚會的舞臺上綻放光芒……太多太多,我們會後悔自己當初沒有開始,沒有嘗試。那些無作為已成為歷史和回憶,所以我們在思考自己時,為何不換一種心態,換一個方向。問自己,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即使不知道答案也沒關係,今天起,開始做某件事,堅持下去。與其在今天慚愧自己3年前的沒有努力,不如讓3年後的自己不後悔今天的開始。
小學時期,有個問題被多次提到——你長大以後想當什麼?身邊的孩子回答最多的答案為「科學家」。他們並不清楚科學家的日常工作是什麼(那是肯定的,我到現在都不知道),想當的原因很單純,可以搞有趣的發明創造,對未知事物充滿著好奇。方向會模糊,但前進,往往不需要太多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