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任何事都會有困難,與其知難而退,不如迎難而上

2020-12-27 澎湃新聞

作者:米醒醒

文章來源:念念沐心

1

上周,部門領導把一項很重要的報表分析任務交給我和同事,讓我們互相配合,三天內務必完成。

接收任務回到辦公室後,同事就忍不住大肆抱怨:「這麼多的數據,三天時間根本不可能做完,領導做這種安排,分明是在故意為難我們。」

要對接十幾個單位,還要收集匯總數據,做分析,寫總結,這工作量對我們來說確實很大,對於同事當下所做出的反應,我也能理解,但與她不同的是,我並不打算打退堂鼓。

聽著她的抱怨聲,我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開始迅速整理思路,再結合實際情況,整理出任務框架,並根據兩個人的工作職責做好相應分工。

同事擅長溝通,就由她來聯繫其他單位提供我們所需要的數據材料;我擅長整理,數據收集好之後,就由我來做分析和總結匯報。

三天的時間很快就到了,好在,我們終於如期完成了任務,還得到了領導的高度肯定。

同事後來感慨地說,連她自己都有點不敢相信,難度這麼大的工作,居然真的就能在短短三天之內把它順利地完成,太不可思議了。

我笑著朝她眨眨眼:「只要相信辦法始終比困難多,你就能為自己創造更多奇蹟。」

光明圖片 黃重金/攝

生活中,畏難是人的一種本能。但我們要知道的是,困難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如果一開始只想著逃避,覺得自己根本就做不到,那步步後退的結果,就是讓自己越來越喪失解決問題的能力。

相反,如果能從即刻起就鼓起勇氣去面對困難,在和困難的交手中不斷修煉自我,提升自我,那困難對我們來說,才會變得越來越小。

2

心理學上有個著名的「登門坎效應」。

指的是,一般情況下,人們都不願意接受有難度的要求,而是樂於去接受較小的、較易完成的要求,然後等到較小的要求被實現後,往往就會去接受更大的要求。

這其實是在告訴我們,挑戰困難的過程,就好比登階梯。只要邁出第一步,後續的潛力自然就會被挖掘、被激發。

所以,很多看起來很難的事,並非我們做不到,而是在一開始時,我們就拒絕打開那道門罷了。

兩年前,我曾跟我的一位好友相約報名參加法律資格考試。當年是司法考試改革的第一年,聽說通過率會很低,加上我的工作也很忙,備考精力有限,沒多久就自動選擇了棄考。

知道我放棄了以後,朋友並沒有多說什麼。事實上,她那時的處境比我更辛苦,剛休完產假,不僅要應付繁忙的工作,下班還要趕回家照顧孩子,但她卻沒有把這些當成是一種限制。

從備考開始,她就對時間做嚴格的規劃,堅持每天晚上哄孩子入睡後看書學習,第二天再早起背書、做題。整整一年的時間,她拒絕了所有的娛樂活動,就連上下班路上都會利用時間聽音頻課件。

一年後,朋友順利通過考試,取得資格證書,後來跳槽進入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工作,如今已圓了自己當律師的夢想。

對於朋友的毅力,我既佩服又慚愧,向她討要學習心得,她給的答案是:「心得談不上,我這條路會很難走,但我想給自己機會去嘗試。盡力之後,就算失敗了,我也不會有遺憾。」

不得不說,我和朋友之間最大的差距,在於面對困難的心態。她能取得成功,源於她夠勇敢,沒有因為害怕結果不如意,就放棄去努力。

光明圖片 蒙鍾德/攝

受朋友的啟示和鼓舞,在後來的工作生活中,我也再沒有輕易向困難低過頭。

我開始明白:做任何事都會有困難,但只要你敢於迎難而上,所有的困難就都會被迎刃而解。

3

看過一則故事:

幾位航海系學生在一艘航行遠洋的貨船上實習時,遇到了颱風天氣。巨浪滔天,拍打得貨船搖擺不定,學生們沒見過這樣的場面,十分害怕。

這時,老船長卻顯得十分淡定。他告訴學生們:「航行出海,遇到颱風天氣是再平常不過的事。這時,要第一時間關緊門窗,然後調整強有力的速度迎向颱風,這樣才有機會脫離颱風的威脅。」

有學生不解地問:「難道不能掉頭,或是想辦法繞過它嗎?」

老船長聽完,笑了笑,接著說:「你想掉頭,但是船行的速度不可能快過颱風;你轉彎繞開它,去船的側面迎向了颱風,巨浪一卷,船也就翻了。」

人生有時也像一艘船,當困難襲來,就猶如航行中的船隻遇見了颱風,光想著躲,是沒有用的,因為不僅躲不過,還有可能釀成更嚴重的後果。

唯一有效的方式,就是全力以赴直面它,迎難而上打敗它。

說到底,成長的過程,本質上就是一個不斷解決難題的過程。不管我們願不願意面對,有些處境都是必須去磨練,去經歷的。

很多事情,看起來很難,但在每一次與它較量的過程中,你都會發現更強大的自己。而每戰勝一場困難,你所收穫的,也將是更多的成就感和價值感。

正如馬克吐溫的名言所說:強者,藐視困難,弱者,仰視困難。

與其知難而退,不如迎難而上。做一個不怕難的人,就沒有什麼困難能將你難倒。

光明圖片 王海濱/攝

作者簡介:米醒醒,願用筆尖文字,與你溫暖相伴。本文首發念念沐心(ID:nnsg1021)

掃一掃關注光明網微信視頻號

點分享

點點讚

原標題:《做任何事都會有困難,與其知難而退,不如迎難而上》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夜讀】與其知難而退,不如迎難而上
    回到辦公室後,同事就忍不住抱怨:「這麼多數據,三天根本不可能做完,領導這種安排分明是在故意為難我們。」要對接十幾個單位,還要收集數據、做分析、寫總結,工作量確實很大,但與同事不同的是,我並不打算打退堂鼓。 聽著她的抱怨聲,我回到自己的辦公桌前,開始迅速整理出任務框架,並做好相應分工。同事擅長溝通,就由她來聯繫其他單位提供所需的數據;我擅長整理,就由我來做分析和總結。
  • 做任何事情都不要半途而廢,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
    做任何事情最要不得的是半途而廢,俗話說,有志者立長志,無志者常立志。這句話的意思是說,有志氣的人且立志,就會堅定不移地去做,即使遇到困難也不退縮,而沒有志氣的人呢,他經常立志,卻沒有毅力去做,所以常常放棄,常常立志。毫無疑問,做同一件事情,一定是有志氣的人才能做成功,沒有志氣的人只會像寒號鳥一樣天天哀嚎。
  • 有一種努力,叫面對困難,迎難而上,與其討好,不如先壯大自己
    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同事有生二胎的,給大家發了喜糖,下班後帶回了家。和孩爸說:「我帶了幾塊糖,問問大兒子吃不吃?」,然後小兒子跑過來,肯定是想吃糖了,小兒子四歲多,孩爸不讓他吃糖,對牙齒不好。然而我的建議是,偶爾吃一兩塊沒關係,又不是天天吃。
  • 學習上遇到困難,我選擇逃避,兒子卻迎難而上
    遇到困難,我像洩了氣的皮球,兒子卻無視困難直面挑戰。我著實有些羞愧。,背過身去試圖逃避,若是這樣做,只會使困難加倍,如果立刻面對它毫不退縮,困難便會減半,決不要逃避任何事物,決不。」是的,我們不是學霸、更不是學神,在學習中遇到不會做的題,不會算的數,不是很正常嗎?良好的心態,能幫助我們克服焦慮,消除害怕和恐懼。良好的心態,會讓你峰迴路轉。
  • 與其三思而行,不如做了再說!
    雙魚座的這種「膽小怕事」有很多的原因,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怕自己萬一失敗了,搞砸了,這個責任誰來承擔?另一個原因則是害怕得罪他人,所以遇到問題與矛盾總是繞得遠遠的。甚至,雙魚座還會息事寧人,寧可自己吃虧,也不去努力爭取自己的利益。如果雙魚座總是用這樣的一種心態來處理問題,遇到困難、競爭與衝突總是繞路走,久而久之,他們的膽子就只會越來越小,最終一切都「認命」而告終。其實,雙魚座的你完全沒必要怕這怕那。
  • 與其怨天尤人,不如憤而崛起
    白巖松為他的「東西聯大」選擇了一句座右銘:「與其抱怨,不如改變;想要改變,開始行動。」 這句座右銘引起了我的思考,我想,這絕對不是他隨便選擇的一句話,而是經過深思熟慮後才確定的,這句話中包含了白巖松對人生的感悟和思考。有一位作家說過:「把時間花在進步上,而不是抱怨上,就是成功的秘訣。」
  • 一句話心情句子,與其在別人的生活裡跑龍套,不如精彩做自己
    三、所有的事都會好起來的,即使不是在今天,也會在將來的某一天。四、世界上任何書籍都不能帶給你好運,但是它們能讓你悄悄成為你自己。五、人生如天氣,可預料,但往往出乎意料。八、與其只能在別人的生活裡跑跑龍套,還不如精彩做自己。九、大部分的痛苦,都是不肯離場的結果,沒有命中注定的不幸,只有不肯放手的執著。十、生活中,會有很多個選擇,但你不必做出那些看起來最好的選擇。選擇讓你開心的事情,那麼它便會成為你最好的選擇。
  • 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
    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各位點開這篇文章的朋友們,想必都是很高的顏值吧,我們真的是很有緣哦,小編每天都會給大家帶來不一樣的育兒資訊,如果對小編的文章或者其他的什麼,有什麼一些意見的話歡迎在下方積極評論哦,小編每條都會認真看的。那麼本期的內容是:三歲前孩子脾氣暴躁難管教?與其學很多知識,不如教會他這兩件事!那麼我們就來看看吧!Nan Nan今年三歲。
  • 《一禪小和尚》與其感嘆生活無趣,不如多做點充實自己的事
    阿鬥師父說:「與其感嘆生活無趣,不如多做點充實自己的事,人生的意義就在於此!」小胖龍以前也會有這樣的想法,有時候上完課就是玩手機,可是拿著手機,在屏幕上滑來滑去不知道要進哪個軟體,不知道要幹嘛,就對著手機在那發呆。感覺現在的我有很多時間是被手機浪費了,只要有時間就看手機,不管幹什麼手機肯定不能離開我一步,否則就沒有安全感。慢慢的就覺得自己的生活好無趣,除了上課,吃飯,上廁所,玩手機就沒有其他的了。就覺得自己的人生很無趣,沒有太大的意義。
  • 與其在乎別人評價,不如努力做好自己
    生活中我們會發現一種現象:無論我們做的飯有多麼美味,總是會有人不喜歡吃;無論我們是什麼樣的人,總會有人不喜歡我們。我們讓其中的一個人喜歡上自己,同時也就會讓另外一個人討厭自己。這種現象是我們無法避免的,這也和我們本身做錯與否沒有任何關係,無論我們做出多少改變都會有人不喜歡。在日常生活中,總有我們不喜歡的人,也總有人不喜歡我們。這都很正常,也無法避免,況且我們即便是將事情做得很完美,也會有人感到不稱心如意的地方。所以好不好是一回事,喜不喜歡是另一件事。
  • 與其發「7月,你好」,不如認真做這件事
    東亞評論ID:ribenpinglun東亞評論始終聚焦東亞問題,傳播有價值、有影響、有情懷的優質內容。在這裡,讀懂東亞,理解中國,擁抱世界。你能獲得的不僅僅是嚴肅的、專業的學術內容,還有追蹤時下熱點的精彩評論內容,更有集深度與廣度卻不失趣味的科普內容。
  • 與其積怨憎恨,不如坦然放下!
    人生在世,難免會有一些磕磕碰碰的事,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人,好些人想不開,就積怨成恨,但與其這樣子,不如坦然地放下。積怨、憎恨起發於人的情緒和調整情緒的節度,要說對於那些讓自己很不舒服的人和事,一點也不積怨、憎恨那是不可能。
  • 有些情,與其無法言說不如一笑而過;與其無法釋懷不如安然自若
    可是,那已是好多年前的事了,一切早已時過境遷,你我也在各自的人生軌道上走向了遙遠。只是,你還一直深深刻在我的心間,是我心中的柔軟,也是心中的溫暖,雖然我們有緣無分,雖然你我情深緣淺,可是那顆愛過你的心卻從來也沒有改變。時光的打磨,歲月的沉澱,總會讓人逐漸成熟穩重。何謂成熟?就是自己把所有的苦默默吞咽,然後把雲淡風輕變成習慣,你會坦然面對任何人的忽冷忽熱;也能看淡,任何人的漸行漸遠。
  • 與其「恨鐵不成鋼」,不如這樣做
    在面對孩子被欺負的時候,很多家長都會「恨鐵不成鋼」,為什麼別人家的孩子都沒有被欺負,而偏偏欺負你呢?其實孩子總是被欺負,與家長的教育方式分不開關係。以下是幾個孩子總被欺負的原因,家長需思考自己平時是不是有這樣的行為。
  • 與其埋怨世界,不如改變自己;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
    伸出手,卻抓不到任何東西。人本過客來無處,休說故裡在何方,隨遇而安無不可,人間到處有花香。人生,都有「艱難」這個副產品,卻也有時間這副良藥,將不幸變成有幸,是生活給我們最好的禮物。或許,人生的每一次蛻變,都是觸目驚心的。曾經,我們認為有些河流永遠趟不過去,有些山峰永遠不能翻越。不曾想,自己竟然是如此的勇敢。
  • 錯位競爭:與其更好,不如不同
    所以我們說,創業的第一法則是與其更好不如不同。王興的分析非常有趣,說為什麼要做生活服務電商而不做實物電商?因為如果跟阿里的聚划算正面直接競爭,就得有物流,這對創業公司來說是極高的成本,不如先認輸。於是,我們重新出發,重新分析市場,給自己做定位,去做了多肉植物照明,絕地重生。怎麼做到的?粗切市場先看LED品類地圖,分為通用照明、醫學照明,農業照明,特種照明四大領域。當時,通用照明已經是一片紅海市場。醫學照明全部針對醫院,我們在專業技術上達不到。特種照明是指航空、航天、航海領域,想要進入市場,我們很困難。
  • 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
    人活一世,求人不如求己,跌倒時牢記這件事,與其自怨自艾,不如自性自渡。02一切都靠自己相傳在古時候,洙水河上有一個古渡口,古渡口上拉著一條繩索,繩索下有一條木船,過往的人們就是坐或站在船上,一手換一手地拉著這根繩索,作為行船的動力來回擺渡的。
  • 對於愛而不得的人,與其糾結,不如這樣做
    和他分手以後,夏敏曾有過一段消沉的時光,還是忘不掉那個人,但她後來開始健身,看書,認真工作,去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慢慢的她的生活開始變好,也徹底忘了那個人。 與其糾結,不如忘記。在感情中,我們都有可能面對愛而不得,你愛的人不愛你,愛你的人你又不珍惜,這個時候,糾結是沒有用的,與其糾結,不如忘記。忘記一個人,實際上沒有那麼難,刪除TA的聯繫方式,也不要再去關注TA的動態,多關注自己,把注意力拉回自己身上,好好愛自己。
  • 面對困難的態度,決定著你的人生高度
    有一個銀行職員,在櫃檯工作了5年,重複的任務讓她頭疼。為躲避枯燥的工作,她選擇裸辭在家。整整兩年,她機械地虛度著時間,沒學新東西,也沒了解其他行業。因為害怕失敗,她連投簡歷找新工作的勇氣都沒有。看到稍微有點難度的工作,她只會打退堂鼓。結果,越拖越焦慮,越拖年齡越大,工作經驗卻一點兒沒增加。等她終於為生活所迫,不得不再去找工作時,已經毫無競爭優勢,只能屢屢碰壁。
  • 迎難而上通達夢想之路
    「有多大的擔當才能幹多大的事業。」參加完學習焦裕祿精神學習培訓班後,沈丘縣委書記皇甫立新感慨地說:「面對機遇能否乘勢而上,面對困難能否迎難而上,面對歪風邪氣能否堅決鬥爭,體現著幹部的胸懷和勇氣。」    一個人是這樣。鄭州航空港區商務和物流業發展局副局長張波連續160多天在外招商,因過度勞累,痛風和筋膜炎復發,在同事的攙扶下依然往返於深圳、北京、上海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