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課程設計與實施的理論而言,課程本身應該是一個動態的、形成性評價的過程。因為學習環境、教師與學生都是在不斷地變化,所以課程也應該是一個不斷對於環境、教師與學生需求進行分析的循環過程(continuing cycle of needs analysis)。課程包括對於總體目標的宏觀描述,指明課程的教育與文化的哲學理念,對於語言與教育做一般的理論描述;大綱則較為具體,對教與學的內容進行運作層面的描述,把課程目標的理念分解在一系列有計劃的步驟中,變為分級的、更為詳細的目標。
大綱是課程的核心組成部分,主要包括四個方面的內容:目標、內容、方法、評價。大綱的主要作用是確定教師和學生應該教與學什麼,才能有效實現課程目標。設計課程大綱應遵循以下原則:1)大綱應該能夠提供清晰的知識、能力框架,並符合課程目標的要求;2)大綱應該能為教師與學生指明一個持續發展的方向;3)大綱內容具備清晰的、可量化的步驟與階段,在教學上能夠實現高效銜接;4)能為評價學生發展狀況提供參照;5)能評判課程設置是否符合教學目標與學生需求。概括而言就是在設計課程大綱時:應該選擇什麼樣的知識與能力?與之相匹配的內容是什麼?如何把這些內容進一步的細化成為可以操作的教學單元?如何把這些內容按照語言的發展順序進行排列?課程設計涉及計劃、實施和評價的各個方面:包括為什麼(why)、如何(how)、達到何種程度(how well)以及什麼樣(what)的教學過程。
上述是能力大綱的設計模式,此外還有語法大綱和發展型大綱兩種大綱設計模式:語法大綱主要以傳授系統語法知識為目標;發展型大綱的理念則認為教育的目標不是傳授知識和技能,而是提供個人的發展的空間。目前英語教學較少考慮學生學習的內在目標,即個人成長和發展等問題,而過多追求達到英語為本族語人的標準,所以從「內在目標與外在目標(internal and external goals)」的角度討論課程設計,理想的課程設計應該是靈活的綜合性課程模式,既包括能力型的標準,也包括個人經歷、體驗與成長。
【課程預告】課程設計與教材分析
報名電話:(010)88819442