蘑菇越鮮豔毒性越強?這5大誤區很多人不知道

2020-12-20 齊魯壹點

蘑菇種類繁多,分布廣泛,資源豐富。隨著雨季的到來,一大波野生蘑菇開始冒出來,有吃貨就抵不住「舌尖上的誘惑」去採蘑菇了。

不少「採蘑菇的老司機」,普遍有種觀念,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無毒蘑菇顏色「樸素」,這種說法到底科不科學、靠不靠譜呢?對此,濟南市疾控中心專家詳解大多數人易走入的五大誤區:

誤區一:鮮豔的蘑菇有毒,顏色普通的蘑菇沒毒。不能僅靠顏色與形狀辨別蘑菇是否有毒。雞油菌、褶孔牛肝菌和大紅菌等顏色鮮豔,美味可食;而灰花紋鵝膏菌、致命鵝膏菌屬劇毒蘑菇,顏色則為灰色或白色。

誤區二:長在潮溼處或家畜糞便上的蘑菇有毒,長在松樹下等清潔地方的蘑菇無毒。大部分蘑菇長在陰暗潮溼的地方,一些蘑菇生長在糞便之上,如盔孢傘和花褶傘屬有毒種類,但是生長在松林中的蘑菇也並非都可食用,像鵝膏菌、口蘑、紅菇中一些有毒種類也是毒蘑菇。

誤區三:蘑菇跟銀器、生薑、大米、生蔥一起煮,液體變黑有毒,沒變顏色就沒有毒。其實,蘑菇毒素並不是一定會與銀器發生反應,如毒蘑菇中最毒的鵝膏菌毒素就不會出現這些顏色反應現象。

誤區四:有分泌物或受傷變色的蘑菇有毒。實際上,一些多汁蘑菇受傷後顏色會發生變化,它們不僅沒有毒,而且還是美味食用菌。

誤區五:生蛆、生蟲的蘑菇沒毒。許多劇毒的鵝膏菌成熟後同樣會生蛆、生蟲。

濟南市疾控中心專家提醒:

一、野蘑菇種類繁多,辨別是否有毒是一件非常困難的事,即使專業人員也很難正確辨別,而且野蘑菇中毒很難救治,死亡率高。

二、市民在野外遊玩,不要隨意採吃野生蘑菇,不要因為好奇或為滿足口腹之慾採摘野生蘑菇或來源不明的蘑菇、不要在路邊攤販購買蘑菇。即使在正規市場上購買野生蘑菇,也不能放鬆警惕,尤其是沒吃過或不認識的野生蘑菇,不要偏聽偏信,輕易買來食用。

三、自救常識:1.催吐:在中毒者神志清楚的情況下儘快催吐。可用手指摳咽部或用器俱壓迫舌根部即可引起嘔吐。可反覆多次,儘量把胃內食物嘔吐出來,以減少毒素吸收。2.立即就醫:中毒後立刻到正規醫院救治,最好攜帶剩餘蘑菇樣品,以備鑑定蘑菇的種類,確定有效的治療措施和判斷預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小蒙 通訊員 呂曉萌)

相關焦點

  • 浙大「靈魂畫手」秀超逼真蘑菇手繪圖!原來,顏色不鮮豔的蘑菇也會...
    進入五月,氣溫時高時低,蘑菇開始進入大量生長的時節。蘑菇可謂是中國菜中的極品美味之一,立志吃遍世界美食的小編怎麼能夠錯過呢!但是呀,在野外採蘑菇回來吃有一個很大的問題:你不知道這蘑菇有沒有毒呀!每年可都有誤食蘑菇中毒的事情被報導,小編這心裡呀,也是慌兮兮的。
  • 野生的真菌菇有很多,但是越好看的卻越是不能食用的,需牢記!
    想必大家對於好看的植物都有一顆好奇的心,畢竟世界這麼大好看的植物一定數不勝數了,但是有一些人對於一些物種有點誤區。比如有的網友會覺得真菌菇一般都是可以食用的,但是真菌菇的品種有很多,尤其是在山上的野生真菌菇更是多,裡面造型顏色都是不一的,不過有一些真菌菇就確實是不能食用的,帶有毒性的!所以這次小妖就要介紹幾款好看但不能吃的真菌菇了,對於愛吃野菜野真菌菇的人那就更加得好好看看啦!野生的真菌菇有很多,但是越好看的卻越是不能食用的,需牢記!
  • 路邊的蘑菇不要採啊!不要採!附華南華中華北常見毒蘑菇圖片
    一、別信民間「鑑毒」秘方需要提醒的是,民間流傳的幾種辨別毒蘑菇的方法都不正確。小編整理了鑑別毒菇五大誤區,快來學習一下吧!誤區1 顏色鮮豔的是有毒的,顏色灰白的就是可以食用的! 錯!挑選蘑菇時,不能挑顏色鮮豔的;顏色普通的沒毒,可以挑選。
  • 老人說,顏色鮮豔又漂亮的蘑菇越有毒,無色的則無毒,對嗎?
    而大多數這些」神的使者」都因為管理」死」而莫名的成了墮天使和惡魔,這是相當古怪的事。在猶太神學家中以著名的加百列身為」黃泉的守護者」為死亡天使之首領。好了說完死亡天使,現在看看我們今天上午「豬腳」死亡天使蘑菇。死亡天使,一種白色蘑菇,顏色偏向透明,看似無毒,實則劇毒無比。
  • 河北人,誤食野生毒蘑菇事件頻發,這些誤區要認清!
    前不久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 這兩天,「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多天,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經過鑑定,男孩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是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
  • 誤食野生毒蘑菇事件頻發,這些誤區要認清!
    前不久雲南一名女子吃完一種牛肝菌「見手青」(因菌肉壓傷或手碰傷後呈靛藍色得名,有毒性)後發生中毒事件,並稱自己看到很多小精靈手舞足蹈。這兩天,「山東7歲男孩誤食毒蘑菇在重症監護室搶救多天,急需AB型血救命」的消息一直牽動著大家的心。經過鑑定,男孩誤食的毒蘑菇屬於肉褐鱗環柄菇,是北方最為常見的劇毒蘑菇之一。
  • 越老的雞頭部毒性越大?重金屬檢測結果如何
    hello,大家好,我是你們身邊的美食小編,今天給大家帶來的內容是越老的雞頭部毒性越大?重金屬檢測結果如何,喜歡的小夥伴們就跟小編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 @所有桂陽人 請不要採食野生蘑菇,謹防中毒!
    如果毒素已經到達各臟器,又就醫不及時,很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損傷,甚至危及生命。注意!鑑別毒蘑菇存在五大誤區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歡,民間曾流傳很多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這些方法並不科學,民間流傳的鑑別方法存在五大誤區:×誤區一:鮮豔的蘑菇有毒,無毒蘑菇顏色不鮮豔。
  • 毒蘑菇出沒 請收好這份重慶毒蘑菇圖鑑
    以上僅僅是部分有毒的蘑菇,還有很多沒有列出來的毒蘑菇。在民間,也流傳著許多識別毒蘑菇的方法,然而其中存在不少誤區,並不完全靠譜。民間辨別毒蘑菇八大誤區>>誤區1:顏色鮮豔的蘑菇有毒真相:蘑菇是否有毒,在外形上沒有具體絕對的標準
  • 野外旅行碰到這種蘑菇,不要因好看採回家吃,好看的蘑菇碰不得
    蘑菇是大自然的另一大神奇物種,不僅品種繁多,形態也是多種多樣甚至千奇百怪。很多蘑菇的口感都很不錯,但是要注意不能因為好奇去吃一些野生蘑菇。這些野生蘑菇絕大部分都是有毒的,儘管每年都有不少人因為誤食毒蘑菇而中毒甚至生命垂危,但是相似的事情還是層出不窮。
  • 洗菜千萬別這樣洗,當心越洗越髒,還丟了營養,太多人中招
    但是,錯誤的洗菜方式,不僅不衛生,還可能造成營養流失!快來看看,這些洗菜誤區你犯過嗎? 1 常見的3個洗菜誤區 1 蔬菜浸泡越久越好?
  • 衣服顏色越鮮艷,染料所含毒性越大 真的嗎?
    原標題:衣服顏色越鮮艷毒性越大 謠言!   謠言熱搜   如今,走在街上,能看到五顏六色的衣服,這都是紡織品染料的功勞,而大部分紡織品染料都是化學染料。最近有傳言稱,紡織品染料有毒,顏色越鮮艷、毒性越大。
  • 越粗越響就越好,汽車排氣改裝的兩大誤區,一定得避免
    我們都知道,發動機是汽車的核心,有了好的發動機汽車才會有充足的動力。很多人在用過一段時間的新車以後,都會對汽車的發動機進行升級,而動力系統的改裝必然會涉及到排氣系統的改裝。更優良的排氣系統可以讓發動機的排氣變得更加順暢,從而提升汽車的動力性能。
  • 這種顏色的蘑菇有劇毒!長沙縣3人吃成急性肝損害
    通訊員 梁輝 攝  長沙晚報掌上長沙6月13日訊(通訊員 梁輝 記者 唐江澎)家住長沙縣黃興鎮的劉先生等3人在食用了從山上採回的白色蘑菇後中毒,被送入湖南省人民醫院天心閣院區急診科救治。今日,記者在醫院急診科搶救室見到了躺在病床上不停呻吟的三人,方先生正在接受血液透析治療,他妻子身上還有嘔吐過後的痕跡,劉先生看上去情況稍好一些。
  • 世界十大最奇怪的蘑菇,天藍蘑菇顏色最鮮豔
    大家都知道哪些稀奇古怪的蘑菇。在大家的印象中,越是顏色鮮豔、樣子奪目的蘑菇,就越不能吃對不對?今天筆者就來給大家說說一類顏色鮮豔的蘑菇——天藍蘑菇,穿著特別可愛的外衣,但是看見了還是別亂吃哦。還有後面也會給大家介紹一些奇特的蘑菇,大家準備好哦。
  • 乳膠漆越貴越環保,是真的嗎?為你揭開乳膠漆5個常見誤區
    裝修時,很多人對乳膠漆有誤區,特別是刷乳膠漆的時候,總是擔心沒刷好,後期容易出現問題。今天給你分析牆面乳膠漆的幾個誤區,如果提前了解好,就不容易出問題了。你可以對比看看自家的裝修公司漆工是否做好了,如果出現問題儘快讓他們整改。
  • 生活小知識,世界10種劇毒蘑菇排行,你都知道幾種?
    隨著荒野求生的火熱,很多人也對野外生出了濃濃的興趣,越來越多的人遊玩選擇野營或者野炊。但是荒野中處處伴隨著危險,毒蛇猛獸,各有毒的植物。其他的先不提,在野外飢餓在所難免,是生存的首要。然而野外蘑菇豐富多彩,是比較容易獲取的食物。
  • 湯煲越久越營養?4個喝湯誤區值得了解
    湯,實在是養人的好物。愛湯的人,聽到有湯喝就兩眼放光,高興得不行。一口喝下去,暖暖的,滿足感爆棚。但是關於湯有些問題,你是否都知道答案呢?是飯前喝湯還是飯後喝湯好?湯是不是煲得越久越好呢?下面就為你揭曉答案,另外還有4個喝湯的誤區,一定要注意哦!
  • 清潔泥膜使用四大誤區,女生一定要知道,否則越清潔臉越髒!
    皮膚的清潔現在越來越受重視,但是有很多小姐妹發現用的一些清潔面膜根本沒有用,甚至還出現了越用越糟糕的情況,這個時候我們很容易的就想到了是不是是這個面膜不適合我,或者是清潔的力度不夠,其實這些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對面膜的錯誤使用。
  • 野生蘑菇不能想吃就吃
    存在五大誤區   ——長相普通和蟲咬過的蘑菇不一定安全   野生蘑菇營養價值高,味道鮮美,深受人們喜歡,民間曾流傳很多種鑑別有毒蘑菇的方法。   「這些方法並不科學。」 湖南師範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真菌研究室主任陳作紅介紹,民間流傳的鑑別方法存在五大誤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