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之下 美英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2020-12-16 騰訊網

隨著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在日常生活中的普遍應用,網絡成為青少年生活的一部分,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成為世界各國教育高度關注的焦點問題。新冠疫情爆發後,居家在線學習模式的開啟讓青少年網絡成癮問題更趨嚴重,本期聚焦國外的家長、學校和社會如何防止學生沉迷網絡。

——————————————————————

新冠肺炎疫情突如其來,人們的日常生活節奏被打亂,各國中小學生迎來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由於脫離了原本規律有序的學校生活,沒有了教師的管束,疫情居家期間中小學生接觸網絡和遊戲的機會大大增加,不少中小學生對電子設備的依賴性越來越強,甚至深陷其中無法自拔,主要表現在:過度使用網絡,將大量時間浪費在電子設備的使用上;沉溺於遊戲世界,無法將注意力集中在現實的學習和生活中;瀏覽網頁上的不良信息等。針對這些行為,各國紛紛採取相關措施,並向家長提出各種行之有效的建議。

家校合力,控制學生上網時間

英國大部分中小學生每天都上網,但是沉迷網絡的並不多。據調查,英國中學生每天上網時間在3小時左右。英國70%的家庭都能上網,學生很少去網吧。英國網吧每天開到晚上11點,並不限制中小學生入內,但是很少見到中小學生。形成這種局面的原因是英國學生的課餘活動相當豐富,體育運動、課外實踐和藝術活動等豐富了學生的內心世界,不會將精力過分投入到網絡世界中。

關於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英國相關網站會定期訪問各地學校,了解「屏幕時長」對孩子的影響後,提出一些相關建議。管理屏幕時間,更重要的是考慮瀏覽內容的質量而不是數量,要在娛樂社交與學習創造之間取得平衡。兒童可以瀏覽一些短視頻或者使用社交媒體,但不能將時間全部用於這些,而是應該利用網絡進行學習。觀看屏幕的時長及其帶來的相關影響對於不同的孩子來說是有差異的,因此建議家長觀察自己的孩子並設置一個合理的時間期限。鼓勵孩子將在線活動與所喜愛的線下活動取得平衡,找到將屏幕時間納入離線活動的方法,將線下與線上世界的事物結合起來。

英國相關研究專家表示,對於孩子的上網時間並沒有固定的規定,但是應當保證孩子用在電子設備上的時間不會擠佔睡眠、運動或家庭聚會的時間。以下4個關鍵問題可以幫助家長了解孩子觀看屏幕的時長:(1)屏幕時間是否受到控制;(2)屏幕使用是否會干擾家人的活動;(3)屏幕使用是否會干擾睡眠;(4)屏幕使用期間是否能夠控制食用零食。

專家建議,「如果一個家庭可以對這些問題的答案感到滿意,那麼他們可以放心,在這個棘手問題上可能會做得很好」。同時,建議家長通過與孩子交談,幫助孩子自我管理屏幕使用時間。詢問他們在網絡上花費的時間時要注意一些可能的信號,包括:(1)設備上的電池電量不足或已完全耗盡;(2)他們感到疲倦或眼睛酸痛;(3)他們餓了;(4)他們需要使用洗手間;(5)他們的手機或平板電腦很燙。對於年齡較大的孩子,家長可以與他們交流上網的感受,詢問他們在線聊天以及與朋友互動的方式,共同探討網絡生活給他們帶來的影響。

家長可以從以下問題展開:(1)回復消息會帶來壓力嗎?(2)會受到感到沮喪或自卑消息的困擾嗎?(3)是否在網上看到讓自己感到擔憂、沮喪或震驚的內容?是否能夠合理處置這樣的內容?

防止孩子沉迷網絡,對於家長來說,籤訂「家庭協議」是控制孩子上網時間的有效方式。討論在設備上花費多少時間,設定大家都同意的限制,提出一些管理屏幕花費時間的好方法。例如,將設備留在客廳充電一整夜而不帶入臥室。家長合理使用手機、健康上網,為孩子樹立好榜樣,也是為整個家庭建立良好習慣的一種積極方法。此外,英國相關網站還提供有關家長限制屏幕時間的操作,幫助家長通過技術設置進行屏幕時間限制。

利用技術手段,防止孩子接觸不良信息

英國政府鼓勵網際網路服務提供商提供措施幫助父母過濾孩子所瀏覽網頁的有害信息。有的家長在孩子同意的前提下給電腦裝上監視器,以便隨時了解孩子在網上看些什麼。更多的家長利用英國電信等網絡服務公司提供的「對兒童有益」的整套過濾軟體,以防孩子無意間闖進黃色網站。

「網際網路很重要」網站為家長提供了「如何控制孩子瀏覽網頁並保護隱私」的操作指南,幫助家長在孩子所使用的網絡上安裝保護控制項並進行隱私設置,從而為孩子提供更安全的在線體驗。「家長控制」是一組設置的名稱,這些設置使家長可以控制孩子看到的內容。將這些設置與隱私設置結合使用,可以幫助家長保護孩子免受網上有害信息的傷害。統計顯示,英國5-15歲少年兒童中,使用「家長控制」軟體的父母裡有9/10的人認為「有用」;11-16歲的少年兒童中有65%的人喜歡使用控制項。

此外,英國鼓勵公眾及時舉報網絡上的不良信息(包括欺凌、色情、暴力等內容),開發了有害信息舉報網站,以便及時消除不良信息對青少年的負面影響。英國網際網路安全委員會針對青少年網絡安全為家長和監護人編寫了實踐指南,幫助家長識別孩子可能遇到的風險,同時提供風險最小化的實用技巧,建議家長與孩子經常溝通交流,以便隨時掌握孩子的情況。

英國有專門的遊戲介紹網站,幫助家長了解孩子接觸的每款遊戲。英國互動娛樂協會為此啟動了一個相關項目,鼓勵更多的父母和監護人使用工具管理兒童的屏幕時間和在遊戲上的消費。這一項目為父母提供了一個四步過程,幫助管理孩子玩遊戲的時間,為孩子設置玩遊戲的規則:(1)與孩子一起玩,共同探索精彩的遊戲,掌握遊戲的玩法。(2)設置「家庭控制」系統。(3)詢問孩子的想法,在設置限制之前共同討論基本規則。(4)家長負責制定適合家庭的規定。

在英國,家長還可以輕鬆使用相關軟體限制兒童在線訪問的內容類型以及遊戲時長。所有的遊戲機都提供內置的家長控制功能,以幫助家庭跟蹤孩子玩的遊戲以及玩遊戲的時間。這些功能可以為父母提供有關在線和遊戲活動的管理,包括是否同意孩子玩遊戲、在什麼時間可以玩遊戲等。例如,設置每天可以使用的特定時間,時間到後系統會自動停止遊戲。在家庭環境中,這可能是避免爭論何時停止遊戲的好方法。

各類軟體按照年齡進行分級

疫情期間,美國進一步強化軟體分級制度,從源頭上防止學生接觸不良信息和沉迷網絡。美國採取軟體分級制度,由國家娛樂軟體定級委員會對網路遊戲軟體進行定級,劃分出適合不同年齡階段的遊戲級別。具體分為兩個部分:

一個部分是位於遊戲產品包裝背面的內容描述,用特定的詞組描述遊戲畫面所涉及的內容,如暴力、血腥以及遊戲中人物對話是否粗俗等。

另一個部分是位於遊戲包裝正面的等級標誌,共分7個級別,基本按年齡劃分,以遊戲適合的年齡段英文首字母命名。按照分級規定,特定等級的遊戲產品只能賣給特定年齡的消費者。隨意將遊戲軟體銷售給兒童是違法行為,因此兒童購買遊戲軟體需要家長陪同,這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暴力、色情等不良信息對學生的傷害。美國中小學對學校的電腦實行聯網管理,集中對影響兒童身心健康的網站進行屏蔽。

此外,為了保護兒童的身心健康免受成人網站的毒害,美國從1996年起至今共通過了4部相關法律:《通訊內容端正法》《兒童在線保護法》《兒童網絡隱私規則》和《兒童網際網路保護法》。上述法律的最根本出發點就是把兒童與成人分開,嚴禁兒童在網上接觸只有成人才能接觸的內容。

政府部門制定有關網絡使用的法律法規,加強監督管理;非政府組織和社會專業機構開展大規模、全員式、範圍廣的項目活動防治中小學生沉迷網絡,這是美國採取的主要措施。由於政府部門和社會組織共同採取措施,實踐性和操作性較強,因此美國目前防治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相關舉措獲得了社會的廣泛認可和支持。

鼓勵和支持家長參與孩子在線學習

新冠肺炎疫情在美國爆發,全美數百萬名學生轉向在線學習,一項新研究提醒人們,過多的屏幕接觸時間可能會對學生(尤其是低齡學生)產生負面影響。這項於3月23日發表在《美國醫學會期刊》上的研究指出,儘管高質量的在線學習內容與學生形成良好的語言技能之間存在相關聯繫,但每日過長的屏幕接觸時間會阻礙學生的語言發展。該研究對近1.9萬名12歲以下學生觀看電子設備(包括電腦、平板電腦、手機等)的時長與內容進行了分析,研究人員表示,「隨著屏幕接觸小時數的增加,產生問題的風險也相應增加」「儘管觀看的內容質量有時是不錯的,但也必須適度使用」。美國一項針對未成年人的長期追蹤研究也表明,每天在手機、平板電腦和電子遊戲上花費數小時的青少年認知能力較低。

為此,相關研究人員鼓勵和支持家長參與孩子的在線學習,在孩子進行在線學習期間,幫助孩子制訂整體學習計劃,控制接觸屏幕的時間,以幫助孩子減輕長時間使用電子設備帶來的負面影響。此外,教師還向家長提供建議和指導,幫助家長與孩子一起使用在線學習資源。「當父母坐下來與孩子一起看屏幕時,家長可以『監視』孩子在看什麼,這可以幫助孩子學習,因為家長能夠了解孩子正在用電子設備做什麼」。在美國,各中小學也普遍建議家長與孩子共同參與在線學習,以便合理控制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行為,最大程度地發揮在線教育的作用。

發布孩子高質量在線學習4大策略

針對疫情期間如何有效防止學生沉迷電子設備,保障學生接受高質量在線教育,從而達到良好的教育效果,美國教育諮詢網曾發布一篇文章,向美國父母提供4個有效策略。

一是創造有利於孩子學習的家庭環境。為孩子設置一個開放性的學習區域,以便孩子能夠自由活動,靈活學習。幫助孩子進行注意力訓練,防止他們利用網絡進行學習時被不必要的信息分散精力。

二是制訂合理的作息安排和學習計劃。幫助孩子制訂合理科學的時間表,使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減輕孩子的焦慮和壓力。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分配學習時間和休息時間。考慮到在線教育期間學生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已經較長,相應增加孩子參加體育鍛鍊的時間和進行親子遊戲的時間,嚴格控制學生使用網絡的時長。在進行日程安排時,應儘可能保證靈活性,並讓孩子自己參與其中,學會管理自己的時間。

三是以學習為首位。孩子應該「每天有權就學習經歷、如何創造和應用知識以及如何展示自身的學習成果作出重要決定」。家長可以在此基礎上對孩子進行引導,也可以為孩子設定一些短期目標。例如,讓學生從下午3點半到4點練習並掌握除法運用。

四是平衡學習和生活。疫情期間,孩子「在家上學」,接受在線教育。孩子與同齡人的互動有所缺失,家長應儘可能為孩子提供與人交流的機會,避免孩子過分沉迷於網絡世界,缺乏對現實社會的參與。家長應鼓勵孩子與朋友通電話,這可以對孩子的觀念和心態產生積極影響。

(作者單位系北京師範大學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

《中國教師報》2020年10月21日第3版

作者:張 寧

相關焦點

  • 【科普篇】 | 如何防止沉迷網路遊戲
    據報導,17 歲的少年小新為了上網玩網路遊戲,竟然重傷了自己的奶奶和爺爺。兩年前,小新開始沉迷網路遊戲,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了。玩網路遊戲的癮越來越大,而上網需要錢,他想到爸爸每個月都會給奶奶和爺爺生活費,於是就動起了歪腦筋。一天,小新去了爺爺家,到了晚上看奶奶和爺爺都已經睡了,就去翻找,可他又怕奶奶和爺爺發現,於是將他們打成重傷。
  • 網絡安全小黑板|如何防止沉迷網路遊戲
    據報導,17 歲的少年小新為了上網玩網路遊戲,竟然重傷了自己的奶奶和爺爺。兩年前,小新開始沉迷網路遊戲,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了。玩網路遊戲的癮越來越大,而上網需要錢,他想到爸爸每個月都會給奶奶和爺爺生活費,於是就動起了歪腦筋。一天,小新去了爺爺家,到了晚上看奶奶和爺爺都已經睡了,就去翻找,可他又怕奶奶和爺爺發現,於是將他們打成重傷。
  • 歐洲時報:疫情之下,中國學生赴英留學路在何方?
    數據顯示,僅在倫敦讀書的國際學生每年就為英國經濟貢獻23億英鎊的淨利潤,其中來自中國的留學生更是這一群體構成的主要來源。赴英讀書面臨危機?多數準留學生決心繼續疫情之下,全球留學生都面臨著同樣的問題。全球高等教育分析機構QS近日發布的「新冠疫情如何影響不同層次學生的留學意願」白皮書顯示,50%留學生的計劃都受到了影響。
  • 【網安小課堂】如何防止沉迷網路遊戲
    據報導,17 歲的少年小新為了上網玩網路遊戲,竟然重傷了自己的奶奶和爺爺。兩年前,小新開始沉迷網路遊戲,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了。玩網路遊戲的癮越來越大,而上網需要錢,他想到爸爸每個月都會給奶奶和爺爺生活費,於是就動起了歪腦筋。一天,小新去了爺爺家,到了晚上看奶奶和爺爺都已經睡了,就去翻找,可他又怕奶奶和爺爺發現,於是將他們打成重傷。
  • 疫情之下,做好這3點,成功防止孩子沉迷電子產品
    疫情當前,不出門、不串門是對孩子最好的保護。但是,孩子長期待在家裡,沒有了學校嚴格的紀律約束,不免容易懶散,還有的孩子在不經意間愛上了刷劇、打電子遊戲等,沉迷於其中而無法自拔,耽誤了學習不說,還必將對眼睛等帶來傷害,怎麼辦呢?其實,將心比心,我們不少成年人也抵制不住電子產品的誘惑呀,何況自制力相對較弱的孩子呢?
  • 新加坡實行居家學習政策期間,家長如何防止孩子沉迷網絡
    王乙康表示,在阻斷措施推行期間,教學時間減少,進度緩慢,加上學生第三學期假期被延長,導致學習時間進一步被壓縮,因此教育部將繼續對教學計劃做出一些調整。新加坡教育部的大致考量是減緩教學進度,減少學生壓力,讓師生都能適應疫情下的特殊學習狀態。具體舉措包括假期提前、縮短教學內容、減少考試內容。
  • 蘆山縣第二初級中學「四大行動」嚴防學生沉迷網絡
    四川新聞網消息網絡是一把雙刃劍,可以更快捷地獲取知識,也會讓人沉迷,特別是對未成年人而言更易造成負面影響。蘆山縣第二初級中學持續開展「四大行動」,嚴防止學生沉迷網絡。一是歸去來兮教育行動。堅持開展周五「離校教育」和周日「返校教育」,開好返校班團會,打好預防針,提醒學生周末時間不要沉迷網絡,上學時間要抓好學習主責主業。利用主題班會、板報廣播、徵文演講等多形式開展專題教育,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科學對待、合理使用網絡,了解預防沉迷網絡知識和方法。
  • 「網安小課堂」如何防止沉迷網路遊戲
    據報導,17 歲的少年小新為了上網玩網路遊戲,竟然重傷了自己的奶奶和爺爺。兩年前,小新開始沉迷網路遊戲,學習成績陡然下降,初中還沒有畢業便輟學了。玩網路遊戲的癮越來越大,而上網需要錢,他想到爸爸每個月都會給奶奶和爺爺生活費,於是就動起了歪腦筋。一天,小新去了爺爺家,到了晚上看奶奶和爺爺都已經睡了,就去翻找,可他又怕奶奶和爺爺發現,於是將他們打成重傷。
  • 疫情時代,英、美留學生們何去何從?
    胡潤直播第四期胡潤直播又來啦這一次,我們聚焦的是疫情之下的留學群體儘管國內的疫情早就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生產生活也都逐漸有序地恢復了但是對於留學群體來說困境似乎遠沒有過去目前來看新冠肺炎疫情在世界範圍內仍沒有顯著的好轉跡象線下教育的全面停擺讓已經在國外的留學生們被迫
  • 疫情下的網絡沉迷怎麼辦?
    本文轉自【新華每日電訊】;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中國近2億中小學生迎來史無前例的在線教育。宅在家裡,上網課、寫作業、打遊戲……已成很多青少年生活的常態。小小年紀卻能在手機上熟練切換運行上課軟體、遊戲軟體,讓很多家長感到擔憂。疫情下,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更加凸顯,家長們該怎麼辦?
  • 疫情之下:美國上百萬學生因為網絡「無學可上」
    新冠疫情改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對於部分低收入家庭及農村地區的美國學生而言,他們的感受或許更為深刻一些。因為在教學模式改為網絡教學後,這些學生的家中沒有電腦、沒有高速網絡,甚至於有極端者完全沒有接入網際網路,這便在無形中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差距被拉大。
  • 疫情之下,美國上百萬學生因為網絡「無學可上」
    新冠疫情改變著每一個人的生活,對於部分低收入家庭及農村地區的美國學生而言,他們的感受或許更為深刻一些。因為在教學模式改為網絡教學後,這些學生的家中沒有電腦、沒有高速網絡,甚至於有極端者完全沒有接入網際網路,這便在無形中導致了學生之間的差距被拉大。
  •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
    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父母該不該讓孩子玩?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手機!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您換過臉嗎?這可能是您這兩天問得最多的問題。
  • 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有新規
    【導讀】華圖國家公務員考試網同步未知發布: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有新規,詳細信息請閱讀下文!如有疑問請加【2020國家公務員考試交流群匯總】 ,更多資訊請關注寧夏華圖微信公眾號(ningxiaht),國家公務員培訓諮詢電話:0951-6028571/6027571 18295188220,微信號:ht18295188220   公務員面試是整個環節最重要的一個環節,面試前考生一定要做好準備,寧夏華圖整理了2020國考面試模擬題: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有新規
  • 疫情之下,留學產業鏈現狀如何?
    ,中國學生的留學史已有百年。然而,年初的疫情,打斷了這個預測,也中斷了大多數學子留學的腳步。疫情之下,留學之殤。現在因為疫情,學生出不去,這方面的服務需求幾乎為零;更主要的是因為海外疫情的快速擴散,不少留學生選擇回國,接下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在中國接受學校的網課學習,這也意味著未來一段時間,這部分留學後服務的需求,也不會有所增加,只會下降。
  • 棗園中學舉辦「預防學生沉迷網絡 打造清朗的校園網絡文化」活動
    隨著網際網路和手機終端發展,成癮性網路遊戲、邪惡動漫、不良小說、網際網路賭博等不斷出現,造成一些中學生沉迷遊戲、行為失範、價值觀混亂等問題,嚴重影響了中學生的學習進步和身心健康,甚至出現人身傷亡、違法犯罪等惡性事件。為此棗園鎮初級中學開展了「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打造清朗的校園網絡文化」宣傳教育活動。
  • 疫情下的網絡沉迷怎麼辦
    疫情下,青少年沉迷網絡的問題更加凸顯,家長們該怎麼辦?孩子遊戲忙 家長焦慮升「玩遊戲玩得吃飯都叫不動」「趁我睡著了掰我的手指解鎖手機」……「熊孩子」疫情期間長期在家沉迷遊戲,讓「老母親」「老父親」們感到無奈又無助,「不盯著他,他就玩」,這讓家長們感慨「上網課我比孩子還累」「帶孩子比上班還累」。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間,遊戲成為網絡娛樂的重要方式之一。
  • 有了手機後怎麼防止孩子沉迷其中?
    孩子沉迷手機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時間久了,孩子就會沉迷於其中,為玩手機遊戲,不愛學習。很多父母為此使出渾身解數,甚至是沒收手機,都沒多大作用。如何防止孩子沉迷於手機,成為了眾多家長的一大難題。以身作則,樹立榜樣孩子沉迷手機遊戲,家長要反觀自身。自己是不是手機控,在陪孩子的時候,我們是不是一直是都在刷手機?如果是,那要從自身改起。
  • 青少年沉迷網路遊戲,怎麼辦?
    如何「安全上網 守護健康」?5月30日,由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和中國教育報刊社宣傳策劃中心聯合主辦的「安全上網,守護健康——青少年網遊沉迷危害與對策」研討會在京召開。研討會針對青少年網路遊戲沉迷危害與對策進行研討,旨在形成家、校、社合力,呼籲國家相關部委加大對網路遊戲監管力度,促使遊戲產業綠色、健康發展,為青少年的成長保駕護航。
  • 亳州市譙城區打出「組合拳」防範學生沉迷網絡
    返校復學後,譙城區教育系統充分認識預防中小學生沉迷網絡的極端重要性和現實緊迫性,為切實做好中小學生沉迷網絡教育引導工作,有效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組織開展形式多樣的「預防學生沉迷網絡」主題教育活動,打好「組合拳」,念好「緊箍咒」, 切實做好預防復學後學生沉迷網絡教育,維護學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強化責任,全面排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