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對兒童的侵害案件呈上升趨勢,而這種傷害一旦造成,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終身的。梁芳說,保護兒童任重道遠,這不僅是社會的責任,法律的義務,學校的職責,也是每一個爸爸媽媽必須傾盡心力做到的事情,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一起努力。
「性侵後,沉默的大多數」
眾所周知,近年來我國對兒童的侵害案件呈上升趨勢,據調查3/5性侵受害者都是兒童,根據針對1307名大學生的調查顯示,在我國22.1%的女生,在18歲之前曾遭受過性侵害,而迫於施虐者的威脅或羞辱,以及家長或女童本身的隱瞞,此數據要比實際數據低很多。
這種傷害一旦造成,給孩子帶來的負面影響將是終身的,而孩子又是祖國的花朵,所以孩子們的安全更是不可忽視,為了避免和降低侵害的發生,就需要我們加強和提高對這方面的安全教育。
我們先從隱私這個話題說起,我想對於大多數的兒童來講,對於隱私這個概念都是比較模糊的,隱私部位是哪裡,以及隱私部位對我們來講又意味著什麼?
比如,一個女孩和一個男孩,這個衣服覆蓋的部位,就是我們的隱私部位,當別人觸碰了我們的隱私部位,那麼我們就要引起注意了。我們的隱私部位不讓別人摸,那我去觸碰、去摸別人的隱私部位可以嗎?或者說別人主動讓我去觸碰他的隱私部位可以嗎?當然不可以。
如果有人觸碰了我們身體的隱私部位,不管過了多久,即使過了幾個月,甚至是一年、兩年,我們都要告訴父母或者其他我們值得信賴的人,要不停的告訴他們,直到他們引起重視,直到我們受到保護為止。
如果有人觸碰了我們身體的隱私部位,一定要記住這絕對不是我們的錯。
「性接觸分為兩種」
接下來我們談一談什麼是性接觸,性接觸分為兩種,一種是有身體接觸的行為,另一種是沒有身體接觸的行為。
有身體接觸的行為,這個大家很好理解,就是兩個身體直接的觸碰,沒有身體接觸的行為怎麼理解,我們來看一下這張圖片。
他人暴露自己的隱私部位給你看,或者讓你暴露你的隱私部位給他看,甚至有些成年人叔叔、哥哥,或者是壞人、陌生人,他強迫你去看一些色情錄像帶或圖片,還有的甚至強迫你去拍裸體照,這些都屬於沒有身體接觸的行為。
除了以上兩點,還有沒有其他的評判標準,來識別我們是否受到了侵害?這裡我提到兩個字——感受,就是我們觀察一下自己的感受是好的還是壞的。
有些接觸會帶給我們一種好的感覺,比如說讓我們感覺到非常安全,熟悉,或者是開心,我們覺得這樣的接觸是光明正大的,這樣好的感受就稱之為好的接觸。
還有一種接觸,它帶給我們的感受是非常恐慌不安,甚至是緊張、困惑,有時候我們甚至怕被別人知道,這就是壞的接觸,當你有了這樣壞的接觸的感受體驗之後,一定要提高警惕。
無論男生女生、大人小孩,我們都是自己身體的主人,別人不可以用任何藉口和理由,來控制、指揮我們,或者摸我們的隱私部位,或者讓我們去看別人的隱私部位,如果別人做出讓我們不舒服的事,我們要大聲的拒絕。
「關於性侵犯的幾點誤解」
平常大家對性侵犯這個話題,有一些認知上的誤解,在這裡我給大家糾正一下。
第一,只有陌生人才會對孩子性侵犯對嗎?近幾年來發生的案例可以看得出來,除了陌生人,我們的熟人、親人,甚至是老師都有過,當發生這種侵害的時候,不管他是誰,我們都要勇敢的拒絕他,並及時告訴家人。
第二個誤區是大家都認為,只有女孩才需要預防性侵害嗎?當然不是,這幾年男孩也出現過很多的被侵犯的案例。
第三,兒童性侵犯是對兒童作出身體接觸才算得上是性侵犯嗎?關於這個問題,前面已經講到,除了身體接觸,非身體接觸比如說給你看一些黃色圖片或錄影帶,它也算是一種侵犯。
電梯裡很擁擠,旁邊人的手貼到了你的屁股;還有當你去牙科醫院找牙醫看病時,你張開嘴巴的那一刻,醫生用手肘觸碰你的隱私部位;隔壁的叔叔惡作劇,脫你的褲子;在遊泳館更衣室被陌生的叔叔一直盯著看;
公園裡奇怪的叔叔,脫下褲子讓你看他的隱私部位;或者有堂哥帶你看一些奇怪的視頻和電影……這些生活中的情景都是性侵害的案例。當這種事情發生的時候,我們一定要大膽的說NO。
「如果遭遇性侵,怎麼辦」
那麼我們該做什麼保護孩子呢?
第一,平時我們的隱私部位一定不要外漏,不要給壞人有可乘之機,我們的小背心小內褲遮住的地方,都屬於我們的隱私部位,任何人都不能去觸碰。
再就是孩子們要學會求助呼叫,比如說110是報警電話,12355是我們的維權熱線。
最後一條是心靈守護,當性侵害發生了之後,受害者不光是身體上遭受了侵害,心靈上也同樣受到了重創,有的時候心靈的重創比身體的重創還嚴重。
據我們平時統計,大多數女孩子受到性侵害之後,她們的第一個認知就是覺得這都是自己的錯,自己是一個壞女孩,是一個骯髒的人,當孩子有了這樣一個不合理認知之後,會一直影響到她成人。那錯在誰呢?當然,錯全在侵害我們的那些人,他們將得到法律的制裁。
「一定要預防熟人作案」
我們作為家長,又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首先作為家長,對於孩子來說,性教育是宜早不宜遲,不要對他閉口不談,孩子只有了解了相關的知識,在遇到戀童癖等人群時,他才會有自保意識。
我們平時可以通過繪本、講故事等方式,跟孩子聊聊男女的不同,幫助孩子建立性別意識,了解一些性知識。
第二,對肢體接觸、語言挑逗等行為說「不」,不論在什麼場所,一旦有人對自己實施肢體接觸、身體摩擦等行為,要堅決杜絕並迅速離開現場,向老師、家長或者警察及時報告。
第三,警惕陌生人,更要避免熟人作案,平時家長要儘量避免孩子一個人呆在家裡,也不要讓孩子與陌生人獨處。
值得關注的是,兒童性侵案八成以上都是熟人作案,因為熟悉,所以他們比陌生人更容易接觸,而且不易引起家長和孩子的警惕,這一點尤為重要。
還有我們不隨意在公共場合暴露孩子隱私部位,孩子比較小的時候比較容易出現,比如說給孩子穿開襠褲,不少家長認為因為孩子小,穿個開襠褲這沒什麼,但是你的這樣一個無意之舉,很有可能引起有心之人的注意。
因此不管孩子多小,只要是到了外面,都不在公共場合暴露孩子的隱私部位,即便是面對熟人,也儘量做到不暴露孩子的隱私部位。
平時我們要關注孩子的日常表現,傾聽孩子敘述日常的活動,並且注意詢問孩子的日常交往細節,特別要注意孩子身體的變化,比如說有沒有外傷內傷等異常的情況,如有疑似類似性侵犯的情況,我們要特別注意。
如果發生性侵害,我們應該第一時間迅速報警,同時要注意保存證據,比如說內衣、內褲、體液、毛髮等等,千萬不能隱忍,不報警實際上是對犯罪分子的縱容,會助長其氣焰,甚至會促使犯罪分子連續作案,這樣的話會有更多的孩子會遭受傷害。
保護兒童任重道遠,這不僅是社會的責任,法律的義務,學校的職責,也是每一個爸爸媽媽必須傾盡心力做到的事情,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我們一起努力。
-FIN-
撰文 /小湯圓
運營 / 小湯圓 設計 / 小湯圓 鋼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