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癌症患者逐年增加,因為癌症的高死亡率,導致人們常常談癌色變。胃癌作為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更是如此。2014年世界衛生組織的癌症報告顯示60%的胃癌發病率分布在發展中國家,我國作為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也是胃癌的高發區。我國男性和女性的胃癌發病率居全部惡性腫瘤的第2位和第5位,病死率分別居第3位和第2位。在高發病率和病死率這樣冷冰冰的數據刺激下,胃癌的早期發現就顯得尤為重要。那麼標題所說的每天下午都胃疼,會不會是患有胃癌的徵兆呢?
每天下午都胃疼,會不會是胃癌的徵兆?
有可能。按照教科書的說法,80%的早期胃癌不會有相應症狀,部分病人可有消化不良症狀。而進展期的胃癌最常見的症狀有兩種:1、體重減輕,約佔60%;2、上腹痛,約佔50%。而實際上胃大部分處於左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右上腹部,雖然非醫學專業人員並不能準確區分是否為胃疼,但歪打正著的可能性還是比較高。除了外在症狀外,進展期的胃癌在上腹部偏右處有時可發現腫塊,有壓痛感覺。
懷疑胃癌,如何確診呢?
目前來說,胃鏡檢查結合病理學活檢是目前最可靠的診斷手段。實驗室檢查指標中糞便隱血、血清腫瘤標誌物等指標可能有助於胃癌的早期預警,但並不準確。影像學檢查CT和PET-CT等也有助於胃癌的判斷。
日常生活中如何預防胃癌呢?
胃癌的高風險因素有很多,如感染因素、飲食因素、遺傳因素等。感染因素主要為幽門螺桿菌感染,世界衛生組織已將幽門螺桿菌感染定位I類致癌原(肯定)。因此,積極治療幽門螺桿菌感染顯得十分重要。另外相關流行病學研究提示,經常食用黴變食品、醃製煙燻食品等皆可導致癌變,而多吃新鮮水果和蔬菜可降低胃癌的發生。因此,對於普通人群來說,最經濟有效的防治胃癌的方法就是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綜上所述,胃癌的發生,往往並沒有明顯的早期症狀,胃痛,更常見的是胃潰瘍等胃病,但也需要警惕胃癌可能,建議看胃腸專科如消化內科或普外科(胃腸外科),做相關體檢,這樣放心一些。同時,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健康均衡飲食,不要長期吃大量紅肉類食物,同時注意預防幽門螺桿菌感染,定期體檢,積極防治胃癌的發生。
#百裡挑一#
(文中部分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在此對圖片作者表示感謝,如您發現有任何侵犯您版權的情況,請聯繫我,我將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