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庭也出聲!洛陽中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落地見效!

2020-09-14 洛陽中院

9月11日上午,洛陽中院召開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新聞發布會,會上發布了《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


洛陽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劉寶,洛陽中院行政審判庭庭長王文朝出席發布會。發布會由洛陽中院政治部主任田芃主持。


發布會上,王文朝宣讀了《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的主要內容。


劉寶介紹《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以下簡稱《意見》)的出臺背景、基本原則、主要內容、特色亮點等有關情況。


該《意見》的出臺是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精神,著力推動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常態化、規範化,從明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範圍、確保提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細化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相關程序、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未履行出庭應訴義務的監督措施等方面對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做了操作性規定,為進一步確保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奠定了制度基礎,也更有利於進一步推進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促進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


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關於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實施意見(試行)


為深入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訴訟法》、《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精神,著力推動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常態化、規範化,進一步推進行政爭議的實質性化解,促進政府依法全面履行職能,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結合我市法院行政審判工作實際,現就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提出實施意見如下:


一、指導原則


(一)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思想。


(二)始終堅持以服務法治政府建設為重要任務。


(三)始終堅持以實質性化解行政爭議為重要目標。


(四)始終堅持以推進訴源治理為重要使命。


二、具體內容


(五)本實施意見所稱的負責人出庭應訴案件,是指以行政機關為被告,人民法院開庭審理的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行政案件和行政賠償案件。


立案階段不予受理、未經開庭審理逕行裁判和人民法院組織調查、詢問的案件不適用本實施意見。


(六)本實施意見所稱出庭應訴的行政機關負責人,既包括正職負責人,也包括副職負責人以及其他參與分管的負責人。


(七) 對於涉及食品藥品安全、生態環境和資源保護、公共衛生安全等重大公共利益,社會高度關注或者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等的案件,人民法院應當通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八)有下列情形之一,人民法院認為需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的,可以通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1、被訴行政行為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重大人身、財產權益的;


2、行政公益訴訟;


3、被訴行政機關的上級機關規範性文件要求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


4、人民法院認為需要通知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其他情形。


(九)對當事人提起的行政訴訟,人民法院登記立案後在向被訴行政機關發送起(上)訴狀的同時,同步發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通知書》,向被訴行政機關主要負責人發送《應訴提示函》,向同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門發送《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報備函》。


(十)人民法院庭審時應當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情況進行公開查明,在裁判文書中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情況予以公開載明。


(十一)人民法院依法發出開庭通知後,行政機關認為有正當理由負責人確實無法出庭的,應當在開庭前向人民法院出具書面情況說明。


(十二)行政機關負責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或者不履行訴訟義務、不遵守法庭規則和訴訟秩序的,人民法院應及時向監察機關、上級行政機關發送司法建議。


(十三)行政機關應訴負責人庭前要熟悉法律規定、了解案件事實和證據,研究被訴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庭中要做到「既出庭、又出聲」,應當就案件情況進行陳述、答辯、提交證據、辯論、發表最後意見,對所依據的規範性文件進行解釋說明,並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


(十四)人民法院應當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以及庭審表現進行專門記錄統計,並適時向同級人民政府法制工作部門函告,建議其作為考核行政機關依法行政工作的相關依據。


(十五)人民法院應當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定期進行統計和分析,每半年或每年度向同級人民政府通報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並分析敗訴原因,提出促進行政機關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的意見和建議。


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2020年9月9日


餐餐光碟,絕不浪費

我們承諾

相關焦點

  • 洛陽:「民告官」不再「難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既要出庭又要出聲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李曉波 通訊員 王雨瀟 文圖告官能見官、出庭又出聲。近日,洛陽市中級人民法院印發《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意見》要求,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行政機關負責人必須出庭應訴並做好充分準備,杜絕「告官不見官」、「出庭不出聲」等現象。在洛陽,「告官能見官」漸成新常態。
  • 落實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市長出庭應訴
    秦皇島市市長張瑞書作為複議機關負責人代表秦皇島市市政府(下稱市政府)出庭應訴。 市中級法院院長胡華軍擔任審判長。秦皇島市司法局局長劉建明作為市政府委託代理人、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下程市人社局)局長柴志國作為原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 告官要見官,出庭又出聲!江西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有新規
    近年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行政訴訟案件增長迅速。現實中,老百姓「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常態。出庭不出聲?應就實質性解決行政爭議發表意見「民告官」案中,有一類現象讓法官頗為頭疼,即行政機關應訴準備不到位。為避免出現「出庭不出聲、應訴不應答」現象,《意見》明晰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庭前庭中的應訴職責。
  • 康巴什區法院積極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近日,康巴什區法院開庭審理了一起孟某不服某行政機關作出的行政命令一案。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該行政機關20餘名工作人員現場觀摩庭審。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在案件提問、辯論環節作出了回答、發表了意見,做到了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出聲、出效果」。原告對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親自出庭應訴,積極解決糾紛表示讚許。
  • 洛陽「民告官」案:行政機關負責人無正當理由不出庭或被追責
    行政機關負責人無理由拒絕出庭應訴的,法院可以採取哪些措施呢?近日,洛陽中院制定印發《全面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實施意見(試行)》,給出了詳細的解答。洛陽市中院行政審判庭庭長王文朝說,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是《行政訴訟法》的一項基本原則,這說明在行政訴訟中
  •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常態
    9月3日,一起治安行政處罰及行政賠償糾紛案件在清遠中院公開開庭審理,被上訴人清遠市公安局副局長朱國強、佛岡縣公安局副局長歐陽漢彬出庭應訴。被訴行政機關的負責人出庭應訴,在清遠中院已成常態,今年1-8月,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同比上升63%。
  • 煙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達100%
    魯網9月9日訊今年以來,煙臺市司法局把行政應訴工作作為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的「一把手」工程,健全機制、落實責任、強化監督、跟蹤問效,煙臺市行政應訴工作實現「應訴能力提升,敗訴率下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100%」的目標。
  • 秦皇島中院開庭審理一起行政訴訟案,市長張瑞書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市長張瑞書作為複議機關負責人代表市政府出庭應訴。秦皇島中院院長胡華軍擔任審判長。秦皇島市司法局局長劉建明作為市政府委託代理人、秦皇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局長柴志國作為原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本次庭審案件的基本案情為:第三人甘某東系某鎂礦公司職工。甘某東在鎂礦公司承包的工程施工中摔倒受傷,並於當日住院。該市人社局依據證據作出認定工傷決定。鎂礦公司不服,向市政府申請行政複議。
  • 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印發《關於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2020年3月5日,內蒙古自治區黨委全面依法治區委員會辦公室印發《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指導意見(試行)》,該意見明確:在行政訴訟案件中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應當出庭應訴的情形,並強調將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情況納入法治政府建設目標。為有力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相關工作,近日,內蒙古自治區高級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指導意見》。
  • 最高法發布司法解釋確保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又出聲」
    中國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審判庭庭長黃永維說,為此,最高法23日發布的一份司法解釋確保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又出聲」。  司法解釋明確規定,行政訴訟法第三條第三款規定的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是指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在第一審、第二審、再審等訴訟程序中出庭參加訴訟,行使訴訟權利,履行訴訟義務。
  • 江西八種案件行政機關負責人應出庭應訴
    近年來,隨著全面依法治國深入推進,行政訴訟案件增長迅速。現實中,老百姓「告官不見官」、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不出聲」成為行政訴訟中的常態。省高級人民法院、省司法廳近日聯合印發《關於加強和改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意見》,成為《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施行後,全國首份省級層面府院會籤的有關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規範性文件。
  • 告官見官 出庭出聲丨柳州市首例政府正職負責人出庭應訴實質化解糾紛
    2020年8月5日下午,柳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鍾某某訴柳州市柳南區人民政府(以下簡稱柳南區政府)不履行土地行政徵收補償法定職責糾紛一案。柳南區政府區長於福堅作為被訴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雙方在法定範圍內就拆遷補償事項達成一致,成功化解行政爭議。
  • 石景山區區長到北京一中院出庭應訴
    2020年9月18日上午,北京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上訴人宋某不服被上訴人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及被上訴人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複議決定一案。北京一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馬來客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趙鋒、範術偉共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 滕州市多舉措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讓「告官見官」「有庭必...
    《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的出臺,更是給官民同場平等對話構築起一個制度平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的確立,不僅是推進政府職能轉變的試金石,加快建設法治政府的磨刀石,更是化解矛盾糾紛,踐行人民至上執政理念的助推器、催化劑。
  • 推進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8月25日下午,濱海新區法院公開審理原告柴某訴被告天津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被告天津市人民政府土地行政登記糾紛一案。柴某向被告市人民政府提請行政複議,請求撤銷被告市規自局作出的該不動產權證書,後被告市人民政府作出行政複議決定書,維持原行政行為。柴某不服,遂訴至本院。此次庭審由行政庭負責人秦秀敏擔任審判長,兩名人民陪審員組成合議庭,市規自局負責人嶽玉貴出庭應訴。這是自7月1日起施行《最高人民法院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以來,首個市級行政機關負責人在濱海新區法院出庭應訴。
  • 石景山區區長到北京一中院出庭應訴
    2020年9月18日上午,北京一中院公開開庭審理了上訴人宋某不服被上訴人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及被上訴人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作出的行政複議決定一案。北京一中院黨組成員、副院長馬來客擔任審判長,與審判員趙鋒、範術偉共同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本案。北京市石景山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作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
  • 撫州市念好「四字訣」全力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
    今年,最高人民法院印發了《關於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若干問題的規定》,對「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作出詳細規定,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成為當前行政訴訟制度的一個亮點,也是社會公眾關注的焦點問題。對此,撫州市局突出念好「四字訣」全力落實行政負責人出庭應訴制度。
  • 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出聲 助力法治政府建設
    近日,宋某訴北京市石景山區人民政府、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行政糾紛二審案件在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公開開庭審理。石景山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出庭應訴。石景山區區委副書記、區長李新出庭應訴(左一)宋某因不服北京市公安局石景山分局對其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向石景山區人民政府提起行政複議,請求予以撤銷。
  • 鼓勵和支持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 遼寧有了「硬槓槓」
    &nbsp&nbsp&nbsp&nbsp《實施意見》從進一步明確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範圍、進一步規範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具體要求、進一步健全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的工作機制、進一步強化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工作的組織領導等四個方面作出詳細具體的規定,為行政機關負責人依法出庭應訴提出了具體標準、具體要求,劃出了「硬槓槓」。
  • 2020年上半年興安盟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應訴率全區第一
    7月23日,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了《內蒙古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2020年1—6月份全區行政機關負責人行政訴訟出庭應訴工作情況的通報》,2020年上半年,興安盟共開庭審理行政案件102件,行政機關負責人出庭案件87件,出庭應訴率為85.29%,位居全區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