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本次活動的有福建省教育科學研究所馮雲主任、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陳淑端副校長、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小學語文教研員施麗聰老師、梅嶺教育辦黃珍藏主任、第三實驗小學吳玉婷書記,還有蔡娟娟工作團隊全體成員、課題組全體成員、「城鄉共建」東石鎮七校語文教師、梅嶺教育辦各校的部分教師代表等。
本次活動由工作團隊領銜名師蔡娟娟主持。
首先,馮雲主任宣讀省級課題《挖掘教材資源,構建勾連式閱讀課堂的研究》課題立項通知。
繼而,本課題負責人、工作團隊核心成員謝秋紅老師,代表課題組做開題報告。她從課題的研究背景、核心概念、國內外同一研究領域現狀與研究價值、研究目標、研究內容、研究方法、研究思路、課題的創新之處等方面,對申報課題進行了詳細的匯報。接著,謝秋紅老師還以《課堂巧勾連,素養得提升》為主題,通過大量的課堂實例,為現場的老師提供了一場精彩的講座。
馮雲主任對本課題的選題價值和意義給予高度評價,認為該課題關注的是勾連,勾連是一種延伸和拓展,是一個非常有研究價值的課題!馮主任還針對該課題提出了幾點具體的指導性建議:一是清楚勾連的原則是什麼?應從課標上進行把控;應遵循語文學科的特點;應與學生的年齡相契合。二是在勾連上,也要沉澱出勾連式閱讀教學的成功案例。三是課題研究中應關注勾連的評價。
晉江市進修學校施麗聰老師也對本課題提出了指導性的建議:一是對課文的思考題習題進行勾連,應針對每個板塊研究的內容應做一個細化,分清楚哪一類的思考題或習題進行勾連;二是挖掘習作方法進行勾連,從閱讀中學到表達的方法,這也是讀寫結合。勾連的文章文體最好是統一的,才有一個支架,可以對同一冊次,同一單元,不同冊次,不同單元進行梳理。
福建省特級教師、晉江市教師進修學校陳淑端副校長作總結講話。陳副校長指出名師工作室的成立,旨在充分發揮名師在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中的指導、引領、服務、示範和輻射作用,希望工作室以課題研究為抓手,聯動協作、學習反思、研究分享,通過不斷的錘鍊,取得優秀成果,從而輻射一線教師。
希信中心小學施珊娜老師執教研討課《牛和鵝》,她從課的不同角度展示了她的慧心與才情。珊娜老師能抓住語文要素——學做批註這一閱讀策略,引導學生學習用批註的方法閱讀,由扶到放,層層深入。有感情的指導朗讀課文重點語段,通過人物的動作、語言、神態體會人物的心情。施珊娜老師的這堂課,整合學習以及關注到語言實踐,開拓了學生思維,並結合統編教材的特點,既簡單又高效!
課堂展示結束後,施老師對自己所教內容進行說課並反思,進一步讓大家了解課程的設計理念、構思和意圖。
與會的教師圍繞著本次的研討主題和課堂觀測點,紛紛提出自己的看法,交流感想,既肯定了施老師教學的閃光點,又指出存在的問題及改進意見,實現共同進步和提高。沒有發言的老師,通過提交評課表方式分享了自己的聽課感受。
活動最後蔡娟娟老師做了精彩的點評,蔡老師就如何基於教材,落實統編教材理念,提出自己的看法:教師應關注語文要素構建語文知識體系;要結合學生的學情進行教學內容上的勾連;要注重如何引導學生自覺提升語言品質,構建能力提升課堂;要基於教材又要超越教材,用好教材這一學語文的工具和載體。蔡老師還對工作室接下來的工作進行了細緻部署,並要求工作坊成員在今後教研中要做到真學習、真研究、真成長。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在半天的研討活動中,老師們語文教學共謀中提升,在與同伴的共議中成長,在與同伴的共研中豐厚,研討活動在期待中開始,在思考中結束,帶著收穫和小目標繼續前行……
文字:陳金莎 圖片:張程斌
編輯:陳真真 審核:蔡真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