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的文章完整的英語課程設計要做好五件事情介紹了設計英語課程的五項重要工作,其中最重要、最複雜也是最具體的就是課程大綱的制定。根據教學目標和特點,英語課程大綱通常包括以下九種類型:
01語法/結構型大綱
Grammatical or Structural Syllabus
圍繞語法項目開展英語教學。從語法入手學習語言是一種比較普遍的路徑,語法可以為課程提供簡單易行的框架,可以與功能、話題、情境有機地聯繫起來,所以語法型大綱目前仍作為許多語言課程的核心內容而存在。其缺陷是只能部分體現語言熟練程度,無法反映自然習得順序;關注句子而不是更高級的語篇,關注形式而不是意義,缺少交際技能的內容。
02詞彙型大綱
Lexical Syllabus
以學生掌握詞彙量為目標。無論哪種語言教學大綱,詞彙學習都是必備的內容,所以詞彙大綱是語言教學大綱不可或缺的分支。
03功能型大綱
Functional Syllabus
圍繞語言的交際功能展開。關注語言的應用而不僅僅是語言的形式,容易與語法、詞彙等其他內容相關聯,可以為教學材料的設計提供簡單易行的框架,相對於語法大綱,功能大綱反映了一個更加完整的語言觀。但是功能大綱將交際能力分解成獨立的功能,並認為掌握了個別功能就擁有了交際能力,也沒有一個對功能進行篩選、分級的標準,經常會使教學重心轉移到各種功能性的表達方法和習慣用語上,造成學生語法能力相對薄弱。
04情境型大綱
Situational Syllabus
圍繞不同情境開展語言教學。為學生提供比較真實生動的情境,讓語言學習具有實際意義。但是情境選擇存在一定的隨機性,特定情境下的語言未必能夠遷移到其它情境,情境大綱有可能導致重視短語而弱化學生的語法能力。
05主題/內容型大綱
Topic or Content-based Syllabus
基於主題、話題設計教學內容。語言課程無論採用何種大綱都必然要涉及內容,但其他形式中內容的選擇存在隨機性,只是作為訓練語言結構、功能的載體而出現,而基於話題或主題的內容則使語言運用更具意義,在真實語境中綜合聽說讀寫四項語言技能訓練,為技能教學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06能力型大綱
Competency-based Syllabus
強調學生在特定的情境和活動中能夠達到的語言能力目標,即有效完成目標任務或活動所必須掌握的語言技能和知識。
07技能型大綱
Skills Syllabus
圍繞語言運用技能設計教學。例如要完成「會議發言」這一行為,需要掌握構成這項行為的各項技能。技能大綱關注行為表現,可以為課程設計和教學材料的選擇提供一個實用的框架,尤其適用於那些學習動機明確的學生。其缺陷是片面關注學生的技能表現,無法實現全面、綜合的交際能力。
08任務型大綱
Task-based Syllabus
要求學生使用目標語言完成任務。任務指的是帶動二語習得過程的活動,分為學習型任務和真實任務。任務型大綱因為能夠激發學生參與到有意義的語言交流中而備受推崇。其缺陷是如果任務定義不夠明確、過程不夠清晰或過度使用交際性任務,都有可能造成學生的語言缺乏準確性。
09語篇型大綱
Text-based Syllabus
以學生運用語言的情境為出發點,通過語篇設計教學內容,準確地說是融合了情境大綱等多種大綱風格的一種綜合性模式。由於語篇大綱過於關注讀寫技能而非全面的語言水平,在課程設計中獨立使用可能會不切實際。
通常情況下,設計一門英語課程需要融合不同類型教學大綱的內容,比如語法+技能+語篇、任務+話題+功能、技能+話題+語篇等等,都是比較常見的組合模式。所以英語課程設計者必須深諳以上各類大綱特點,才能制定出符合課程目標與定位的綜合性大綱(Integrated Syllabu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